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幼儿园的教育与蒙特梭利、奥尔夫等(一楼增加宝宝蒙氏活动视频)

51683175幼儿园早教

最近看到不少家长对蒙氏教具感兴趣,我在幼儿园工作了20多年,经历多次幼教改革。以前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关心不多,现在的家长就不同了,非常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可我发现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实在是了解甚少,希望这个帖子能让妈妈们了解一些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人不喜欢背理论的东西,因此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认识而已,也欢迎是幼儿园老师的妈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蒙氏教育法已经100多年,很早就流传到中国了,其实在中国的幼儿教育中贯穿了很多蒙氏的理念、方法和内容,只是没有冠于“蒙氏”这个词而已。
幼儿园现行的“区域教学”大约始于90年代初,将活动室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分别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劳区、表演区等,区域内的材料都用一个托盘或篮子装着,一般是一人一份的,这个跟蒙氏的区域划分是一模一样的,当时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会就每份教具的设计、区域的安排、如何合作、如何观察记录等等进行大量的讨论和研究,记得当时东方红幼儿园基本上是这个教学法的示范,很多幼儿园都会去那里学习取经。可是,从开始做“区域教学”到现在,幼儿园里都没有将“区域教学”跟“蒙特梭利”联系起来,“区域教学”不仅规划的方式跟蒙氏一样,教具的设计、区域的规则、老师与儿童的关系等等都与蒙氏教育是相同的,可以说“区域教学”的原始设计理念肯定来源于蒙特梭利。
家长走进幼儿园,肯定会发现地面有很多小脚印,有多少人知道这些脚印的用处呢?“规则”蒙氏教育法最基本的一部分,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才能有好的秩序和自由,这些脚印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如:轮候——喝水、如厕、洗手等都需要等候,幼儿园老师会在茶缸旁、洗手池旁等贴一对脚印,请孩子站在这个脚印上等候;区域里要控制人数,不能一窝蜂涌进去,老师就在区域口贴几对脚印,每个进去的孩子将鞋子脱下并放在脚印上,没有脚印了,其他孩子就不能在进这个区域了;楼梯口两对不同方向的脚印告诉孩子们要走右边。这些常规还有很多,不仅实践了蒙氏理念,还根据国情进行了延伸和升华。

晚了,明天继续。
欢迎加入讨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tggSz0lWRQ
视频链接——3岁宝宝的插座圆柱体工作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12-19 00:32 编辑 ]
2008/01/13
精选回帖
]根据市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小小班的人数在20-25人,两教一保或一教两保小班的人数在25-30人,两教一保,中大班的人数是在30-35人,人员配备是两教一保
2008/01/16回复
shevyshevy60楼
还有,就是关于近段本版热议的感统失调的问题想请教你(详看这贴http://www.gzmama.com/thread-432876-2-1.html)我的回复在17楼,园长也了解的了 我现在最搞不清的就是“感统失调”和“性格遗传”到底有没关系的?就如性格内向的孩子,自然地也不太好运动,练习运动的机也会比好动的孩子少了一些。故此,可能好动的孩子看上去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能力也会比文静的孩子要好一些。但这样的话能说是文静的孩子运动系统出现问题了吗?还有就是生活习惯影响的问题,像B现在两岁多了,可只要上下梯级,那怕只是一级的,他也要扶物或拖着大人(我们试过不给他任何支撑物,他是可以自己左右脚交替连接上好几个梯级的)我想性格依赖占一部份的原因,时常坐电梯少了练习的机会也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我自身也对梯级有恐惧感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也占一部份的因素。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家长的真的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感统失调?还是由于媒介铺天盖地宣传剖腹产、早产儿、不爬行的孩子,容易产生感统失调,所以家长也自然而言地把孩子身上存在的差异都归究为感统失调?
2008/01/23回复
李园长,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想请教你,前几天我开了一贴,上面有详细说明,请移步这里http://www.gzmama.com/thread-499142-1-1.html 帮我分析下,我特别需要来自幼儿园内部老师的声音,疑问来自隔阂,我就是太不了解幼儿园以及老师的情况了。谢谢你!
2008/04/01回复
177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终于听到了一个从幼儿园内部职业人士发出的声音。
对幼儿园现状的不了解使我等家长心里很没底,很焦虑。看了后心里踏实很多很多。
希望李园长多发好贴 ,希望更多的幼儿园老师发贴,我很稀罕你们的专业解释。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如果能很好的沟通理解必然会很轻松和谐。
2008/01/16回复
shevyshevy板凳
让宝宝作主:
我很喜欢“彼得和狼”,3、4岁的孩子听音乐最好是有情节,配以动画更好,记得迪斯尼有一套配动画的世界名曲,但想不起名字了。
查看原文
我找一下.
2008/01/16回复
雪儿crystal:
]根据市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小小班的人数在20-25人,两教一保或一教两保小班的人数在25-30人,两教一保,中大班的人数是在30-35人,人员配备是两教一保
查看原文
我近两年比较少接触幼儿园了,斑竹应该更权威.
2008/01/17回复
didi迪迪妈:
终于听到了一个从幼儿园内部职业人士发出的声音。对幼儿园现状的不了解使我等家长心里很没底,很焦虑。看了后心里踏实很多很多。希望李园长多发好贴 ,希望更多的幼儿园老师发贴,我很稀罕你们的专业解释。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如果能很好的沟通理解必然会很轻松和谐。
查看原文
我也是希望能促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不要把幼儿园想象得过高或太恐怖了.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
2008/01/17回复
hhphhp6楼
太需要您这样的帖子了!!!
2008/01/17回复
hhphhp7楼
请问现在很多早教班都有音乐课,有必要吗?有的话,多大开始上比较合适?
2008/01/17回复
园长,你个人认为把小孩送去早教中心举办的全日制生活(也像幼儿园那样,中午在园内吃饭,睡觉,下午接送回家)在教育上,在对学生个性的熟悉上,或在某种程度上会比传统的公立幼儿园更有优势吗?如果早教中心在卫生各硬件设施方面也很完善的情况下.你觉得是把小孩送去早教中心还是送去一般的公立幼儿园呢.
 
2008/01/17回复
月明风清:
园长,你个人认为把小孩送去早教中心举办的全日制生活(也像幼儿园那样,中午在园内吃饭,睡觉,下午接送回家)在教育上,在对学生个性的熟悉上,或在某种程度上会比传统的公立幼儿园更有优势吗?如果早教中心在卫生各硬件设施方面也很完善的情况下.你觉得是把小孩送去早教中心还是送去一般的公立幼儿园呢. 
查看原文
这个问题如果说实话的话,很多早教机构要拍我的,可能还会给我的亲子园带来麻烦.
不过我还是说说我的看法吧,自然有人给我主持公道的,呵呵.
1\教育局规定:全日制学前教育机构(即收托6岁前儿童的机构)必须在民政局和教育局注册,并取得"卫生保健合格证""食品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合格证",缺一不可.
2\全日制学前教育机构在室内活动面积/户外活动面积/幼儿生活设施设备/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园长教师保育员资质/员工和幼儿健康检查/幼儿饮食结构和卫生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我的托儿所就因为户外活动面积不够所以只能办托儿所而不能办幼儿园).
我想其他的就不用再说了吧.
2008/01/17回复
hhp:
请问现在很多早教班都有音乐课,有必要吗?有的话,多大开始上比较合适?
查看原文
音乐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个学科,即使很有心的家长但没有专业知识也很难进行规范的音乐教育,早教机构或琴行开设的音乐启蒙课程为那些希望孩子尽早接触音乐但又缺乏教学技能的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音乐贯穿于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音乐教育应该从胎儿期就开始了,到70岁也为时不晚!
"是否必要参加早教机构的音乐课程"这个问题就要家长自己衡量了.我认为"早教"很重要,"去早教"就不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了.
2008/01/17回复
shevyshevy11楼
园长,我朋友想问下你:为什么早教课程一定要使用国语来授课呢?由其对于完全在粤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家长是想让她参加早教,但由于语言不通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完全是不知所云。
2008/01/17回复
教育部对0-3岁早期教育暂时还没有具体规范,不象幼儿园教育有"幼儿园纲要",而且业务上也没有一个专门管理的部门,因此也没有哪个部门规定早期教育一定要用普通话教学.
我个人认为0-3岁早期教育应该是以父母学习为主要目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跟父母的沟通交流才是早教机构的主要责任,是父母来学,不是孩子来学;孩子则以参与群体活动培养开朗的情绪为主要目的,因此母语是最好的教学语言.
2008/01/17回复
"推广0-3岁家庭教育"是省市妇联的主要任务,培养合格的家长是具体的体现,因此作为省妇联和区妇联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我们亲子园必须坚持这个大方向.
2008/01/17回复
噢,谢谢园长.
2008/01/17回复
violinwviolinw15楼
我把您的教师守则借用为家长守则了.
2008/01/18回复
分享一些蒙氏经典的教学方法
三段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很适合家庭使用)
1、        命名: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如:“这是苹果”、“这是软的”、“这是3”。不需要再罗嗦地讲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等等,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甚至是几个月大的婴儿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可以重复地讲。
2、        指认:问孩子“什么在哪里”如:“苹果在哪里?”或是“把苹果拿给我”、“哪个是软的?”、“哪个是3?”,如果孩子拿错了不要立即指出,请他再拿一次,或者暂停这个活动。等有机会重复命名后再次进行。这个方法对于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的孩子很合适。
3、        回忆:问孩子“那是什么”如:“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怎么样的?”孩子应该说出“这个是苹果”、“这是软的”、“这是3”。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回忆这一部分可以用实物与图片配对或者与文字配对等。
三段式教学法最适合进行概念的学习,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品尝、触摸、游戏、操作等实践活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2008/01/18回复
有准备的环境
大家都知道蒙特梭利“敏感期”的观点,每个孩子敏感期来临的时间和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蒙特梭利认为教师应该为那些即将来到的敏感期准备好他们需要的学习材料,以便在孩子的某一个敏感期出现的时候有相应的教具或环境满足孩子学习的需要。
简单的说就是,当孩子阅读的敏感期来临的时候,身边有一些适合他阅读的图书、妈妈有满肚子的故事讲给他听、家庭成员都会耐心地给他读出他在报纸、广告上找到的字……
细心的妈妈不难发现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当孩子常常问你:这是几路车?我们住6楼吗等等与数字或数量有关的问题,老是抢遥控器,喜欢逐个按数字,喜欢顺口溜似地背数字,能按妈妈的要求拿3个以上的物体时,孩子的数字敏感期来了,这时候妈妈可以教孩子认读数字、按数取物(妈妈拿出数字4,请孩子拿来相应的苹果)、按物取数(妈妈在桌子上摆了5个碗,请孩子数一数并找出这个数字)、区分多少(妈妈有5颗糖,爸爸有4颗糖,爸爸和妈妈谁的糖多?多多少个?),数量从5到10。当以上游戏都玩得不错后,就可以进行分解组成(把一堆物品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两堆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钓鱼(妈妈用扑克牌出3,孩子就要从牌中找出7,合起来是10,并钓走妈妈的3)等等,然后在学加法减法。
蒙氏儿童之家一般是混龄的,同一个班上有2-6岁的孩子,因此老师会为这些孩子都准备适合他们的学具和环境,比如:日常生活区里有2岁孩子做的抓豆、舀米,也有5岁孩子做的按扣、倒水等,感官区里有适合3岁孩子插座圆柱体、粉红塔,也有适合6岁孩子的气味瓶、压力盒,数学区有2岁孩子做的娃娃排队,也有4岁孩子做的数棒和数字,当孩子的某个敏感期来到的时候,他就会喜欢去摆弄某个适合他的教具,老师也能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
这个情况在普通幼儿园可能没有蒙氏儿童之家做得好,因为普通幼儿园是分龄编班的,同一个班的孩子年龄都差不多大,因此老师也很难准备年龄跨度比较大的教具。
但是家长也不需要过分担心,正因为年龄相同,敏感期出现的时候也不会相差得太远,而且幼儿园教学通常会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要求,分别满足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孩子。比如:小班按高矮排序:高水平排7个,中水平排5个,低水平排3个,当中低水平的孩子做到之后再增加,这样做,对于敏感期暂时还没到的孩子也不会造成负担,也给了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只要老师细心观察每个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个孩子,做个有准备的老师,也可以使孩子得到及时而适当的教育的。
当然,我不否认可能会有某些幼儿园管理不够严格,致使老师偷工减料,还有就是老师的专业水平是否能跟上。而且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很难发现的,一定要深入其中才能了解。
希望我们幼儿园的老师都是爱孩子的老师!
2008/01/19回复
我也是做幼儿园老师,同意
2008/01/20回复
elin77elin7719楼
好东西 学习 谢谢园长
2008/01/21回复
2008/01/22回复
猜你喜欢

3岁小孩直接上国际班还是普通班?

祈福读双语幼儿园好吗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孩子不上幼儿园,喜欢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早教心得】早教中心大pk,南方贝贝or 爱尔贝

广州蒙特梭利幼儿园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二刷宝墨园 开满园的梅花好惊艳

突然!广州一幼儿园7月终止办学

寿司郎疯狂点餐 10蚊一份性价比高

四月开始运气还不错 薅到很多羊毛

古站农庄 红烧甲鱼焖鸡香喷喷

美味有营养的白鸽粥 吃过都会爱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