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幼儿园的家长请进,孩子成长的问题一起分享
32281162幼儿园早教
觉得幼儿园的确在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他们所说所提倡的,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还不成熟。
孩子进去两个月以后,学会了“我不愿意”这句话,而且频繁使用,本来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很好,只
是她说了这句话以后并不快乐,而且容易进入到负面情绪里。我向几位老师提了意见:我认为在遇到问题
的时候,说“我不愿意”只会让能量变得更低,孩子需要学会更有效的处理方法。比如说“我不愿意”以后,
需要加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可以。。。””我希望。。”“请你。。”。这样可以让能量提升,
并且通过问题成长。老师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可能说“我不愿意”比较直接一些,也说会在讨论会上提出来,后来
也没有反馈,不过过了第三个月,我发现虫子说“我不愿意”的频率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你。。我了,请向我道歉”。而且事无大小都这样说。我觉得是向前进一小步了,起码孩子会去试着解决问题。只是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是不太可取,如果别人不道歉,那她还是会很难过,这样等于把自己快乐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真的很期待我的孩子能学会对自己的快乐负责任,事情发生了以后,接受结果,自己选择面对的态度。
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或者在幼儿园还遇到什么问题,一起讨论一下吧。
2009/06/03
全部回帖

子予妈妈:
孙园的家长都很厉害,写的真好,受教了。希望有机会多看你们的文字。。。多些分享你们的想法。。。实在没必要老提什么官司,不能因为纠纷,就失去探讨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的权利吧。。。很想送孩子去孙园,可惜住凤凰城,没校车。而且每日1小时的车程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远了。不知道什么条件才能加校车。。。现在送爱xx日托,也叫儿童之家,可是觉得只是学得了蒙氏的表面,老师也很迁就孩子,可总是在教,在上课,在灌输。。。要这样,要那样。。。只觉得这样下去他内心不会强大起来。我和LG也是这样的例子,从小名校和名列前茅的我,一路保送到读研,可是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今,还不如当初常常给罚出课室门外后居然溜去踢球的LG快乐。我很怕儿子像我一样在老师和大人的表扬中迷失自己,但是不知道如何帮他
查看原文发现,知道这官司的人比知道这种教育的人更多呐。
上不上孙园,不一定重要吧。
如果接受这种教育,其实在家实施应也没问题的。毕竟,好的幼儿园不多啊。。。
上不上孙园,不一定重要吧。
如果接受这种教育,其实在家实施应也没问题的。毕竟,好的幼儿园不多啊。。。
2009/08/30回复
小龙妈:
说下我家宝宝的的孙园经历吧:我宝是3岁上的,刚读完一年,现在已转出,将到传统幼儿园了。一年了,孙园的感受是:1。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适应期相比传统园那是要幸福的很,因为会有老师专门的带新孩子适应新环境,可以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会有孩子吃喝睡玩的具体记录。一个月后孩子成为旧孩子后记录就简单多了,保留了玩得时间状态的登记,记录的详尽要取决老师观察的专业水平。---对新孩子的特别优待这点会让家长在实地考察时切身感受到,看到孙园的与众不同并感动着,被深深的吸引了。于是乎,当时的我就决定买车,自己接送,把孩子送这。 可是,但是这个优点在我看来却也存在不公性,因为你会看到园里老师的主要精力和体力都放在了如何让新孩子适应的问题上,孙园的规定是每周只允许进1-2名的新孩子,每班配3个老师,其中一位为主班老师。如果前后2个星期各进两个新孩子,那此班的会有2个老师用于带新孩子上,这样对于剩下的十几二十个旧孩子很多时候就显得自顾不暇了。新孩子接二连三的进来,可见老师不断的要照顾新孩子,有时会听到老师间说:我班上下周又有新孩子来了,语气中透露出了疲惫。 有一次刚好在孩子午餐后到了幼儿园,孩子吃完快乐的出来,孩子在老师的叫唤引导下回卧室午休,大部分孩子是自己三三两两的到各自的卧室,了但是也有孩子是不“听话”的,在各个角落玩 ,有几个孩子就刚好在楼梯里玩危险的头朝下式爬楼梯比赛,玩了好久,始终没有老师看到加以制止,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告诉孩子游戏太危险,不可以的!孩子们才散去。当时,该班的一个老师在一楼带着哭哭啼啼的新孩子,只是叮嘱孩子注意安全,大孩子要照顾好小孩子之类的话。一个老师在餐厅,还有一个老师就在卧室负责。(楼梯的走道拐角后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安全的真空地带,万一偏偏出现啥不良事件是没有老师能及时发现的。至少在我看到事件的5分钟内我没看到有老师走过的 ,当时我不敢想象,如果孩子一滑,直接头冲下的摔下来。。。。。。)2 。蒙氏教育的确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但是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的悟性和敏锐的观察力直接影响到全班孩子各方面的状态!我的孩子不好运的碰到理论水平高实操水平不咋地的老师,一年来换了四位老师,孩子总处在不断适应新老师的环境里。所以这个班的状态可以说是全园最差的,我的信心和希望也随之一点一点的在消失。。。相比之下同事的孩子另一个班,老师的水平确实不一样带出来的孩子状态很好,很好的体现出蒙氏教育的积极一面 。所以,妈妈们事先一定要想办法了解到那个班的老师工作状态好,(不要看表面的,粗看来孙园的老师都很不错的,个个爱心爆棚状,包括扫地的阿姨)这对你的孩子尤为重要 ,直接影响到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3。孙园的收费确实贵了,没有感到很值!而且觉得现在的广州孙园没有开始几年好,感觉现在孙氏机构主要精力在搞各种心灵讲座、培训和开设各地的新园 ,早已甚于对已有旧园的水平提升,进入规模扩张阶段。 (听看门的阿姨讲有不少孩子读一年就出来了,所以以前孙园严格要求孩子要满3岁才收,现在3岁以下都收了..........--呵呵,跟那个阿姨挺投缘的,就听到些被禁止的言论了.)4.我宝的蒙氏效果: 养成东西归位的好习惯,到现在不喜欢操作教具,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活动--孙园是由孩子爱干啥干啥的,所以晒得黑长得高,户外活动极其充足!实在担心接下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出来了.不过心里也在斗争,是继续下去相信孩子的状态迟早会出来,还是回到传统教育稳正些.....!不知把孩子转出来是对还是错....------所以,看到这个贴,不顾夜深,一股脑的说出我宝的经历.....
查看原文呵呵 多谢分享!!!
你孩子养成的习惯就是我想要的,我就是想找一个孩子能放开玩,把身体锻炼好的幼儿园,不指望她学啥,哈哈 所以,找来找去,这样的幼儿园还真难找,孙园算是最接近我想法的了,就送去了。
你孩子养成的习惯就是我想要的,我就是想找一个孩子能放开玩,把身体锻炼好的幼儿园,不指望她学啥,哈哈 所以,找来找去,这样的幼儿园还真难找,孙园算是最接近我想法的了,就送去了。

2009/08/30回复

很好的贴子,那么多用心的妈妈,真让我好好学习了。
我以前生活的城市里没有什么孙园,所以儿子只能上传统园,因此,在这里我想说几句。
首先,我十分认同138楼小涵妈妈的观点,即孩子内心的强大主要来自父母的支持与肯定。儿子是传统园出身的,但我觉得他的内心力量并不弱。他不会横蛮无理,也不会畏惧权威,他会为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据理力争。在此,想讲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记得有一次他发现我的车尾有刮痕,他说:“妈妈,你看,你的车这里弄脏了,我们给它打点腊,把它弄干净吧。”由于当时着急着回去做饭,我试图阻止他说:“那是刮花的,用腊弄不掉,快回家吧,改天妈妈再弄。”儿子不愿意,他反驳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弄不掉呢?”我说:“可是我要回家做饭,没有时间了。”他不依不挠地说:“很快就可以了。”想想鼓励儿子的探索精神远比做饭重要,于是我说:“好吧,但是我的手够不到车腊,你得自己想办法去拿。”其实我只是想看看他会不会畏难而退,对于一个刚刚四岁的小孩要自己爬上尾箱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可小家伙却不畏艰辛,小屁股在车尾扭了半天,弄得满头在汗最终爬上尾箱拿到车腊,并以事实证明妈妈并不是全对的。最后我们在他胜利的微笑中快乐地回家了。事后我对此事做了反省。第一,很庆幸儿子敢于抗拒权威坚持自己的想法以及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第二,也很庆幸自己极时醒悟,才没有打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勇气。此外,对于一些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比如说你想让他做一些试探性的行为,而他不感兴趣,如果你还要坚持的话,他会有礼貌地对你说:“你不能这样强迫我的。”如果你伤害到他了,他会说:“妈妈,你刚才那样不对,你应该向我道歉。”一旦你道歉了,他会很开心地原谅你。他也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因为年纪小,不善表达,在班里还会受到一些负面评价,比如说,曾有老师当着他的面对别的老师贬损地说他是放养大的,意思是他的行为不是常规传统要求的那么规范。但是他并不介意,还是喜欢每一个老师,每天开开心心地上学,放学就和小朋友开开心心地游戏。待他快四岁时,老师猛然发现其实他有许多的优点,于是对他也格外的喜爱时,他也没什么,照常该干嘛干嘛,从没觉得老师对他格外优待,也想过要去讨好谁。以至于有一天老师十分惊喜地对我说:“我发现其实王一凡的内心非常的强大。”
我是小巫的粉丝,蒙氏的推崇者,但我却没有上蒙氏的幼儿园,但大家对儿子的评价是:“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我见过的综合素质最好的。”这有点象王婆,但确实的个让人十分欣慰的孩子。我的个人观点是,如果想让孩子优秀,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无条件地接纳他,相信他,并尊重他。当然其间的各种技巧需要我们做妈妈的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反思总结。很高兴在广州能有这么个地方可以让妈妈们讨论学习,大城市还是不一样,看来回来是对的,呵呵!
我以前生活的城市里没有什么孙园,所以儿子只能上传统园,因此,在这里我想说几句。
首先,我十分认同138楼小涵妈妈的观点,即孩子内心的强大主要来自父母的支持与肯定。儿子是传统园出身的,但我觉得他的内心力量并不弱。他不会横蛮无理,也不会畏惧权威,他会为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据理力争。在此,想讲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记得有一次他发现我的车尾有刮痕,他说:“妈妈,你看,你的车这里弄脏了,我们给它打点腊,把它弄干净吧。”由于当时着急着回去做饭,我试图阻止他说:“那是刮花的,用腊弄不掉,快回家吧,改天妈妈再弄。”儿子不愿意,他反驳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弄不掉呢?”我说:“可是我要回家做饭,没有时间了。”他不依不挠地说:“很快就可以了。”想想鼓励儿子的探索精神远比做饭重要,于是我说:“好吧,但是我的手够不到车腊,你得自己想办法去拿。”其实我只是想看看他会不会畏难而退,对于一个刚刚四岁的小孩要自己爬上尾箱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可小家伙却不畏艰辛,小屁股在车尾扭了半天,弄得满头在汗最终爬上尾箱拿到车腊,并以事实证明妈妈并不是全对的。最后我们在他胜利的微笑中快乐地回家了。事后我对此事做了反省。第一,很庆幸儿子敢于抗拒权威坚持自己的想法以及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第二,也很庆幸自己极时醒悟,才没有打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勇气。此外,对于一些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比如说你想让他做一些试探性的行为,而他不感兴趣,如果你还要坚持的话,他会有礼貌地对你说:“你不能这样强迫我的。”如果你伤害到他了,他会说:“妈妈,你刚才那样不对,你应该向我道歉。”一旦你道歉了,他会很开心地原谅你。他也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因为年纪小,不善表达,在班里还会受到一些负面评价,比如说,曾有老师当着他的面对别的老师贬损地说他是放养大的,意思是他的行为不是常规传统要求的那么规范。但是他并不介意,还是喜欢每一个老师,每天开开心心地上学,放学就和小朋友开开心心地游戏。待他快四岁时,老师猛然发现其实他有许多的优点,于是对他也格外的喜爱时,他也没什么,照常该干嘛干嘛,从没觉得老师对他格外优待,也想过要去讨好谁。以至于有一天老师十分惊喜地对我说:“我发现其实王一凡的内心非常的强大。”
我是小巫的粉丝,蒙氏的推崇者,但我却没有上蒙氏的幼儿园,但大家对儿子的评价是:“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我见过的综合素质最好的。”这有点象王婆,但确实的个让人十分欣慰的孩子。我的个人观点是,如果想让孩子优秀,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无条件地接纳他,相信他,并尊重他。当然其间的各种技巧需要我们做妈妈的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反思总结。很高兴在广州能有这么个地方可以让妈妈们讨论学习,大城市还是不一样,看来回来是对的,呵呵!
2009/09/02回复
楼上的妈妈说得很好,上什么幼儿园是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蒙氏或者其他好的育儿方法和理念,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贯彻到孩子的日常教养中会更好。
2009/09/02回复
chen101963:
我家的去年9月份去的.还行.去了三个月的时候,带她去宜家玩,她选了个抱枕要买,选好后放到一边去玩了,有个20多岁的姐姐拿起来看,小家伙跑过来跟姐姐说"这是我的!"那个姐姐也有意思,抱着不给,小家伙着急了冲过去就抢,边抢边说"这是我的,还给我!"后来,姐姐终于不好意思,松手了,小家伙得意地抱着跑回来了.整个过程我在一边看着没出声,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觉得她的处理方法没啥不对的,给她锻炼机会
但心潮澎湃啊!!要知道我闺女从来碰到问题都要找我帮忙,别人拿她东西她不愿意的时候也都是"妈妈,你帮我要回来嘛!",现在,终于知道自己处理问题了,哈哈 虽然看着有点小霸道,可对她来说,真的是迈出一大步了!!开心啊!!中午请她吃了大餐,不过没告诉她原因
在那个月的家园联系手册上,老师第一次写到"孩子的内心力量在增强",果然,老师的观察力够厉害的,比较负责的老师
[ 本帖最后由 chen101963 于 2009-6-5 09:30 编辑 ]
查看原文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关系礼貌,因为这是小朋友先拿的,我会教小朋友说:“这是我之前已经选好的,是我的,请你选择另外的一个吧。”这样既能告诉小朋友如何告诉别人这是我的,也可以很礼貌地解决问题。
2010/07/03回复

近来参观了两间孙院,也参观了一间爱*尔,两处的孩子给我的感觉不一样,活动空间不同,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同。孙院在一些人的眼里,那真是放养,自由得不行了。孩子在院内到处乱走。但是孩子们都很专注地做自已的事。
潜能是很重要的,蒙氏讲求的是将小朋友的潜能发挥,从感统的触摸达到感知,以发挥潜能,而在小的时候,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成长,学会礼貌。这是蒙氏的出发点,而孙氏更多的是提出给孩子爱,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是爱也需要规则,在不可以做的事情时,我是坚决不能让孩子做。这是是规则里的一部分。我想,孙氏能吸引大学,在于她提出爱的理念,提出尊重孩子的内在要求,但是对于哪些该阻止,哪些是被允许,是由教师个人来决定和判断的,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不知道这些老师的能力是否真的达到了。
不能将用爱包容一切就说成是蒙氏,蒙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成长,然后所有的教师都是观察者,不能过多地干与。蒙氏在书中对一些研究也很迷茫,也有很后悔,她对自已为了得到实验结果,而伤害了小朋友的内心的做法,她很后悔,所以,孙在提出爱和自由时,那是对中国国情的一种基本要要,毕竟中国的父母(在我这一代人中)很少表达自已对孩子的爱。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等我长大了,知道了,也就迟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觉。而我在成长中就不断地要父母的爱,但是父母会觉得他地已经很爱我了。但是我感觉不到。所以孙在教大家在表达爱。我也对孙院中一些做法不满意的,就是在一些很危险的事情或行为的时候,老师应该阻止,在这个安全的问题上是不应该是存在自由的!而不是按老师的做法,孩子们会自已衡量危险的存在。我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而且孙的书中也是说明的,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是自由的。我们不能单说危险,而是告诉孩子危险会怎样,例如会告诉他,这样做会撞到,会痛,如果不明白,就敲一下脑袋,表示会痛的。不能麻木的自由。不知道孙院的老师是否每个都明白。
[ 本帖最后由 catandmouse 于 2010-7-3 02:06 编辑 ]
潜能是很重要的,蒙氏讲求的是将小朋友的潜能发挥,从感统的触摸达到感知,以发挥潜能,而在小的时候,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成长,学会礼貌。这是蒙氏的出发点,而孙氏更多的是提出给孩子爱,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是爱也需要规则,在不可以做的事情时,我是坚决不能让孩子做。这是是规则里的一部分。我想,孙氏能吸引大学,在于她提出爱的理念,提出尊重孩子的内在要求,但是对于哪些该阻止,哪些是被允许,是由教师个人来决定和判断的,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不知道这些老师的能力是否真的达到了。
不能将用爱包容一切就说成是蒙氏,蒙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成长,然后所有的教师都是观察者,不能过多地干与。蒙氏在书中对一些研究也很迷茫,也有很后悔,她对自已为了得到实验结果,而伤害了小朋友的内心的做法,她很后悔,所以,孙在提出爱和自由时,那是对中国国情的一种基本要要,毕竟中国的父母(在我这一代人中)很少表达自已对孩子的爱。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等我长大了,知道了,也就迟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觉。而我在成长中就不断地要父母的爱,但是父母会觉得他地已经很爱我了。但是我感觉不到。所以孙在教大家在表达爱。我也对孙院中一些做法不满意的,就是在一些很危险的事情或行为的时候,老师应该阻止,在这个安全的问题上是不应该是存在自由的!而不是按老师的做法,孩子们会自已衡量危险的存在。我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而且孙的书中也是说明的,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是自由的。我们不能单说危险,而是告诉孩子危险会怎样,例如会告诉他,这样做会撞到,会痛,如果不明白,就敲一下脑袋,表示会痛的。不能麻木的自由。不知道孙院的老师是否每个都明白。
[ 本帖最后由 catandmouse 于 2010-7-3 02:06 编辑 ]
2010/07/03回复

对于危险的问题,她们的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我的孩子喜欢爬栏杆,而且不听劝阻。老师会在她爬栏杆的地方拿一个东西扔到地上,让她看到东西是怎么摔烂的,然后告诉她,如果她掉下去,就会有同样的结果。她没有再爬过栏杆。
幼儿园是有规则的。基本是五个:一。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情不能做。二。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三。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四。别人先选择的物品,想要使用要等待。五。粗鲁的行为不可以做。在教室、卧室、餐厅、校车、外出都有相应的规则,其实规则还是蛮多的,不过小朋友都可以自觉遵守,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
幼儿园是有规则的。基本是五个:一。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情不能做。二。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三。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四。别人先选择的物品,想要使用要等待。五。粗鲁的行为不可以做。在教室、卧室、餐厅、校车、外出都有相应的规则,其实规则还是蛮多的,不过小朋友都可以自觉遵守,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
2010/07/14回复

小涵妈妈:
其实来讲,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内心的强大其实最大的来源是父母的支持与肯定。传统的更适合国情。我认识一个女孩,一切都是在普通与传统中度过,但是可以看到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自我完整明确又内敛,非常好的一个性格源自于他父母对他的淡定态度,尊重的平等的相处。在传统的教育中又学会谦逊和内敛。蒙氏园我认为更多的适用于内向和心理有偏差的孩子。
查看原文mark
请问有详细的例子吗?
请问有详细的例子吗?
2012/06/25回复
chen101963:
我家的去年9月份去的.还行.去了三个月的时候,带她去宜家玩,她选了个抱枕要买,选好后放到一边去玩了,有个20多岁的姐姐拿起来看,小家伙跑过来跟姐姐说"这是我的!"那个姐姐也有意思,抱着不给,小家伙着急了冲过去就抢,边抢边说"这是我的,还给我!"后来,姐姐终于不好意思,松手了,小家伙得意地抱着跑回来了.整个过程我在一边看着没出声,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觉得她的处理方法没啥不对的,给她锻炼机会
但心潮澎湃啊!!要知道我闺女从来碰到问题都要找我帮忙,别人拿她东西她不愿意的时候也都是"妈妈,你帮我要回来嘛!",现在,终于知道自己处理问题了,哈哈 虽然看着有点小霸道,可对她来说,真的是迈出一大步了!!开心啊!!中午请她吃了大餐,不过没告诉她原因
在那个月的家园联系手册上,老师第一次写到"孩子的内心力量在增强",果然,老师的观察力够厉害的,比较负责的老师
[ 本帖最后由 chen101963 于 2009-6-5 09:30 编辑 ]
查看原文


老师的评语很实在,不像很多幼儿园的都只是写“表现很好”,“表现不错”。
2012/06/25回复

孙瑞血是一个靠打蒙氏招牌吸食盘剥儿童过活的人。这种货色口口声声标榜什么非传统教育,脑子里想的无非怎样弄钱而已。这种货色懂什么爱?明白什么自由?蒙台梭利给孙老太授权了吗?幼儿园的老师有资格吗?持证上岗了吗?一个野鸡幼儿园连遵纪守法都做不到,教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状态。
2012/11/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