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行程问题(三)
导读 流水问题也叫行船问题,除了轮船有船速外,水也有速度,称为“水速”。轮船顺水而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逆水而行的速度叫“溺水速度”。于是就有如下流水行程问题的关系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溺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溺水速度)/2
例题1 甲、乙港间的水路查过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思路启迪 根据题意,要想求出船速和水速,需要按上面的基本数量关系先求出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而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可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分别除以顺水、逆水所行时间求出。
解:顺水速度:208/8=26(千米/时)
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时)
船速:(26+16)/2=21(千米/时)
水速:(26-16)/2=5(千米/时)
答:船在静水钟的速度为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
即时练习 1
船行于120千米一段长的江河中,上行用10小时,下行用6小时,求水速和船速。
例题2 甲、乙两港相距30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是顺水航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2.5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这艘轮船在甲、乙两地间往返一次,共用几个小时?
思路启迪 这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是顺水,要先求顺水速度,而顺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因而顺水速度是每小时12.5+2.5=15(千米),从甲到乙供需300/15=20(小时);返回时逆水,要先求逆水速度,而逆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的速度-水流速度,因而逆水速度是每小时12.5-2.5=10(千米),从乙返回甲共需300/10=30(小时)。这样往返共用的时间也可求出了。
解:300/(12.5+2.5)+300/(12.5-2.5)
=300/15+300/10
=50(小时)
答:往返一次工用50个小时。
即时练习2
两地相距108千米,一艘船在静水钟的速度是没小时25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求这艘船在两地间往返一次共用多少小时?
例题3 一艘客船顺水行280千米需要7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客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多少小时?
思路启迪 题中已知路程,要求逆水行驶时间,还需要什么条件?是逆水行驶的速度。可根据“顺水行280千米需要7小时”,求出顺水速度:280/7=40(千米/时),需求出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40-12=28(千米/时),那么船的逆水速度为:28-12=16(千米/时)。客船逆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为:280/16=17.5(时)。
解:280/(280/7-12*2)=17.5(时)
答:客船逆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是17.5小时。
即时练习 3
一艘客轮顺水航行400千米需要用8小时,水流每小时10千米,这艘船逆水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艘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要几小时?
小升初数学系列讲座之五六级衔接篇
3282513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2009/08/12回复

练兵台
1.甲、乙两港之间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的和水流速度。
2.两个码头之间相距560千米。客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4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20小时。求船速和水速。
3.一架飞机在顺风中飞行3480千米要4小时,逆风飞行3320千米也要4小时。求这架飞机在无风的时候发行2550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4.一艘轮船在长江中顺流而下300千米,要7.5小时。已知这艘轮船在静水中3小时能航行105千米,求这艘轮船逆水航行5小时所走的路程。
5.两位运动员短跑速度相同,分别从长400米的跑道两端同时向对方跑去,风速为每秒1米。20秒后两人相遇。求他们顺风跑400米的成绩是多少?
6.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条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漂下,四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7.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用7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飞行16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这架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
8.静水中客船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货船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货船先从某港开出顺水航行,3小时后客船同方向开出。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客船几小时可以追上货船?
9.甲、乙两码头相距40千米,一艘客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2.5小时到达乙码头。返回时因大雨后涨水,所以用了8小时才返回码头。去时水速为每小时4千米,问涨水后,水速增加了多少?
10.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1.甲、乙两港之间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的和水流速度。
2.两个码头之间相距560千米。客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4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20小时。求船速和水速。
3.一架飞机在顺风中飞行3480千米要4小时,逆风飞行3320千米也要4小时。求这架飞机在无风的时候发行2550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4.一艘轮船在长江中顺流而下300千米,要7.5小时。已知这艘轮船在静水中3小时能航行105千米,求这艘轮船逆水航行5小时所走的路程。
5.两位运动员短跑速度相同,分别从长400米的跑道两端同时向对方跑去,风速为每秒1米。20秒后两人相遇。求他们顺风跑400米的成绩是多少?
6.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条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漂下,四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7.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用7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飞行16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这架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
8.静水中客船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货船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货船先从某港开出顺水航行,3小时后客船同方向开出。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客船几小时可以追上货船?
9.甲、乙两码头相距40千米,一艘客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2.5小时到达乙码头。返回时因大雨后涨水,所以用了8小时才返回码头。去时水速为每小时4千米,问涨水后,水速增加了多少?
10.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2009/08/12回复

第十二讲
行程问题(四)
导读 行程问题是专门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主要的数量关系:路程= 速度 ×时间。
例题1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1小时后,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出发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
分析 我们设货车开出后X小时与客车相遇。相遇时,客车共行了40 ×(X + 1)千米,货车共行了60X千米,用两车行的路程和是300千米来列出方程,最后求解。
解:设货车开出X小时后和客车相遇。
40 × (X + 1)+60X = 300
X=2.6
即时练习1
甲、乙两船分别从相距550千米的A、B两港相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出发2小时后,乙船才从B港开出,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求乙船开出后几小时与甲船相遇?
例题2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 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 ×2= 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货车会比客车多行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80-60 = 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 3就能得出。
解:30 ×2 ÷ (80 -60)= 3(小时)
(60+80)× 3 = 420(千米)
即时练习2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例题3 两辆汽车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在两汽车之间不断往返联络。已知两汽车的速度分别为40千米和60千米。求两汽车相遇时,摩托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分析 要求摩托车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就要知道它的速度和所行的时间。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而它所行的时间就是两汽车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因此500
÷(40+60)=5(小时),用这个时间和摩托车的速度相乘就得到了它一共行的千米数。
解:500 ÷(40 + 60)= 5(小时)
80 ×5 = 400(千米)
即时练习3
小明和小红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强负责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在两人之间不停往返联络。已知小明每小时走3千米,小红每小时走2千米。两人相遇时,小强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例题4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相遇后又继续前进,到达甲、乙两城后又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45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 客车和货车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行了三个全程。而第二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45千米,而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80 —70= 10(千米),说明两车已经行了45 ÷10 =4.5(小时)。用两车的速度和乘以所行的时间就得到了三个路程的和,再除以3就得到了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
45 ÷10
= 4.5(小时)
(80 +70)× 4.5 ÷ 3
=225(千米)
即时练习4
甲、乙两船同时从A、B两港口相对开出并往返行驶。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0千米。两船第二次相遇时,乙船比甲船多行了45千米。求A、B两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行程问题(四)
导读 行程问题是专门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主要的数量关系:路程= 速度 ×时间。
例题1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1小时后,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出发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
分析 我们设货车开出后X小时与客车相遇。相遇时,客车共行了40 ×(X + 1)千米,货车共行了60X千米,用两车行的路程和是300千米来列出方程,最后求解。
解:设货车开出X小时后和客车相遇。
40 × (X + 1)+60X = 300
X=2.6
即时练习1
甲、乙两船分别从相距550千米的A、B两港相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出发2小时后,乙船才从B港开出,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求乙船开出后几小时与甲船相遇?
例题2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 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 ×2= 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货车会比客车多行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80-60 = 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 3就能得出。
解:30 ×2 ÷ (80 -60)= 3(小时)
(60+80)× 3 = 420(千米)
即时练习2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例题3 两辆汽车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在两汽车之间不断往返联络。已知两汽车的速度分别为40千米和60千米。求两汽车相遇时,摩托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分析 要求摩托车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就要知道它的速度和所行的时间。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而它所行的时间就是两汽车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因此500
÷(40+60)=5(小时),用这个时间和摩托车的速度相乘就得到了它一共行的千米数。
解:500 ÷(40 + 60)= 5(小时)
80 ×5 = 400(千米)
即时练习3
小明和小红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强负责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在两人之间不停往返联络。已知小明每小时走3千米,小红每小时走2千米。两人相遇时,小强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例题4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相遇后又继续前进,到达甲、乙两城后又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45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 客车和货车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行了三个全程。而第二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45千米,而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80 —70= 10(千米),说明两车已经行了45 ÷10 =4.5(小时)。用两车的速度和乘以所行的时间就得到了三个路程的和,再除以3就得到了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
45 ÷10
= 4.5(小时)
(80 +70)× 4.5 ÷ 3
=225(千米)
即时练习4
甲、乙两船同时从A、B两港口相对开出并往返行驶。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0千米。两船第二次相遇时,乙船比甲船多行了45千米。求A、B两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2009/08/17回复

第十三讲
一般应用题
导读
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题1
甲、乙两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思路启迪 甲工作了40天,而乙停止了15天没有加工,乙只加工了25天,所以他加工
的零件正好是甲的一半,也就是甲20天加工的零件和乙25天加工的零件同样多。由于甲每
天比乙多加工6个,20天一共加工6×20=120(个)。这120个零件相当于乙(25-20)
=5天加工的个数,乙每天加工120÷(25-20)=24(个)。乙一共加工了24×25=600
(个),甲一共加工了600×2=1200(个)
解:6×(40÷2)÷(25-40÷2)=24(个)
24×25=600(个)
600×2=1200(个)
即时练习 1
甲、乙二人加工一批服装,乙每天比甲多加工8套。中途甲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服装正好是乙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套服装?
例题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竹竿湿了50厘米,然后把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20厘米,求竹竿的长。
思路启迪 因为竹竿先插了一次,湿了50厘米,倒转过来再插一次又湿了50厘米,所
以湿了部分是50×2=100(厘米),这时,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20厘米,说明竹竿的长
度是(100-20)×2=160(厘米)。
解:(50×2-20)×2=160(厘米)
即时练习2
有一根铁丝,截去了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
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例题3
某师傅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师傅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思路启迪 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56×3+120=288(个)。为什么会多加工288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56-50=6(个)。因为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288÷6=48(天),实际加工了50×48+120=1520(个)零件。
解:(56×3+120)÷(56-50)=48(天)
50×48+120=1520(个)
即时练习3
某车间工人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
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了100个。他
们实际加工了零件多少个?
一般应用题
导读
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题1
甲、乙两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思路启迪 甲工作了40天,而乙停止了15天没有加工,乙只加工了25天,所以他加工
的零件正好是甲的一半,也就是甲20天加工的零件和乙25天加工的零件同样多。由于甲每
天比乙多加工6个,20天一共加工6×20=120(个)。这120个零件相当于乙(25-20)
=5天加工的个数,乙每天加工120÷(25-20)=24(个)。乙一共加工了24×25=600
(个),甲一共加工了600×2=1200(个)
解:6×(40÷2)÷(25-40÷2)=24(个)
24×25=600(个)
600×2=1200(个)
即时练习 1
甲、乙二人加工一批服装,乙每天比甲多加工8套。中途甲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服装正好是乙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套服装?
例题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竹竿湿了50厘米,然后把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20厘米,求竹竿的长。
思路启迪 因为竹竿先插了一次,湿了50厘米,倒转过来再插一次又湿了50厘米,所
以湿了部分是50×2=100(厘米),这时,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20厘米,说明竹竿的长
度是(100-20)×2=160(厘米)。
解:(50×2-20)×2=160(厘米)
即时练习2
有一根铁丝,截去了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
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例题3
某师傅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师傅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思路启迪 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56×3+120=288(个)。为什么会多加工288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56-50=6(个)。因为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288÷6=48(天),实际加工了50×48+120=1520(个)零件。
解:(56×3+120)÷(56-50)=48(天)
50×48+120=1520(个)
即时练习3
某车间工人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
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了100个。他
们实际加工了零件多少个?
2009/08/17回复

例题4
某鞋厂要生产一批凉鞋,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双,照这样生产了15天,就超过了原计划数的350双。原计划生产多少双?
思路启迪 由于每天比计划多生产60双,15天就比计划的20天多生产60×15=900(双),
这时已超过计划双数350双,900双中去掉这350双,剩下的双数就是原计划(20-15)天
中的工作量,所以,原计划每天生产鞋(900-350)÷(20-15)=110(双),原计划生
产110×20=2200(双)。
解:(60×15-350)÷(20-15)=110(双)
110×20=2200(双)
即时练习4
马宁看一本书,原计划8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4页,这样用10天才看完了这本
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例题5 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工作2小时,当师傅生产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50个零件,二人又生产了3小时,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师徒二人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思路启迪 此题条件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条件分为两部分;前4小时做的和后3小时做的。
比较两部分条件发现可以用逆推法思考:(1)在后3小时间,师傅实际一共比徒弟多做了
50+10=60(个)零件,那么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做60÷3=20(个)零件。(2)在前4小
时内,师傅只做了2小时,应比徒弟2小时多做了20×2=40(个)零件,但他却发现自己
比徒弟少做了50个零件,为什么会相差40+50=90(个)呢?是因为徒弟比师傅多做了2
小时,因为90个零件就是徒弟2小时的工作量,徒弟每小时做90÷2=45(个),师傅每小
时做45+20=65(个)。
解:(50+10)÷3=20(个)
20×2+50=90(个)
45+20=65(个)
即时练习5
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为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
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题6 加工一批零件,单给甲加工需10小时,单给乙加工需8小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思路启迪 因为甲每小时比乙少做了3个零件,8小时就比乙少做3×8=24(个)零件,所以,24个零件就是甲(10-8)小时的工作量。甲每小时加工24÷(10-8)=12(个),这批零件一共有12×10=120(个)。
解:3×8÷(10-8)=12(个)
12×10=120(个)
即时练习6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某鞋厂要生产一批凉鞋,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双,照这样生产了15天,就超过了原计划数的350双。原计划生产多少双?
思路启迪 由于每天比计划多生产60双,15天就比计划的20天多生产60×15=900(双),
这时已超过计划双数350双,900双中去掉这350双,剩下的双数就是原计划(20-15)天
中的工作量,所以,原计划每天生产鞋(900-350)÷(20-15)=110(双),原计划生
产110×20=2200(双)。
解:(60×15-350)÷(20-15)=110(双)
110×20=2200(双)
即时练习4
马宁看一本书,原计划8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4页,这样用10天才看完了这本
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例题5 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工作2小时,当师傅生产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50个零件,二人又生产了3小时,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师徒二人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思路启迪 此题条件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条件分为两部分;前4小时做的和后3小时做的。
比较两部分条件发现可以用逆推法思考:(1)在后3小时间,师傅实际一共比徒弟多做了
50+10=60(个)零件,那么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做60÷3=20(个)零件。(2)在前4小
时内,师傅只做了2小时,应比徒弟2小时多做了20×2=40(个)零件,但他却发现自己
比徒弟少做了50个零件,为什么会相差40+50=90(个)呢?是因为徒弟比师傅多做了2
小时,因为90个零件就是徒弟2小时的工作量,徒弟每小时做90÷2=45(个),师傅每小
时做45+20=65(个)。
解:(50+10)÷3=20(个)
20×2+50=90(个)
45+20=65(个)
即时练习5
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为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
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题6 加工一批零件,单给甲加工需10小时,单给乙加工需8小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思路启迪 因为甲每小时比乙少做了3个零件,8小时就比乙少做3×8=24(个)零件,所以,24个零件就是甲(10-8)小时的工作量。甲每小时加工24÷(10-8)=12(个),这批零件一共有12×10=120(个)。
解:3×8÷(10-8)=12(个)
12×10=120(个)
即时练习6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009/08/17回复

练兵台
1.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五年级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3. 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
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4. 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铺需要25根,用短管子铺需要35根。已知
这种管子的长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
5. 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已知二人
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6.快车和慢车同时从A、B两地先对开出,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25千米。途中慢车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快车到达两地中点,而慢车才行了快车所行路程的一半。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进水800桶。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进水多少桶?
8.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这两根原来各长多少米?
9.甲、乙两工人各要加工6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加工,但甲比乙早做完4小时,这时
乙做了400个零件。求甲完成任务共需几小时?
10.甲城有177吨货物需要一趟运到乙城。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耗时耗油量少?
1.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五年级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3. 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
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4. 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铺需要25根,用短管子铺需要35根。已知
这种管子的长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
5. 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已知二人
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6.快车和慢车同时从A、B两地先对开出,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25千米。途中慢车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快车到达两地中点,而慢车才行了快车所行路程的一半。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进水800桶。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进水多少桶?
8.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这两根原来各长多少米?
9.甲、乙两工人各要加工6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加工,但甲比乙早做完4小时,这时
乙做了400个零件。求甲完成任务共需几小时?
10.甲城有177吨货物需要一趟运到乙城。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耗时耗油量少?
2009/08/17回复

第十四讲
消去法解应用题
导读
有些应用题中,给出了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未知数量间的关系。要求出这些未知量,思考时,可以通过比较条件,分析对应的未知量的变化情况,设法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量,从而把一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变成简单的题目,并解答。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消去法。
例题1 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了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想一想: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思路启迪 列出条件:3杯水重量+瓶子重量=440克 (1)
5杯水重量+瓶子重量=600克 (2)
比较两组条件,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倒了2杯水,重量就发生了变化,两次称的重量都含有瓶子的重量,用(2)减(1)式,先消去瓶子重量,得到(5-3)杯水重(600-400)克,这样可以求出一杯水的重量,然后去求空瓶子的重量。
解:(600-400)÷(5-3)=80(克)…..一杯水重
600-80×5=200(克)
…….一个空瓶重
即时练习1
买3千克茶叶和5千克果冻,一共用去420元,买同样的3千克茶叶和3千克果冻一共用去384。每千克茶叶和每千克果冻各多少元?
例题2
3筐苹果和5筐梨共重138千克,同样的9筐苹果和4筐梨共重216千克,每筐苹果和每筐梨个重多少千克?
思路启迪 列出条件:3筐苹果+5筐梨=138千克 (1)
9筐苹果+4筐梨=216千克 (2)
通过9筐苹果和3筐苹果的整数倍这个关系,设法使两次苹果数相同,只要用(1)×3,得(3×3)筐苹果+(5×3)筐梨=(138×3)千克 (3)
解:每筐梨的重量:(138×3-216)÷(5×3-4)=18(千克)
每筐苹果的重量: (138-18×5)÷3=16(千克)
即时练习2
4头牛和3匹马每天吃草90千克,8头牛和2匹马每天吃草140千克。一头牛和一匹马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例题3
5只羊、6头牛每天吃草139千克。6只羊、5头牛每天吃草125千克。一头牛和一只羊每天各吃起草多少千克?
思路启迪 用数量来对比对应的未知量:
5只羊+6头牛=139(千克)
6只羊+5头牛=125(千克)
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若将两组条件分别相加就得到,11只羊和11头牛每天共吃(139+125)千克,就可以求出1头牛和1只羊每天共吃草24千克,5头牛,5只羊一天共吃草24×5=120(千克),最后求出1头牛和1只羊每天吃多少青草。
解: (139+125)÷(5+6)=24(千克)
一头牛每天吃草:139-24×5=19(千克)
一只羊每天吃草:125-24×5=5(千克)
即时练习3 用12.7元钱正好能买3支钢笔,4支圆珠笔;如果买4支钢笔,3支圆珠笔还缺1.2元。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例题4 某校球队07年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共用400元。08年又买回同样的2个足球和3个篮球,又用去216元。求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是多少元?
思路启迪 列出条件进行比较:
5个足球
4个篮球 共400元 (1)
2个足球
3个篮球 共216元 (2)
发现两组条件没有一组物品数量相同,无法直接消去一个未知数。怎样在保持原有数量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使足球或篮球两种物品有一种变得数量相同呢?可以采取把每组条件中的足球数、篮球数、钱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的方法,使满足消去法的必备条件,再用前面的方法逐步求出两个未知数。
解:把第一组条件中各数都扩大2倍,把第二组中各数都扩大5倍,即
(1)×2
10个足球
8个篮球 共800元 (3)
(2)×5
10个足球
15个篮球 共1080元 (4)
(4)-(3) 可知(15-8)个篮球共(1080-800)元。
(1080-800)÷(15-8)=40(元)……..篮球价
把已求出篮球单价代入(1)可求出足球单价
(400-40×4)÷5=48(元)…….足球价
即时练习4
某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重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3袋,面粉5袋,共重85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种多少千克?
消去法解应用题
导读
有些应用题中,给出了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未知数量间的关系。要求出这些未知量,思考时,可以通过比较条件,分析对应的未知量的变化情况,设法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量,从而把一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变成简单的题目,并解答。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消去法。
例题1 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了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想一想: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思路启迪 列出条件:3杯水重量+瓶子重量=440克 (1)
5杯水重量+瓶子重量=600克 (2)
比较两组条件,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倒了2杯水,重量就发生了变化,两次称的重量都含有瓶子的重量,用(2)减(1)式,先消去瓶子重量,得到(5-3)杯水重(600-400)克,这样可以求出一杯水的重量,然后去求空瓶子的重量。
解:(600-400)÷(5-3)=80(克)…..一杯水重
600-80×5=200(克)
…….一个空瓶重
即时练习1
买3千克茶叶和5千克果冻,一共用去420元,买同样的3千克茶叶和3千克果冻一共用去384。每千克茶叶和每千克果冻各多少元?
例题2
3筐苹果和5筐梨共重138千克,同样的9筐苹果和4筐梨共重216千克,每筐苹果和每筐梨个重多少千克?
思路启迪 列出条件:3筐苹果+5筐梨=138千克 (1)
9筐苹果+4筐梨=216千克 (2)
通过9筐苹果和3筐苹果的整数倍这个关系,设法使两次苹果数相同,只要用(1)×3,得(3×3)筐苹果+(5×3)筐梨=(138×3)千克 (3)
解:每筐梨的重量:(138×3-216)÷(5×3-4)=18(千克)
每筐苹果的重量: (138-18×5)÷3=16(千克)
即时练习2
4头牛和3匹马每天吃草90千克,8头牛和2匹马每天吃草140千克。一头牛和一匹马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例题3
5只羊、6头牛每天吃草139千克。6只羊、5头牛每天吃草125千克。一头牛和一只羊每天各吃起草多少千克?
思路启迪 用数量来对比对应的未知量:
5只羊+6头牛=139(千克)
6只羊+5头牛=125(千克)
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若将两组条件分别相加就得到,11只羊和11头牛每天共吃(139+125)千克,就可以求出1头牛和1只羊每天共吃草24千克,5头牛,5只羊一天共吃草24×5=120(千克),最后求出1头牛和1只羊每天吃多少青草。
解: (139+125)÷(5+6)=24(千克)
一头牛每天吃草:139-24×5=19(千克)
一只羊每天吃草:125-24×5=5(千克)
即时练习3 用12.7元钱正好能买3支钢笔,4支圆珠笔;如果买4支钢笔,3支圆珠笔还缺1.2元。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例题4 某校球队07年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共用400元。08年又买回同样的2个足球和3个篮球,又用去216元。求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是多少元?
思路启迪 列出条件进行比较:
5个足球
4个篮球 共400元 (1)
2个足球
3个篮球 共216元 (2)
发现两组条件没有一组物品数量相同,无法直接消去一个未知数。怎样在保持原有数量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使足球或篮球两种物品有一种变得数量相同呢?可以采取把每组条件中的足球数、篮球数、钱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的方法,使满足消去法的必备条件,再用前面的方法逐步求出两个未知数。
解:把第一组条件中各数都扩大2倍,把第二组中各数都扩大5倍,即
(1)×2
10个足球
8个篮球 共800元 (3)
(2)×5
10个足球
15个篮球 共1080元 (4)
(4)-(3) 可知(15-8)个篮球共(1080-800)元。
(1080-800)÷(15-8)=40(元)……..篮球价
把已求出篮球单价代入(1)可求出足球单价
(400-40×4)÷5=48(元)…….足球价
即时练习4
某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重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3袋,面粉5袋,共重85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种多少千克?
2009/08/27回复

例题5 甲有5盒糖,乙有4盒糖,共值440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物品的价值相等。1盒糖,1盒糕分别是多少元?
思路启迪 如果仅靠“5盒糖、4盒糕共值440元”这一组条件,我们是难以求出唯一解得,关键在于对换1盒后两部分的情况如何。很显然一部分是4盒糖1盒糕,另一部分是3盒糕1盒糖,价值分别是440÷2=220(元)。可用下面竖式表示:
4盒糖+1盒糕=220元
(1)
1盒糖+3盒糕=220元
(2)
由(1)式×3得:
(4×3)盒糖+(1×3)盒糖=(220×3)元 (3)
(3)式减(2)式得:11盒糖=440元
得出1盒糖为40元,1盒糕为60元
解:(440÷2×3-440÷2)÷{(5-1)×3-1}
=(660-220)÷(12-1)
=40(元)……………………………………………………..1盒糖的价格
(440-40×5)÷4=60(元)…………….1盒糕的价格
即时练习5甲有6瓶小葵花蜂蜜,乙有5瓶枸杞蜂蜜,共值640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2瓶,则每人所有蜂蜜的价值相等。小葵花蜂蜜和枸杞蜂蜜各是多少钱一瓶?
例题6 买9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780元,5张桌子的价钱比3把椅子的价钱多了340元。每张桌子多少元?每把椅子多少元?
思路启迪 首先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来;
9张桌子的价钱+3把椅子的价钱=780元 (1)
5张桌子的价钱-3把椅子的价钱=350元 (2)
将(1)+(2),得14张桌子的价钱=1120元,从而进一步求出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的价钱。
解:(1)每张桌子多少元?(780+340)÷(9+5)=80(元)
(2)每把椅子多少元?(780-80×9)÷3=20元
即时练习6
3包味精和6包糖共重3300克,7包糖比3包味精重3200克。每包味精和每包糖各多少克?
例题7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一件共需4.20元。现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款若干?
思路启迪 这道题只有两组条件,却有三个未知数,如果直接消去丙种货物,还是无法求出甲、乙两种货物的单价,三种货物各一件的钱数和能否求出呢?我们还是把条件列出来,观察比较一番再说吧:
甲3件 乙7件 丙1件 共3.15元 (1)
甲4件 乙10件 丙1件 共4.20元 (2)
解法1:用(2)-(1) 甲1件+乙3件=1.05(元) (3)
(3)×2
甲2件+乙6件=2.10(元) (4)
(1)-(4)甲1件+乙1件+丙1件=1.05(元)
解法2:(1)×3得 甲9件+乙21件+丙3件=9.45元
(2)×2得 甲8件+乙20件+丙2件=8.40元
(3)-(4)得 甲1件+乙1件+丙1件=1.05元
说明:遇到这类特殊情况,要仔细观察比较原来条件经过怎样合理变化,使每件物品对应都只相差1件,这时并不一定要消去一个或两个未知数,不需要求出每个未知数。
即时练习7
有篮球、足球、排球三种球。篮球3个,足球2个,排球1个共值196元;篮球1个,足球3个,排球2个共值200元;篮球2个,足球1个,排球3个共值168元。每种球的单价是多少?
展示平台
1.小明打算买3个本子4支圆珠笔,应付6.8元。因带的钱不够,就只买3个本子1支圆珠笔,只需付2.6元。求每个本子和每支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
2.甲买了9盒糖和6盒蛋糕共用去198元;乙买了6盒糖和3盒蛋糕共用去117元。每盒糖和每盒蛋糕各是多少元?
3.买甲种圆珠笔8支,乙种圆珠笔18支,共用去了37.8元;已知1支甲种圆珠笔和3支乙种圆珠笔的价钱相等。甲、乙两种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
4.3头牛、8只羊每天吃草93千克。5头牛、15只羊每天共吃草165千克。一头牛、一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8.5头牛3只羊一天共吃草124千克,20只羊比5头牛一天多吃60千克。一只羊和一头牛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5.小军计划买3个茶杯和4个保温杯,算好了价钱是88元,到了商店,他突然想买3个保温杯和4个茶杯,结果多出了几元钱,正好能多买一个茶杯,求保温杯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6.甲有5支自动铅笔,乙有4支钢笔共值44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1支,则每人所有的笔的价值相等。1支自动铅笔和1支钢笔各值多少元?
7.4辆小卡车和3辆大卡车共运煤36吨,10辆小卡车比3辆大卡车多运煤6吨,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卡车各能运煤多少吨?
8.在赈灾捐款活动中,甲、乙二同学共捐款17.4元,乙、丙二同学共捐款19.6元,甲、丙二同学共捐款17.8元。请你说出甲、乙、丙三人各捐款多少元?
思路启迪 如果仅靠“5盒糖、4盒糕共值440元”这一组条件,我们是难以求出唯一解得,关键在于对换1盒后两部分的情况如何。很显然一部分是4盒糖1盒糕,另一部分是3盒糕1盒糖,价值分别是440÷2=220(元)。可用下面竖式表示:
4盒糖+1盒糕=220元
(1)
1盒糖+3盒糕=220元
(2)
由(1)式×3得:
(4×3)盒糖+(1×3)盒糖=(220×3)元 (3)
(3)式减(2)式得:11盒糖=440元
得出1盒糖为40元,1盒糕为60元
解:(440÷2×3-440÷2)÷{(5-1)×3-1}
=(660-220)÷(12-1)
=40(元)……………………………………………………..1盒糖的价格
(440-40×5)÷4=60(元)…………….1盒糕的价格
即时练习5甲有6瓶小葵花蜂蜜,乙有5瓶枸杞蜂蜜,共值640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2瓶,则每人所有蜂蜜的价值相等。小葵花蜂蜜和枸杞蜂蜜各是多少钱一瓶?
例题6 买9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780元,5张桌子的价钱比3把椅子的价钱多了340元。每张桌子多少元?每把椅子多少元?
思路启迪 首先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来;
9张桌子的价钱+3把椅子的价钱=780元 (1)
5张桌子的价钱-3把椅子的价钱=350元 (2)
将(1)+(2),得14张桌子的价钱=1120元,从而进一步求出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的价钱。
解:(1)每张桌子多少元?(780+340)÷(9+5)=80(元)
(2)每把椅子多少元?(780-80×9)÷3=20元
即时练习6
3包味精和6包糖共重3300克,7包糖比3包味精重3200克。每包味精和每包糖各多少克?
例题7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一件共需4.20元。现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款若干?
思路启迪 这道题只有两组条件,却有三个未知数,如果直接消去丙种货物,还是无法求出甲、乙两种货物的单价,三种货物各一件的钱数和能否求出呢?我们还是把条件列出来,观察比较一番再说吧:
甲3件 乙7件 丙1件 共3.15元 (1)
甲4件 乙10件 丙1件 共4.20元 (2)
解法1:用(2)-(1) 甲1件+乙3件=1.05(元) (3)
(3)×2
甲2件+乙6件=2.10(元) (4)
(1)-(4)甲1件+乙1件+丙1件=1.05(元)
解法2:(1)×3得 甲9件+乙21件+丙3件=9.45元
(2)×2得 甲8件+乙20件+丙2件=8.40元
(3)-(4)得 甲1件+乙1件+丙1件=1.05元
说明:遇到这类特殊情况,要仔细观察比较原来条件经过怎样合理变化,使每件物品对应都只相差1件,这时并不一定要消去一个或两个未知数,不需要求出每个未知数。
即时练习7
有篮球、足球、排球三种球。篮球3个,足球2个,排球1个共值196元;篮球1个,足球3个,排球2个共值200元;篮球2个,足球1个,排球3个共值168元。每种球的单价是多少?
展示平台
1.小明打算买3个本子4支圆珠笔,应付6.8元。因带的钱不够,就只买3个本子1支圆珠笔,只需付2.6元。求每个本子和每支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
2.甲买了9盒糖和6盒蛋糕共用去198元;乙买了6盒糖和3盒蛋糕共用去117元。每盒糖和每盒蛋糕各是多少元?
3.买甲种圆珠笔8支,乙种圆珠笔18支,共用去了37.8元;已知1支甲种圆珠笔和3支乙种圆珠笔的价钱相等。甲、乙两种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
4.3头牛、8只羊每天吃草93千克。5头牛、15只羊每天共吃草165千克。一头牛、一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8.5头牛3只羊一天共吃草124千克,20只羊比5头牛一天多吃60千克。一只羊和一头牛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5.小军计划买3个茶杯和4个保温杯,算好了价钱是88元,到了商店,他突然想买3个保温杯和4个茶杯,结果多出了几元钱,正好能多买一个茶杯,求保温杯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6.甲有5支自动铅笔,乙有4支钢笔共值44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1支,则每人所有的笔的价值相等。1支自动铅笔和1支钢笔各值多少元?
7.4辆小卡车和3辆大卡车共运煤36吨,10辆小卡车比3辆大卡车多运煤6吨,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卡车各能运煤多少吨?
8.在赈灾捐款活动中,甲、乙二同学共捐款17.4元,乙、丙二同学共捐款19.6元,甲、丙二同学共捐款17.8元。请你说出甲、乙、丙三人各捐款多少元?
2009/08/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