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作图法解题
目标导读
图形具有直观性,能将应用题中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的表示出来,不但简单明了,而且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常见的示意图有线段图、长方形图、正方形图、条形图、圆等。
例题1 甲仓库的货物比乙仓库的货物多52吨。现在从甲、乙两仓库分别运走20吨后,甲仓库剩下货物的重量是乙仓库剩下货物重量的3倍,那么,甲、乙两仓库原来各有货物多少吨?
思路启迪 因为甲仓库的货物比乙仓库的货物多52吨。分别用两条线段表示它们的重量。从两个仓库各运走20吨,就是各减少20吨。它们仍然是甲仓库剩下的比乙仓库剩下的货物多52吨。
由于甲仓库剩下货物的重量是乙仓库剩下货物的重量的3倍,即把乙仓库剩下的货物看作“1”份,那么甲仓库剩下的货物就是“3”份,它们相差“2”份,正好是52吨,那么每一份是52÷(3-1)=36吨。求原来各有多少吨,还要把运走的加上。
解:52÷(3-1)=26(吨)
26×3+20=98(吨)
26+20=46(吨)
答:甲仓库原有货物98吨,乙仓库原有货物46吨。
即时练习1
哥哥现在算的口算题是弟弟的5倍,如果哥哥再算20题,弟弟再算100题,二人算的题正好相等,哥哥原来口算两位多少题?
例题2 三(1)班共有52人,他们都参加了语文、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其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40人,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思路启迪 作一条线段表示全班52人,从左往右截取一部分表示语文组的30人,从右往左截取一部分表示参加数学组的40人,重叠的部分就是两种兴趣小组都能参加的人数。
两种兴趣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共有(30+40)人,比全班的实际人数52人超过了30+40-52人,这些人就是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即重叠部分表示的。
解:30+40-52=18(人)
答: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18人。
即时练习2
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操表演的有30人,参加歌唱表演的有25人,要求每人都至少参加一项。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两个队都参加?
例题3 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思路启迪 由题意可知,鱼身的重量比鱼头的重量多4千克,而鱼头的重量等于鱼身重量的一半加上4千克。据此,画线段图:
解:(1)鱼身中多少千克? (4+4)×2=16(千克)
(2)鱼头重多少千克?
16-4=12(千克)
(3)这条鱼种多少千克?
12+16+4=32(千克)
答:这条鱼重32千克。
即时练习3
辉辉的书架上有三层书,一共放书192本,现在从第一层取出的与第二层同样多的书放到第二层,再从第二层取出同第三层同样多的书放到第三层,最后从第三层取出第一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到第一层,这时三层书的本书相同。原来书架的第一层有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