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的为养育儿女,可谓作出了难以估量的牺牲,从青春的消逝、身材的变形,到生活的照顾、精神的操劳,付出之艰巨,恐怕堪称世界之最了。
然而,不管是上万人的豆瓣网小组“父母皆祸害”的控诉,还是“妈妈的爱让我透过气来”的无奈,都像一把刀子,一刀一刀地割碎做妈妈的心。
孩子很难过,父母很难为,成为我们时代的写照。
做妈妈的,难道错了吗?还是孩子们错了?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尽管我们都曾经喜欢高尔基的《海燕》,但老高的这个说法还是让我们做妈妈的十分愤怒和沮丧。
对孩子的爱有两种,一种是本能的爱,一种是觉醒的爱,如果孩子在控诉我们,或者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使用了本能的爱,而非觉醒的爱。
本能的爱如果没有发展成觉醒的爱,也许,只是因为我们都上了孟郊《游子吟》的当。
在歌颂伟大母爱的诗歌中,《游子吟》最被广为传诵,影响最为深远,尽管它曾给过无数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它也对我们教育孩子的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怂恿了我们控制小孩的行为。且看全诗内容: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描写的情境是:一个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衣裳,因不舍得儿子迟归,故把衣裳缝得结实。
诗歌得出的结论是:母亲为儿子操心,缝衣裳,不舍得儿子离开,这是伟大的情怀,伟大到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就如小草不可能报答太阳的光辉一样。
隐藏的逻辑是:母亲情感上依恋儿子,生活上为儿子操劳,就已经伟大到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了。
这个逻辑很可能驱使我们行使了以下的权利:只要尽力为儿女提供了好的物质生活,给儿女赦免了一切的家务劳动之后,就可以无条件地要求子女要听话,并且好好学习;亦驱使父母产生自己的逻辑:要求你是因为爱你!
本能的爱——未经觉醒的爱——很可能为一些父母控制孩子的行为,朦上了一层爱与理性的面纱!
其实,《游子吟》本是一好好诗,只是,我们中华文化过分而片面地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而忽略了子女孝顺父母的基本前提——父母先把孩子教育成人格健全的人。
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来说,子女要孝顺父母,父母要正确培养子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天平,这个天平如果长期处于严重倾斜的状态,社会就会出问题。
我们的民族文化,尽一切可能地加重“孝顺”的法码,而对父母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问题,作为甚少。《游子吟》只是其中一个分量极重的文化法码。
看看我们语言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歌颂父母的伟大,如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没有任何一篇用父母眼光去赞叹和欣赏新生命的文章。
再看看在我们所能听到的流行歌,从《妈妈的吻》到《烛光里的妈妈》,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到《母亲》,从《常回家看看》到《一封家书》,都是对父爱母爱的热情歌颂。我们几乎听不到以父母的角度和口吻去歌颂儿童精彩世界的歌曲。
所有的文化载体,包括文学、诗歌、音乐、电影、电视,几乎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孩子,是新的生命,天真、无邪,充满无限创造性和可塑性,如此精彩的世界,为什么得不到文化的重视?这是不是刚好说明我们的文化,严重忽略了孩子的世界?
[ 本帖最后由 教子良方 于 2010-8-5 02: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