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看法)随着指标到校政策的逐渐开展,中等生的初中择校逐渐变得失去意义

2971575家有小学生

抛砖引玉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最近出了今年指标到校细则,

除了毫不意外的那个50%名额分配,还有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明确“成立教育集团的省、市属及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按集团内农村初中和集团内上一年中考总分平均分低于全市中考总分平均分的初中学校的指标考生数30:1的比例,确定直接分配给集团内相关初中的指标计划数”以求各种帮扶弱校

甚至还有一早确定下来的2021年开始取消最低控制录取线,结合自招不超过10%,严控各种竞赛,甚至连一些体育类比赛都只设团体不设个人~~全面取消特长等等。

综合来说,除了极少数头部学生,不会受到精确招生的影响,多数中间层面乃至原来2000-7000名的出路也许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波人进几个公办重点和HF努把力也有机会,但是去了也不一定能跑到前50%而是很容易落到后30%,比如A同学,终于挤进了大家心目中的好初中,很有可能要面临B同学本身水平差很多,稀里糊涂进了个差初中,稍微发了点力随便考个600多分,结果这位较好的学生饭要面临中考少自己大几十分的B能去自己理想高中,而A自己却去不了的境地。

在这里并不是评判做法到底是否合理或者探讨其他做法可能

成年人的世界,应该多看利益,保持冷静。

就比如15年我谈到,如果希望孩子真能鸡得出效果,小学尽量去挑尖民办,会比投资学位房更见效用;

只是向大家引出这样一个观点:也许费了很大力气和金钱,终于把其实没那么突出的孩子塞到某校,但是各种折腾之下出路更糟糕了。因为指标到校的核心是和初中同学比,比不过去就意味着劣势。而这,也是风向标想引导大家具备的一个认识。把注意力往上挪,不要只聚焦眼前的竞争。

这不代表不提倡大家猛鸡孩子学习或者鼓励孩子向上,只是提示,如果以后还是想走高考路线,现在风向应该是有很大变化了~~~~~~~~~~

请理性回帖,谨慎措辞,偏激~必喷。

谢谢观赏

 
2019/02/23
精选回帖
您这个提法,起码如果从中考(题目面广/难度低/靠自身努力能上来)的角度来说,既是有很大机会也是合理的,如果位于一个学风不正,周围人乱七八糟的环境,娃被激发出来的主动向上之心倒是真实而且清晰的。而不像在名校之中,位于顺势环境,不得不努力。但进入高中,中考分数即便差不多的孩子由于初中学习内容的差别(好初中不注重中考,已为高中铺路,提前学习),这些孩子必然遭受全面的挫败和碾压,在高考之战中始终会劣势很多。但如果能进到不错的大学,毕业以后,在事业上和个人生活的发展上,因为经历反复,会导致心态较为成熟,也有比较好的抗压能力,不少人发展得比一路顺遂的孩子好的多。也不太会轻易因为学习上碰到的坎坷寻短。至于小升初阶段,个性还没确立,学校分数没有参考意义,课外分数体现拓展功夫,评测割裂,能去什么学校家庭影响极大,不做讨论。
2019/02/24回复
        一直欣赏罗妈的观点。从整体上说,指标到校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些薄弱学校里也出现了华附、省实等名校录取“零的突破”。这些利好对公办学校生源质量优化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个体上说,大多数尖子考生不需要拿指标,照样也能考上心仪名校。对于尖子生说,如何合理填报志愿更为重要,而较差的学校却是指标生名额等于或者是大于符合指标生资格的人数,也就是说,指标生其实不是无条件的,有个最低标准。虽然降了几十分,但是如果差的学校的学生连这几十分的最低线都够不着,那么有多少指标其实也没有意义了,之前的流标率其实也蛮刺眼的。所以,进了一般的学校,为了符合条件拿到指标,中等生也要奋起直追争取做鸡头,这点来说是积极正面的。        就我个人观点,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校风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左耳》就是很好的例子,大部分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其实不怎么样,所以,尽力去个校风好的学校始终是首选。为今之计,唯有努力,争取掌握选择权主动权,摆脱被选择随波逐流的命运,是目前这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2019/02/24回复
全部回帖
50%的招生名额拿出来照顾指标生,剩下的50%名额正常招生,就会做成考生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考得上,强的更强!距离大。
另外,竞争更激烈做成更多男学生失去考上的机会。。。现在高中阶段女生比男生多,优质高中的情况更明显…高考后大学里就更特出了。
2019/02/24回复
应应妈妈:
50%的招生名额拿出来照顾指标生,剩下的50%名额正常招生,就会做成考生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考得上,强的更强!距离大。另外,竞争更激烈做成更多男学生失去考上的机会。。。现在高中阶段女生比男生多,优质高中的情况更明显…高考后大学里就更特出了。
查看原文
趋势是逐步过渡到80%,也就是说成为主流的升学模式,裸分硬博变成不可能的使命,也就是同分不同命,同上线却不同分,尤其不设置最低保护线,去个渣校只要自己不渣那妥妥躺赢,而去了好学校虽然名声好听,分分钟高中被淘汰,重本变二本。
2019/02/24回复
      一直欣赏罗妈的观点。从整体上说,指标到校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些薄弱学校里也出现了华附、省实等名校录取“零的突破”。这些利好对公办学校生源质量优化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个体上说,大多数尖子考生不需要拿指标,照样也能考上心仪名校。对于尖子生说,如何合理填报志愿更为重要,而较差的学校却是指标生名额等于或者是大于符合指标生资格的人数,也就是说,指标生其实不是无条件的,有个最低标准。虽然降了几十分,但是如果差的学校的学生连这几十分的最低线都够不着,那么有多少指标其实也没有意义了,之前的流标率其实也蛮刺眼的。所以,进了一般的学校,为了符合条件拿到指标,中等生也要奋起直追争取做鸡头,这点来说是积极正面的。
        就我个人观点,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校风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左耳》就是很好的例子,大部分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其实不怎么样,所以,尽力去个校风好的学校始终是首选。为今之计,唯有努力,争取掌握选择权主动权,摆脱被选择随波逐流的命运,是目前这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2019/02/24回复
宝墨栖情:
        一直欣赏罗妈的观点。从整体上说,指标到校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些薄弱学校里也出现了华附、省实等名校录取“零的突破”。这些利好对公办学校生源质量优化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个体上说,大多数尖子考生不需要拿指标,照样也能考上心仪名校。对于尖子生说,如何合理填报志愿更为重要,而较差的学校却是指标生名额等于或者是大于符合指标生资格的人数,也就是说,指标生其实不是无条件的,有个最低标准。虽然降了几十分,但是如果差的学校的学生连这几十分的最低线都够不着,那么有多少指标其实也没有意义了,之前的流标率其实也蛮刺眼的。所以,进了一般的学校,为了符合条件拿到指标,中等生也要奋起直追争取做鸡头,这点来说是积极正面的。        就我个人观点,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校风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左耳》就是很好的例子,大部分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其实不怎么样,所以,尽力去个校风好的学校始终是首选。为今之计,唯有努力,争取掌握选择权主动权,摆脱被选择随波逐流的命运,是目前这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查看原文
流标率是因为有分数保护线的关系,而且那是刚刚执行,有些烂泥实在扶不起来,从2021年取消分数保护线,就是说,我就给这个学校了,越差给的越多,反正录完为止,不要小看这个措施的决心和影响,现在还在强调好学校学风之类的是给自己挖坑。
2019/02/24回复
RACHELLUO:
流标率是因为有分数保护线的关系,而且那是刚刚执行,有些烂泥实在扶不起来,从2021年取消分数保护线,就是说,我就给这个学校了,越差给的越多,反正录完为止,不要小看这个措施的决心和影响,现在还在强调好学校学风之类的是给自己挖坑。
查看原文
哎,无奈,计划跟不上变化,且行且看吧。
2019/02/24回复
宝墨栖情:
哎,无奈,计划跟不上变化,且行且看吧。
查看原文
这个属于十三五规划,不会随便动的,家长应该现在就要开始规划后续了
2019/02/24回复
RACHELLUO:
这个属于十三五规划,不会随便动的,家长应该现在就要开始规划后续了
查看原文
嗯嗯,罗妈,你家目标怎么定?你们比我们早一届,可以学习你们的经验。是继续去名校过独木桥?还是考虑普通学校重点班?目前我家在创班基本站稳,希望一直能保持到六年级不被刷下来。我还是想去名校,校风还是我的首选。
2019/02/24回复
宝墨栖情:
嗯嗯,罗妈,你家目标怎么定?你们比我们早一届,可以学习你们的经验。是继续去名校过独木桥?还是考虑普通学校重点班?目前我家在创班基本站稳,希望一直能保持到六年级不被刷下来。我还是想去名校,校风还是我的首选。
查看原文
会考虑孩子是否能把指标顺利拿下这个因素。
2019/02/24回复
RACHELLUO:
会考虑孩子是否能把指标顺利拿下这个因素。
查看原文
嗯嗯,向你们学习。
2019/02/24回复
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还是想让孩子去名校,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品行的重要阶段,我想让他周围都是些努力拼搏的牛蛙,能不能去到心仪的高中倒是次要的,去不了,说明他自己努力程度还不够,做不了凤头。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想让他形成一个观念,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小升初,就要全力以赴考到好初中,而不是为了这个指标到校问题选择走捷径去普通初中。
2019/02/26回复
民校,只求校风,生源,老师年轻活力,
2019/02/26回复
童话的夏天:
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还是想让孩子去名校,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品行的重要阶段,我想让他周围都是些努力拼搏的牛蛙,能不能去到心仪的高中倒是次要的,去不了,说明他自己努力程度还不够,做不了凤头。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想让他形成一个观念,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小升初,就要全力以赴考到好初中,而不是为了这个指标到校问题选择走捷径去普通初中。
查看原文
尊重您的想法
2019/02/26回复
看了以上对指标到校的各位家长深刻理解,我想我自己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境界和水平。自己孩子还在幼儿园,但是自己却日益焦虑,小学面临多重选择,没想到更大的抉择在小升初呀,真是养儿常忧99!
2019/02/26回复
一个祸害优质公办高中的政策,以后公办高中可能也像初中一样再搞一套私立出来赚钱。 ...
我也这么认为,天省现在已经在拼命提高高中教学,估计以后办得好的民办高中会发达
2019/02/26回复
现在还在强调好学校学风之类的是给自己挖坑。

这句话非常中肯!
2019/02/26回复
一个是三线民校中等生,一个是普通公办上游生,这样看来普通公办的娃胜算大一些
2019/02/26回复
lookuplookup18楼
抛砖引玉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如果指标到校最终到了80%,那有钱那就马上办民办高中,反正省内高考985指标不会到校,211不到校,这个才是根本,哪个城市搞得狠,指标必外流
2019/02/26回复
秋天的ellie:
一个是三线民校中等生,一个是普通公办上游生,这样看来普通公办的娃胜算大一些
查看原文
如果目前的游戏规则,那肯定
2019/02/26回复
lookup:
如果指标到校最终到了80%,那有钱那就马上办民办高中,反正省内高考985指标不会到校,211不到校,这个才是根本,哪个城市搞得狠,指标必外流
查看原文
这是个时间差问题,而且民办高中目前细则不明朗,资格不是说有就有的
2019/02/26回复
猜你喜欢

结合2016年中考成绩分析学位房的中考保底作用及推算三区平均分

广州最好的小学--华师附小

谈谈我为什么不选民校(小升初)

2016指标到校隐藏重大秘密?海珠初中生悲催了?

学区化对学位房的影响

妈妈网首发(已更新,增加学位部分)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谈教育

热点推荐

快40岁上班族的无奈 两娃还欠房贷30多万

落雨行山姆真的好爽 人少试吃也很多!

广州夏天去滑雪!南方小土豆玩上瘾了!

广州救市新政落地 首付15%你会买房吗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今日份快乐 是唐荔园免费雪糕给的

天河盈溪幼儿园怎样?有过来人给意见吗

中考志愿即将填报 七中和白铁选哪个?

家庭版白瓜鲮鱼滑汤 清甜鱼滑爽口

今日份开心打卡 韩式拌饭儿童餐长这样

一道简单的家常菜 鸡蛋炒苦瓜也很美味

虾饺妹手工捞粉绝了 蘸料是灵魂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