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的教育,我的观点是以引导为主,尽量的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断要求自己平等对待小孩,打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家宝宝既很粘我但又很怕我。
孩子爸爸每次起床都要求孩子先想他问早,但是我就觉得作为家长也可以先向小孩问早呀,为此还与LG争过几次,哎,不知道他是否有道理?
看到网上的妈妈说打孩子,我都很心疼
1360285幼儿园早教
我自己是一名中学老师,在一个生源较差的城中村学校教着让人崩溃的孩子。我很多时候都在思考,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父母兄长给了我莫大的爱与自由。等渐渐见识了学生的家长之后,才终于明白了,原来孩子的一切源于父母,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都会有个有问题的家庭,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太多模子般的父母的影子。任何在中学时期顽劣的、屡教不改的孩子,都能想象到他那个没有关爱、没有理解、没有包容,甚至充满暴力或遗弃的童年。
还记得,偶尔认识的一个妈妈,她本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为了要照顾孩子把工作迟掉了,我们都替她可惜,但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工作就像一个皮球,丢了,总会弹回来的,就算变得脏兮兮但还是能洗干净。但孩子是玻璃球,他的成长过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永远也弥补不了。”但当今社会又有多少父母把工作看得比孩子重要呢?
在现实社会的某个角度讲,女性的地位提高其实只是赋予了女性更多的责任,在外要忙着跟男人同样的事业,在家里还要顾及家务,孩子的教育等等繁重的事情。像那个妈妈能自主的选择生活方式的人还是少数的。那么大多数的妈妈呢?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教育孩子就成了比那些更次要的事情。压力也是很多家长教育不好孩子或打骂孩子的借口。所以,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最迫切的并不是什么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不是建多少希望小学的事情,而是在一个生命诞生之前,他的父母有没有受过如何当父母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强制性的,应该是国家免费提供的。父母的责任不单给孩子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的养育、教育孩子。只有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提高才有可能得到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要不然,无论社会教育投入多大,教会孩子多少知识,到头来研究生博士生一样可以品味低俗、行为恶俗、品德败坏,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关于家长学校,这方面我们国家是空白的,很多小学中学也高高悬挂着“家长学校”的招牌,但又有哪位家长能在任何国家机构里得到过教育孩子的指导或帮助呢?可幸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是社会的进步。但那些没有这方面自主意识的父母呢?这个群体应该是更多的。而家长的提高有时也反映在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的提高,高要求通常伴随着高的压力,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孩子。我们在教育的上应该不要只关注知识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应该关心孩子的情感、精神方面的教育。
最近在妈网上陆续看到了好多帖是关于打孩子的,我非常惊诧于竟然有那么多的妈妈有打孩子的习惯,心里真的很疼。来这里交流的妈妈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认为“打”是种好方法。那么,那些整天在工厂里劳碌,或做着小本生意,为着生存,拖儿带口到处奔波的被视为“民工”的同胞呢?那些中下底层的妈妈们,有多少是每天用手或棍棒代替自己的心敲向可怜的孩子。有个亲戚到了国外带孙子,来电话抱怨,孩子好难教的,在国外不能骂不能打,邻居听到孩子哭声厉害会报警的。我为她的抱怨,感到羡慕,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这样,但现在感觉那会是个漫长的等待。一天下班走到街口,看到一个开小商店的妇女拿一根长长的棍子在追赶一个不到两岁大的在玩水的孩子,追到了狠狠的朝他的小屁股上打,“看你以后还敢玩!”心真是疼,小孩只是玩,玩是他们的天性,妈妈却只是因为他玩而打他。那时,真想去夺下她手中的棍棒。社会上又有多少恶徒,小时候不就是受过这么的对待。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教育比发达国家落后上百年,只是指整体的知识水平的程度,如果在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来看,落后至少200年吧。有多少父母因为小孩贪玩、不懂事、不听话等等小孩正常的行为而打他,有时甚至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把气撒在了孩子身上。
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他听我的话我为什么要打他呀?难道我不心疼,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啊!!”多少人有这样那样堂皇的理由。是啊,因为他不听话,可是妈妈有没有仔细的想:我让他听什么话?我让他听的这个话符合他的天性吗?他听了就真的对他好吗?他愿意吗,他为什不愿意?他不愿意要反抗,他的反抗是错误的吗?我让他做的事情他不愿意,我有没有换一种方式去尝试一下,是不是我说得不清楚,是不是他还有更好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家长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意图,孩子不愿意,有多少家长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很多人恐怕就只是责怪孩子不听话,故意捣乱,把责任和错误推卸到孩子的身上,是多少父母不经意的错误,更可恨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想法,就给他加以惩罚,这就是大人自诩的“权威”的建立。任何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有他的想法,你有没有仔细的倾听过?你有没有了解过他需要什么,或想怎么做。如果能相互达到良好的沟通是根本不需要打的,而沟通是有很多方法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耐心的实践,而不是用棍棒让他屈服。也会有家长反对,我小时候不是经常被爸爸打,我现在觉得我很好啊,生活得很好也事业有成。而且我现在打儿子,他的坏毛病都改了,不能说打没有作用。人的性格当中有很多缺陷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很多时候已经在棍棒的淫威下埋下了种子,等长大了也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不自信、自私、胆小、自卑,唯唯诺诺、窝里斗、不敢提意见、吃哑巴亏、在同事面前耀武扬威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我们身边太多这样的人,我们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毛病,我们觉得这样才能生存,这就是被权势压迫下的无尊严无自我无自信的表现。
三聚氰胺一提,就让妈妈们揪心。暴力其实就是精神上的三聚氰胺,开始你还察觉不到它的祸害,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它自然会爆发,让你觉得教育孩子怎么这么难,真是穷途末路了,甚至再用你的法宝棍棒也毫不凑效了。现在加之孩子身上的棍棒,将来或许会回落在你的身上,或许让你的孩子变成暴徒,或者让你的孩子变成胆小怕事、毫不自信,或者让你的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人,反正绝对没有一样是你所期待的。只有给予了孩子应该有的爱,用心呵护他们金子般灿烂的纯真的心灵,他才会有个充满阳光的将来。人在成才的前提首先是:自尊、自信,独立的人格。“打”对于孩子来说是最能消除自尊和自信的方法。麦可杰克逊很珍爱儿童,他说:成人的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暴力、对抗、战争、欺压,是因为现在的世界里很多孩子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孩子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爱。蒙特梭利说,孩子是成人之父。成人现在好与不好的所有行为、习惯、品质都是从孩子时代过来的。可能"打"能让孩子更听话或在威迫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但绝对不能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
我们作为父母,首先应把孩子的幸福感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才能、学识等等。而理解、包容、体谅、宽恕、自尊、自信、自立,这些都是组成幸福感的基础。你的棍棒恰巧会剥夺孩子的这些品质,那在棍棒下纵然得到了丰富的才能和学识,一个毫无幸福可言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打你的孩子,就不配说你爱你的孩子!
2010/05/13
全部回帖
宝宝小狗:
对于宝宝的教育,我的观点是以引导为主,尽量的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断要求自己平等对待小孩,打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家宝宝既很粘我但又很怕我。孩子爸爸每次起床都要求孩子先想他问早,但是我就觉得作为家长也可以先向小孩问早呀,为此还与LG争过几次,哎,不知道他是否有道理?
查看原文是啊,我很赞同你的,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他有独立的人格,他是他自己,不是属于任何人的。只有给孩子充分的尊重,才会得到他的尊重。
呵呵,看来,爸爸还是希望在孩子面前很有威严。但“威严”很多时候是靠以身作则建立起来的哦。我爸爸从来不责怪我,也不用一句大道理来教训我,无论我做错什么,他都很宽容。但他总是用行动让我看到一个正直、勤奋有责任感的人是怎么样的,他在我们家很有权威,而我们几兄妹从小也比较自律。
呵呵,看来,爸爸还是希望在孩子面前很有威严。但“威严”很多时候是靠以身作则建立起来的哦。我爸爸从来不责怪我,也不用一句大道理来教训我,无论我做错什么,他都很宽容。但他总是用行动让我看到一个正直、勤奋有责任感的人是怎么样的,他在我们家很有权威,而我们几兄妹从小也比较自律。
2010/05/20回复
d大调:
先收藏了,有时间再慢慢看。很谢谢楼主的分享。感觉到楼主是很用心的妈妈,懂得用心的妈妈,是用行动感染孩子,我个人觉得孩子是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中优化起来的。我很喜欢观察不同的人,看到小孩子是怎样的,我大概可以知道带养ta的人也是怎样的人。譬如说,我看到某小孩老是爱吃零食,不爱正经吃饭,只有到麦当当、西餐厅的地方才会吃的认真;然后我很留意他的母亲,他母亲也是很喜欢吃零食的,也很爱吃煎炸香口的东西;但每次吃饭,他妈妈都责备孩子不认真吃饭。回头想想,孩子的坏习惯哪里来的呢。孩子其实在学着父母来做人。父母做好自己的角色,孩子就会学着做。希望楼主以后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做妈妈的心得。
查看原文谢谢,我只是想跟妈妈们好好的交流。有很多时候看到一些小孩哭闹的情况,自己觉得并不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家长耐心不够用不对方法,让到孩子和大人都很痛苦。很多成人归咎于孩子的问题都是成人首先要检讨自己的。
我以后会讲一些自己遇到的情况和解决方法供妈妈们参考的,也希望妈妈们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快乐的成长。
我以后会讲一些自己遇到的情况和解决方法供妈妈们参考的,也希望妈妈们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快乐的成长。
2010/05/20回复
秋风小吹:
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打来的效果比较快。但我自己使用过,快是快,但副作用非常大,而且孩子并不理解。相反不用打,慢慢沟通,他反倒能做得更好。所以我现在都跟他沟通,他也会越来越好。
查看原文

2010/05/20回复
谢谢妈妈们都不囹自己的宝贵经验,我其实就是想达到这个目的,让妈妈们把关于跟孩子沟通的经验和看过的好书推荐出来,让一时找不到方法的妈妈们作个参考,我希望所有孩子天真的心灵能得到爱护,试问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孩子纯真的心更可贵的呢?
楼上推荐的书迟点找来看,呵呵,其实更希望它的题目是《13岁前,父母改变孩子的一生》。生孩子是女人的责任,养孩子女人也分担了,现在教育孩子上还是妈妈比爸爸付出更多,归咎还是社会的不公啊。
楼上推荐的书迟点找来看,呵呵,其实更希望它的题目是《13岁前,父母改变孩子的一生》。生孩子是女人的责任,养孩子女人也分担了,现在教育孩子上还是妈妈比爸爸付出更多,归咎还是社会的不公啊。
2010/05/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