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有价值的贴:[理论研讨]经济学之旅——幸福航程
12630177家庭理财
2009/05/25
全部回帖

经济学之旅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了解经济的文章,那我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这些原本很简单的道理,我本想推荐一部经济学的著作给你,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每一本经济学书籍都充满了晦涩的语言、繁琐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让我这个初学者望而却步,与其阅读这些著作损伤的脑细胞,还不如看看《越狱》之类的电视剧或陪女友散步喝咖啡更现实。
这里包括了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搜集的故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你也大可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即使工作一天你已经很疲倦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抽出一小会儿时间来阅读,放心吧!
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
即任何商品的各种需求弹性之总和都为零。要彻底的证明这个结论需要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偏微分计算,即使经济学的学生也要到了很高的年级才能明白如何证明,但其实它的经济学解释并不复杂。这个重要的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其绝对值上看,等于该商品的收入弹性及其与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之和。或许这样专业的描述您还是搞不清楚,下面我再用更简单的语言说就是:比如我们面对的商品只有服装和皮鞋两种,如果皮鞋价格下降10%,会有20%人多买皮鞋,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多出20%的上升幅度可看成是,在皮鞋价格不变时,服装价格上涨10%,同时我们收入提高10%的情况下,皮鞋需求量的增加结果。皮鞋价格的下降,在消费者眼中就等同于服装价格的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经济学道理。
把那些复杂的公式、烦人的曲线统统抛掉,并尽量把一些极其重要的又难懂的概念掰开揉碎给你,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织起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因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得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每个人都会从经济学本身中发现很多乐趣,在这里我将通过交通、购物、战争、博弈、爱情、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来解释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训练你的知觉、想象、推理、同情和谨慎的能力,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每笔交易的金额,可已将一个个单独的现象联系起来,学会用边际成本、需求弹性这样的核心概念,并用来解释、指导我们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会为你介绍一些传奇般的经济学家和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济学故事,因为这些也会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您大可将它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因为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你一生中只有一次。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这次追求幸福的航程吧!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了解经济的文章,那我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这些原本很简单的道理,我本想推荐一部经济学的著作给你,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每一本经济学书籍都充满了晦涩的语言、繁琐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让我这个初学者望而却步,与其阅读这些著作损伤的脑细胞,还不如看看《越狱》之类的电视剧或陪女友散步喝咖啡更现实。
这里包括了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搜集的故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你也大可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即使工作一天你已经很疲倦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抽出一小会儿时间来阅读,放心吧!
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
即任何商品的各种需求弹性之总和都为零。要彻底的证明这个结论需要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偏微分计算,即使经济学的学生也要到了很高的年级才能明白如何证明,但其实它的经济学解释并不复杂。这个重要的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其绝对值上看,等于该商品的收入弹性及其与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之和。或许这样专业的描述您还是搞不清楚,下面我再用更简单的语言说就是:比如我们面对的商品只有服装和皮鞋两种,如果皮鞋价格下降10%,会有20%人多买皮鞋,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多出20%的上升幅度可看成是,在皮鞋价格不变时,服装价格上涨10%,同时我们收入提高10%的情况下,皮鞋需求量的增加结果。皮鞋价格的下降,在消费者眼中就等同于服装价格的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经济学道理。
把那些复杂的公式、烦人的曲线统统抛掉,并尽量把一些极其重要的又难懂的概念掰开揉碎给你,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织起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因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得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每个人都会从经济学本身中发现很多乐趣,在这里我将通过交通、购物、战争、博弈、爱情、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来解释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训练你的知觉、想象、推理、同情和谨慎的能力,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每笔交易的金额,可已将一个个单独的现象联系起来,学会用边际成本、需求弹性这样的核心概念,并用来解释、指导我们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会为你介绍一些传奇般的经济学家和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济学故事,因为这些也会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您大可将它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因为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你一生中只有一次。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这次追求幸福的航程吧!
2009/05/25回复

经济学之旅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了解经济的文章,那我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这些原本很简单的道理,我本想推荐一部经济学的著作给你,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每一本经济学书籍都充满了晦涩的语言、繁琐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让我这个初学者望而却步,与其阅读这些著作损伤的脑细胞,还不如看看《越狱》之类的电视剧或陪女友散步喝咖啡更现实。
这里包括了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搜集的故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你也大可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即使工作一天你已经很疲倦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抽出一小会儿时间来阅读,放心吧!
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
即任何商品的各种需求弹性之总和都为零。要彻底的证明这个结论需要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偏微分计算,即使经济学的学生也要到了很高的年级才能明白如何证明,但其实它的经济学解释并不复杂。这个重要的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其绝对值上看,等于该商品的收入弹性及其与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之和。或许这样专业的描述您还是搞不清楚,下面我再用更简单的语言说就是:比如我们面对的商品只有服装和皮鞋两种,如果皮鞋价格下降10%,会有20%人多买皮鞋,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多出20%的上升幅度可看成是,在皮鞋价格不变时,服装价格上涨10%,同时我们收入提高10%的情况下,皮鞋需求量的增加结果。皮鞋价格的下降,在消费者眼中就等同于服装价格的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经济学道理。
把那些复杂的公式、烦人的曲线统统抛掉,并尽量把一些极其重要的又难懂的概念掰开揉碎给你,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织起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因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得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每个人都会从经济学本身中发现很多乐趣,在这里我将通过交通、购物、战争、博弈、爱情、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来解释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训练你的知觉、想象、推理、同情和谨慎的能力,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每笔交易的金额,可已将一个个单独的现象联系起来,学会用边际成本、需求弹性这样的核心概念,并用来解释、指导我们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会为你介绍一些传奇般的经济学家和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济学故事,因为这些也会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您大可将它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因为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你一生中只有一次。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这次追求幸福的航程吧!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了解经济的文章,那我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这些原本很简单的道理,我本想推荐一部经济学的著作给你,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每一本经济学书籍都充满了晦涩的语言、繁琐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让我这个初学者望而却步,与其阅读这些著作损伤的脑细胞,还不如看看《越狱》之类的电视剧或陪女友散步喝咖啡更现实。
这里包括了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搜集的故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你也大可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即使工作一天你已经很疲倦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抽出一小会儿时间来阅读,放心吧!
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
即任何商品的各种需求弹性之总和都为零。要彻底的证明这个结论需要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偏微分计算,即使经济学的学生也要到了很高的年级才能明白如何证明,但其实它的经济学解释并不复杂。这个重要的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其绝对值上看,等于该商品的收入弹性及其与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之和。或许这样专业的描述您还是搞不清楚,下面我再用更简单的语言说就是:比如我们面对的商品只有服装和皮鞋两种,如果皮鞋价格下降10%,会有20%人多买皮鞋,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多出20%的上升幅度可看成是,在皮鞋价格不变时,服装价格上涨10%,同时我们收入提高10%的情况下,皮鞋需求量的增加结果。皮鞋价格的下降,在消费者眼中就等同于服装价格的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经济学道理。
把那些复杂的公式、烦人的曲线统统抛掉,并尽量把一些极其重要的又难懂的概念掰开揉碎给你,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织起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因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得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每个人都会从经济学本身中发现很多乐趣,在这里我将通过交通、购物、战争、博弈、爱情、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来解释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训练你的知觉、想象、推理、同情和谨慎的能力,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每笔交易的金额,可已将一个个单独的现象联系起来,学会用边际成本、需求弹性这样的核心概念,并用来解释、指导我们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会为你介绍一些传奇般的经济学家和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济学故事,因为这些也会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您大可将它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因为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你一生中只有一次。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这次追求幸福的航程吧!
2009/05/25回复

幸福的起点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关于幸福的定义,数以千计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为幸福著书立传,有人说幸福是穷人的面包,有人说它是情人的红唇,基督山伯爵说它是复仇,裴多菲说它是自由。
但无论怎样,幸福就是满足你的欲望!
因此在经济学中,对于幸福(wellbeing)、快乐(happiness)、效用(utility)、偏好(preference)这些人类感知的描述,就成为我们理性思考问题的基础。而经济学中的诸多分析也是这样建立的,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我们要求利益最大,为了消除心理的影响我们提出福利,为了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我们提出经济的外部性,为了满足人类取胜的私欲便应运而生了林林总总的博弈……
第一个能够理性思考人类欲望,并将快乐和痛苦量化的人是边沁,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吧,虽然在经济学中,他不如斯密,凯恩斯那样如雷贯耳,但他是第一个将苦与乐量化的人,并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我们第一个提到的人是边沁,其实他应该是个法学家,英国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他对经济学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功利主义的效用度量观点无疑是经济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边沁最伟大的创举是认为痛苦与快乐的数量可以衡量。
边沁认为,苦乐量与各人所受到的不同刺激成正比,而同各人的感觉成正比。因为影响人的感觉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等,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不过,货币通常是衡量苦乐量的最准确的尺度。边沁死后将所有的遗产都捐献给了伦敦的大学学院,并以此换得了其后人的董事会出席权,这似乎就是他对效用最好的解释。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增加财富就是增加幸福(当然在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已定的情况下),可以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去海外旅游。根据最近一次美国经济学会论文《钱,能买到幸福吗?》研究成果:钱不但能使人们得到幸福,还能有效地缓解生活的压力。不过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承诺:不贪得无厌。于是经济学家说:财富是满足欲望的灵药和付出努力的结果。
后来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效用/欲望的幸福方程,其中效用就是对幸福、快乐、满足或类似情感的旧统称。但这个公式常常让我们对于幸福可望却不可及,经济学是理性的,可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钞票的多少,职位的高低,使得欲望也大不相同,再深入讨论的话,就要将生活水平、认知程度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学名词加入进来。
效用模型我们就能解释很多实际的问题,我的父亲就非常难于理解歌星们一场表演,短短的二十分钟演出就能获取数十万的出场费,而京剧、昆曲演员一年收入也不过几万,难道效用真的就差别如此大吗?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关于幸福的定义,数以千计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为幸福著书立传,有人说幸福是穷人的面包,有人说它是情人的红唇,基督山伯爵说它是复仇,裴多菲说它是自由。
但无论怎样,幸福就是满足你的欲望!
因此在经济学中,对于幸福(wellbeing)、快乐(happiness)、效用(utility)、偏好(preference)这些人类感知的描述,就成为我们理性思考问题的基础。而经济学中的诸多分析也是这样建立的,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我们要求利益最大,为了消除心理的影响我们提出福利,为了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我们提出经济的外部性,为了满足人类取胜的私欲便应运而生了林林总总的博弈……
第一个能够理性思考人类欲望,并将快乐和痛苦量化的人是边沁,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吧,虽然在经济学中,他不如斯密,凯恩斯那样如雷贯耳,但他是第一个将苦与乐量化的人,并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我们第一个提到的人是边沁,其实他应该是个法学家,英国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他对经济学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功利主义的效用度量观点无疑是经济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边沁最伟大的创举是认为痛苦与快乐的数量可以衡量。
边沁认为,苦乐量与各人所受到的不同刺激成正比,而同各人的感觉成正比。因为影响人的感觉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等,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不过,货币通常是衡量苦乐量的最准确的尺度。边沁死后将所有的遗产都捐献给了伦敦的大学学院,并以此换得了其后人的董事会出席权,这似乎就是他对效用最好的解释。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增加财富就是增加幸福(当然在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已定的情况下),可以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去海外旅游。根据最近一次美国经济学会论文《钱,能买到幸福吗?》研究成果:钱不但能使人们得到幸福,还能有效地缓解生活的压力。不过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承诺:不贪得无厌。于是经济学家说:财富是满足欲望的灵药和付出努力的结果。
后来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效用/欲望的幸福方程,其中效用就是对幸福、快乐、满足或类似情感的旧统称。但这个公式常常让我们对于幸福可望却不可及,经济学是理性的,可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钞票的多少,职位的高低,使得欲望也大不相同,再深入讨论的话,就要将生活水平、认知程度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学名词加入进来。
效用模型我们就能解释很多实际的问题,我的父亲就非常难于理解歌星们一场表演,短短的二十分钟演出就能获取数十万的出场费,而京剧、昆曲演员一年收入也不过几万,难道效用真的就差别如此大吗?
2009/05/25回复

什么是效用?
所谓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商品之所以能让消费者感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是因为商品具有一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商品的效用,实际上就是消费者主观感受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人而异。 不同消费者在消费了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各个有各人的感受。例如,对于喜欢吃米饭的人来说,吃完四**感到很满足,而对于不喜欢吃米饭的人来说,吃完后会感到不满足。效用还因时因地而定,不同时刻不同环境下同一消费者消费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说在愉快的环境中借酒可助兴和使人感到满足,反之 “雪中送碳”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效用作为自我感受,可以进行自我比较,即同一人对自己消费不同(数量或种类的)商品后所感到的满足程度可以进行比较,对自己在不同时刻或环境下消费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可以进行比较。但是,不同消费者消费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不能进行比较。各个人的喜好及对满足程度的主观评价原则都会不同,因此效用不能在消费者之间进行比较,即不能进行相互比较。
效用可自我比较,意味着消费者对各种可行消费方案总可以排出个好坏次序,即不论他能否说出满足程度到底有多少,但总可以说出“这种消费比那种消费更好一些或较差一些或没有什么差异”,这便是序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对消费方案作出的这种评价和比较,就是消费者的偏好。当然,这种评价不具有基数效用那样的绝对意义。
读了下面的故事,你就会知道效用的差别会有多大。
所谓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商品之所以能让消费者感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是因为商品具有一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商品的效用,实际上就是消费者主观感受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人而异。 不同消费者在消费了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各个有各人的感受。例如,对于喜欢吃米饭的人来说,吃完四**感到很满足,而对于不喜欢吃米饭的人来说,吃完后会感到不满足。效用还因时因地而定,不同时刻不同环境下同一消费者消费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说在愉快的环境中借酒可助兴和使人感到满足,反之 “雪中送碳”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效用作为自我感受,可以进行自我比较,即同一人对自己消费不同(数量或种类的)商品后所感到的满足程度可以进行比较,对自己在不同时刻或环境下消费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可以进行比较。但是,不同消费者消费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不能进行比较。各个人的喜好及对满足程度的主观评价原则都会不同,因此效用不能在消费者之间进行比较,即不能进行相互比较。
效用可自我比较,意味着消费者对各种可行消费方案总可以排出个好坏次序,即不论他能否说出满足程度到底有多少,但总可以说出“这种消费比那种消费更好一些或较差一些或没有什么差异”,这便是序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对消费方案作出的这种评价和比较,就是消费者的偏好。当然,这种评价不具有基数效用那样的绝对意义。
读了下面的故事,你就会知道效用的差别会有多大。
2009/05/25回复

不龟手之药
《庄子 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故事大意是: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虽然这个故事被多处引用,但总是被用它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资源用以不同的地方,其效用的差别就非常大。百姓家中一幅不龟手的药方,在百姓家中就是普通的药膏,可能有人会拿它来做护手霜,可能有人会拿它申请专利,但能用它获得封赏,成为诸侯,却是它最大的价值。就如同有人说过的,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很多时候,垃圾的价值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就像李嘉图的价值悖论。
《庄子 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故事大意是: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虽然这个故事被多处引用,但总是被用它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资源用以不同的地方,其效用的差别就非常大。百姓家中一幅不龟手的药方,在百姓家中就是普通的药膏,可能有人会拿它来做护手霜,可能有人会拿它申请专利,但能用它获得封赏,成为诸侯,却是它最大的价值。就如同有人说过的,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很多时候,垃圾的价值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就像李嘉图的价值悖论。
2009/05/25回复

价值悖论
两百多年前,人们最初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即劳动价值论,根据这个理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但在所有这些分析中,看不到供给与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种神秘的因素所决定的。提出该理论的李嘉图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价值理论的内在矛盾,他自己曾经犯过嘀咕:“我不能克服这样的困难:在地窖里贮藏了三四年的酒,或最初在劳动方面花费了也许还不到2先令,后来却值100镑的橡树。”
后来人们称为价值悖论:水比宝石有用的多,但也便宜的多,按道理水的价值要比宝石重要的多,因为离开水我们将无法生活,但是水的边际价值却比宝石小的多,而且获得水的方式很简单,但宝石只有在极少数最有价值的地方才能使用,价格等于边际价值,因此得到宝石要比水花费更多的钱。
到了1870年代,边际主义兴起,经济学家才能够解答这一问题。答案很简单:价值只能来自个体消费者的主观评估。我可能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一种东西,但拿到市场上却没有一个消费者问津,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不管我就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劳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由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和欲望之水平和强度所决定的。
效用对于经济学真正的贡献还在于基于边沁效用度量而建立的效用递减法则,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不过关于幸福的价值依旧是经济学们苦苦思索的的永恒命题。经济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从追求幸福出发建立的效用理论却是经济学这座擎天大厦中坚实的支柱。
两百多年前,人们最初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即劳动价值论,根据这个理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但在所有这些分析中,看不到供给与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种神秘的因素所决定的。提出该理论的李嘉图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价值理论的内在矛盾,他自己曾经犯过嘀咕:“我不能克服这样的困难:在地窖里贮藏了三四年的酒,或最初在劳动方面花费了也许还不到2先令,后来却值100镑的橡树。”
后来人们称为价值悖论:水比宝石有用的多,但也便宜的多,按道理水的价值要比宝石重要的多,因为离开水我们将无法生活,但是水的边际价值却比宝石小的多,而且获得水的方式很简单,但宝石只有在极少数最有价值的地方才能使用,价格等于边际价值,因此得到宝石要比水花费更多的钱。
到了1870年代,边际主义兴起,经济学家才能够解答这一问题。答案很简单:价值只能来自个体消费者的主观评估。我可能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一种东西,但拿到市场上却没有一个消费者问津,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不管我就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劳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由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和欲望之水平和强度所决定的。
效用对于经济学真正的贡献还在于基于边沁效用度量而建立的效用递减法则,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不过关于幸福的价值依旧是经济学们苦苦思索的的永恒命题。经济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从追求幸福出发建立的效用理论却是经济学这座擎天大厦中坚实的支柱。
2009/05/25回复

人都是理性的吗?
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家首先假设了完全的真空以及无摩擦的飞机,最终结果是改进了飞机的性能,虽然很多假设最初只是一种虚构,但这样虚构的实用性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了。在经济学中也不例外,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一系列假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理性假设:
人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
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是自利的,并能做出理性决策。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并且做事情时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动物的自利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且自私和自利是同一个意思,但在人类社会中,利益的内容更加宽泛,虽然理论说明什么是自私与自利会很困难,但实验验证却很容易,就像张五常说得那样干脆,你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放在街上,1小时后你看看是不是还在那里?
当然自利或自私的行为只是人类自身追求幸福的途径,这一点似乎还是比较容易理解。
经济学家们更重要的假设是: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懂得在工资一定得情况下,让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即人们的理性都是正确的。
但随着心理学家在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我们的理性都是有限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在作决策时,往往不是严格的估计正确的收益,而是比较容易和快速的评价它的优劣。正是他的工作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也为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作准备,预计会有600人死亡,为此有一个方案采用两种不同的描述,那么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描述一:现在有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救活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就不活。实证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人死亡,而方案D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方案D。
事实上,救活200人就是死亡400人,不同的描述方法只是改变了参照点,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收益和风险常常决定了人们所采用的策略,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人们在面对同样的收益和风险是,所作的判断未必是理性的。塞勒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描述一: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降低为0,你是否愿意买这种药?
描述二:假设你很健康,突然有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的新药,但这种药会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出多少钱来补偿呢?
在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中,很多人会说愿意用几百块钱来买药,但即便是几万元他们也不愿参加这样的“死亡”实验,在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他们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于死亡的补偿远大于他们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他们希望获得收益,但对于风险他们更为担心,并且,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是的痛苦要远远超过获得时的快乐。
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家首先假设了完全的真空以及无摩擦的飞机,最终结果是改进了飞机的性能,虽然很多假设最初只是一种虚构,但这样虚构的实用性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了。在经济学中也不例外,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一系列假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理性假设:
人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
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是自利的,并能做出理性决策。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并且做事情时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动物的自利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且自私和自利是同一个意思,但在人类社会中,利益的内容更加宽泛,虽然理论说明什么是自私与自利会很困难,但实验验证却很容易,就像张五常说得那样干脆,你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放在街上,1小时后你看看是不是还在那里?
当然自利或自私的行为只是人类自身追求幸福的途径,这一点似乎还是比较容易理解。
经济学家们更重要的假设是: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懂得在工资一定得情况下,让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即人们的理性都是正确的。
但随着心理学家在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我们的理性都是有限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在作决策时,往往不是严格的估计正确的收益,而是比较容易和快速的评价它的优劣。正是他的工作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也为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作准备,预计会有600人死亡,为此有一个方案采用两种不同的描述,那么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描述一:现在有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救活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就不活。实证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人死亡,而方案D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方案D。
事实上,救活200人就是死亡400人,不同的描述方法只是改变了参照点,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收益和风险常常决定了人们所采用的策略,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人们在面对同样的收益和风险是,所作的判断未必是理性的。塞勒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描述一: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降低为0,你是否愿意买这种药?
描述二:假设你很健康,突然有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的新药,但这种药会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出多少钱来补偿呢?
在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中,很多人会说愿意用几百块钱来买药,但即便是几万元他们也不愿参加这样的“死亡”实验,在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他们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于死亡的补偿远大于他们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他们希望获得收益,但对于风险他们更为担心,并且,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是的痛苦要远远超过获得时的快乐。
2009/05/25回复

选择并非越多越好
人们往往有个直观的感觉,人们喜欢有更多的选择而作出购买的决定。但市场研究的结果却得出相反的结论: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感到难以招架,同时感到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促使他们不愿做出任何决定。或者说,选择过多降低了购买的满意度,让消费者更加焦虑、更加不能从购买过程中获取快乐。
心理学家同样发现,就连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最终也常常会后悔他们的精心选择。虽然比起毫无选择,我们还是偏爱有所选择,但选择太多,使我们的快乐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每种型号的产品提供3种选择已完全足够了,而任何产品提供7种以上的选择都会产生反效果。
宜家提供的选择,除同类商品的多个款式、型号外,更多在于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这同样会妨碍消费者的最终决策,因为作为家居产品,很多商品在某些功能和使用情境上都存在着一定替代性或排斥性,这都增加了消费者的决策复杂性和风险性。
宜家压缩商品目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减少了产品的全景展示效果图等方式完成的,但最终无可避免将大量减少可供选择商品的数量,至少从目录上看是这样的。从目录的最终表现上,在减少可供选择的商品的同时,将使那些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和购买的产品更加突出,也更容易得到和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事实上,结果和我们预计的差不多,总体上增加了消费者在宜家的购买量。
人们往往有个直观的感觉,人们喜欢有更多的选择而作出购买的决定。但市场研究的结果却得出相反的结论: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感到难以招架,同时感到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促使他们不愿做出任何决定。或者说,选择过多降低了购买的满意度,让消费者更加焦虑、更加不能从购买过程中获取快乐。
心理学家同样发现,就连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最终也常常会后悔他们的精心选择。虽然比起毫无选择,我们还是偏爱有所选择,但选择太多,使我们的快乐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每种型号的产品提供3种选择已完全足够了,而任何产品提供7种以上的选择都会产生反效果。
宜家提供的选择,除同类商品的多个款式、型号外,更多在于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这同样会妨碍消费者的最终决策,因为作为家居产品,很多商品在某些功能和使用情境上都存在着一定替代性或排斥性,这都增加了消费者的决策复杂性和风险性。
宜家压缩商品目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减少了产品的全景展示效果图等方式完成的,但最终无可避免将大量减少可供选择商品的数量,至少从目录上看是这样的。从目录的最终表现上,在减少可供选择的商品的同时,将使那些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和购买的产品更加突出,也更容易得到和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事实上,结果和我们预计的差不多,总体上增加了消费者在宜家的购买量。
2009/05/25回复

一张小小的打折券
每天下午在办公室,总有一段时间是固定喝茶,看报纸的时间,倒不是因为我偷懒,这已经是我的习惯,国外叫做Coffee Break,这时我总会翻翻当天的报纸,看看又有哪些新开楼盘,或者是体育新闻和股票行情,但我是会发现,诸如麦当劳、达美乐都会在报纸中夹带着它们的优惠券,当我发现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同事小心翼翼的将它们剪下据为己有。
我一方面痛恨嫉妒那些眼疾手快的同事,一边佩服的麦当劳、达美乐聪明,因为这小小的优惠券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不过我更喜欢必胜客,所以经常去网上下载必胜客的电子优惠券,这经常能让我节省不少钱呢。
别小看这一张小小的优惠券。虽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优惠券的用法:那些和我有共同爱好的人仅仅花费时间,从杂志上剪下优惠券,或以某些其他方式获得该券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起来,完整的保存好并携带至食品零售网点,然后在付款台对特定的物品购买时兑现折价。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优惠券都是减价优惠券,只有傻子才打算用涨价优惠券,不要笑,后面你会发现我们有时候确实被当作傻子。
所有我们为了减价这个目的,都需要花费时间或者精力的,对于我们这样比较贫穷的人,我们对待货币的态度更谨慎,因为我们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的人,经济学上称我们是相对更大弹性需求者的代理人,优惠券可以使我们支付较少的货币。而较为富裕的顾客习惯挥金如土,需求弹性相对较弱,往往不愿被减价优惠券所烦扰,因而也根本不会得到折扣价。
在经济学原理中,“需求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地位就如同生物学中的DNA一样,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这么重要的概念当然要在下一节讲~~~~~~~~~
每天下午在办公室,总有一段时间是固定喝茶,看报纸的时间,倒不是因为我偷懒,这已经是我的习惯,国外叫做Coffee Break,这时我总会翻翻当天的报纸,看看又有哪些新开楼盘,或者是体育新闻和股票行情,但我是会发现,诸如麦当劳、达美乐都会在报纸中夹带着它们的优惠券,当我发现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同事小心翼翼的将它们剪下据为己有。
我一方面痛恨嫉妒那些眼疾手快的同事,一边佩服的麦当劳、达美乐聪明,因为这小小的优惠券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不过我更喜欢必胜客,所以经常去网上下载必胜客的电子优惠券,这经常能让我节省不少钱呢。
别小看这一张小小的优惠券。虽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优惠券的用法:那些和我有共同爱好的人仅仅花费时间,从杂志上剪下优惠券,或以某些其他方式获得该券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起来,完整的保存好并携带至食品零售网点,然后在付款台对特定的物品购买时兑现折价。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优惠券都是减价优惠券,只有傻子才打算用涨价优惠券,不要笑,后面你会发现我们有时候确实被当作傻子。
所有我们为了减价这个目的,都需要花费时间或者精力的,对于我们这样比较贫穷的人,我们对待货币的态度更谨慎,因为我们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的人,经济学上称我们是相对更大弹性需求者的代理人,优惠券可以使我们支付较少的货币。而较为富裕的顾客习惯挥金如土,需求弹性相对较弱,往往不愿被减价优惠券所烦扰,因而也根本不会得到折扣价。
在经济学原理中,“需求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地位就如同生物学中的DNA一样,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这么重要的概念当然要在下一节讲~~~~~~~~~
2009/05/25回复

需求弹性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当价格下跌时,商品需求数量增加多少是不一的,当价格上升时,商品需求数量减少多少也是不一的。需求变动比价格变动小,就是需求弹性小;反之则需求弹性大,如两者相等,则需求弹性均匀。换句话说,所谓需求弹性,不过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而言。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的多少、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多少。就是说,当汉堡和Pizza的价格下降时,原来那些想吃方便面或米粉的“穷人”,会希望改变口味,尝试它们过去觉得贵的食物,这时候就会带来产品销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越是奢侈品、替代品越多、在家庭支出所占比例大的物品,需求弹性越大,总收益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总之,影像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生活必需品,替代产品少,在家庭支出所占比例小,需求缺乏弹性,例如食盐,食物,书报等。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使用极广的概念,它对解释现实中很多现象和指导我们理性决策极为有用,歧视价格就是最著名的应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当价格下跌时,商品需求数量增加多少是不一的,当价格上升时,商品需求数量减少多少也是不一的。需求变动比价格变动小,就是需求弹性小;反之则需求弹性大,如两者相等,则需求弹性均匀。换句话说,所谓需求弹性,不过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而言。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的多少、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多少。就是说,当汉堡和Pizza的价格下降时,原来那些想吃方便面或米粉的“穷人”,会希望改变口味,尝试它们过去觉得贵的食物,这时候就会带来产品销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越是奢侈品、替代品越多、在家庭支出所占比例大的物品,需求弹性越大,总收益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总之,影像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生活必需品,替代产品少,在家庭支出所占比例小,需求缺乏弹性,例如食盐,食物,书报等。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使用极广的概念,它对解释现实中很多现象和指导我们理性决策极为有用,歧视价格就是最著名的应用。
2009/05/25回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2009/05/25回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2009/05/25回复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相关,富有弹性的物品降价带来需求量的增多,从而降价可以增加总收益。为了把商品卖给更多的人,商人们提出根据顾客的需求弹性这种做法叫作“价格歧视”。
在经济学家眼中,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不同价格出售,叫作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 ),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热门题目。价格歧视是对同一种物品或劳务在同一时间里向不同消费者收不同的价格,即对富人多收钱,而对穷人少收钱。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用打折券促销呢?

在经济学家眼中,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不同价格出售,叫作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 ),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热门题目。价格歧视是对同一种物品或劳务在同一时间里向不同消费者收不同的价格,即对富人多收钱,而对穷人少收钱。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用打折券促销呢?

2009/05/25回复

当然不是的,首先只有那些富有需求弹性的商品适合价格歧视,而像粮食、报纸这样的商品很少会降价。
而且所有的信息都不是免费的,信息的成本涉及到信息经济学内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信息必须是足够便宜,不需要花太多力气就可以得到的,因为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就在于时间和货币的选择,富人的时间估价相对较高,穷人往往有大把的时间,就像韩晓歌儿唱得那样:“我想去桂林,有钱的时候我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打折券在人和时候都能够使用吗?答案很明显,每张优惠券几乎都有复杂的使用说明,分别限定了时间、地点、次数和使用要求等等,几乎所有的忧惠券在一次性购买大批量商品的时候下是不能使用的。
不光是这些快速食品连锁店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英国很多超市里,超市在获得你允许的情况下,会收集你的购物信息,并针对性的为你提供打折券,但这种策略通常并不完美,尽管客户可以获得优惠,这也世界第一大公司沃尔玛成功的秘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估计,沃尔玛的地价经营模式,每年能为它再全世界1.4亿顾客节省120亿美元。
而且所有的信息都不是免费的,信息的成本涉及到信息经济学内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信息必须是足够便宜,不需要花太多力气就可以得到的,因为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就在于时间和货币的选择,富人的时间估价相对较高,穷人往往有大把的时间,就像韩晓歌儿唱得那样:“我想去桂林,有钱的时候我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打折券在人和时候都能够使用吗?答案很明显,每张优惠券几乎都有复杂的使用说明,分别限定了时间、地点、次数和使用要求等等,几乎所有的忧惠券在一次性购买大批量商品的时候下是不能使用的。
不光是这些快速食品连锁店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英国很多超市里,超市在获得你允许的情况下,会收集你的购物信息,并针对性的为你提供打折券,但这种策略通常并不完美,尽管客户可以获得优惠,这也世界第一大公司沃尔玛成功的秘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估计,沃尔玛的地价经营模式,每年能为它再全世界1.4亿顾客节省120亿美元。
2009/05/25回复

机票的折扣也是个明显的例子,通常公务出差的人不在乎航班的时间和价格,只考虑飞行时间的合适性,他们是缺乏弹性的富人,而那些旅游者和学生往往对时间要求不严,但他们会选择价格最低的航班,他们被航空公司视为穷人,即富有弹性的,这时候很多公司就会推出特价机票来吸引他们。中国留学生朱兆瑞就是其中之一,从巴黎飞往伦敦的正常票价是181英镑,他通过仔细搜寻报纸信息,结果卖到的机票只需6.3英镑,在他所写的《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里,他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打折信息,其中最最便宜的机票是一张布鲁塞尔飞到伦敦的航班,仅需0.01欧元,仅合人民币8分钱。
不过不是每家航空公司的1元机票都能奏效的,陈志飞在互联网上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春秋航空竟然在上海飞济南的航线上推出只卖1元的飞机票,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网上支付了一元钱,没想到的是竟然买到了。
然而也是这1元机票,济南市物价局开出的一张15万的罚单,这张罚单不仅让济南市民告别了低到一元的廉价机票,同时也导致春秋航空退出了上海到济南的航线。当然,这些涉及更多得体制和行业管理的问题,但这种至少这种超低价机票的航空运营模式,,即廉价航空的确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当然这并不是航空业的首创,手机、家电等众多行业早就用的得心应手。
当然,这样的机票并不会使航空公司破产,因为不是每张机票都会打相同的折扣,这其中的奥秘在下一节将会揭晓,但商家的确利用这种手段招揽了客户,其实商家的鬼把戏还不止这些。
不过不是每家航空公司的1元机票都能奏效的,陈志飞在互联网上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春秋航空竟然在上海飞济南的航线上推出只卖1元的飞机票,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网上支付了一元钱,没想到的是竟然买到了。
然而也是这1元机票,济南市物价局开出的一张15万的罚单,这张罚单不仅让济南市民告别了低到一元的廉价机票,同时也导致春秋航空退出了上海到济南的航线。当然,这些涉及更多得体制和行业管理的问题,但这种至少这种超低价机票的航空运营模式,,即廉价航空的确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当然这并不是航空业的首创,手机、家电等众多行业早就用的得心应手。
当然,这样的机票并不会使航空公司破产,因为不是每张机票都会打相同的折扣,这其中的奥秘在下一节将会揭晓,但商家的确利用这种手段招揽了客户,其实商家的鬼把戏还不止这些。
2009/05/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