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幼儿园的教育与蒙特梭利、奥尔夫等(一楼增加宝宝蒙氏活动视频)

51699175幼儿园早教

最近看到不少家长对蒙氏教具感兴趣,我在幼儿园工作了20多年,经历多次幼教改革。以前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关心不多,现在的家长就不同了,非常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可我发现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实在是了解甚少,希望这个帖子能让妈妈们了解一些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人不喜欢背理论的东西,因此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认识而已,也欢迎是幼儿园老师的妈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蒙氏教育法已经100多年,很早就流传到中国了,其实在中国的幼儿教育中贯穿了很多蒙氏的理念、方法和内容,只是没有冠于“蒙氏”这个词而已。
幼儿园现行的“区域教学”大约始于90年代初,将活动室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分别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劳区、表演区等,区域内的材料都用一个托盘或篮子装着,一般是一人一份的,这个跟蒙氏的区域划分是一模一样的,当时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会就每份教具的设计、区域的安排、如何合作、如何观察记录等等进行大量的讨论和研究,记得当时东方红幼儿园基本上是这个教学法的示范,很多幼儿园都会去那里学习取经。可是,从开始做“区域教学”到现在,幼儿园里都没有将“区域教学”跟“蒙特梭利”联系起来,“区域教学”不仅规划的方式跟蒙氏一样,教具的设计、区域的规则、老师与儿童的关系等等都与蒙氏教育是相同的,可以说“区域教学”的原始设计理念肯定来源于蒙特梭利。
家长走进幼儿园,肯定会发现地面有很多小脚印,有多少人知道这些脚印的用处呢?“规则”蒙氏教育法最基本的一部分,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才能有好的秩序和自由,这些脚印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如:轮候——喝水、如厕、洗手等都需要等候,幼儿园老师会在茶缸旁、洗手池旁等贴一对脚印,请孩子站在这个脚印上等候;区域里要控制人数,不能一窝蜂涌进去,老师就在区域口贴几对脚印,每个进去的孩子将鞋子脱下并放在脚印上,没有脚印了,其他孩子就不能在进这个区域了;楼梯口两对不同方向的脚印告诉孩子们要走右边。这些常规还有很多,不仅实践了蒙氏理念,还根据国情进行了延伸和升华。

晚了,明天继续。
欢迎加入讨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tggSz0lWRQ
视频链接——3岁宝宝的插座圆柱体工作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12-19 00:32 编辑 ]
2008/01/13
精选回帖
]根据市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小小班的人数在20-25人,两教一保或一教两保小班的人数在25-30人,两教一保,中大班的人数是在30-35人,人员配备是两教一保
2008/01/16回复
shevyshevy60楼
还有,就是关于近段本版热议的感统失调的问题想请教你(详看这贴http://www.gzmama.com/thread-432876-2-1.html)我的回复在17楼,园长也了解的了 我现在最搞不清的就是“感统失调”和“性格遗传”到底有没关系的?就如性格内向的孩子,自然地也不太好运动,练习运动的机也会比好动的孩子少了一些。故此,可能好动的孩子看上去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能力也会比文静的孩子要好一些。但这样的话能说是文静的孩子运动系统出现问题了吗?还有就是生活习惯影响的问题,像B现在两岁多了,可只要上下梯级,那怕只是一级的,他也要扶物或拖着大人(我们试过不给他任何支撑物,他是可以自己左右脚交替连接上好几个梯级的)我想性格依赖占一部份的原因,时常坐电梯少了练习的机会也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我自身也对梯级有恐惧感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也占一部份的因素。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家长的真的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感统失调?还是由于媒介铺天盖地宣传剖腹产、早产儿、不爬行的孩子,容易产生感统失调,所以家长也自然而言地把孩子身上存在的差异都归究为感统失调?
2008/01/23回复
李园长,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想请教你,前几天我开了一贴,上面有详细说明,请移步这里http://www.gzmama.com/thread-499142-1-1.html 帮我分析下,我特别需要来自幼儿园内部老师的声音,疑问来自隔阂,我就是太不了解幼儿园以及老师的情况了。谢谢你!
2008/04/01回复
177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DIDUDIDU沙发
好帖,很中肯,很客观
我家小宝正在上数学早教班的内容就是和园长介绍的一样的
2008/01/22回复
Qmama:
请问园长所说的幼儿园是哪家?在哪里?
查看原文
这些都是我在幼儿园近20年教学实践和管理的经验,是90年代以来幼儿园的基本做法,并没有专指哪间幼儿园.近2年我接触幼儿园比较少了,现在幼儿园时兴什么就不大了解,但我相信好的东西一定会保留并发扬光大的.前几天到前进路幼儿园观摩,就感觉她们做得比我们那时候更好.
我建议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跟园长聊聊,因为园长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决定了这间幼儿园的整体水平.
2008/01/22回复
参观一家省级幼儿园时随手拍的相片,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呢



老师为小朋友设计的表演区,很生动吧!



小小班在进行扮演游戏,材料很丰富的.



课室门口"老师的承诺",很让我感动.
2008/01/22回复
鼓掌。有好的园长在,大家多谈谈各自的看法和问题。。。
2008/01/22回复
QmamaQmama6楼
十分感谢圆长,为幼儿教育不遗余力!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老师啊。
2008/01/23回复
QmamaQmama7楼
DIDU:
好帖,很中肯,很客观我家小宝正在上数学早教班的内容就是和园长介绍的一样的
查看原文
请问你家小宝的早教班在哪里?
2008/01/23回复
shevyshevy8楼
让宝宝作主:
这些都是我在幼儿园近20年教学实践和管理的经验,是90年代以来幼儿园的基本做法,并没有专指哪间幼儿园.近2年我接触幼儿园比较少了,现在幼儿园时兴什么就不大了解,但我相信好的东西一定会保留并发扬光大的.前几天到前进路幼儿园观摩,就感觉她们做得比我们那时候更好.我建议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跟园长聊聊,因为园长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决定了这间幼儿园的整体水平.
查看原文
唉吔,听了园长这说法,我有点担心了。

园长你也知道我们计划是今年九月或十月入园的(市一级一类公立园)。但近期从网上打听到那学校的的一些议论,主要是针于那幼儿园校长教育的水平和与社区关系方面(可能也是跟往界的相比吧),虽然只是道听途说,但毕竟还没打过交道,对这说法我心里没底。如真如网友所说的,那么对于园里的孩子会有些什么影响?
2008/01/23回复
shevyshevy9楼
还有,就是关于近段本版热议的感统失调的问题想请教你(详看这贴http://www.gzmama.com/thread-432876-2-1.html)我的回复在17楼,园长也了解的了

我现在最搞不清的就是“感统失调”和“性格遗传”到底有没关系的?就如性格内向的孩子,自然地也不太好运动,练习运动的机也会比好动的孩子少了一些。故此,可能好动的孩子看上去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能力也会比文静的孩子要好一些。但这样的话能说是文静的孩子运动系统出现问题了吗?

还有就是生活习惯影响的问题,像B现在两岁多了,可只要上下梯级,那怕只是一级的,他也要扶物或拖着大人(我们试过不给他任何支撑物,他是可以自己左右脚交替连接上好几个梯级的)我想性格依赖占一部份的原因,时常坐电梯少了练习的机会也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我自身也对梯级有恐惧感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也占一部份的因素。

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家长的真的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感统失调?还是由于媒介铺天盖地宣传剖腹产、早产儿、不爬行的孩子,容易产生感统失调,所以家长也自然而言地把孩子身上存在的差异都归究为感统失调?
2008/01/23回复
其实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成年人也不例外:分不清左右、畏高、看书不能有一点声音、体育盲等等,只要是普通的人都会有一些感统失调的问题。
为什么以前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呢?
1、以前我们的父母忙于工作,基本上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我们那代人都是街头小巷到处乱跑,爬树玩沙,自己制造玩具,即使有感统失调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调整了,妈妈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就会找到同感的。而现在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照顾的时间充足了,而且对育儿理论了解越来越多,也就十分关注孩子异常的问题。能关注和正视的还算好了,还有一些家长并不认为孩子有问题,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好的,等到上了学老师不停投诉、孩子成绩上不去时才开始意思到问题,但为时已晚。
2、除了剖腹产比较多以外,现在的孩子都是“圈养”的多,成天抱着搂着,怕摔、怕咬、怕打、怕病,使孩子没机会接触沙子、树木、石头,更别提自己做事情了。边远山区那些“放养”的孩子感统问题少很多。
3、现行的教育制度使老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绩,对于成绩不如意的孩子很少采取理解支持的态度,批评的比较多,给孩子和家长增加了不少压力。
4、近几年心理咨询这一行业兴旺起来,也就将感统失调这个问题带出来了。
其实感统失调并不是那么可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调整的,重要的是家长要放松心态,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不要包办代替,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即使几个月的孩子也有独立的欲望。
如果孩子真的有感统失调的问题,最好还是接受这个现实,感统失调的孩子并不愚蠢,通常还很聪明呢,允许孩子某些方面落后于别人,不要过分指责,人无完人,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感觉统合失调”的标签!
有时间我再写些这方面的具体例子。
2008/01/23回复
感统失调跟性格没有必然的联系,跟大脑发育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比较大些。
2008/01/23回复
shevy:
唉吔,听了园长这说法,我有点担心了。园长你也知道我们计划是今年九月或十月入园的(市一级一类公立园)。但近期从网上打听到那学校的的一些议论,主要是针于那幼儿园校长教育的水平和与社区关系方面(可能也是跟往界的相比吧),虽然只是道听途说,但毕竟还没打过交道,对这说法我心里没底。如真如网友所说的,那么对于园里的孩子会有些什么影响?
查看原文
希妈,我只能跟你说,尽可能帮孩子选择好的、近的幼儿园,其他的问题就要看孩子的造化了,而且他也要学习面对各种关系、学习不同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你不能帮他解决所有问题,不够完美的教育环境对他来说未必是坏事。
我这样说确实有些无奈,对不起啦!
2008/01/23回复
shevyshevy13楼
让宝宝作主:
感统失调跟性格没有必然的联系,跟大脑发育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比较大些。
查看原文
就像一位中医所说的:心理学上叫感统失调,中医学就叫经络不通
2008/01/24回复
shevyshevy14楼
让宝宝作主:
其实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成年人也不例外:分不清左右、畏高、看书不能有一点声音、体育盲等等,只要是普通的人都会有一些感统失调的问题。为什么以前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呢?1、以前我们的父母忙于工作,基本上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我们那代人都是街头小巷到处乱跑,爬树玩沙,自己制造玩具,即使有感统失调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调整了,妈妈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就会找到同感的。而现在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照顾的时间充足了,而且对育儿理论了解越来越多,也就十分关注孩子异常的问题。能关注和正视的还算好了,还有一些家长并不认为孩子有问题,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好的,等到上了学老师不停投诉、孩子成绩上不去时才开始意思到问题,但为时已晚。2、除了剖腹产比较多以外,现在的孩子都是“圈养”的多,成天抱着搂着,怕摔、怕咬、怕打、怕病,使孩子没机会接触沙子、树木、石头,更别提自己做事情了。边远山区那些“放养”的孩子感统问题少很多。3、现行的教育制度使老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绩,对于成绩不如意的孩子很少采取理解支持的态度,批评的比较多,给孩子和家长增加了不少压力。4、近几年心理咨询这一行业兴旺起来,也就将感统失调这个问题带出来了。其实感统失调并不是那么可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调整的,重要的是家长要放松心态,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不要包办代替,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即使几个月的孩子也有独立的欲望。如果孩子真的有感统失调的问题,最好还是接受这个现实,感统失调的孩子并不愚蠢,通常还很聪明呢,允许孩子某些方面落后于别人,不要过分指责,人无完人,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感觉统合失调”的标签!有时间我再写些这方面的具体例子。
查看原文
园长就提供一些可以调节感统的一些方法、游戏和小技巧给我们吧!
2008/01/24回复
学习了
2008/01/24回复
hhphhp16楼
谢谢园长!很高兴您给我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
我还想请教:到了两岁的孩子都能学会自己上厕所吗?
2008/01/25回复
hhp:
谢谢园长!很高兴您给我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我还想请教:到了两岁的孩子都能学会自己上厕所吗?
查看原文
不客气,抛砖引玉而已,一起学习吧。
我们托儿所一般从1岁半开始教孩子学习使用便盆,定时把尿把屎,鼓励孩子使用便盆,忽略孩子出现的意外,不批评,只教育。这个学习的过程有长有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们建议家长给孩子使用拉拉裤。2岁的孩子一般都可以使用小坐厕了,有的孩子还屎喜欢便盆。孩子2岁半到3岁基本上可以自己控制大小便,当然还是有意外发生的
2008/01/25回复
2008/01/28回复
学习了,有你们这么专业又热心的人对我们真的是漠大的帮助..
2008/02/04回复
猜你喜欢

3岁小孩直接上国际班还是普通班?

祈福读双语幼儿园好吗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孩子不上幼儿园,喜欢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早教心得】早教中心大pk,南方贝贝or 爱尔贝

广州蒙特梭利幼儿园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二刷宝墨园 开满园的梅花好惊艳

突然!广州一幼儿园7月终止办学

寿司郎疯狂点餐 10蚊一份性价比高

四月开始运气还不错 薅到很多羊毛

古站农庄 红烧甲鱼焖鸡香喷喷

美味有营养的白鸽粥 吃过都会爱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