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转载申爸育儿观念: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18669126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你看啊,这个事情:
这一整套资料,大申一旦破冰,欣然接受最初的中文演播,后面的规划了的事情就一个跟着一个,自自然然地按次序发生了。
电影替中文演播破冰,启动了整个序列。第一推动。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大申把整部哈利波特听完之后,脑海中已建构起对应于整个故事的神经回路。
只不过,这里面还有太多缺陷、瑕疵,甚至破乱、斑驳之处。

当孩子再接触这个主题的时候,已经建构起的神经回路马上被激活,兴奋起来。大脑会本能地用后来的信息填补以前神经回路中留下来的破洞,让整个神经回路更加完整。这种神经活动,会触发大脑的自奖励机制。
大脑的自奖励机制一旦启动,人就会感到愉悦;愉悦了之后,人就本能地去去做同样的事,追求同样的过程,寻求持续的愉悦。
此时,外在的表现就是兴趣。

有了兴趣的大申,对手上的哈利就更加乐此不疲。
申爸希望在4.5个循环中,让这个神经回路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一个循环,是聆听中文朗读。这是大申第一次建构起对应整个故事的神经回路雏形;
第二个循环,是中文阅读。大申头脑中本能地修补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
第三个循环,是英文的电影。
第四个循环,是英文阅读。
那0.5个是第一推动的时候,大申看《魔法石》电影时建构起来的。当时,申爸没有把整部电影都给大申,大申只看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而已。大申头脑中建构起来的,也只是第一部的一个雏形。
这个雏形激发起来的兴趣,让大申一口气把整部哈利听完。
4.5个循环,在大申中文聆听能力、中文阅读能力、英文阅读能力还有英文聆听能力的形成中,起了关键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哈利·波特》系列资料是形成这些能力的重要工具。
这套工具精确地配合上孩子思维的发展和外部环境所创造的条件,在关键的时刻,让孩子以强烈的内部动机驱动外在行为,克服能力本身的缺乏所带来的困难,进而突破了能力的限制。

这个突破的过程,恰就是能力获得的过程。
2015/03/25回复
还是回来,接着说。

话说那天,申爸再怎么和大申搭讪,大申自顾看书,再也不理。
申爸失了法子,乃径至书房。
不管是不是真看,大申在看,这是不争的事实。
看样子,大申很快就会把《魔法石》看完了。
探寻大申是不是真看,倒不忙,还有的是时间。可是,不能让大申没有书看。

申爸上当当,买了一整套精装的《哈利·波特》。
当当反应神速。头天晚上7点下单,第二天早上八点,书就送到了。
一个大纸箱,满满一箱子。
快递送书上楼的时候,大申正好把《魔法石》看完。
申爸还没付完钱,大申已经抄起剪刀,剪断了包装箱上的带子,打开箱子,把书乱七八糟地倒在地板上,挑出第二部《密室》去了。
等申爸付完钱,关上房门,大申已经躲在自己的狗窝里,心满意足地看上了。
申爸望着地板上被大申扔得乱起八糟的书,发了好一会儿呆。

申爸还是不相信大申认真地阅读了书上的所有文字。原因很简单,实在太快了。
一本《魔法石》吧,尽管薄,可是也有191页,22万8千字呢。大申从前一天下午一点半开始看,看到晚上九点半,还剩下53页没看。眼睛累得已经迷离了,好说歹说,大申才算放下书,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爬起来,继续看。看到8点,22万8千字全完了。
这种阅读的速度,即便申爸现在也根本达不到。
况且,这是大申有生以来看的第一本纯文字书....在此之前,看得最过瘾的字书,也不过是《丁丁历险记》而已。

申爸上学晚,自己自主阅读的时候,已经记事了。申爸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初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有多难:
申爸趴在炕上,查生字。用手指一笔一划地数笔画数,然后翻字典。数笔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个走之儿,申爸就老也数不清楚。翻到了指定的偏旁,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找生字。有时候,从头看到尾,也没找到想找的字,就再回去数笔画。数啊数啊,怎么的都是11画;再仔细看书上的字,原来刚才漏过了,没看见。
好不容,一句话里的生字都查完了,回头通顺句子,磕磕绊绊地去读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刚才查过的字,已经忘记了。怎么也想不起念什么,只记得自己刚才查过。
真悲催啊!只好重查。
精疲力尽,头昏脑涨。
阅读速度?根本谈不上。能读下来就好不错了。
2015/03/25回复
申爸自己的经验,让申爸坚信:大申认真地把字都读了。这不可能是真的。
申爸的主意多多啊,换着法子,赚大申,想让大申说自己不是认真读的。
大申咬定确实认真读了。
孩子很诚实,不管申爸怎么诱导,到了最后总结的时候,大申都一口咬定:我看了,一页一页看的,中间没瞟....大申把略过一些文字不看叫做“瞟”.....一个字一个字看的。
最后,大申终于忍无可忍:“你闭上嘴!不要再问这些幼稚的问题。我最后告诉你一遍:我一页一页看的,一个字一个字看的。”

申爸还是不信。“一个字一个字看”不可能看那么快。更何况,大申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字,钉子,扎在句子中。
字我全认识,我还看不了那么快。他不认识那么多字,怎么可能看那么快。

到了周六,大申在沙发上看哈利。申爸决定测试一下,大申看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申爸走到大申身后,看一眼,现在看到哪里。然后,到网上把《密室》下载来,文本文件,找到大申看的地方。
一个多小时以后,申爸再找到大申看的地方,把文本切出来,拷到Word中数个数,然后一除。
577个字每分钟。
申爸吓了一跳。

照这个速度,22万8千字只够大申看6个小时的。
可不嘛,从头天下午一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能看完。

尽管孩子的正面回答不令人信服,可孩子的错误,倒可以确证事情的真相。
隔天,申爸和大申坐在车上。申爸忽然想起来:尽管大申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可是,书上的字,他并不能都认识。那些不认识的字,大申拿它们怎么办呢?
于是,申爸就问:“大申,你说你一个字一个字看的,没瞟。可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呢?”
这下,大申不好意思了,小声说:“要是不认识的字,我就轻轻瞟一眼。”
然后,马上补充道:“我只瞟不认识的那个字,别的字不瞟!”

我长出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不相信,如此看来,孩子一夜之间,确实能自主阅读了;并且,阅读的水平还相当高。
这,是事实了。
换句话说,孩子已经具备了阅读的能力,水平之好,不要说我的预期,连想象都超了。
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我从来没敢想,第一本书就能有这么高的阅读水准。

没有一丝自得的时间。
我开始着急了。
这回,是真的着急了。
2015/03/27回复
大申上学之前,申爸就遇到了教大申识字的问题。

识字,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大申五岁之前,申爸坚定地不教大申识字....不管什么“两岁认识三千字,四岁能读三字经”的广告吹得多诱人,申爸只冷冷地看着,不为所动.....什么原因呢?
申爸想看看,在人类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智力这个事情,是怎么形成。
申爸的意思是,斑爸引来的度娘的那种定义下的“智力”,是怎么形成的。

度娘的“智力”是一个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素质...这一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否认。
如果想知道度娘的智力是怎么回事,可以往前,翻斑爸的引用贴。

申爸是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是近早的事情。中国文明五千年.....有了文字记载,才算有准确定义下的文明。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最多也只有三千五百年。要准确,应该说,中华文明三千五百年。我们国内都称自己为五千年文明。不知道什么原因.....最早的两河流域的钉头文,也不过有七千年。
几千年在生物进化史上,不过一瞬而已。
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具备良好的智力了。
换句话说,自然选择赋予人类的智力形成过程,是不依赖于文字的。
朱元璋最开始就不识字,刘邦也不识字。我们的地球上,有很多没有发明出文字的民族,他们中的很多民族,都曾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比如北美的玛雅人....智力肯定是不低的。
他们的智力,不关文字一丁点儿事儿。

申爸认为呢,智力的形成,有一个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百万年为单位的自然选择过程塑造的。具体到某一个婴儿,他的智力取决于他所携带的人类基因和他成长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
婴儿的基因让智力形成的过程能够展开,社会环境为一个个智力形成步骤提供营养。
一只鸡,携带鸡的基因;你把一只鸡放到多么好的社会环境中,都不会形成什么智力。
阳妈把这两者比喻为种子和土壤。挺贴切的。
2015/03/27回复
只要是婴儿,他们携带的基因就没多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成为智力良好的人的潜质,都是合格的候选者。在这个意义上,面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儿,能把孩子教育好,父母都没有必要悲观。
成年之后,巨大智力差异的原因在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
最终那些拥有良好智力的人,只不过是那些环境恰如其分地配合了智力形成过程的人:他需要什么,环境就恰好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既不早,也不晚。恰好是在刚刚好的时候提供的。

现在,有一个问题:基因规定的智力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申爸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申爸着重于小学阶段。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孩子教育方面的其他事情,就很好办了。
2015/03/27回复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三):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留印
2015/03/27回复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

这个由基因调控的客观过程,是怎样的呢?
现在,说这个问题。

小孩子,只要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就喜欢看动画片。一个五岁的孩子,你给他一部真人影片,一部动画片,让他自己选。他一定选动画片,不选真人影片。如果一个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从小长大......从来也没有看过电影电视的,一路长到五岁.......你第一次给他看视频影响影像,也是真人片动画片让这孩子随便选,他一定选动画片。
“喜欢看动画天是孩子的天性。”
现在,问题来了: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
有人说:“啊?这个有什么为什么的?这是天性。”
可是.....这个.....这个为什么不能有“为什么”?
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
全部的奥妙,就来自于对这个“为什么”的回答。

让我们看看:
动画片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画出来的!”
没错。
谁画的?
“这还用问,当然是人画的。”
没错。
人是用什么画出动画片的?
“当然是用手画的。”早已经的不耐烦,现在更加不耐烦了。
人当然用手画动画片。
什么控制手画的?
“这个....当然是大脑啦.....”现在,有些警觉了。
大脑是怎么画出“动的”画的?
“这个嚒....当然是观察别人的动作,然后,思考,怎么才能用连续的动作画幅,模拟出连贯的动作。”
这个过程,肯定动用了人类大脑一种叫做“抽象”的能力。第一个画动画片的人,必须从自然动作中抽象出动作的特征,精髓。这就是些观念。然后,用抽象出来的观念指导画笔怎么把一个动作分解成1/25秒的连贯图画,画出来。


我们回头,看小婴孩。
小婴儿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周围的景物,也注意到爸爸妈妈的动作。
婴儿眼睛收集回来的信息,大脑就一刻不停地对其处理,形成相应的神经回路。
孩子周围充满了运动。
大脑对运动的处理过程,也一刻不停地在进行....在我们不注意的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地一直运行着。
大脑是一架自动运行的机器,启动了,就日日夜夜地自己转。

大脑形成的神经回路,随着时间的增长,吸收回来的信息日益增多而日趋完善。
这个神经回路负责指导孩子,模仿周围人的动作,从粗略到精细,直到完全自如。
幼教专家们敏感地抓住了这个过程,称其为人成长的“感知运动阶段”。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充分感知运动,感受身边的世界,形成对应的神经回路,这是“机会成本”最小的做法。在这个时候,着急忙慌地教孩子任何别的,其机会成本都比做这件事情来得大。


运动,对一个人多重要啊!好在,人类基因规定的“天性”:有完善的眼睛,有对应的大脑处理机制,能够形成神经回路,进而指导身体的运动器官,模仿着做,直到自己也能运动自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头脑中建构起的运动神经回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完美,这些大脑中的神经结构,就会自然产生另外一种微妙的变化:抽象。
推一下某个东西,这东西就会动起来。这是自然的规律;
把秫秸堆在一起,过一段时间,里面就发热。这是自然规律;
把铀235不停地堆在一起,体积不断变大,到了一定大小的时候,就会爆炸。原zi弹。这是自然规律。
举起一个苹果,一松手,苹果就会往地面掉。这也是自然规律。
当神经回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孩子头脑中就会形成更高级别的神经回路,这神经回路对应这“抽象”这种心理能力。这也是自然规律,和上面说的自然规律一样,没任何差别。
在神经回路多到一定程度,到了阈值的时候,头脑中就会第一次出现抽象过程,这叫“涌现”。涌现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抽象所对应的神经回路中包含的神经细胞,要远远多于任何一种运动神经回路中神经细胞的数量。它本来就是以这些运动神经回路为基础,建构于其上的神经回路。包含包含所有运动神经回路中的神经细胞。
前边说了,动画片是画它的人,动用抽象能力画出来的.....动画片中的动作,你去看,和真实的动作,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看起来,觉得有些“怪怪的”......孩子看到动画片的时候,头脑中的抽象神经回路被激活....激活的意思就是处于活动状态,神经回路中的神经细胞兴奋起来,开始电的、化学的运动过程。
再前面,提到过:神经回路被激活,就会激活大脑的自奖励机制。神经回路中包含的神经细胞越多,自奖励就越强烈。自奖励越强烈,愉悦感就越强。
真人影片只能激活个别的运动神经回路,里面的细胞数量根本无法同抽象神经回路中的数量相提并论。
孩子自然地会去选择给自己带来更大愉悦的活动。
孩子当然选择动画片,不选真人影片。


一边是动画片,一边是首播的《甄媛传》,成  人还是选择《甄媛传》。
为什么成  人的抽象机制战胜不了真人版《甄媛传》?
这是后边的要提到的事情。
现在只提到五岁。五岁的孩子,肯定选动画片,对甄媛贾媛,一概不鸟。
2015/03/31回复
现在,总结引申一下动画片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爱看动画片不那么“天性”。它是在最基本的“看的能力”,“大脑建构神经回路的能力”和“抽象能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现象。
上述的三种能力才是“天性”。
好在,这种“天性”人人都有。善哉善哉!
可以用实验证明这一点:找到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器质性眼疾,天生无视力。孩子长到五岁,通过手术,让孩子复明了。
这个孩子,你拿真人版视频和动画片给他看,他一定选真人版视频!
这是肯定的。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这实验可以做,不难。
第二,能看动画片,是智力的一种表现。刚才说的那个盲童,他的运动智力因眼盲而没有得到良好发展。任何一种智力,都对应这由最基本的能力.....就想上述的三种天赋能力....在环境配合下,大脑形成的与其相对应的神经回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产生涌现,最后,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神经回路。这种神经回路包含更多的神经细胞。
最高级的智力能力,比如战略规划,可以囊纳大脑所有的神经细胞。
第三,神经回路有级别,分层次。在时间轴上,大脑先建构最基本的单元,然后,由最基本的单元形成高一级的神经回路。高一级的神经回路再构成基本单元,为形成更高一级的神经回路做好准备。

现在,“这个由基因调控的客观过程,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就简化成:上帝到底为人类准备了几类最基本的单元呢?
这几类单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什么间,怎么发生作用?

接着,说这个问题。
2015/03/31回复
当申爸确信大申已经开始高水平的阅读之后,申爸立刻开始着急。
着急什么呢?

这个,得从前此,申爸不着急说起。
大申在班级所有的孩子当中,是最后一个开始自主阅读的。
申爸一点儿也不急。

要阅读,首先得识字。
好像,这是一个常识。

大申他们班级,参与了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科研项目。这个研究项目,目的是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入学后的识字水平的进展,城乡之间的差异。
每个学期,孩子们都把2500个常用汉字测一遍。

第一次测试是在大申开学之后40天测的。当时,大申在语文课上已经学完汉语拼音,并且把独体字部分学完了。
学完了140个汉字了。
那个测试卷,有整整两大张A3纸,印着密密麻麻的2500个常用汉字。
孩子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自己认识的汉字圈完。
大申圈了121个汉字出来,表示自己认识。
这121个,清一色是大申在课堂上学过的汉字。还有19个,藏在汉字丛里,大申没认出来,没圈。
在这个意义下,大申学前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大申所认识的汉字,都是开学后语文课上教会的。
大申的班级,孩子们平均识字量是839个,识字量在1500个以上的有7个孩子。
最多的一个孩子,识字量竟然达到了2473个!
这个很恐怖。大申的卷子,满页白花花的。统计的时候,你要仔细去找用铅笔圈起来的字。字是安笔画次序排列的,大申稀稀疏疏画着的圈圈,基本上都在第一页的前半部分。第二页零星有一两个,到了第三页第四页,根本不用看,一个也没有。那孩子的卷子,满页被铅笔画得黑乎乎一片。头两页只有一两个不认识没圈的字,你需要仔细再仔细地看,才能在铅笔划的壁垒中把它找出来:上下有一点点小空间没封口。就是最后一页,不仔细观察,也很难找到没有圈的几个字儿。
可不么,只有27个不认识的字,找出来,不容易。

大申只认识121个,最少的孩子之一.....还有19个刚学完的字,大申都没认出来。
申爸很淡定地在书房里分析完这些识字结果,走到客厅,打开音响,给大申播故事听。申爸一点儿也不着急。

大申他们班级,讲台旁边的门后,有一个图书角,里面堆满了家长送给班级的图书。
申爸很在意那个图书角,过一段时间,就问大申:“你们班图书角里的书,有人看吗?”
在整个一年级,大申的回答很干脆:“没有。”

到了二年级的上学期,大申的回答是:“只有William一个看。”
申爸仍然一点也不着急,兴致勃勃地询问大申,看孩子们读书的进展情况。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大申的回答是:“William看书,还有几个女生也看。”
“William是我们班读书最好的学生。”每次大申都不往补充一句。
“那你看吗?”申爸问。
“我不看,没意思。”大申答。
没意思就没意思吧,申爸仍然一点也不着急,兴致勃勃地询问大申,看孩子们读书的进展情况。大申比较不耐烦,因为申爸打扰了他听故事。

在二年级的下学期,申爸号召家长们,给孩子们送书。这次,申爸指定,要几套书,包括《神奇校车》什么的。很快,家长们捐赠给班级的书“图书角都放不下了。就堆到讲台上。送了好多旧书给三年级。”这是大申回来说的。
申爸捐了一套《史努比》,精装的,一个大盒子,里面有十好几本,很沉。放在一个无纺布袋子里,大申勒在肩膀上,摇摇晃晃地往班级拖。
马老师说书很精美,要孩子们看的时候爱惜。
因为老师鼓励,几个孩子带头看书,课间找书看,成了一种游戏。
“一敲下课铃,大伙就准备好往图书角跑。老师一说下课,我们就冲到图书角,抢。抢疯了,老师都出不了门。一下课,图书角就成了一个大肉球。挤住了,最里面的人,抢到书,都爬不出来。”大申如是描述。
“有人看《史努比》吗?”申爸问。
“《史努比》抢得最厉害。都抢坏了。”大申回答。“马老师让我管理,发给他们看。我要是不发,谁都不能拿。谁拿了,算违反纪律。”大申兴致勃勃地说。
“那你抢吗?”申爸问。
“有时候抢。现在不抢了。”大申答。
“为什么不抢了?”申爸问。
“看书没意思。”大申回答。
大申不在言语,专心看图画书,一边听他的故事。
没意思就没意思吧,申爸仍然一点也不着急。

申爸不着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申在听故事。
可听故事....听故事和阅读有什么关系呢?
干系极大。
“听故事”就是“阅读”。
全在于家长怎么看。
2015/03/31回复
“阅读”是一种工具,“聆听”也是一种工具。
工具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这工具所做的事情。
我们把孩子整个生命纳入视野:“阅读”本身不重要,“聆听”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用“聆听”和“阅读”所做的事情。

申爸推测:尽管孩子用的工具不同,但做的却是同一件事情。

孩子们首先发展的,肯定是“聆听”的能力;然后,才轮得到“阅读”。
孩子早在能说话之前,就能听大人讲话了。这个很早很早了,不到一岁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干这个事情了。
婴儿现实听周围环境中人们讲话,学会说话。然后听句子结构简单,情节简单的“睡前小故事”。到了四岁多,小东西开始对“睡前小故事”厌倦了,能够听像《夏洛的网》那样的、长篇的,能够带来更多词汇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小的飞跃。
在大申五岁半的时候,由《哈利·波特》破冰,孩子开始听完全、完整的小说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听呃:大申神情专注地坐在沙发上,瞪着两只亮晶晶的大眼睛,认真地听着音响里放出来的每一个字。一般,都能够坐上两个小时,就那么静静地听。两个小时之后,坐不住了,跑去抱几本他的图画书回来,在沙发上,一边翻书,认真地琢磨里面的图画,一边听。
你如果不干涉他,一整天下来,他就这么着,听整整一天。
很陶醉,很愉悦。
到了睡觉的时候,头一沾枕头,就着了。
第二天早上,上完厕所,第一件事就是抓起Nano,放出故事,继续听。
2015/04/01回复
大申呢,就这么着,听。怡然自乐,乐此不疲,听上了瘾,你要是不给听,那还了得:小嗓门儿比天都高,嗷嗷地喊,不干。
从五岁半开始,一直听到今天。
大申已经听了几十部长篇小说,好几遍世界上下五千年。
反正,这几年,大申一直在听。

小孩子,专注、执着、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地做着的任何事情,都有价值。
我们看到的,是外表的现象;孩子的小脑袋里面,构成智力的一个个神经回路,就在孩子专注的时候,点滴不断地形成这。这是我们看不到内在过程。
建构中的这些神经回路,触发了大脑的自奖赏机制,孩子一从事这样的活动,自己就感觉舒服。越舒服越想做同样的事情,越做同样的事情越舒服。
这是一个正反馈的循环。

网上购物。
话说,你的面膜还剩最后一片,明晚,就没有的用了。
你打开淘宝找面膜。
要是你找到一家同城的店,你会说:“亲,明天一定送到。”
回答:“放心吧,亲。”
要是你找到的不是同城的呢?上海的,比如说。
你说:“亲,用顺丰吧,明天一定送到!”
回答:“是用顺丰,上海到北京,一天应该到了。放心吧,亲。”

顺丰在物流上的投资和圆通在物流系统上的投资,那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的。顺丰租有自己的货运包机,热点城市之间,直接空运,速度快快的。圆通就不行。可是,同城的话,两者的速度就一样了。所以呢,同城一般没人用顺丰,异地要是着急,都会说:“发顺丰,亲。”

在着急用的时候,选快递,大家都会怎么选。
在选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头脑中,把整件事情分成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从商家送到自家门口来签收;第二个阶段,自己打开包装,使用。
这两个阶段,在“明天”这个时间点上踩准了之后,它们相互之间,是不干扰的。一片兰蔻的面膜,你在用的时候,不会因为是用顺丰运来的,就感觉更好用更舒坦那么一点点。其实,在用的时候,根本没有人不去想,它是怎么送到自己家里来的。
更好更舒坦那么一点点的感觉,是在用兰蔻和怡人草的时候会有。

作为工具和手段的“聆听”和“阅读”,不过是用圆通还是顺丰,把信息搬运到头脑中来而已。
搬进来之后呢?大脑用同一个机制来处理。
建构起这个处理机制,让这个机制进入正反馈的循环状态,是“聆听”和“阅读”的用处。

手段和工具不重要,用途重要。

在大申五岁半,开始听《哈利·波特》的时候开始,“听故事”就已经在本原意义上起作用了。
以后,大申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听,孩子的大脑在不停地建构........到去年暑假结束的时候,这个游戏,大申已经玩了整整三年了。

反正大申已经在用着兰蔻了,至于顺丰还是圆通,申爸一点儿也不在意。
故对于大申能不能自主阅读,申爸一点儿也不着急。
2015/04/01回复
“为无为”与机会成本(一)

那边厢,大申在听他的“故事”,不让人打扰。
申爸这儿没事儿干,枯坐书房,自己琢磨这个事情。
你看啊,这个事情。在小学,一入学,老师就教汉语拼音,教识汉字。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任何一个小学生,都能阅读,都能写字了。不管是城市

里的学生,还是乡村小学的学生,都能。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今天的教育体系,已经达到了很的高水平。教会孩子识字读书,已经成了基本要求了。
申爸不是在说反话,讽刺。
识字这件事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往远了说,倒退四十年,搁农村,光靠识文断字,就能吃口好饭:四里八乡,谁想给远方的亲人写封信,

都得提着蓝鸡蛋,登门相求。
之所以老百姓不识字,部分原因也在于中国的汉字很难,很不容易学会。
现在的教育技术,已经高超到可以普遍地教会每个孩子识字了。

那啥,想说啥来的....
对了,既然申爸能笃定学校能教会大申阅读,大申在六岁的时候,又必须进学校去.....法律规定的哦.....那么,学前教大申认字,时间精力就白白地

浪费了。
上了学,还要费二遍事么。
考虑到从四岁到十岁这六年时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六年时光,用大量的时间学前识字,机会成本奇高。

申爸的规划,必须把学校学习这个重大因素包含进来。忽视了这个因素,孩子的机会成本会高得无法计数。
这个考量,造成大申入学之时,一个字都不认识。
大申的字,都是学校语文课上教会的。

申爸不浪费大申时间,教识字,富余下来的时间,用来干啥?
用来听,和读图。
大申读图,也和他听故事一样的专注。事实上,大申在听故事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一边听着音响里的故事,一边看着手上的书。
当一个人的脑筋开动了,思考进入到头脑中的信息的时候,他的外在表现就是“专注”。
孩子越专注,他的头脑中处理信息,思考的强度就越大,建构起更加宏大、更加完美、更加深刻的神经回路。

你看啊,阅读这个事情,它需要有几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第一,需要认识字。这毋庸说。
第二,需要有阅读本身的技能。这个是说,孩子要有这个能力,把书页上的汉字,转变成相对应的声音。还要能正确地处理这些声音,能够把感觉上没

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能在语义之间有差别的地方,留有停顿。举刚才这句话为例:“还要能正确地处理这些声音,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

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
正确的停顿方式是: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
四横表示大的停顿。这停顿,既是语气上的,同时,也是语义上的。
整个句子,由五个大的停顿组合而成:一、“能够”;二、介词“把”;三、“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四、“连成词汇”;五、“串在一起”。
识别出这五大停顿还不够。进一步,“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还要往下细分成两个层次的停顿。第一层次,是识别出“没有差异的-字”,停顿;再高

一个层次,是区分出“感觉上”和“没有差异的字”两个部分,停顿。

这还没完。

什么是“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
前边,申爸曾经发帖问,“在座的爸爸妈妈,有谁读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黑格尔的《小逻辑》或者柏拉图的《对话录》的吗?”
很多热心的爸爸妈妈回馈,没读过。
没读过的爸爸妈妈有福了。因为,你们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体验一下,如果没弄对,孩子们学习阅读时的感觉有多难受。
你在搜索引擎中搜“小逻辑”,找一个在线阅读的版本。申爸找的是“天涯在线书库”的,点《第五章》....哎呀,太麻烦,申爸还是干脆Copy-Paste好了:

    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假定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
    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所以哲学当能熟知其对象,而且也必能熟知其对象,——因为哲学不仅对于这些对象本来就有兴趣,而且按照时间的次序,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而且唯有通过表象,依靠表象,人的能思的心灵才进而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的认识和把握。

这说的什么呀?

每个字都认识。在单句范围内,识别词汇和停顿,没有问题。问题来自,黑格尔的思维有一种连绵不断的....不是很清晰的....罗里吧嗦的特征....我们很难断清楚他写的句子。他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语义学上,模糊一片。
糊涂,不明所以,厌倦。
如果不以某种东西的良好发展为基础,直接从识字开始阅读,孩子刚开始,就是这种感觉。
第三,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把新的信息溶化到已经有的知识和体验中去,从整体上,对新信息的把握的过程。如果孩子阅读到的东西,不能够“理解”,他肯定不会有持续阅读的兴趣。
反之,要是有了持续阅读的兴趣,也表明,孩子已经在头脑中对新的信息有了很好的“理解”了。
2015/04/02回复
自然科学为什么一定要读阿西莫夫

我们说,孩子在14岁之前,主要任务就是在头脑中建立起整个世界的映像。有了这个映像,心理空间,才有以后的一切。因为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变性,决定了先拿客观物质世界开刀,建立有关客观物质世界的映像,最方便。那么,“方便”体现在哪里呢?

“方便”的最大体现,就在于资料的丰富性。春日的花开,夏日的燕来,冬日的夕阳。这些呢,你要想去观察,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它们是客观的,就在那里,想去看,就去看好了。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处于这个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面,每年都有春天,想去观察,想去体验,随时都可以。直接经验是可以非常容易获得的。

社会的、心理的不行。你想体验暴怒时候的感受,你不能随时。不管是谁,都不能随时暴怒。

对于客观现象的描述,对于客观规律的阐释,对于客观世界的叙写,有很多很多书籍。事实上,这个类型的书籍是最多的...可能仅次于文学类书籍...很方便,到处都可以得到。

这些书籍呢,有一个类名,叫做“科学类书籍”。更重要的是,科学类书籍是一致的:你不管是美国科学家写的书、苏联科学家写的书、中国科学家写的书、教皇写的书、法师写的书,只要主题是科学,那他们笔下的世界,就是同一个。不存在一点点“对象的游移性”。

社会现象就不同。即便同是中文书,在大陆出的书里的小刀会,和台湾出的书里的小刀会,就不一样。大陆是以赞赏的态度写小刀会的反抗异族侵略反对封建势力,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小刀会的失败,是有于没有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而失败的;台湾是以贬低的态度说小刀会的,叙说他们的残暴对于社会秩序的践踏,然后,笔锋一转,指出他们确实抵抗了异族入侵,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

你要是同时把大陆出的写小刀会的中文书和台湾出的写小刀会的中文书,同时拿给孩子,孩子就彻底凌乱了:妈妈,小刀会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即便是在大陆,出版鞭挞小刀会的野蛮残暴,对于社会秩序无视践踏的书,也指日可待了。

要是这样的书在大陆也出现了,那三本书放在一起,孩子就更加地迷糊凌乱。

自然科学的书籍,没有这个问题。到处都是统一的,和谐的,一致的。这统一和谐一致,便于孩子建构头脑中的图景。

自然科学的书很多呀,汗牛充栋,那为什么阿西莫夫?

这个佛教很厉害。在《华严经》中,有一个巧妙的暗喻,表达了一个叫“圆融”的观念。它是说“帝释天之网”。帝释天是一个护法神,他要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用来装饰帝释天的宫殿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它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现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

这是一个巧妙的暗喻,可以用来喻很多很多的意象。这里呢,申爸只关注一点: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一沙一世界。帝释天的每一颗宝珠,除了是它自己以外,它里面还有所有其他宝珠的影像。

孩子想要通过间接经验,建构起整个自然界的图景的话,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资料...一个资料,就好像申爸引来的国家大剧院的入口的文,它只能提供一个方面的角度,一个主题...

这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一颗宝珠,里面尽管含有一切,但是,你可以想象,你要得这宝珠一个得话,你彻底地得到了这宝珠本身...还有呢?就是这宝珠四周围的那些宝珠。因为离得近,影像清晰,看得清。可是,离得远得宝珠,你就看不清了。尤其是,藏在它旁边的那颗宝珠后边的珠子,你就根本看不到。

你怎么样才能把整个珠帘尽收于胸呢?你把所有的宝珠都收进来,就行了。

阿西莫夫的一本书,就是一颗宝珠。它里面除了它自己以外,也包含着所有其他的宝珠的影像;你要是想得到整个自然界的总体影像,你就把所有这些书,都包含进来,就行了。这就好像帝释天的珠网,你想得到整个珠网的全貌,你就把每一颗珠子都包含进来。

那么,具体来讲,阿西莫夫的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什么叫做“里面含有其他一起宝珠的影像?”

阿西莫夫这个人呢,早先是以科幻小说作者而著称的。他很早就写科幻小说。不过,他的科幻小说一直都是在杂志和报纸上连载的。 一直到了1950年,他30岁的时候,他的第一本书才出版,叫做Pebble In The Sky。好像有翻译成《天空中的小石子》的,是不是这样,申爸不知道。申爸没看过这小说,也许豆神知道。(备注:豆神说叫《苍穹微石》。)

完了呢,他就一直写科幻小说。一直写一直写,写到1968年。到了那一年,阿西莫夫觉得写科幻没劲了,就决定封笔,不再科幻。他转去写“科普”作品了。

就这样,科普作品一直写到92年他逝世,一写写了24年。阿西莫夫呢,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得多。他一辈子,一共出版了400多本书。

你想啊,这个人活了72岁。就打娘胎里开始写,他一年也要写6本书....平均两个月就写出来一本!阿西莫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得快。

大家看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第一版,是1965年写的。那么厚厚的四本书,他只用了8个月,就写完了。“是一本厚书,有50万个词”,阿西莫夫自己评价他这本书的时候说。其实呢,说阿西莫夫写得快,平均两个月一本书,那是从他出生算起的。他第一本书是在30岁的时候出版的。要是从30岁算起,他的420多本书,是在42年你里面出版的。要是这样算的话,他一年出版10本书!这个怎么说呢?就是平均36天写完一本!

妈妈们试试,看看自个儿36天能不能彻底地读懂一本...完了呢,你就有感受了:这个家伙,根本不是人。

阿西莫夫最神的地方在于,他出版了420多本书,本本好!很多是一时洛阳纸贵的畅销书;一时不畅销的,也是常销书。

在科幻小说创作方面,阿西莫夫和克拉克、韦尔斯并列,是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
1968年以后,阿西莫夫不玩儿科幻了,专心科普。这一下,他不是之一了:他是有史以来最牛的科普作家。绝对不是之一,就是“最牛”。在写科普作品方面,阿西莫夫绝对是公认的“第一”。(以上摘自《大申爸书话》之阿西莫夫篇)
2015/04/03回复
说说散养

这是阅妈的一个老帖子。先回馈一下“散养”。
“散养”这个词,申爸是在大申四岁多,接触《爱和自由》那本书之后,才第一次看到的。
仔细看了很多蒙氏爸爸妈妈的帖子之后,我明白了“散养”背后真正的涵义,就放下了。
“散养”在申爸这里,不是问题。

我自己是将近九周岁才上小学的,在此之前,我整天在农村野地里疯玩儿,有时候,一天都不着家。
上小学之前,申爸一个字也不识。申爸不到六周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弟弟。申奶奶恰在此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加上孩子多了,已经无力再教申爸什么。
形式上的“散养”,申爸并不缺少。
在申爸接触到“散养”这个词之前,申爸在大申那里,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
回想起来,申爸自己借力的,是再小的时候,申奶奶给申爸读的大量的书,再有,就是听1979年刘兰芳版的《说岳全传》。
“散养”呢,在申爸看来,其本质是环境的多样性。

对大申而言,追求农村的环境,已经不现实了。现在,城市里每家每户把自己全在一个钢筋水泥的小笼子里,孩子出去,必须有大人跟着,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环境,固然限制了农村孩子“疯玩”带来的某种类型的多样性,可是,追求“多样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事实上,孩子身边的多样性,自然地来自身边的六个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年轻的有知识的父母,自然是跟隔代老人有代沟的。六个大人,每个人的想法,对待孩子的方式,甚至“什么是对孩子好”这个问题,都不一样。在申爸眼里,奶奶和姥姥带孩子有多溺爱,在奶奶和姥姥眼力,申爸带孩子就有多“不经心”。
申妈带大申,安全上的短视、无谓的小心翼翼进而精神紧张带来的麻木引发的安全隐患,在申爸眼里有多可怕,在申妈眼里,申爸带孩子的大大咧咧给大申带来的安全隐患就有多可怕。
这些事情都是相互的。

先把“散养”说完。
申爸对“散养”这个事情呢,它带来的好处知道得很清楚。
“散养”带来的好处,很重要。

可是,申爸一丝一毫的没有去模拟“散养”形式来给大申。
只要洞察“散养”给孩子带来好处的地方,把本质的东西,以不同的形式给大申,效果一样.......还可以搂草打兔子,顺带捞些别的好处回来。
“散养”的本质前边说过了。

当你爱孩子,围绕着孩子的六个大人,都爱孩子,对待的方法态度又不一样,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第一本能,就是:“说服他们!”
围绕着孩子,有两个最重要的人,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奶奶....或者姥姥。愤愤不平无可奈何恨铁不成钢的妈妈哭诉老人如何不蒙氏,成为任何一个育儿网的永恒主题。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可以把孩子养育好。
孩子天生就需要多样化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健康;这就好像人天生就得吃各种东西一样。大米营养好,好吃,公认。一个人,每天只吃大米,行么?不服的话,谁都可以自己去试,只要坚持一个月,就晓得厉害了。

六个大人,六种风格,六种价值观,六种态度。放手让六个大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大申。
天然的多样性。
这种美事儿,哪里去找?

申爸在外面说怎么怎么教育孩子,在家里,从来不提怎么教育大申。申爸知道,自己这个家长的位置,你说任何一句话.....在教育孩子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其他的人都会在意的。在意就不对了,就会影响大申生活中的多样性。
申爸中意的事情,有申爸一个人在大申身边做,就足够了。不需要全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做到了这一点,“散养”在申爸这里,从来就不是个问题.....或者说,这是个早已完美解决了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说这些吧。
2015/04/05回复
这是个关键的问题。
申爸的直接回答是:本质上来讲,不是。
表面上看,是的。
为什么呢?
假设说,大申可以不看书,就能够达到申爸真正想要的目的,并且更轻松,更容易,那么,申爸准定不让大申看书。直接照那样干就好了。
问题是,为了实现申爸的目标,除了看书,“思维的发展”,申爸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
换句话说,看书、“思维的发展”是让大申达到申爸培养目的的唯一手段.......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申爸推测,这很可能就是唯一的一个手段.....那申爸只能阐述这唯一手段,没别的法子。
再换句话说,看书“思维的发展”是达到申爸培养的目的的工具。
工具就是工具。工具不重要,工具干的活儿才重要。

不止一位朋友,在明白了申爸的真正目的之后,劝申爸:“你最好发明一套自己的术语体系,不要用现有的术语。”
申爸仔细考虑过这些建议,最后,决定还是用现有的术语体系.....智力啊、思维啊、图式啊、神经回路啊、学习啊、认知啊、同化啊、平衡啊、顺应啊、组织啊、主体啊、客体啊、涌现啊、自组织啊、正反馈啊、自奖励机制啊、突触网络啊什么的。
倒不是不能。发明一个新词儿,然后,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其实很简单。
申爸仔细研究了发展心理学,发现,申爸感兴趣的范畴,前人早已经在不同的领域都识别出来,并且给出精确的定义了。至于说这些精确定义的词汇,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遭到了误解,那是另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
申爸不能遇到困难,已经识别出困难的本质,不去解决这个问题,而试图绕过去。
绕了也没用:申爸就是再发明一套术语体系,仍然还是会被误解。
发展心理学领域,本来就够混乱的了,申爸不想再添乱。

申爸用的这套术语,是科学领域的术语。科学,因为占据了当今社会的主流,遭到的误解也最多。申爸一开口.....开口就要用到概念和术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出来。这不但很正常,更重要的是,这很有价值。

现在,申爸用另外一套不常用、但和科学体系同样了不起的一套的术语体系,来说明申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申爸要拿这“工具”干的活儿是什么。

阅妈,个体差异肯定是有的。在阅读这件事情上,申爸笃定,是可以“提前唤醒”的。就是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识字,然后,很小,学前,就能够自主阅读。这样做,有这样做的好处;
在阅读方面,男孩儿群体和女孩儿群体之间的差异相当突出。女孩儿的阅读开始的普遍比男孩儿早。
除非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前唤起男孩儿的阅读和情感敏感性....这种情况极度罕见....否则,男孩子在小学二年级,绝对不可能看任何一本小说,感动得稀里哗啦。
在二年级这个年龄,男孩子可以迷植物大战僵尸书、可以迷军迷武器**弹药书、可以迷恐龙书,但谈不上感动。

男孩子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静默期”,除了身体以外,情感、智力、认知、语言....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暂停了似的。
这个时期,是为男性擅长的数学、推理、抽象思维奠基打基础的关键期。
至于“文字,想象力,理解力的发育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我觉得,这个年龄段,是大脑生理活动的一个高峰。假如,孩子生在一个没有文字的原始部落,这个时候,孩子对于身边的植物、动物、方向等的认识,会飞速发展,形成一个高峰。至于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是这个阶段过去了之后,才迎来高峰的。

这里面有微妙的事实差异:对于我们成人,不理解,就不会有兴趣。孩子很神奇:他不理解,但仍然能兴致勃勃。
2015/04/05回复
慧根(一)

接着说哈,申爸的真正目的。

话说昨天.....啊,不,前天上午了,申爸去见了一个朋友。他是位居士,佛学深湛。
这兄弟很有意思。他研修佛学,可身边的人,很少有知道的。
他只和不多的几个朋友交流佛学,与之交流的其他人,都是研修佛学的,申爸是唯一一个例外。
申爸不研修佛。

两个人呢,好几个月没见面了。我们两个,见了面,也不寒暄,开了门就见山:先谈正经事。
每一次,正经事谈完了,双方总结一下:“我”要干什么干什么,什么什么时间干完,要“你”配合什么什么。
“没漏下什么吧?”
“没漏下什么。”
“好啦,正经事谈完了,该扯淡了。”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接下来的扯淡。

他没孩子。申爸也没孩子的时候,他主导,聊佛学的主题。
佛学申爸喜欢。聊完了,申爸回去,继续琢磨那些话题。
申爸呢,佛学的见识,大都是从他那里来的。
在这方面,申爸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抓起电话,三下五除二,他就给申爸解释得清清楚楚。他有种本事,能把圈儿内的事,用圈儿外的话解释清楚.....只要你知道你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就行.....不像别人,老用他圈内的话解释他圈儿内的问题。申爸请教之前,还只有一个问题,请教完了,变成三十个问题了。那个原来不懂的问题,更加不懂。
后来呢,大申出生了。以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之复杂有趣意义深远还有启发深刻,他立马就被吸引了。这几年,都变成我主导,聊孩子教育的主题。
聊完了,居士回去,继续琢磨。
2015/04/10回复
慧根(二)

每一次,宣布“开始扯淡”之后,都由琢磨的那一方,开始阐述琢磨出来的结论,好继续讨论。
“我在青海湖边开着车,”他去青海湖玩儿了,“忽然想到,你的教育,其实做好一件事情就行了。”居士开门见山,说。
“....................................................”
此处省去半个小时聊程的n多内容。居士由徒手折勺的“特异功能”说起,阐述意识对物质是有作用的,然后,庄生梦蝴蝶,到底谁梦谁。用的是佛家术语体系。这个体系,申爸能听懂,但复述不出来。硬要复述,就会怪怪的,不恰当。正如同申爸的术语体系,他能听懂,一旦复述,申爸听起来感觉到的“怪”,一样。故,这里省去。
“嗐,你要说的,是不是就是:人的基本问题,就是自我存在的问题?”申爸问。
“对!就是‘自我’....‘自我’什么来的?”
“自我存在的问题。”我说。申爸的术语体系可以把居士术语体系中罗里吧嗦说不明白的事情,一句话就说明白。这是申爸术语体系的长处。

接下来,可就轮到佛学术语体系中的长处了。

“其实,你教育大申,很简单。你只要调整大申的意识,让他的意识对学习产生作用,就像特异功能对勺子把儿产生作用,拧成麻花一样,就行了。”居士很得意地说,“这事儿你能做到。你做不到,我帮你做!”居士继续说。
这家伙确实厉害,申爸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居士厉害在能用“特异功能”的模型,给申爸沟通清楚。
申爸就不能。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同样的想法也给你想到了,并且,你还能把它讲出来,让我明白。这个,你牛X。”居士十分得意。居士确实牛。类似的意像,申爸想了好多年,才想清楚的。距上次我们聊完,这才短短几个月,居士就想清楚了,确实了不起。
“你先别得意。教育这件事情,要这么简单,早已经完美解决了,哪里轮得到你我坐在这里琢磨。你提到的,根本就不是我说的‘教育’。”申爸的论断,兜头给了居士一盆凉水。居士不得意了,警觉地坐直了身子,瞪着申爸,等听下文。
2015/04/10回复
慧根(三)

“我问你,要是咱们脑袋上面有一个上帝,”申爸拿手指在脑袋上面划了划,居士不自觉地抬眼看了看天花板,“他拿着一个录音机,把刚才你的每一句话都录下来。然后,到大街上去随便拉100个人,进来听你刚才的话。你觉得,有多少人会听明白?”
居士沮丧地摇摇头:“要是有一个能明白,就很幸运了。”

“对啊,我也这么认为。”申爸很兴奋,也坐直了身子:“为什么他们听不懂,申爸能听懂?你说给他们的,和说给申爸的,不一样吗?不会啊,录音机录下来的,原汁原味,原封不动。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是申爸。”下面这句完全是顺口说出来的:“申爸有这个慧根,那些人没有。‘天助自助者,佛渡有缘人’,即便是‘佛’,也得遇到有缘有慧根的,才能‘渡’,否则,连佛都没办法。”
申爸说到这里,心中一动,拿手指在桌子边沿点了一下,继续说:“你看啊,这是一个点。”居士看着申爸手指点的地方,“在这个点上,你点化了申爸.....比如,就是刚才发生的事情.....在这个点之后,申爸的修为就进入了更高的境界。”申爸向右边指了指,代表“点化”之后,“现在,我到外面随便找来一个人,”申爸指指外面,居士不自觉地眼睛往窗外瞅了一眼,回来继续盯着那个点,“同样把他放在这个点上,你点不化他。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在这一边发生的事情,两个人不一样”申爸指指桌沿上那个点的相反方向,表示在“点化”这件事发生之前,继续说:“这一边发生的事情,才是我说的教育。具体到大申这里,等到我们能够点化他,教育的过程其实已经完成了。在这点之前,怎么教育,是我想解决的问题。”申爸总结说。

居士长出了一口气,轻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一直在说,‘教育之前’‘教育之前’,原来是这个意思。”
“对啊!”申爸伸手指指隔壁。我们在人大附中旁边的咖啡厅聊天儿。隔壁就是人大附,“如果我是人大附的校长,我才不费神去做我所说的‘教育’。我去找那些有慧根的孩子就行了,多省心。反正北京有十几万孩子呢,总能找到既有考大学的慧根,又想进我学校的人。进了人大附呢,他们做的,相当于你的点化。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教育’。和他比起来,我就悲催了。我是大申的爸爸,我只有一个儿子,我不能选。我只能想办法让我这一个孩子有慧根。这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我管它叫‘家庭教育’。这个教育,和他们学校的那个教育,不一样。使命不一样....打根儿上就不一样。”居士点点头,重新舒服地堆回沙发里。申爸的话,彻底废掉了几个月来居士冥思苦想的结果,他有一点点沮丧的样子。皱着眉头,认真地在思考。

申爸继续说:“慧根这个东西,有了就是有了。我只要让大申有了慧根,至于他遇不遇上高人点化,一点儿也不重要。我们不是自己摸爬滚打,瞎摸瞎撞了这么多年,才到了这个境界的么?他将来遇到高人,点化他,他年纪轻轻,就入境,挺好;遇不着,自己慢慢摸,摸到四十岁,一准儿也能入境,也不错。我根本不在意慧根之后的事情。”

居士又高兴起来了,坐直了身子:“刚才你说的时候,我在想以前你说怎么教育大申的。这回我明白了:你说的那些,都是借助孩子天生的性质,怎么让孩子构建起慧根!”
“建构....天生的性质就是天赋”,我轻声补充纠正道。

“对,天赋。建构。我老说反。我说的么....我以前问你,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要培养大申的‘认知能力’,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培养大申的‘思维’,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培养大申的‘科学素养’,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想提升大申的‘智力’,你说这个最靠谱,快了,但还不完全是;是不是想提升大申的‘素质’,你说是,但是建....建构大申的‘素质’.......这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第一次听到‘建构’这个词。建构慧根.....确实,包含上面所有的那些,但还不只是那些。我知道孩子在小时候,会有那些特点。你利用那些特点....啊,不,天赋......做的事情....我也知道大申那里产生的结果....”
忽然,居士激动了,脸一下子涨红,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子上:“天哪,兄弟!这岂不是说,你有套法子,能给任何一个孩子,培养出慧根!”

申爸淡淡地说:“是的。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我想,我就能。手段还特别简单。关键只有一点:得抓准年龄。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

申爸早已经不激动了。
当初,申爸激动,眉飞色舞地给居士解释。
申爸的术语不行,怎么也不能解释给居士明白。
居士觉得申爸的激动有些怪。

现在,轮到居士激动了。
先让他激动些日子,看他能想些什么好想法出来,下次见面的时候,再用来“扯淡”。
2015/04/10回复
“我要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和老妈一块儿散步归来,大申兴致正高。
和老妈一块儿散步,又撒娇、又谈心,又是说,又是笑。完了,大申自然心情愉快。很愉快。

大申一边换鞋,乘着兴致,一边对申爸说:“我怎么就搞不清楚,我是怎么睡着的呢?昨天晚上,我一直醒着,想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老爸正在端饭,准备开饭。一听这话,乐喷了。
笑了半天,老爸问:“后来,你看到自个儿是怎么睡着的了吗?”
大申一本正经地说:“我一直都在认真的看。后来,一不留神,就睡着了。没看到。”
这回,申妈也过来,跟真一块儿乐。
大申可不觉得可笑,仍然一本正经地说:“我决定了:我今天晚上再看看,我到底是怎么睡着的。”

吃饭了。
申爸决定,论证一下,人是不可能自己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看看大申的理解能力,到了哪里了。
“大申,你知道,什么是睡觉吗?”申爸问。
大申仔细想了想:“睡着了就是睡着了呗。”马上,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就又摇摇头,反问申爸:“那你说什么是‘睡着了’?”
“‘睡着了’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感知了,失去自己的意识了。”申爸说,“你只要还知道,自己要看着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你就有意识。有意识,就没睡着。你要想知道,就必须通过意识。”下面到重点了:“如果你意识到你睡着了,那你就没睡着。所以,你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大申迷惑地看着申爸,申爸把刚才的论证又重复了一遍。
大申有些不耐烦:“反正我今天晚上要看看,我是怎么睡着的!”

大申显然没听懂。
这个,确实不容易听懂。
2015/04/11回复
跟着孩子走(一)

“你沿着一条路一直走,总能走到一个什么地方。”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孩子呢,他做一件事情,如果是透过本能,自发地去做的话,就总会有他的道理。
申爸就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的。前边说过来的,“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道理可讲。“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怎么啦?”

2010年5月9日。
大申开始听天书的日子。申爸前边说过的。
一方面,一到睡觉之前,孩子就非听“天书”不可。听得十分投入。尽管从来不能复述,不“理解”,可是,这是孩子“自发地去做”的事情,根据申爸的信念,申爸还是坚持一直给大申读。
当申爸开始给大申读天书的时候,很快就发现,孩子很奇怪。
每次读天书,大申都从床边抓起一本什么书,一边自己看,一边听爸爸读。抓起来自己读的,往往是他正听着的那本《可怕的科学》。
刚开始那个阶段,申爸有意把亲子阅读的时间分成三段,一段读《可怕的科学》,一段读《论语》,一段读《战争与和平》。在这三段中,大申最感兴趣的是听《可怕的科学》。等《可怕的科学》读完了,申爸放下书,换别的,大申就拿起《可怕的科学》,自己看。一边看,一边听爸爸读。

这一心二用的毛病,养成习惯,可不好。
申爸心想。
于是,申爸就跟大申谈心:“大申,做事情要专心。你要想听爸爸讲,就专心地听爸爸讲,不看书;你要是想看书,爸爸就先不讲,等你看完了,爸爸再讲,好不好?”
大申放下手里的书,小脑袋枕在爸爸的腿上,专心听爸爸讲。

听了两分钟,大申就爬起来.....没有丝毫不耐烦的表现......坐在床上,东张西望。然后,小手很自然地伸出去,把刚才放下的书拿过来,十分专注地接着看。爸爸刚才的话全忘了,就像根本没说过一样。

这个事情好有意思。申爸决定作进一步的测试。
隔天,申爸把卧室里的书,全部拿走,只剩下申爸手上正在读的《战争与和平》。
大申坐在床上,开始听爸爸讲。一边听,一边自个儿玩儿。一会儿抠抠手,一会儿扳扳脚,把枕头抱在怀里一会儿,又放好;放好了,再抱起来。玩了三四分钟,忽然跟申爸说:“你等一会儿!”
起身,跑道客厅去了。然后,大声问爸爸:“我的《可怕的科学实验》你放哪儿啦?”
“在爸爸的写字台上!”
大申拿着《可怕的科学实验》噔噔噔地跑进来,一边关门,一边忙不迭地说:“继续!老爸,你继续讲。”
然后,坐在床上,很自然地摊开书,一边看,一边听。和平常一样。

申爸一边读,一边拿眼睛的余光瞟着大申。孩子看得着实专注,小眼睛紧紧地盯着书页,抿着小嘴儿,一只小手拈着一页书,随时准备看完了好马上翻。
他在专心地看书。
申爸把读,停了下来。
申爸推测,大申应该没有反应。孩子在专注地自己看书么。
可事实不是这样。一秒钟都不到,大申马上说:“你讲啊!”除了嘴上说话,孩子别的方面,仍无变化,仍是专注地看着书,小眼睛仍紧紧地盯着书页,那只拈着一页书的小手,仍然拈着,一动都没动。

“哦呀!”这个事情,不应该呀。孩子明显是在分心二用。
当时呢,申爸没有深想,这一心二用,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反正,申爸没有逼着大申一心二用。孩子自发地去这样做,就随他好了。
申爸决定跟着大申走。

所以大申呢,一直到今天,他都是一边听爸爸读,一边看自己的书;一边听音响里的故事,一边看自己的书。
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在做不同的事情。这么多年,习惯了。
这件事情于全家人,也习惯了,早已见怪不怪。

这个现象再度为申爸所特别留意,是在去年,大申重听交响音乐会之后了。
当申爸深入地探索到后面的机制,这才大吃一惊:哦呀!这件事情原来是做的如此地巧妙。

让孩子自己走,跟着孩子走,不知觉见,走过了其人生中最崎岖的一段难走的路。
2015/04/11回复
猜你喜欢

治理甲醛后,终于可以放心入住了

在小学就读的女儿遭遇毁容厄运,求助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全职妈妈的辛酸 你知多少?

我不做仙妮蕾德的五个原因(转载)

BB已健康出生-妈妈分享经验(先兆流产、孕期坐飞机、高度近视、顺产、坐月子等)

热点推荐

广医三院妇儿医院乱封路 合理吗?

全职宝妈带娃日常 没有盼头没有期待

万岁豪华寿司船 小朋友很喜欢

永庆坊里寻古探今!还能体验一把活字印刷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代数式求最值

推荐一款护手腕~适合腱鞘炎

有个疑惑,以前嫌弃港式房子没阳台不好,但

广医三院妇儿医院乱封路,合理吗?

装修的东西还没买购 我又在期待双十二了

60㎡老房焕新记:原木风改造,打造温馨家居

家电是不是要在设计之前定好?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