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感觉你完全没看懂别人写的。你心平气和看看人家写的文章好不?不要一见人家说生本的好话就激动得啥也看不进去了吧:(
我相信这个家长写的是真心话,“生本的孩子不怕考”不是家长说的,而是专家说的,写这篇文章的家长之前一样对生本没有底,或者说即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有信心,但也不敢太大意,所以才有“一些家长联名写信给校长,希望能增加一些做题练习”这种事情。后来是学校顶住压力没有理会家长们的信,反而给家长来了一场劝告会。是摆在面前的成绩让这位家长心服口服了,不是她想吹捧。其实,你如果真的很关注生本,很希望了解生本的真实情况,不如直接找到这所学校和写这篇文章的家长去探讨。
郭教授博客里为什么有那么多赞美的话?确实是因为生本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被激扬起来的鲜活生命的让人感动的场面,这种感动你可能体会不到,我是能体会到的,所以才不惜冒着风险一再向别人宣扬生本的好处。
其实郭教授的博客里也有些写问题的,只是你们看不到(被偏见蒙蔽了)。有位老师写道(好像是一位高三的老师,原话我不记得了),他说他采用生本的理念改革自己课堂,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学生们的状态确实有了很大的调整,这些进步让他感到欣慰。言辞之中,我知道他会坚持做下去,遇到的问题他都会一一去解决,问题不是生本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带着偏见而不去尝试。我同样也为这位老师喝彩,为学生们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慰。
生本其实并不怕问题出现,因为他们相信生命,相信孩子。这些信任以及由信任而带来的结果难道是需要质疑的么?
珊树玉花:
我并不是反对生本教育,相反,我热切地期盼有一种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可是看了这篇文章后心里极度不舒服。一副夸大其辞,拼命鼓吹的模样。考生成绩好,这里有没有提到家长的努力?究竟是生本教育的功劳多一些,还是家长、孩子的努力多一些?“生本的孩子不怕考”,按照这位家长的逻辑,即选了“生本”那考试成绩就会特别好?骨子里还是应试教育,还是为了让成绩更好,,这不是应试教育的换汤不换药么?!这就叫“以学生为本”教育吗?!郭思乐教授的博客,里面的文章也是处处充满鼓吹的味道。例如一位校长说将装备最精良的教学设备和仪器给生本班,首先,这公平吗?其次,在实验阶段,他就认定了这种教育一定适合孩子了?还有一处说到二年级学生立即写了500字作文。请问,这有代表性吗?是这生本的功劳还是孩子家长的功劳?这么说,即生本教育就是提前教育了?我理解郭教授是想积极推广生本教育,可是用词用句不能太过头了,不实事求事。
查看原文
。好像原创的更鲜活,能看出生本教育出来的孩子的真性情,不错。
这应该是除了学业成绩之外生本教育方式的成果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