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嘴皮功夫的人多,即使是**,也会有她的忠实拥趸。
宝爸,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了,养老和投机是两回事,但你却拿上来对比,我指出错误你却断章取义的反驳。
某人A,他认为保险是骗人的,错误的,然后不买,钱都是买房子了,而且还将100万分成了5份,每份20万,投资了5个房子。每个月这样的供着。突然有一天A出意外离开了我们了,你觉得他还有多少个保留下来多少个房子呢?我认为能保住3个物业已经不错了。
人心浮躁,天天就想着怎么投机,却不为自己打好坚实的后盾,坦白上,这样的事情在这几年里我也见多了。
驳买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之一
542043家庭理财
这里面列举了投资房地产和办理养老型保险的对比,即以现在投资,30年后回报为准。那就让我们来看看。
“中产的前提是有足够的保障覆盖。”“看看财富贬值的速度,就知道一般的养老金计划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所以,我从来不会考虑养老保险。”这些是宝兄帖子里的原话。宝兄认为,房子是不会贬值的,但恰恰相反。让我们举个例子。
您认为房子的寿命有多久?50年?70年?
高第街的房子只有30年左右的房龄,已经摇摇欲坠;又有多少住在3,40年楼龄房子里的人天天盼着政府会拆迁或者义务为他们的房子维修。
您知道为什么吗?您住里面吗?
漏水、墙体剥落,这些就是您所说的房子的价值,也许您说这些房子还能卖,但你又知不知道,现在这些30年以上的房子,银行已经不给按揭了,为什么呀,银行也不傻啊,银行也在规避风险啊,再给你那30年楼龄的房子按揭多10年,谁知道会不会倒了,银行按出去的钱血本无归啊。
30年后我们买的房子出现的结果是,要么我们自己出钱修葺,要么等着报废。修葺起码比报废了好,虽然修葺要钱但起码还可以用。
那保险呢?30年后我们退休了,或许我们存的钱比不上通胀,但起码那还叫RMB。
您认为这样得到手的钱好,还是我们退休后要再拿笔钱出来或者干脆我们30年前投资的钱没了要好呢?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知道您有没有考虑过,买房起码需要20万的首期,而买养老保险也许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得到。
我相信,能买得起房子投资的人,一定不会将全付身家都放进去(如果全部钱投了进去,那不叫投资,叫投机)。那么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也会懂得不能将鸡蛋放一个篮子的道理。
最后,我希望各位知道,十个手指有长短。炒房作为短期投机的行为确实是能赚到不少的钱。但抹黑保险的养老方式,那如同否定社保的作用一样,完全是欺骗的行为。如果有保险业务员看到这个帖子,希望顶顶,呵呵
2010/02/24
全部回帖

宝里宝爸爸:
说实话,我也在金融机构中工作,我的同事每天卖了保险以后,就可以在第二天拿到现金的回扣,卖的多,还可以去国外旅游,一层一层,收取保险人的费用,到真正用于投资的时候,已经剩下那么多了。 前几年的投资收益,主要就用于填这些窟窿了。 填完窟窿,再帮你们赚你们的养老钱,教育金,这个就是现实!
查看原文哇靠 买了就可以拿佣金 呀 !!在 哪里 我也要去 , 还真够好的, 现在卖个保险 还不够打税的, 宝吧 应该在银行吧 ? 还是保险中介呀?
2010/02/26回复

这个 帖在争论下去也没有意义 , 宝爸 你是做投机出身的, 比较注重投资 , 拿保险做投资肯定是没什么意义的, 特别是寿险 , 但现在 ,保险公司的一些理财产品也还是不错的象投连的 , 一般来说 传统寿险是没什么意义的, 投资有很多,但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 , 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 就做什么样的财务安排, 不可一概而论.意外险是一定要的 , 至于上面说的社保 个人比较排斥这东西 , 政府补贴呀 , 我根本就对政府没信心, 拿我交的税再补贴给我, 我一年几W的税 补贴几千块给我, 还要等我动不了了 才能享受, 说不定 刚享受两天就挂了, 交了几十年又给政府做贡献了.
2010/02/26回复

wow0001:
说说嘴皮功夫的人多,即使是**,也会有她的忠实拥趸。宝爸,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了,养老和投机是两回事,但你却拿上来对比,我指出错误你却断章取义的反驳。某人A,他认为保险是骗人的,错误的,然后不买,钱都是买房子了,而且还将100万分成了5份,每份20万,投资了5个房子。每个月这样的供着。突然有一天A出意外离开了我们了,你觉得他还有多少个保留下来多少个房子呢?我认为能保住3个物业已经不错了。人心浮躁,天天就想着怎么投机,却不为自己打好坚实的后盾,坦白上,这样的事情在这几年里我也见多了。
查看原文 天天把自己的钱送给保险公司,美名其约叫什么打下了坚实的后盾?事实上,连通货膨胀的毛都跟不上,还动不动就要锁定10年20年,这样的理财有什么意义?钱多人傻?你跟保险公司有亲?
我认为买保险就是买那份保障,别被保险所谓的分红和返还忽悠了,事实上,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人员一直是这样忽悠的.
当然,我知道和你谈什么理财纯属废话,你接受保险公司那些洗脑的培训不是一天两天了,还整天谈什么规划.谈什么人生,谈什么安全.整天让自己的资产贬值就能带给你安全?姑且不论真碰到事情赔偿的难度和条款的模糊性.
看看巴非特,靠什么发达的?你看过吗?
就是靠收购了一个保险公司,然后用留存金投资发达的,这些赚来的钱分给保险人了吗?不好意思,没有,否则他就不是今天的巴非特了.
可惜,中国的保险公司的牌照是政府严密控制的,否则开个保险公司是个绝好的生意.
我认为买保险就是买那份保障,别被保险所谓的分红和返还忽悠了,事实上,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人员一直是这样忽悠的.
当然,我知道和你谈什么理财纯属废话,你接受保险公司那些洗脑的培训不是一天两天了,还整天谈什么规划.谈什么人生,谈什么安全.整天让自己的资产贬值就能带给你安全?姑且不论真碰到事情赔偿的难度和条款的模糊性.
看看巴非特,靠什么发达的?你看过吗?
就是靠收购了一个保险公司,然后用留存金投资发达的,这些赚来的钱分给保险人了吗?不好意思,没有,否则他就不是今天的巴非特了.
可惜,中国的保险公司的牌照是政府严密控制的,否则开个保险公司是个绝好的生意.
2010/02/26回复

一方几乎把保险说得一文不值,一方把保险吹上了天。。。
其实保险只是一个金融工具而已,同存款、股票等工具一样,有自己独到的作用,也有相应的不足。理财不仅仅只有保障也不仅仅只有投资,理财应该是一个资产配置的组合。单纯的一种资产配置不叫理财。。
其实保险只是一个金融工具而已,同存款、股票等工具一样,有自己独到的作用,也有相应的不足。理财不仅仅只有保障也不仅仅只有投资,理财应该是一个资产配置的组合。单纯的一种资产配置不叫理财。。
2010/02/26回复

关于佣金听说海外还有100%佣金的呢。敢相信吗?
做任何事都会有成本,是多是少不用吵,保险公司的精算师,老板都算好的了,因为他们拿的那才叫不少。
第一桶金最难赚,第二第三会越来越容易,也就是说一百万比一万赚钱容易得多。别把保险公司当成慈善机构,他是商业机构,客户代理人各取所需罢了。。。
做任何事都会有成本,是多是少不用吵,保险公司的精算师,老板都算好的了,因为他们拿的那才叫不少。
第一桶金最难赚,第二第三会越来越容易,也就是说一百万比一万赚钱容易得多。别把保险公司当成慈善机构,他是商业机构,客户代理人各取所需罢了。。。
2010/02/27回复

宝里宝爸爸:
天天把自己的钱送给保险公司,美名其约叫什么打下了坚实的后盾?事实上,连通货膨胀的毛都跟不上,还动不动就要锁定10年20年,这样的理财有什么意义?钱多人傻?你跟保险公司有亲? 我认为买保险就是买那份保障,别被保险所谓的分红和返还忽悠了,事实上,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人员一直是这样忽悠的. 当然,我知道和你谈什么理财纯属废话,你接受保险公司那些洗脑的培训不是一天两天了,还整天谈什么规划.谈什么人生,谈什么安全.整天让自己的资产贬值就能带给你安全?姑且不论真碰到事情赔偿的难度和条款的模糊性. 看看巴非特,靠什么发达的?你看过吗? 就是靠收购了一个保险公司,然后用留存金投资发达的,这些赚来的钱分给保险人了吗?不好意思,没有,否则他就不是今天的巴非特了. 可惜,中国的保险公司的牌照是政府严密控制的,否则开个保险公司是个绝好的生意.
查看原文应该没有谁夸口说过,买保险是最佳的理财方式吧。
广义的理财是分级别的、有层次的、按比例的。
保险,充其量是基础性的理财。它不能解决所有的理财需求,肯定不能作为唯一的理财手段。这是它的局限。
炒股,养鸡,买房,道理都是一样的。
拿保险当投资,所谓的分红和返还,最常见的忽悠是:
1、银保的销售人员,此为主动忽悠,通常表现为明知故犯。
2、初出茅庐的新手,此为被动忽悠,通常表现为不求甚解。
3、不能排除一些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业老鸟。
不过,至少在MW,但凡有点历史的老保险业务员,有哪一个在鼓吹买保险是很好的投资途径呢?有哪一个在强调保险分红高、收益好呢?
相反,我注意到的是:
在保险业务员方面,他(她)们无一不在处处提醒消费者:买保险是求保障,是要雪中送炭,投资功能是锦上添花的,因为分红是不确定的,劝告大家不应过分期待。
在保险机构方面,上至国家级的主管部门,下至每家公司的具体保单,对保险分红的不确定和投资的风险,都作出了白纸黑字的提示。特别是新近出台的《新保险法》,在方方面面都尽最大限度地作出了对消费者有利的倾斜,在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方面,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我们不应该仍旧看成是忽悠。
普罗大众如果对保险行业不熟悉,产生误会或曲解,那么情有可原。
但LS这样的专业人士,实在没有必要看到几个毛手毛脚的新人在那里乱说忽悠的话,就出其愤怒。毕竟,他们不代表这个行业的主流。
而如今的消费者,也不是一般的精明了,断不是LS不提醒,大家就弱智到什么都不懂的地步。
广义的理财是分级别的、有层次的、按比例的。
保险,充其量是基础性的理财。它不能解决所有的理财需求,肯定不能作为唯一的理财手段。这是它的局限。
炒股,养鸡,买房,道理都是一样的。
拿保险当投资,所谓的分红和返还,最常见的忽悠是:
1、银保的销售人员,此为主动忽悠,通常表现为明知故犯。
2、初出茅庐的新手,此为被动忽悠,通常表现为不求甚解。
3、不能排除一些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业老鸟。
不过,至少在MW,但凡有点历史的老保险业务员,有哪一个在鼓吹买保险是很好的投资途径呢?有哪一个在强调保险分红高、收益好呢?
相反,我注意到的是:
在保险业务员方面,他(她)们无一不在处处提醒消费者:买保险是求保障,是要雪中送炭,投资功能是锦上添花的,因为分红是不确定的,劝告大家不应过分期待。
在保险机构方面,上至国家级的主管部门,下至每家公司的具体保单,对保险分红的不确定和投资的风险,都作出了白纸黑字的提示。特别是新近出台的《新保险法》,在方方面面都尽最大限度地作出了对消费者有利的倾斜,在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方面,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我们不应该仍旧看成是忽悠。
普罗大众如果对保险行业不熟悉,产生误会或曲解,那么情有可原。
但LS这样的专业人士,实在没有必要看到几个毛手毛脚的新人在那里乱说忽悠的话,就出其愤怒。毕竟,他们不代表这个行业的主流。
而如今的消费者,也不是一般的精明了,断不是LS不提醒,大家就弱智到什么都不懂的地步。
2010/02/27回复

这样的反驳没有丝毫意义。不明白楼主的意图何在,别人说买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你要驳他干什么呢,他说差就差吗?不找他就是嘛!他有本事让每个人都觉得不要买保险,那才会影响到你的生意。
2010/02/27回复

我支持楼主!!!!那个爸爸根本唔理解保险的功能!说什么李嘉诚不会买保险!!放屁!人家越有钱的人越能理解保险的真正意义!日本人保险的投保率是700%,等于一个人拥有7张保单,香港人的保险投保率是100%,为什么中国人的投保率只要5%,就因为有像““宝里宝爸爸””这样低水平的人存在,现在为什么国家要推行“社保”,医保、农村养老计划等等,就是中国人的保险意识太差了,有病没有钱医,有意外更加是雪上加霜,到老又没有钱养老,所以说我们的人生是需要提前规划的,这个也是保险其中的一个意义和概念!!!
2010/02/27回复

尧则钧:
这样的反驳没有丝毫意义。不明白楼主的意图何在,别人说买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你要驳他干什么呢,他说差就差吗?不找他就是嘛!他有本事让每个人都觉得不要买保险,那才会影响到你的生意。
查看原文哦,因为看了宝爸的帖子,刚好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节目上里的人在哭,说自己没有钱治病,需要社会帮帮忙。但主持人问他,那你有没有社保呢?对方则说,哦,我没有买哦。反正我是本国人,国家应该也有责任照顾我,也希望社会各界关心关心之类的。
看了之后觉得很像他所写的帖子,投机性很强,自己的保障没有作够,钱拿去投机了,死活不管,如果出了事呼天抢地。
看了之后觉得很像他所写的帖子,投机性很强,自己的保障没有作够,钱拿去投机了,死活不管,如果出了事呼天抢地。
2010/02/27回复

看了这贴,发现自己处于某种纠结中。首先,我听过一些保险课程,我认为我有保险意识,所以身上的保单还是有的,但不要把我当成保险从业人员,虽然曾经动过这样的念头。刚刚投保一份分红理财险,把原计划定投基金一千元月的投到这份保单中了,交8年,领到88岁,要是没那个命,就领到死。怎么说,房子,有,车子有,股市,有;定期,也有。意外险,有,,分红险,也有,什么社保医保也有。我能这么理解吗,对于一个不懂理财的人来说,把鸡蛋分开几个篮子放应该风险不高吧。什么公司不会破产?我知道保险公司不会,投资机构会吗?会,至少国家没有强制性的法规规定不能破产,93年到05年期间,楼市低迷,后来就狂飙直上了,是不是多少受到些政策的影响。当然房子总是有刚性需求的,保险有么?也许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我想说的是,或许黄金股市会运作的话投资收益率很高,可是我却赢得起输不起,那么,选择保险就当作硬性存款,至少放银行存定期的话,我死了没有赔付额啊~~同样这么存多钱,顺带还有别的保障,死了残了银行管你不?保险公司只要投保了就得赔。坦白说就是看到这样的差别,所以选择把定期放在保险那了。女人总是爱花钱,只要容易拿来花的都花掉了,一年下来,银行没存下什么钱,保险账户的金额却在增加,该有的保障也有,那不是挺好。
小老百姓愚见,各位大虾高抬贵手~
[ 本帖最后由 linsilent 于 2010-2-28 00:18 编辑 ]
小老百姓愚见,各位大虾高抬贵手~
[ 本帖最后由 linsilent 于 2010-2-28 00:18 编辑 ]
2010/02/28回复

宝爸的意思是说用投资去养老,而中国大陆的保险产品实在不敢恭维,意外险我个人认为是必须要买的,重疾险就认为如果你有比较强的投资能力,那买不买都可以,如果不是,有闲钱,买一下也无所谓,但是要注意就是你买的保额在若干年到期的时候是否会贬值啊。然后分红险我个人强力反对,我也进入过中国人寿培训,现在还有工号,也认识一些平安、信诚那边的朋友,中国的分红险根本就是忽悠消费者,说什么往年红利是多少多少,但是算过一笔账,如果只算头两年,那么分红和返还受益的确比银行定期高,但是基本上第三年开始,最多就是第五年开始,收益就会比银行定期低,因为银行银行定期到期你可以把全部钱拿出来重新存,就相当于复利而不是单纯的单利,而保险就是几十年都是拿那些返还,分红还要看经济形势。上面估计有很多平安、友邦的业务员,你们公司的培训就是整天灌输自己的产品如何好,整天强调保险是一种理财方式,买的是一种保障,还说是奉献爱心的事业,但是有没有自己想过什么保险是真的必须买,什么保险是很容易找到替代品的呢?行业老鸟叫身不由己,要继续在保险行业混下去,所以会有点缺乏道德去推销,新人的话有没有用自己的脑袋想过这个问题啊?不过估计很多新人进去之前不会了解基金和股票的情况吧,那么进去保险公司培训就注定被人忽悠了。买保险的确是买一个保障,问题是这个保障时间太长,如果把买保险的钱拿去买股票、基金、甚至炒楼,收益绝对是你买保额的起码2倍吧,当然也有风险,所以保险适合一些不懂其他投资工具的人买,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对于一些中低收入家庭,我认为保险对于他们还是有用的,一定要买意外险和重大疾病险。
2010/02/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