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42845196幼儿园早教

对蒙台梭利教育有兴趣的家长,是否选择蒙氏园的一个顾虑,是孩子未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孩子身在蒙氏园的家长也同样关注。我家宝宝送去一家蒙氏园(非纯蒙氏,但每天也有很多蒙氏操作时间,外加英语、奥尔夫音乐、美术、舞蹈、围棋和跆拳道)快两年了,专注力和秩序感都不错。但是带她去少年宫上亲子课,感觉她和别的孩子比,有点坐不住。其他家长也有类似意见,觉得孩子们在外上兴趣课的纪律差了点。虽说离孩子上小学还有近三年的时间,偶尔也会想想这个问题,看看有无必要最后一年转回传统幼儿园。

最近翻翻《父母世界》杂志的过刊,2008年6月有蒙氏教育专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探讨蒙台梭利的理念和实践。看了一个小学老师的评论,有些疑虑豁然开朗。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下是原文:“班上哪个孩子是从蒙氏幼儿园毕业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非常聪明,特别是数学思维方面非常灵活,但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都不是很好。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蒙氏班出来的孩子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也许就是这种自己安排、自己学习的方式,使得孩子只能适应自己的节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当他们上了小学,需要按照老师的节奏进行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适应。这是我的很多同行都认可的一种情况。”

看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幼小衔接,有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有小学的教育问题。蒙氏教育倡导有准备的环境,认为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不用成人灌输,可以从环境中学到很多东西(说白了就是在玩中学,自发的领悟),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蒙氏孩子的学习方式和传统学校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不在此列)有一定冲突,可能让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我估计还有一层是因为蒙氏园的孩子看起来每天都在玩,没正经学个啥,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很多知识,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刚上学会有点吃不饱。妥善引导,应该是可以改善的。

孩子早年的教育方式影响深远,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中学老师说到好学生的几种类型,其中就包括蒙氏孩子。大意是说从分数上看,他们未必是面面俱到,最拔尖的一群,但确是学习兴趣最浓厚,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又提到她对学生重视分数的看法:一旦学生以分数为重,缺乏学习兴趣,疲于竞争,就会感觉到无尽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看,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为分数而学非常重要。原帖很长,发个链接给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51f450100gb6x.html 我很认同这位中学老师的观点。幼小衔接只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蒙氏孩子会有些不适应,但未必不能克服。而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专注力还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成长会有更持久的影响。我也曾随口和LG说起孩子以后幼小衔接有可能的情况,问他的意见,他完全不当回事。LG小时候个子高,安排到教室后面就坐,但看书多了眼睛近视,看不清老师板书,自然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专心听讲。但他由此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读书读个中上,工作后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比较明显,倒也发展得不错。

注重孩子长期发展,希望孩子学习兴趣浓厚、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家长选择蒙氏园不必太过虑。希望孩子上学严格按照老师的节奏学习的家长选择传统园会少一些焦虑。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3-5 02:01 编辑 ]
2009/10/10
全部回帖
stargo81:
我儿子现在上的就是蒙氏早教,我觉得对儿子的影响不是很大,小孩子的早期社会活动发育基本上是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其实有很大部分还是性格使然。所以,我个人觉得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用一样的方法去教育。比如说我儿子,他天生内向,即使我用百分百的鼓励去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只要周围有一点干扰,即刻就会退缩。就算我想他多主见,他也不见得会和楼上的儿子一样
查看原文
我儿子也是性格内向的,他不喜欢出门,不喜欢有客人和小朋友来玩,不喜欢跟家人以外的人交际

我同意小BB受家庭的影响大,这个影响会一直到读书,我儿子并没有上蒙氏早教,也没有读蒙氏幼儿园

无论哪种教育,我家关注的就是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别他这么内向,很容易受到打击

你的孩子不愿意去尝试,这也是一种选择。鼓励和批评一样,都是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干扰,到底那是你的期望,不是他的

如果你尊重他,当他是与你一样平等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2 17:41 编辑 ]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儿子也是性格内向的,他不喜欢出门,不喜欢有客人和小朋友来玩,不喜欢跟家人以外的人交际我同意小BB受家庭的影响大,这个影响会一直到读书,我儿子并没有上蒙氏早教,也没有读蒙氏幼儿园无论哪种教育,我家关注的就是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别他这么内向,很容易受到打击你的孩子不愿意去尝试,这也是一种选择。鼓励和批评一样,都是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干扰,到底那是你的期望,不是他的如果你尊重他,当他是与你一样平等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2 17:41 编辑 ]
查看原文
需要父母帮助,多带孩子串门,让他多点社交机会,慢慢就好了。我家宝宝以前走到邻居家门口,哭着不愿进去。现在谁要请她到家做客,恨不得立马就去。幼儿园很注重孩子学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人际交往,对于培养性格和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2009/10/12回复
jocelyn1025:
需要父母帮助,多带孩子串门,让他多点社交机会,慢慢就好了。我家宝宝以前走到邻居家门口,哭着不愿进去。现在谁要请她到家做客,恨不得立马就去。幼儿园很注重孩子学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人际交往,对于培养性格和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查看原文
我儿子是越大越内向的那种,但并不是说他的交际能力不强,换个说法,他就是一个宅男,但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而已
2009/10/12回复
从一楼一直爬下来,谢谢楼上两位MM对话式留言!!虽然我的孩子还小,我也有考虑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偏向蒙氏的,很担心以后他去学校不习惯。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儿子是越大越内向的那种,但并不是说他的交际能力不强,换个说法,他就是一个宅男,但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而已
查看原文
不了解孩子具体情况,只能冒昧揣测一下,或许孩子多玩点需要和小朋友互动的游戏,从游戏中体会到乐趣,发展社交会有所帮助。蒙氏教育从学习内容上讲是很理性的,比较注重孩子操作教具的“工作”。多培养孩子感性的一面,音乐、绘画、做手工、多接触大自然可能更平衡一点。从这方面来讲,我对华德福教育的一些做法很有兴趣,感觉培养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而蒙氏教育出来的可能会表现得智力方面比较早熟,少点天真。
2009/10/13回复
好帖,期待楼主继续分享!
2009/10/13回复
jocelyn1025:
不了解孩子具体情况,只能冒昧揣测一下,或许孩子多玩点需要和小朋友互动的游戏,从游戏中体会到乐趣,发展社交会有所帮助。蒙氏教育从学习内容上讲是很理性的,比较注重孩子操作教具的“工作”。多培养孩子感性的一面,音乐、绘画、做手工、多接触大自然可能更平衡一点。从这方面来讲,我对华德福教育的一些做法很有兴趣,感觉培养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而蒙氏教育出来的可能会表现得智力方面比较早熟,少点天真。
查看原文
对,如果针对未读小学的孩子们,蒙氏教育的缺点就在于你说的“比较早熟,少点童真”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庭的蒙氏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放手的底线,你不能全放,因为孩子还啥都不懂,你也不能不放,因为蒙氏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然后获得自由

家长在放与不放之间,还要做到让孩子充分感到爱,不能只是权威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启发他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做,家长对孩子不能有命令式的教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启发和引导,然后等待

[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3 13:13 编辑 ]
2009/10/13回复
很好的帖子,要追下去,楼主继续加油。
2009/10/13回复
柏妍姨妈:
很好的帖子,要追下去,楼主继续加油。
查看原文
谢谢支持!大家一起探讨。
2009/10/13回复
jocelyn1025:
我对华德福知道点皮毛,有兴趣可以看看成都华德福学校的网站:http://www.waldorfchina.org.cn/按我的理解,蒙台梭利和华德福尊重儿童的理念是相通的,但培养的方式不同。蒙氏教具系统全面,包含很多知识性的东西,还环环相扣培养孩子的思维。需要孩子很专注地去“工作”,否定游戏对于儿童的价值,很理性。华德福比较重视儿童游戏,特别是些自发的、创造性的游戏:玩水玩沙、艺术活动、种植、烘焙、做针线、自制玩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之间的协作和交往会比较多,很亲近自然,学习内容更感性。提出要保护童年,是所谓“给心灵、肉体和精神的教育”。幼儿园阶段,知识性的东西很少正式教,和应试教育的距离更远。孩子会更活泼自然。蒙氏教育出的孩子可能显得更早熟,李跃儿教育网去年有个阿卡卡西的帖子,她算是国内很早的蒙氏孩子,现在二十多岁。成长中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青春期,别的女孩十几岁很活泼,在一起嘁嘁喳喳的时候,她想的是更深奥的事情,因而感觉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我想严格按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之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很理性,逻辑很严密的。也许需要多点感性方面的训练加以平衡比较好。之前MW上有人推荐李跃儿教育网,看过觉得很不错。李跃儿的巴学园近期好像比较受华德福教育的影响,蒙氏教具孩子有兴趣就去操作一下。他们有他们的理由。[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22 14:27 编辑 ]
查看原文
啊,谢谢你,我对于器具教材不感兴趣,只对理念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没有让孩子进入蒙氏幼儿园

看了华德福的理论,我发现我有个朋友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她的儿子和我的儿子是好朋友,两个人最大的区别是曾经有这么一段对话:

我儿子问:XX,你开心吗?
她儿子说:我开心啊
我儿子问:你为什么开心呢?
她儿子说:因为有你跟我玩,因为我们可以出来玩,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玩具玩
我儿子说:可是我不开心,我为什么会不开心呢?

我朋友跟我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大冲突,我们基本上不聊这个,她认为从小孩到大人,是自然成长过程,不需要催熟。我认为我尊重小孩的独立人格,我无权帮他安排人生,但是作为父母我有责任帮他尽早学会思考。从目前来说,同样5岁,她儿子比我儿子单纯很多,快乐很多,这是蒙氏教育付出的代价
2009/10/13回复
这个帖子说的是幼小衔接,我儿子才上大班,不过我现在也差不多可以知道一些

比如,他一定不得老师的喜欢。他从中班开始,会就某些班务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这种行为对中国的老师来说,应该是十分不尊师重道的表现

比如,他一定会被投诉、罚站之类的。因为他用的最多的就是脑子,于是老师教的课程他能很快吸收,然后无所事事之下就会不务正业,破坏课堂纪律

比如,他的自律性很强,比较适合我们这类没有什么时间管孩子的父母。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他的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他会给自己出算术题,安排时间
2009/10/13回复
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明年应该让他读传统教育班还是生本教育班?
2009/10/13回复
你孩子的学习方式应该就是蒙氏的所谓吸收性心智,孩子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多东西都不是大人教会的,而是孩子自己领悟到的。从尊重孩子的理念上讲,生本教育和蒙氏教育是一致的。至少不是满堂灌,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多,更有学习兴趣一些。可能更适应一点吧。对于生本教育了解不多,理念是不错的。实践情况不知道不同学校的生本班之间是不是也有差异。
2009/10/13回复
学习了。
2009/10/13回复
青蓝靛:
终于进来看看蒙式的讨论了,其实我对蒙式已经没有兴趣了。就幼儿教育理念,我欣赏华德福。但我家上传统园。我家儿子也上大班了。就近而言,也是传统小学。并且他无论上传统小学还是生本小学,我们都相信他是拔尖的那类。同意上面有位妈妈说的部分是天性使然。所以除了学习不用担心外,有的方面我还是牵挂的。
查看原文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好的教育,不管用什么方式,核心都应该是爱孩子、尊重孩子,并按照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他们成长。很多父母就算没接触过多少理论,也可能凭本能教好孩子。不过多看多比较,思路更开阔。像蒙氏教育、华德福教育之类既有理论,又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在很多国家有广泛的实践,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东西比较多。
2009/10/13回复
比较一下几种教育方式的理念,先看看生本教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关于教育——

  郭思乐在《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过去的许多改革总是很难使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原因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原有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儿童等的种种观念,都不能摆脱师本教育的框架。我们总是认为教育的本体在师生授受之间,而不能接受它在学生身上,基本上是生命在外力的帮助下提升自身,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相对弱小,教师往往感到自己在起重要作用,就误认为自己这个“条件”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其实教师再重要,在学生发展中,只能是第二位的原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学生的内部根据。正像孵化时起决定作用的是鸡蛋的内部需要,而不是温度,适当的温度只是为了满足鸡蛋的需要。

关于学生——

  陈旧的教育观念总是认为儿童是处在幼稚的、被动的、愚笨的发展阶段,而生本教育看法恰恰相反。 指出儿童有学习动力。“动力机制不是来源于对学习效果的体悟,而是来源于人类需要对周围世界有所了解,以躲避危难,发展自我的本质需求。”

关于教师——

  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的牧者”。“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能却远非这样。我们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则成了‘纤夫’。”上述这些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人们很少怀疑它。但是,这是真正的教育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尖锐地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儿童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4 10:07 编辑 ]
2009/10/14回复
猜你喜欢

祈福读双语幼儿园好吗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蒙氏教育那么贵有用吗?有送去读蒙氏的宝妈么

孩子不上幼儿园,喜欢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早教心得】早教中心大pk,南方贝贝or 爱尔贝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