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70后新广大哥双城记

1516966房产楼市

论坛里的买房故事看了一些,激活了自己的回忆,回想一下,发现自己这些年经历也还不少,在此也想记录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单纯的买房换房故事是乏味的,无非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段、多少平米、多少钱,值得回味的其实是与之相伴的生活经历,在此我就以与房子为主线讲述我的故事吧。

故事是真实的,所以其中的人或事很容易被猜到,如果有人猜到还请不要点破,就当看个小说好了。

1998年,大学毕业,工厂生活,住单位宿舍

本人理工男,1998年从一所普通211大学分配到一家央企在广州的分公司,广州分公司总部位于繁华的环市东,没有特别背景的我在完成简单的报道手续后,下分到位于黄埔的工厂,工厂的单身宿舍是我在广州的第一个落脚点,刚从六人一间的学生宿舍搬入三人一间的工厂宿舍,那时的我倒也觉得居住质量提升了。

我前三个月收入不高大概只有六七百,不过由于住在单位宿舍,吃在食堂,又是单身狗,所以经济方面也还过得去,毕竟大学时的生活费还没这一半。三个月后能做一些事了,奖金开始多了,全部收入大概能到1500。又三个月后就是99年初吧,能在车间做更多的事了,收入涨到大概3000多。这在当时算是不错的收入,尤其是在体制内。因素挺多,一方面是地处广州收入基准要高一点,另一方面是单位效益还不错,再就是工厂怕我们走得太快所以福利略有倾斜,那个年代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国企留住大学生不容易,一届一届走马灯似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毕业时平均每人对应六、七份体制内的用人需求,当然,热门位置还是少而且竞争激烈。

当时的起薪水平比这高的是各外企,起薪大约5000,或是华为之类的强民企,比外企高,具体高多少我也说不清,那时听说华为员工第一年买房,第二年买车,当时只当是讹传,后来发现是真的,当然那时的“房价收入比”不高,现在的太离谱了。

广州话我是那时打的底子,工厂的老工人几乎都是广州人,年轻工人几乎没有广州人但也基本是广东人,他们觉得磕磕巴巴的跟我讲“煲冬瓜”还不如教会我讲广州话,我也愿意学,就这样我很快就能用广州话和大家对话了,虽然带口音,但据反馈能接受而且算是不错,尤其用词地道,每句话必有粗口,在工友中不这样说话不是自己人。多年后做了白领和老广同事调笑时,我的市井粤语把他们惊讶到了。

那时是我的一段快乐时光,我们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吃、住、上班、下班、娱乐经常在一起,就像是大学生活的延续,不同的是不用考试,有钱挣,经济方面从学生时期的每月两三百到半年后的三千多,感受到了低端版的财务自由,当然,那时的我也知道,那快乐只是暂时的。
2022/04/21
全部回帖
好文,快更新
2022/04/23回复
2022/04/23回复
那时候的国企真不错,不像现在的国企
2022/04/23回复
2002年我在读大二😄。等楼主更新
2022/04/23回复
2003年,第一次买房

2003年是非典年,房价稳定,下半年我们手上有了8万块,不知哪天突然意识到我们居然可以看房了,然后开始兴奋地看房,本来是重点看天河的,由于预算有限,买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后来听说有同事买了番禺某楼盘,随即也去看一看,结果一去就看中了,除了地段不好什么都好,地段问题有楼巴弥补。青当时主张买80多平米的两房,20多万,压力小一些,我主张120平米的三房,总价40万,后来听了我的,这样我们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刚买完房我们家具都置备不齐,客厅没有沙发,电视放在纸箱上,客房的衣柜是那种简易布衣柜。后来才一件一件买起来。无论如何,拥有了属于我们的120平米的房子,这是我们曾经没有想象过的。

那个小区有很多和我们年龄相仿首次置业的年轻人,很多邻居通过小区论坛结识,然后线下聚餐,很多家庭慢慢成为了密友,多年过去后,很多人不在那个小区住了,有的搬到市区学位房,有的换了城市,还有的移民,但我们有好几个家庭一直保持着联系,成为永远的朋友,这是买那个小区的另一个重要收获。

感觉自那时起房价开始飙升,房子也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和同事朋友之间的聊天很多都和房子相关,即使有时从其它话题聊起,过一会又扯到房子上了。

那时我们的财务理念有着典型的时代局限性,贷款年限量力而为的选择了15年,然后手头有结余就提前还贷。当时个别理念领先的人是按最高的额度、最长的年限贷款,然后手头有结余不急着还贷而是再买房,当然这种人在当时是少数,看空一直不买的保守派也是少数,我们和我的朋友们是那种大多数。
2022/04/23回复
2004年,结婚

2004年与青领证,由同居拖友升级为夫妻;

重大事件,特单独列为一节。
 
2022/04/23回复
2007年,第二套房

傻傻的提前还清第一套房贷之后还沾沾自喜,到2007年手头又有了10几万,又可以看房了,第二次买房仍然冲动,买了金沙洲一套70多方的两房单位,40万出头,这是我们唯一一次纯投资买房,相对回报率并不好,当然,那时在不同投资方式之间还是买房好,买房方面,什么时候买比买哪里更重要。

记得我那时的月收入是1万8,收入一直在变,本来不大记得哪个时间多少钱了,但对那次贷款开的收入证明有印象,可能是因为数字好记吧。
 
2022/04/23回复
不错,娓娓道来,期待
2022/04/23回复
2008年,第三次买房,换房,再租房

不安分的我们心里长了根复式的草,后来看上了同小区一套顶层复式,190方,因为上面的天台只算一半面积,实际可用面积更大,总价130万。

没经验的我们付了定金后才把自住的房子放出去,120平米大概放85万,放了一段时间没成交又赶上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有点慌了,后来遇到一个意向买家大概78万还是79万就签了。

接下来意外发生了,那个复式卖家的房产证还没出,预计要等大概一年,这在房产交易中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但那时骑虎难下只能等,以为永远不用再租房的我们在同小区租房中转,这下从小区业主变成租户了。手上的房只有金沙洲70多平米的那一套。
 
2022/04/23回复
2009年,买车、生娃、搬新屋

在租房的过程中造娃成功,预产期前几个月买了我们的第一辆车,散味等娃,那时属于汽车普及时代的前夕,我们算是略微偏早的有车家庭。

等那套复式期间错过了珠江新城一套80多平米的房,125万,没买是因为想留着钱等那套复式,其实咬咬牙这套和复式都能买,还是胆子不够大。

在租房的这一年多房产市场还算稳定,复式的卖家在出证后和我们顺利交易过户了。想想也是幸运,假如迟一点房价飙升,卖家反悔的话,即使双倍退还定金,那我们还不知能否买回原来卖出的房。经验教训就是不要买还没出证的房。

2009年10月搬入苦等已久的新房,拔了复式的草。哥哥嫂子为我们高兴的同时也调侃我们能折腾,估计过几年又得买别墅了,我们当时听了一笑而过,不想后来果真如他们所说。

至此我们手上有两套房,一套在番禺华南板块,190平米复式,自住,另一套在金沙洲,70平米,低价放租。
 
2022/04/23回复
写得真好!
2022/04/23回复
不够看,快更啊,哈哈哈哈
2022/04/23回复
2012年,离开广州,在苏州租房

2011年底,华东的经理离职了,A公司对于带人岗位一向不外招,但难题在于华东工作机会多人员流动快,所以公司那时在华东的员工要么是高管,要么是资历尚浅的年轻人,适合接这个空缺的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而华南则不同,一方面是行业重点地区,另一方面中高层岗位少,所以积压有符合资历的人选,但问题在于这种人选一般都是30多岁有家有口的,不是去接高管位置一般不愿意搬家去华东,我恰好是一个特例,青那时正好没工作,女儿幼儿园都还没上,我成了这个空缺的理想人选。另外,我们对搬家也不排斥,想着深入体验一座不同的城市也挺不错,家还在广州,将来还可以回来。就这样,我接了这个位置。

当时这个位置本来是在上海的,考虑到上海的居住成本高,可能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我提出在苏州工作,公司同意了,反正苏州也有办事处。

如果从后来买房的资产升值的角度,当时去上海会更好,但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我觉得去苏州是对的,苏州是中产乐园。


这样,2012年1月我搬到苏州履新,暂定两年。我又开始租房了。

顺便说一下,岳父去世后岳母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这次去苏州我们也是带着岳母一起去的。

公司给的补贴是每个月1万,虽然扣税之后缩水不少,但用来租房也够用,毕竟苏州只是二线城市,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150多平的房子,房子还不错,但过了几个月女儿快上幼儿园了才发现这里上幼儿园不方便,我们认为的方便是走路能接送。然后开始考虑搬家。

2012年8月我们换了一处房子,虽然比上一个小,三房,一百零几方,但也够我们住了,岳母接送女儿上幼儿园也方便。可住了一段时间发现,看上去还行的装修、家具、家电什么的,用起来不合心意,曾经单位宿舍和出租屋也住得挺乐呵的我,拖家带口之后开始挑剔了,然后萌生了买房的想法,这方面和妻子意见一致,想着人生苦短,要享受每一天,不要想着两年后回广州这两年就在这里凑合,租房难合心意那就买一套房,钱不够就买小点,是自己的窝就可以按自己的心意装修置备家当,后来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2022/04/23回复
娓娓道来的人生经历,期待快点更新🚀
2022/04/24回复
07年1w8,绝对的高收入了,好一点的房子随便买啊
2022/04/24回复
pipilu1984:
07年1w8,绝对的高收入了,好一点的房子随便买啊
查看原文
月供还好说,问题是手上没多少首期款。当时投资理财观念太落后,攒的钱先还了第一套的房贷。
2022/04/24回复
2013年,在苏州买第三套房

那段时间青反正不工作,成了专业看房人,一线城市穿越过来的我们深知地铁加学区的重要性,同时也深知“每座城市的地铁一号线物业一开始都被低估”的规律,所以我们的看房重点是目前租住的小区附近,持币待购、意向明确的我们一时间像是街区名人,每从小区外走过,路边的中介都纷纷跟青打招呼,青面带微笑点头回应。

经过一番海选,我们把目标锁定在附近的一个中海的小区,锁定小区后,接下来就只看这个小区的房源,中介介绍其它小区房源一概拒绝,很快青对这个小区比很多中介还熟,很多房源都不用看,电话里和中介简单的对答几句之后就表示这套房的情况我知道了,不用看了。但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理想的房源出现,

后来有一个中介一下子推了两个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优质房源,一套三房,一套两房,位置、朝向、户型、楼层俱佳,我们同时也感到奇怪怎么之前那么久都没见其他中介推这种优质房源,估计是这家压箱底的独家房源。手头不够宽裕的我们最终选了两房的那套,98房,155万,同样的价格在很多其它小区可以买三房,但我们就喜欢那个地段那个小区,所谓的千金难买心头好。

到这时我们手上一共有三套房,一套在苏州,98平,好地段,自住。两套在广州,都是边角位置,番禺华南板块的190方的复式和金沙洲的70几方的两房。广州的两套都放租,租金都不高,只是不想空置。
 
2022/04/24回复
那时候的高薪职业也就电子商务吧?
2022/04/24回复
李翔284:
那时候的高薪职业也就电子商务吧?
查看原文
是传统制造业,不过是全球的龙头之一
2022/04/24回复
猜你喜欢

创业和房市,想哭的感觉

限购下的换房经验

华为百万年薪的员工被辞退,还不起房贷是谁的错?(一个字,作)转帖

妈妈去世,爸爸再婚,继母想争家产

【整整一年,终于尘埃落定,无数夜晚刷着app,经历广州莫名涨价,现写下与君分享】

也来说说我的买房故事-非广州房

热点推荐

618分享有礼!无限复购的好物推荐

裁员风波又来了 十几年的老员工也走了

免门票采摘!这里简直就是我的菜园

曾经辉煌的地王广场 现在好萧条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一岁四个月的娃 野蛮生长6颗牙

收藏 和设计师沟通5h整理出来的要点

马上升六 这情况去广州中学几率高吗

海洋工程日常 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逛工业风扬韬广场 看看有什么新亮点

我们的婚姻出问题了 做错事你会原谅吗

孕期需要大量的营养 如何食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