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天气热,宝宝易发烧,妈妈们一起来讨论一部“宝宝发烧应对秘籍”吧(一楼有汇总)!

99481445婴幼育儿

全部回帖
燕燕S燕燕S161楼
2008/07/07回复
学习好多,我体会各位妈妈在不断中总结经验,我的宝宝因有蚕豆病,自己不敢乱用药,所以一般我都是看中医,我家宝宝每次都是喉咙发炎引起发烧。水也不肯喝。每次一到不肯喝水时,就差不多是时候,所以有时我很气,但看到他病倒了,心痛不已。自己也很累。。。
2008/07/07回复
请问宝宝一般多大开始容易发烧啊
2008/07/07回复
退烧方法,留记号
2008/07/07回复
223078413223078413165楼
2008/07/07回复
上个星期个女就是发烧然后又支气管炎 急死我了 好在儿家终于好反了,不过本人就坚决吾去儿童医院体(觉得多人医生又吾细心)一般我都是去中山2院体,感觉医生好好吾错 。想问下d妈咪是点样喂bb吃中药架?
2008/07/07回复
rouyarouya167楼
请问泰若林有无分几大的BB食呀,我妹个女女现在两个月大,能否买一些在家看门口呢?以纺不备之需
2008/07/07回复
我真是要好好学习一下,BB六个月了,好多妈咪说BB过了六个月就会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病痛,发烧就尤其麻烦,所以一定多多学习一下,当我真的预到的时候可以应对一下!
2008/07/07回复
好贴,学习
2008/07/07回复
fangliyafangliya170楼
学习中.我家BB已经七个月了,三个月和五个月有过打针发烧的记录,六个月时烧了两次,都有三十九度多,这两次是因为长牙,咽喉发炎引起的.头一次滴鼻子就好了,第二次,滴了鼻子第二天又反复了,我妈心痛的不得了,一副非要打针不打不行的样子,没办法去医院打了吊针,结果烧是退下来了,可孩子几天虚汗没停过,而且打两瓶针,打第一瓶清热解毒一个小时后,泄肚子,第二瓶消炎的,呕吐.当时我那个心痛啊~不过,不打针也不行,我BB药根本喂不进去,一喂就吐,到后来发展到连吃进去的奶都吐个精光.不过,去到医院,医生还是建议我滴鼻子,吃药.可我一想到他烧了二三天了,还是听了我妈的话.打针.不过,以后我再也不送孩子打针了.还是吃药.之前喂药,一喂就吐,现在有经验了.用泰诺林里的吸管,一次吸一点药水然后放在BB舌头两边,不要放在舌头上面,我一般放在嘴两边的牙床上,这样,孩子会以为是口水一样吞下去.这方法一式就行,只是BB现在大了,一发现味道不对,就不开口,每次我两公婆又是唱又是跳,就为了孩子开口,另外,吐完不要让他哭,因为如果他哭的太厉害的话.也会吐奶的.可是,我孩子还是经常咽喉发炎,红红的,请问,有什么方法啊??
2008/07/07回复
hqqxshfhqqxshf171楼
学习
2008/07/07回复
学习学习,好贴
2008/07/07回复
雨儿妈雨儿妈173楼
女儿正在发烧中!
2008/07/07回复
叶叶儿叶叶儿174楼
我的宝贝正在发烧中呢~看他没精神我好难过.学习了
2008/07/07回复
前两天仔仔早上发烧,下午就退了,贴了几张退热贴,给了清火宝(因为仔仔唔钟意喝水)
2008/07/07回复
小筑小筑176楼
还好,我家小子特爱喝水
2008/07/07回复
儿童发热通常指体温超过38度(口温)其实发热会有利于杀灭入侵的病菌。但是,当体温至39度时,必须采取退热降温措施。首先采用物理方法来退热。其次,可选用儿童退热药。注意在使用退热药时,不能操之过急,服药后若热度不退,至少隔4~6小时才能服第二次,用量也不可随意增加,以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不应将几种退热药叠加服用,以免降温太猛,引起虚脱。服退热药时,要多喝水,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及毒素排出,还有利于出汗促使体温降低。如果使用退热药2~3日症状还未见好转,应该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家庭医生1001问)
2008/07/08回复
唉,今天宝宝也是有点发烧,可能是长牙的缘故,心疼啊,好贴学习ing
2008/07/08回复
猜你喜欢

【百分妈妈课堂有感】宝宝发烧物理降温很重要

能吓死爹妈的小儿高热惊厥,除了慌还能干嘛?

宝宝发烧,还有哪些不吃药的方法呢?

幼儿急疹——不得不说的省妇幼

【明年我要更strong】宝宝发烧不要急

6个月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有哪些?

热点推荐

教辅禁止进校?省教育厅给了明确回复!

仙本那深潜追海龟!人均4K超详细规划

广州又一新晋遛娃商场!地铁直达!

打卡超火的寿司郎 在回转带上捞到快乐!

鲮鱼球滚丝瓜汤清爽开胃 治愈整个夏天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弘德善素自助餐 30元随便吃!

为什么夫妻总因小事冷战?没有赢家

哈尔滨落地第一餐 锅包肉的鼻祖

月饼大战悄然而至!麦德龙礼盒上新

比起奥莱折扣店 万象汇骆驼店更好逛!

长春电影制片厂博物馆 普通人劝退

贵港博物馆:被低估的岭南文化宝库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