帖子详情

个人意见:学位房概念将会逐步消亡

872670房产楼市

个人以为,学位房概念将逐步消亡。
理由很简单。先看一些新闻吧。
穗拟1.5亿拍卖广州塔广告位 地标设广告曾遭反对2014年8月20日
公办名校教师在培训机构兼职?2014年08月14日 08:44
广州普高二、三批开录 民校录取最低分首次超公办 2014-07-11 南方日报

广州市一位退休中学校长保守估算,如果广州市的十数所“名民校”可以提供2万个学位,以每位学生每年学费15000元计算,就是一个高达3亿元的巨大市场。

其实,很多学位房的概念,主打就是名校,好老师+好生源。而实际上,许多公办学校都会受到制约。例如收费,各种创收项目,都会被监督和限制:
广州发文给家长撑腰 退赞助费遇问题可投诉_新闻_腾讯网
2012年12月28日

对于学校而言,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所谓“教育人才”,而在于“市场化”“盈利”等等问题了。因此学位房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学校获取更大的利润。包括捐资助学费,很大部分会被教育部门收取了。
但对于所谓“自负盈亏”的民办来看,那就是可以全部入袋,还能赚不少。

再看报道:
广州即将组织“小升初”统一测试的民办学校,纷纷都晒出了今年的招生简章。尽管今年的联考单考被定在同一天,有些学校报考学生的人数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其招生政策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给记者最直观的变化是,今年的学费上涨很厉害,几乎所有学校每学年的学费都是5位数,大多是“3”或“2”字开头的。而与去年相比,涨幅不小,从4000元到元不等。
  比如,刚进驻广州不久的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今年按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是:初中、高中学费为元/年;国际部学费86000元/年;住宿费6000元/年;校服费、餐费、校车费按实际收取。
  “大联盟”的番禺华附新世界学校,去年收取的学杂费是每人每年2。2万元,而今年是“一口价”飙升到2。6万元,涨幅高达4000元,几乎赶上了不少家长的月收入了;省实天河校区去年的学费是25000元/年,今年涨了元,收费标准是初一、初二阶段,每人每年2。6万元,不含伙食费、校服费、交通费、医疗费等;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去年全额生的学杂费是13000元/年,今年也不甘示弱,涨到了14600/年,还要加收2000元/年住宿费,新生在入学时须一次缴纳校服费550元、军训费元,需乘坐校车的学生每学期交元,伙食费自理。
  不过,也有学费跟去年持平的,比如白云区广外附属中学,今年的学杂费跟去年一样,都是18000元/年。此外,据了解,其他尚未公布今年学费的学校,学费也跟去年不相上下,多是有涨无跌。

根据我们的“特色”,教育市场化的路肯定是一路走到底没有回头箭的。因此,未来学位房的取消也是必然的了。妨碍收钱的东西,自然是越快取消越好。
投票选项 (单选)
已有47人参与投票
42.55%

胡说,一定会永远保持下去

36.17%

支持,未来会跟市场走

21.28%

不知道迷茫中

投票已结束!

2014/08/21
全部回帖
市场化无非是把“义务教育”变相废除而已,真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人举脚赞同。

我的观点是:无论名校是公办 ...
地段入学对学校创收没有一点好处,目前甚至对于捐资助学费进行严厉打击。因此从学校立场看,最好就是市场化才能合理大赚
2014/08/21回复
恰恰相反。
现在取消民校入学考试不就是要搞死民校吗,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是总的原则!体会这四个字 ...
你的理解有误,所谓取消民校入学考,本质就是:你民校生源比我好,我就限制你,让你不挂我牌就招不到好生源
2014/08/21回复
好学校会有好氛围,现在很多老牌名校都主打办学特色。对孩子成长还是很重要的。 ...
不要忘记,某些名校由于政策,老师的收入有上限的;但民校不受限制
2014/08/21回复
办民校无所谓..但讨厌点解要加上原公校的名字?有占用国有资产之嫌...
公办提价难,而且稍微收多一点钱就容易出事。挂牌可以稳妥赚,还可以市场价多好的事情啊
2014/08/21回复
Kimmo:
你搞错了,我的意思是,不管是否市场化,不管是小学是民办还是公办,只要小学还不允许通过“入学考试”选择学生,或者通过“价高者得”拍卖出售学位,而是通过“就近入学”(就算是市场化的民校,一样只能招收本地段生源),那么,学区房的概念就会一直存在。很不巧,现在政策的方向就是向这个方向执行。小学“就近入学”政策不变,学区房就不变,不管是小学是民办还是公办,与市场化无关。"就近入学"就是学区房的首要保障,要推倒学区房,首先要推翻“就近入学”的合理性,废除这一条款,否则什么市场化什么民校都是白搭。另外,我补充一下,学区房不但不会消失,还会增加。就好像现在天河珠江新城,同样叫学区房,如果你向前5年,谁敢说那里是学区房呢?所以,学区房会随着部分热点地区的小学的配套完善,资源增加,而形成新的学区房,当然,价格也会在房价上体现出来。
查看原文
就近入学,只是说你可以读书,不代表你可以读想去的学校。
简单说一些,多年前东川路某小学就是不收盈泽苑的子女,全部都跑中山路上学去了。但实际上距离上某小学只需步行200米就到。

很多学位房,对于学校利润贡献不大。无论是转手还出租,学校都无利可图。因此,好的学校其实并不喜欢接收所谓就近入学,除非是有power的单位,或者有m的父母。
市场化之后,自主招生成为了常态,房产会更加被弱化,你可以读,但要读好学校就算在你旁边也不会有机会,除非你有能力。。。
2014/08/22回复
哈哈,真搞笑,你举的这个例子,小区根本不在名校的收生范围内,就是没有优质学位的房子,这也能叫学位房 ...
那你就错了,在此楼盘的周边体委宿舍,包括化工局宿舍都可以入读该学校,只有这楼盘不能。所以就近入学都是吹出来的。
2014/08/22回复
不完全房产,统筹入学。
小升初,派位。

这些大家还不明白么?
2014/08/22回复
感觉这个贴就是不了解什么具体情况,鼓吹社会黑暗,认为一切都是领导个人意志和腐败造成的,楼主是不是很不 ...
从多年来经验看,堵车加停车费,浪费资源又是加价。这学位最后市场化无非也是脱离就近入学而搞独立招生可能性最大,不管你学位房与否
2014/08/22回复
感觉这个贴就是不了解什么具体情况,鼓吹社会黑暗,认为一切都是领导个人意志和腐败造成的,楼主是不是很不 ...
总之就是把固定资产为入学标准逐步市场化为“拼爹妈”,没能力的,自己搞定
2014/08/22回复
不能入读就不是学位房,这个是基本的常识吧。你拿个非学位房,举什么例?
况且,就算这个楼盘不能进名校 ...
就近入学可以是读任何一个区内的学校,这是一个趋势。我举例说明的是,学区可以每年变,学位房随着目前的市场化将来会取消,学校才有更大利益
2014/08/22回复
“未来一定更不公平”,哈哈,这就是你的观点了。跟那些整天鼓吹“天下大同”、“教育资源平衡”的那些人 ...
学位房对于学校没有半点利益可言,未来只会无视学位房而采取自行招生的方式。
目前,大量学校都合并重组,比如79,40这些也摇身一变了“名校”。未来的趋势将会是个个都是名校,而实际上要好老师好校风只能靠自己了。
2014/08/22回复
Kimmo:
名称可以改成一样,比如你改名刘德华都可以的。问题实际是什么,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就算以后全市小学都改名“培正小学”,老百姓同样会觉得,东山培正校园才是正宗。
查看原文
 刘xj家住的山河东街30号,2006年房子从市一级的学位划为省一级学位后,她亲眼见证了房价从12000元/米涨到17000元/米,近两年一跃突破25000元/米“大关”。越秀区海印苑的房价也经历了这一“质”的跨越,2009年海印苑小学并入培正小学后,房价也从之前的12000元/米涨到如今的25000元/米。海印苑的房子已有13年楼龄,山河东街的更古老,25年。
========================
对于“学位房”大多数人是盲目的,挂个名校牌子就能拉高楼价也正是如此。
未来更多的合并,将会让所谓“名校”遍地开花 。
而为了创造更大利润,采用公办民校是更有利可图的方式
2014/08/23回复
amy_T:
个人认为,未来学位房不会取消,还是会存在的,看看北京,有可能学位房房价会更高。不同意楼主的观点:1).其实海印苑房价升高,主要并不是因为纳入培正小学,而是这几年广州市整体的中心城区房价都升了,只是学位房稍微比正常房价高一点而已。这个不能混淆!2).现在大学都不是自主招生,怎么可能未来小学会是自主招生呢?9年义务教育是肯定的,公立小学绝对不可能自主招生。民校小学可以。3).基本上广州市的适婚青年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现在“单独”都可以生两个小孩,也就是一套房产是两个小孩用,未来小学学位需求会更大,怎么可能租房都可以就近派小学学位?楼主你不是很可笑的假设吗?既然说到民校,我也谈谈我的看法。我小孩已经读大学,我的很多同学的小孩基本上都是年龄差不多。有广州市户口的人,没有一位是读民校小学的。现在大家说的学位房,主要是指公立小学学位。民校的话,主要是初中阶段。我个人认为,这同广州市教育局前几年为了让重点高中达到示范性高中的标准,砍掉了很多重点中学的初中部有关,导致重点公立初中学位减少。但另一方面又出让重点中学的无形资产——校名,有偿给民校使用。其实一直以来,广州市公立初中学位够不够派给全部小学生我都是有疑问的,所以,有关部门其实是让民校初中分担了一部分初中学位,来减少初中学位压力。经过这些年后,发觉中上以上的同学都一窝蜂报考民校,所以又想重新抑制民校收优等生的势头了。再来说说民校的老师,我同学的小孩初中在番禺华府,老师经常换(那个时候),我哥小孩在中大附中,也是觉得部分任课老师并不是那么优秀。你们大家想想,考进民校的学生,成绩都是比较好的同学,他们课余还是去补习的,其实这些民校学生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通过中考再考进广州市的重点高中。我认识一个我姐姐的同学,她儿子前几年考了几间民校都没录取到,但是考广大附中却录上了,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进去了,那么其实民校择校考试的试卷有问题的,只考奥数奥英类的知识来选拔学生是有严重问题的。有很多小学生是没有学过奥数奥英的,如果没有培训过就考这类的试卷,那当然是不入围啦,但其实并不等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差,成绩不好。个人认为,如果自己有关系,能择校,那么就算你能考进民校,还是不要去上民校,选一间重点公立初中比较好。
查看原文
基本上广州市的适婚青年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现在“单独”都可以生两个小孩,也就是一套房产是两个小孩用,未来小学学位需求会更大,怎么可能租房都可以就近派小学学位?楼主你不是很可笑的假设吗?
=====================================
《广州市2009年小学学位安排办法》:房管局住房和本单位住房租客的子女,且该住房为适龄儿童及父母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到对口小学作为地段生接收;而私人房屋租客,且该住房为适龄儿童及父母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到对口小学作为统筹生接收。

广州户籍60岁以上人口125万,占到户籍总人口的15%,且以每年4%的幅度递增;广东省统计局《2013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简析》中获悉,2013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0644万人,其中性别比(108.90)比2010年略降,但仍是男比女多;而且人口年龄结构已处于“老年型”时期。
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4%。去年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去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将突破2亿,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目前看,老年人的比例实际是加速增长的。
2014/08/28回复
反对52楼的观点,就算政策上允许在居住地满足居住条件,可入读地段小学,但还要看实际情况而定。现在讨论的 ...
实际情况是满大街都搞并购,而且政策也在对租房放开。老年人增加代表着人口红利的下降,购房需求的减少。放开二胎正因为是人口老化严重
2014/08/29回复
反对52楼的观点,就算政策上允许在居住地满足居住条件,可入读地段小学,但还要看实际情况而定。现在讨论的 ...
如果是大量新生人口,需要放开2胎么?计划生育才对。
2014/08/29回复
amy_T:
个人认为,未来学位房不会取消,还是会存在的,看看北京,有可能学位房房价会更高。不同意楼主的观点:1).其实海印苑房价升高,主要并不是因为纳入培正小学,而是这几年广州市整体的中心城区房价都升了,只是学位房稍微比正常房价高一点而已。这个不能混淆!2).现在大学都不是自主招生,怎么可能未来小学会是自主招生呢?9年义务教育是肯定的,公立小学绝对不可能自主招生。民校小学可以。3).基本上广州市的适婚青年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现在“单独”都可以生两个小孩,也就是一套房产是两个小孩用,未来小学学位需求会更大,怎么可能租房都可以就近派小学学位?楼主你不是很可笑的假设吗?既然说到民校,我也谈谈我的看法。我小孩已经读大学,我的很多同学的小孩基本上都是年龄差不多。有广州市户口的人,没有一位是读民校小学的。现在大家说的学位房,主要是指公立小学学位。民校的话,主要是初中阶段。我个人认为,这同广州市教育局前几年为了让重点高中达到示范性高中的标准,砍掉了很多重点中学的初中部有关,导致重点公立初中学位减少。但另一方面又出让重点中学的无形资产——校名,有偿给民校使用。其实一直以来,广州市公立初中学位够不够派给全部小学生我都是有疑问的,所以,有关部门其实是让民校初中分担了一部分初中学位,来减少初中学位压力。经过这些年后,发觉中上以上的同学都一窝蜂报考民校,所以又想重新抑制民校收优等生的势头了。再来说说民校的老师,我同学的小孩初中在番禺华府,老师经常换(那个时候),我哥小孩在中大附中,也是觉得部分任课老师并不是那么优秀。你们大家想想,考进民校的学生,成绩都是比较好的同学,他们课余还是去补习的,其实这些民校学生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通过中考再考进广州市的重点高中。我认识一个我姐姐的同学,她儿子前几年考了几间民校都没录取到,但是考广大附中却录上了,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进去了,那么其实民校择校考试的试卷有问题的,只考奥数奥英类的知识来选拔学生是有严重问题的。有很多小学生是没有学过奥数奥英的,如果没有培训过就考这类的试卷,那当然是不入围啦,但其实并不等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差,成绩不好。个人认为,如果自己有关系,能择校,那么就算你能考进民校,还是不要去上民校,选一间重点公立初中比较好。
查看原文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中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

日本,也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保持了适度的人均经济增长率。(不过,考虑到巨额的公共债务,有人对这种增长能否持续表示怀疑。)高盛(Goldman Sachs)的松井凯蒂(Kathy Matsui)表示,日本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已提高至60%,同时,许多日本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继续工作。在65岁至70岁之间的日本人中,有一半左右仍在工作;在70岁至75岁之间的日本人中,约有四分之一仍在工作。。。日本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是,2010年日本50岁的人口中,从未结过婚的比例,男性为20.1%,女性为10.6%。晚婚现象也相当普遍,30到34岁的男性未婚率高达47.3%,35到39岁的未婚率也有35.6%

换句话说,未来的趋势是很多人退休后还要继续工作,才能维持生活支出。这样一来,是否还有大量的学位需求就很难说了。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新生婴儿也会减少。
生活成本的上升,人口红利减少,不婚和晚婚的人口也会持续增加。同样对学位的需求会下降。
2014/08/29回复
中国怎么能跟日本比?就算拿国内二线城市也不可能跟广州这个一线特大城市比。南沙是广州市一个区,现在没广 ...
其实,人口老化是一个全国的问题。包括婚育年龄的延后。未来会否出现大批不婚还是个问题。至少看日本就是这样过来的。
2014/08/29回复
猜你喜欢

分享:2016广州各小学赞助费

结合2016年中考成绩分析学位房的中考保底作用及推算三区平均分

围观土豪民办学校学费。

外地户口怎样入读广州公立学校啊?

2016年广州各区小学招生政策+地段出炉

大家留意学位午休房的升值潜力

热点推荐

科技助力5个炉齐上阵 35分钟做好饭

全运会氛围感拉满!海珠湖硫华菊花海太美

自驾环南昆山 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

云闪付周二抢消费券 秒空!

永旺SM+食品超市,广场塔广场店开业啦

怎么搭配穿着更显身材好

许仙和许仕林这父子俩都是颜控,一见美女就

华南植物园的三角梅!

河源和平县凯里亚德酒店不错

梦 见 你

妈妈们有产后,哺乳后.胸部缩水,下垂的烦恼

园博会彰显广州魅力

告别无聊遛娃!广州11 月亲子研学活动汇总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