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学位真的对你自己的孩子有作用吗
28776196房产楼市
2016/07/23
全部回帖

温婉清心:
很多知名公司和政府部门和高校和好医院招聘必要求985,211高校学生,元芳怎么看?
查看原文美女,且不说今年985 211被取消了。你读小学,初中,和你上好大学的关系是有,但不至于关系大到呢度妈网很多人追捧学区房的程度。我原帖的意思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读书稳野做对很多人现在这个年代基本上不会有以前时代差距那么大,马太效应会更显著,少部分人是赢家。若是普通家庭孩子想有出头的概率,看好我说的是概率,门槛要提高到最起码北清复交,自己可以思考下有几个萝卜几个坑。讲句唔好听,还要拼学区房的家庭,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2016/07/25回复

温婉清心:
要图开心的话,可以不用送孩子去读书,无知儿童最开心
查看原文开心不开心我的意思是作为父母不要成日委屈自己同人比较,我知道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子女同人比。有时明明子女不是那块璞玉,还要锁紧裤腰带咬牙学区房真没必要。这同重不重视教育无关,只是建议每个家庭根据自己情况做好cost-benefit analysis,不要走极端
2016/07/25回复

Kimmo:
教育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合力,并不是说单凭一个好学校、单凭一个好老师、单凭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或者甚至说单凭一对好父母就可以的。至于说智商,中国人已经够聪明的了,什么苏丹红、孔雀绿,光拼智商培养出一堆没节操的“科学家”,这也不叫教育。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学位作用、名校作用的时候习惯性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方法来混淆视听。说什么买学位房就是攀比,买学位房的家长就不重视教育,这简直就是乱弹琴。你去差学校的家长群看看,整天粗口连篇、谈的都是吃喝玩乐约打麻将什么的,你造吗?什么时候差学校的家庭反而更重视教育了?颠倒是非黑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说买学位房的父母就不重视教育呢?相反的,这更能能说明那些砸锅卖铁,宁愿住在老破旧也要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家长,恰恰比那些为了自己能住得舒适些而放弃学位的人更重视教育。当然,凡事无绝对,你说你是例外我相信,但从大概率上说,鸡窝里飞出的凤凰数量,远远少于凤凰窝里飞出的凤凰数量,难道不是吗?仅仅因为鸭子窝里飞出了一只灰天鹅,其他鸭子就能沾光都变成天鹅了?鸡就是鸡,凤凰就是凤凰,你以为真的可以鸡犬一起跟着升天吗?如果说你行,你早就成名校了,不是吗?我一直都说,这个社会,一分钱一分货,但你想买两分货,就必须付出1毛钱的代价。省一级名校相比市一级普通学校,差距肯定没有10倍那么大,但它肯定就是比市一级好,你就要为这点点差距付出10倍的价钱,就这么简单。至于你付得起,付不起,或者你愿不愿意为孩子付这点钱,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还是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群人很难理解另一群人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社会被划分为三教九流的原因。没必要去说服别人,因为你和他根本不在同一个圈子,你的任何说词,都会被人当作是炫耀,反而更激起了它心中的那个小。
查看原文
社会上一种普遍现象:要达到所谓成才目标,考上好大学的实际娃的数量,比家长的期望,是要小非常多的,很简单坑就那么少。
近两年只有华附执信一本上线率90%
我用一个很简单例子来说明我觉得妈网对学区房的认识,熟悉正太分布的妈友应该很容易理解,简单讲就系,妈网学区房拥趸的心态觉得自己子女成才的期望是条肥尾。
省一级学区房,特别某些很受追捧的地区,按单位货币算,边际成本非常高。周围有种所谓圈子就如KIMMO说,哗仲咩省一级贵甘多,离晒谱,但系一样有人追捧。
单位边际成本高,对于每个家庭承受能力肯定是不同的,有人十万蚊当湿湿碎,有人十万当救命钱,所以每个家庭追捧学区房时候要考虑自身状况。就我自己观察在妈网提问大部分属于系咪值得牺牲可以住三房的舒服,去老破小学区整返套。自己权衡。
近两年只有华附执信一本上线率90%
我用一个很简单例子来说明我觉得妈网对学区房的认识,熟悉正太分布的妈友应该很容易理解,简单讲就系,妈网学区房拥趸的心态觉得自己子女成才的期望是条肥尾。
省一级学区房,特别某些很受追捧的地区,按单位货币算,边际成本非常高。周围有种所谓圈子就如KIMMO说,哗仲咩省一级贵甘多,离晒谱,但系一样有人追捧。
单位边际成本高,对于每个家庭承受能力肯定是不同的,有人十万蚊当湿湿碎,有人十万当救命钱,所以每个家庭追捧学区房时候要考虑自身状况。就我自己观察在妈网提问大部分属于系咪值得牺牲可以住三房的舒服,去老破小学区整返套。自己权衡。
2016/07/25回复
波比波比摩卡汪:
美女,且不说今年985 211被取消了。你读小学,初中,和你上好大学的关系是有,但不至于关系大到呢度妈网很多人追捧学区房的程度。我原帖的意思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读书稳野做对很多人现在这个年代基本上不会有以前时代差距那么大,马太效应会更显著,少部分人是赢家。若是普通家庭孩子想有出头的概率,看好我说的是概率,门槛要提高到最起码北清复交,自己可以思考下有几个萝卜几个坑。讲句唔好听,还要拼学区房的家庭,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查看原文讲句不好听的,你不操心学位房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小孩肯定跳不进清北复交的坑里?应该一路村小村中富士康?
2016/07/25回复

lilyxuli 发表于 2016-07-25 08:55
很多知名公司和政府部门和高校和好医院招聘必要求985,211高校学生,元芳怎么看? ...985,211和小学学位基本..
2016/07/25回复
小学最重要的是 就近上学.....省市区都可以。
中学不去省一级也问题不大、但就要去重点班!
高中去重点学校 ...
2016/07/26回复
lilyxuli 发表于 2016-07-25 08:50
本人深深不明白,孩子以后的成长关键系靠父母的教育还是省级学位的重要?为什么现在个个家长就想买学位房 ...
2016/07/26回复

Kimmo:
教育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合力,并不是说单凭一个好学校、单凭一个好老师、单凭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或者甚至说单凭一对好父母就可以的。至于说智商,中国人已经够聪明的了,什么苏丹红、孔雀绿,光拼智商培养出一堆没节操的“科学家”,这也不叫教育。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学位作用、名校作用的时候习惯性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方法来混淆视听。说什么买学位房就是攀比,买学位房的家长就不重视教育,这简直就是乱弹琴。你去差学校的家长群看看,整天粗口连篇、谈的都是吃喝玩乐约打麻将什么的,你造吗?什么时候差学校的家庭反而更重视教育了?颠倒是非黑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说买学位房的父母就不重视教育呢?相反的,这更能能说明那些砸锅卖铁,宁愿住在老破旧也要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家长,恰恰比那些为了自己能住得舒适些而放弃学位的人更重视教育。当然,凡事无绝对,你说你是例外我相信,但从大概率上说,鸡窝里飞出的凤凰数量,远远少于凤凰窝里飞出的凤凰数量,难道不是吗?仅仅因为鸭子窝里飞出了一只灰天鹅,其他鸭子就能沾光都变成天鹅了?鸡就是鸡,凤凰就是凤凰,你以为真的可以鸡犬一起跟着升天吗?如果说你行,你早就成名校了,不是吗?我一直都说,这个社会,一分钱一分货,但你想买两分货,就必须付出1毛钱的代价。省一级名校相比市一级普通学校,差距肯定没有10倍那么大,但它肯定就是比市一级好,你就要为这点点差距付出10倍的价钱,就这么简单。至于你付得起,付不起,或者你愿不愿意为孩子付这点钱,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还是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群人很难理解另一群人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社会被划分为三教九流的原因。没必要去说服别人,因为你和他根本不在同一个圈子,你的任何说词,都会被人当作是炫耀,反而更激起了它心中的那个小。
查看原文
认同你的说法,虽然我暂时也没有钱换名校的学位房,但我有能力我会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老公自小在国企的家属区长大,他的同学有六成进了国企,两成进了大企业,并非都靠的关系,不少是靠自己毕业去找去面试的。不是说这些企业有什么牛逼,只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受父辈和同学的影响不自觉地更关注这些企业,但恰恰证明了你在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你以后的道路,潮汕的小孩更想学做生意,湖北的小孩更渴望考上名校,成不成才靠天分,父母的能力决定小孩在什么样的氛围长大。不过,如果压力太大送到省一级,生活紧巴巴,把希望压在小孩身上变成负担,可能就有点适得其反了。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条件归根到底重要的还是家庭培养。
2016/07/26回复

没有小孩天生就是读书料子,是不是读书料子需要家长的培养,学校的教育,但好学校的学习风气普遍好些,一些家长也是为了小孩能够有个好的学习氛围,况且买的学位房也保值!
2016/07/26回复

本人深深不明白,孩子以后的成长关键系靠父母的教育还是省级学位的重要?为什么现在个个家长就想买学位房 ...
2016/07/26回复

我相信,觉得小学不重要的家长,本身应该是从学风比较好的学校出来的,没有切身体会。如果本身经历过学风差教育一般的小学的家长,定会千方百计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
2016/07/26回复

省一級,事半功倍,市一級:事倍功半,好的學校好的資源好的老師好的學習氛圍很重要!你在差一點的學校考第一名,去到重點學校🈶️可能排名倒數..如果你爸不是李剛,我也一樣會拼盡全力讓子女入讀一所好的學校。
2016/07/26回复

我的观点是力所能及,看菜吃饭,我不会委屈自己为了个名校去住老破小,但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换或者买多套跟现在居住水平的学位,有广州前十或区属前三够了。再不济就上民办学校也不住老破小。
2016/07/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