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对唐诗《游子吟》与家庭教育的思考

27704119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其实有一个问题的重点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就拿爱看电视和电脑来说吧。
小孩会这么想的,为什么大人自己也在看,可偏偏就禁止小孩看呢?这明摆着存在不公平。大一点儿孩子会讲究公平,他们会要求平等对待。
2010/08/03回复
九月微凉:
我听说过一个很匪夷所思的例子,广州,某个很有钱的妈妈,看着自己儿子读书辛苦,于是很尊重这个孩子的意愿,退学回家,爱买啥买啥,爱玩什么玩什么,玩多久都可以,刚开始,孩子很高兴,天天玩;后来,期待小区里过去的同学放学回来,一起玩;再后来,他不懂小伙伴说什么了,逐渐没有了朋友玩;再后来,这个孩子自闭,而且生妈妈的气,有很多房子可收租,不愁生活的他,终日无所事事……纯粹的完全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是爱孩子么?显然也不是。
查看原文
九月说得好!
所谓尊重,和让孩子体谅孝顺父母,其实是不冲突的,这是相互的,但是在孩子还没有自制力的时候,在符合孩子心理生理健康发育发展的前提下,适当的管理教育是必要的。
2010/08/03回复
zxsxhnnzxsxhnn83楼
谢谢九月的支持!

刚才发完言,本来已有些不想再看这个帖子了,说实话,这个帖子的题目实在让我有点惊心,不大愿总受刺激。谢谢植竣妈妈,我刚才瞄到你是最新的发言者,才顺手点开进来,看到九月和紫寒的发言。
2010/08/03回复
zihanyinmen:
其实有一个问题的重点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拿爱看电视和电脑来说吧。小孩会这么想的,为什么大人自己也在看,可偏偏就禁止小孩看呢?这明摆着存在不公平。大一点儿孩子会讲究公平,他们会要求平等对待。
查看原文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往浅了说:你的父母辛苦赚钱养你,做好饭菜等你吃,做每天家里家外要完成一大堆的事情后才能休息一下看这个电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作完了自己的部分,晚上有了休息时间;孩子你作为学生,你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的责任,那还谈何要求公平?

往深了说,父母长辈当年也是灯下苦读那么多年后,才得张文凭来到社会工作,打拼多年才有这个饭后休息看电视的休闲时间,如果你作为学生的阶段不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你且看你怎么日后这个好工作越来越难找的社会里,怎么生活,怎么立足,如何获得这看“电视”的资格?

言传身教,也不能讲求所谓的绝对公平,要么大家的责任倒过来,你养过,你做家务,我来做功课? 我必不抱怨。
2010/08/03回复
zxsxhnn:
谢谢九月的支持!刚才发完言,本来已有些不想再看这个帖子了,说实话,这个帖子的题目实在让我有点惊心,不大愿总受刺激。谢谢植竣妈妈,我刚才瞄到你是最新的发言者,才顺手点开进来,看到九月和紫寒的发言。
查看原文
其实我看了你的发言也觉得很欣慰:)
2010/08/03回复
zxsxhnnzxsxhnn86楼
谢谢九月!

刚看了你关于表扬和鼓励的帖子,很棒的帖子!
2010/08/03回复
九月微凉:
我听说过一个很匪夷所思的例子,广州,某个很有钱的妈妈,看着自己儿子读书辛苦,于是很尊重这个孩子的意愿,退学回家,爱买啥买啥,爱玩什么玩什么,玩多久都可以,刚开始,孩子很高兴,天天玩;后来,期待小区里过去的同学放学回来,一起玩;再后来,他不懂小伙伴说什么了,逐渐没有了朋友玩;再后来,这个孩子自闭,而且生妈妈的气,有很多房子可收租,不愁生活的他,终日无所事事……纯粹的完全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是爱孩子么?显然也不是。
查看原文
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溺爱孩子有根本的区别,我也绝对不主张溺爱孩子。现在有些家长,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溺爱孩子的行为背后,恰恰是隐藏着“希望孩子要听话”的愿望:孩子哭,这是不听话的行为,于是,买个雪糕,让孩子“听话”。
2010/08/03回复
九月微凉:
,往浅了说:你的父母辛苦赚钱养你,做好饭菜等你吃,做每天家里家外要完成一大堆的事情后才能休息一下看这个电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作完了自己的部分,晚上有了休息时间;孩子你作为学生,你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的责任,那还谈何要求公平?往深了说,父母长辈当年也是灯下苦读那么多年后,才得张文凭来到社会工作,打拼多年才有这个饭后休息看电视的休闲时间,如果你作为学生的阶段不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你且看你怎么日后这个好工作越来越难找的社会里,怎么生活,怎么立足,如何获得这看“电视”的资格?言传身教,也不能讲求所谓的绝对公平,要么大家的责任倒过来,你养过,你做家务,我来做功课? 我必不抱怨。
查看原文
哈,九月前面说的很有道理,后面说:“言传身教,也不能讲求所谓的绝对公平,要么大家的责任倒过来,你养过,你做家务,我来做功课? 我必不抱怨。”这就有点很幽默啦,孩子独立承担家务显然是不能胜任的任务。
2010/08/03回复
我看来看去,觉得很多朋友都没有真正明白我表达的是什么:这只是想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入的。而文化,会有糟粕的东西,甚至是毒素。比如重男轻女,造成男女不平等,这至今还是世界性的问题。自从西方兴起女权运动之后,进步了不了,当然也有随之而来的问题。
2010/08/03回复
我相信,九月,包括俊植妈妈,教育子女都有自己的好办法。

其实,语言是可以控制人的行为的。一个美国人,看到月亮,不会引起思乡之愁,而中国就会,这就是因为唐诗宋词中,有大师描写月亮与情感的诗词。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指责这些诗词不好,只是说明:语言可以控制人的思维和行为。

再打个比方,如果一天你在家楼下急着买支牙膏,你平时用黑人牌,今天,这个小店没有黑人牌的,有四个牌子,只有一个黑妹是你看过广告的,其他三个从来没听说过,那么,你一定会选择黑妹,因为你看过广告,知道这个牌子。这时,你买牙膏的行为,就已经被广告控制了,尽管这个时候,你脑子里未必出现黑妹的广告词或者广告画面。
2010/08/03回复
当一个人,在成长的时候,总是听到看到子女要如何如何孝顺父母,而很少听到看到父母应该如何尊重孩子,就很可能出现一种现象:当六七岁的小孩学习不认真的时候,就觉得孩子不懂体谅父母,对小孩进行道德上的判断,然后伤心,上火,小孩则紧张,害怕,内心深处则是愤怒。
2010/08/03回复
其实,小孩八岁开始逻辑思维才慢慢发展,在四岁之前,小孩都是天然自恋的,小孩认为,别人看到的世界和我看到的是一样,我会如何想别人就会如何想,这就是为什么三岁小孩会相信“月亮今晚不出来,是因为她感冒了”的原因。心理学上的三山实验等,早已证明了这个结论。

如果你的小孩在三岁至五岁之间,你可以用下面这个经典问题测试一下他的智力发展:

问题:小明妈买回巧克力做蛋糕,剩下一些巧克力,小明吃了一个,其他的妈妈放在冰箱A里面,这时小明出去外面和其他小朋友玩去了,小明回来之前,妈妈把巧克力从冰箱A拿到了冰箱B。现在问问你的孩子:小明回来饿了,又想吃巧克力,这个时候,他会去哪个冰箱找?

大人的答案:小明会去冰箱A找,因为他不知道妈妈拿到冰箱B里面去了,他记得的冰箱A。
四岁下以小孩的答案是:冰箱B。(四岁左右开始,小孩就能逐渐认识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可能是不同的)

如果你小孩只有三岁,他一定说:小明会去冰箱B找。因为你小孩已经知道,巧克力已经被小明妈换冰箱了。他会认为,小明也像他一样,知道巧克力在哪里。

如果你的小孩三岁就能说:小明会去冰箱A找,那你大可把他当超常儿童来培养,因为,他的智力发展超出了一般的儿童。

如果你小孩五岁了,还说小明去冰箱B里面找,那么,你小孩智力开发的问题,你要加油了。

[ 本帖最后由 教子良方 于 2010-8-3 15:18 编辑 ]
2010/08/03回复
美国人看见月亮不会思念家乡?

你有点太看不起美国人的诗歌了。要么买点美国人的诗歌看看?

诗人最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月亮是最好的想象对象,

美国人的历史虽然不错,文字积累却来自英国文学,

外国的诗人,音乐家也写月亮。

语言的力量可大可小,作为父母要慎用自己的语言利器。

不要把一切文化积累都当成月亮犯的错才好。
2010/08/03回复
回84楼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不会过多地去想复杂的东西。这时候需要父母去引导。
之所以说,父母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2010/08/03回复
92楼的话有道理。
2010/08/03回复
九月微凉:
美国人看见月亮不会思念家乡?你有点太看不起美国人的诗歌了。要么买点美国人的诗歌看看?诗人最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月亮是最好的想象对象,美国人的历史虽然不错,文字积累却来自英国文学,外国的诗人,音乐家也写月亮。语言的力量可大可小,作为父母要慎用自己的语言利器。不要把一切文化积累都当成月亮犯的错才好。
查看原文
我很少看美国人的诗歌,这是我孤陋寡闻了,如果美国人看月亮也会思念家乡,更说明了文化对人的思维的控制力。
2010/08/03回复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选一些从父母的角度去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何去爱孩子的文章,这些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一味都是从儿女的角度去美化父母的文章,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并不强烈,在青春期还很“叛逆”,等他们一当父母后,才体会到原来做父母这么辛苦,原来,以前自己不听话是错的,这时,就把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合理化,这个合理化一完成,很快,就以父母自居,来要求小孩如何如何了。
2010/08/03回复
从头至尾重新看了LZ和大家的帖子,觉得九月的关于“父母与儿子”任务换过来的说法,大有强词夺理之势,关于问“楼主要不要买美国的诗歌读读”的方法,大有讥讽之心。我觉得,楼主的表达,由此至终都没有攻击任何人,态度也很温和。楼主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和一个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反思,我觉得真的是用心良苦,观点也很独到,很有洞察力。
   
    人类都是很自恋的,对固有的事物都有顽固的观念,当哥白尼告诉世人,地球并非太阳系中心的时候,哥白尼被烧死了。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崇拜经典,你看那些人写学术论文,非得把古人搬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古人靠一靠。怪哉,中国,怪哉,中国人。
2010/08/03回复
快乐的妈妈007:
从头至尾重新看了LZ和大家的帖子,觉得九月的关于“父母与儿子”任务换过来的说法,大有强词夺理之势,关于问“楼主要不要买美国的诗歌读读”的方法,大有讥讽之心。我觉得,楼主的表达,由此至终都没有攻击任何人,态度也很温和。楼主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和一个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反思,我觉得真的是用心良苦,观点也很独到,很有洞察力。        人类都是很自恋的,对固有的事物都有顽固的观念,当哥白尼告诉世人,地球并非太阳系中心的时候,哥白尼被烧死了。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崇拜经典,你看那些人写学术论文,非得把古人搬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古人靠一靠。怪哉,中国,怪哉,中国人。
查看原文
前几天看了楼主的贴子,当时虽然觉得表达的观点是对的,但硬把游子吟拖下水,有点牵强.现在再看看,还是蛮有共鸣的.支持一下楼主.
2010/08/03回复
actually:
前几天看了楼主的贴子,当时虽然觉得表达的观点是对的,但硬把游子吟拖下水,有点牵强.现在再看看,还是蛮有共鸣的.支持一下楼主.
查看原文
你是100楼,所以,你的观点得一百分,哈哈
2010/08/03回复
猜你喜欢

与想象力有关的有趣绘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老爸说,如果不把孩子送回去上幼儿园,就和我断绝关系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如果你想做个轻松的母亲,请你这样做

对一个敏感的孩子(我儿子的真实故事,希望对一些敏感孩子的妈妈有帮助)

热点推荐

超市接连倒闭 现在轮到小诊所了

趁着有国补 年前定的电车终于提车了!

华南足道按摩依旧出色 体验非常愉快

初三冲刺倒计时 孩子因作业卷到哭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家具是选定制的还是买现成的好?

佛山图书馆是遛娃圣地 人少地方大

三本幼小衔接启蒙书 简单不花俏

细沥村油菜花开好看还免费 路近值得去

露丝卡文不到10蚊的南瓜包 值得推荐

外卖平台各种券花样多 你用哪个平台?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