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对唐诗《游子吟》与家庭教育的思考

28163119家有小学生


        做妈妈的为养育儿女,可谓作出了难以估量的牺牲,从青春的消逝、身材的变形,到生活的照顾、精神的操劳,付出之艰巨,恐怕堪称世界之最了。

        然而,不管是上万人的豆瓣网小组“父母皆祸害”的控诉,还是“妈妈的爱让我透过气来”的无奈,都像一把刀子,一刀一刀地割碎做妈妈的心。

        孩子很难过,父母很难为,成为我们时代的写照。

        做妈妈的,难道错了吗?还是孩子们错了?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尽管我们都曾经喜欢高尔基的《海燕》,但老高的这个说法还是让我们做妈妈的十分愤怒和沮丧。

        对孩子的爱有两种,一种是本能的爱,一种是觉醒的爱,如果孩子在控诉我们,或者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使用了本能的爱,而非觉醒的爱。

        本能的爱如果没有发展成觉醒的爱,也许,只是因为我们都上了孟郊《游子吟》的当。
  
        在歌颂伟大母爱的诗歌中,《游子吟》最被广为传诵,影响最为深远,尽管它曾给过无数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它也我们教育孩子的观念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怂恿了我们控制小孩的行为。且看全诗内容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描写的情境是:一个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衣裳,因不舍得儿子迟归,故把衣裳缝得结实。
    
  诗歌得出的结论是:母亲为儿子操心,缝衣裳,不舍得儿子离开,这是伟大的情怀,伟大到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就如小草不可能报答太阳的光辉一样。
  
        隐藏的逻辑是:母亲情感上依恋儿子,生活上为儿子操劳,就已经伟大到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了

        这个逻辑很可能驱使我们行使了以下的权利:只要尽力为儿女提供了好的物质生活,给儿女赦免了一切的家务劳动之后,就可以无条件地要求子女要听话,并且好好学习;亦驱使父母产生自己的逻辑:要求你是因为爱你!
  
        本能的爱——未经觉醒的爱——很可能为一些父母控制孩子的行为,朦上了一层爱与理性的面纱!

        其实,《游子吟》本是一好好诗,只是,我们中华文化过分而片面地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而忽略了子女孝顺父母的基本前提——父母先把孩子教育成人格健全的人。

       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来说,子女要孝顺父母,父母要正确培养子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天平,这个天平如果长期处于严重倾斜的状态,社会就会出问题。

       我们的民族文化,尽一切可能地加重“孝顺”的法码,而对父母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问题,作为甚少。《游子吟》只是其中一个分量极重的文化法码。

        看看我们语言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歌颂父母的伟大,如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没有任何一篇用父母眼光去赞叹和欣赏新生命的文章。

        再看看在我们所能听到的流行歌,从《妈妈的吻》到《烛光里的妈妈》,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到《母亲》,从《常回家看看》到《一封家书》,都是对父爱母爱的热情歌颂。我们几乎听不到以父母的角度和口吻去歌颂儿童精彩世界的歌曲。

         所有的文化载体,包括文学、诗歌、音乐、电影、电视,几乎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孩子,是新的生命,天真、无邪,充满无限创造性和可塑性,如此精彩的世界,为什么得不到文化的重视?这是不是刚好说明我们的文化,严重忽略了孩子的世界?

      


[ 本帖最后由 教子良方 于 2010-8-5 02:31 编辑 ]
2010/07/29
精选回帖
溺爱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好才会对孩子投入更多的精力。能上大学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2010/07/30回复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往浅了说:你的父母辛苦赚钱养你,做好饭菜等你吃,做每天家里家外要完成一大堆的事情后才能休息一下看这个电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作完了自己的部分,晚上有了休息时间;孩子你作为学生,你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的责任,那还谈何要求公平?往深了说,父母长辈当年也是灯下苦读那么多年后,才得张文凭来到社会工作,打拼多年才有这个饭后休息看电视的休闲时间,如果你作为学生的阶段不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你且看你怎么日后这个好工作越来越难找的社会里,怎么生活,怎么立足,如何获得这看“电视”的资格?言传身教,也不能讲求所谓的绝对公平,要么大家的责任倒过来,你养过,你做家务,我来做功课? 我必不抱怨。
2010/08/03回复
其实我看了你的发言也觉得很欣慰:)
2010/08/03回复
yuanyuhuiyuanyuhui106楼
2010/08/04回复
全部回帖
92楼的话有道理。
2010/08/03回复
九月微凉:
美国人看见月亮不会思念家乡?你有点太看不起美国人的诗歌了。要么买点美国人的诗歌看看?诗人最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月亮是最好的想象对象,美国人的历史虽然不错,文字积累却来自英国文学,外国的诗人,音乐家也写月亮。语言的力量可大可小,作为父母要慎用自己的语言利器。不要把一切文化积累都当成月亮犯的错才好。
查看原文
我很少看美国人的诗歌,这是我孤陋寡闻了,如果美国人看月亮也会思念家乡,更说明了文化对人的思维的控制力。
2010/08/03回复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选一些从父母的角度去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何去爱孩子的文章,这些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一味都是从儿女的角度去美化父母的文章,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并不强烈,在青春期还很“叛逆”,等他们一当父母后,才体会到原来做父母这么辛苦,原来,以前自己不听话是错的,这时,就把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合理化,这个合理化一完成,很快,就以父母自居,来要求小孩如何如何了。
2010/08/03回复
从头至尾重新看了LZ和大家的帖子,觉得九月的关于“父母与儿子”任务换过来的说法,大有强词夺理之势,关于问“楼主要不要买美国的诗歌读读”的方法,大有讥讽之心。我觉得,楼主的表达,由此至终都没有攻击任何人,态度也很温和。楼主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和一个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反思,我觉得真的是用心良苦,观点也很独到,很有洞察力。
   
    人类都是很自恋的,对固有的事物都有顽固的观念,当哥白尼告诉世人,地球并非太阳系中心的时候,哥白尼被烧死了。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崇拜经典,你看那些人写学术论文,非得把古人搬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古人靠一靠。怪哉,中国,怪哉,中国人。
2010/08/03回复
快乐的妈妈007:
从头至尾重新看了LZ和大家的帖子,觉得九月的关于“父母与儿子”任务换过来的说法,大有强词夺理之势,关于问“楼主要不要买美国的诗歌读读”的方法,大有讥讽之心。我觉得,楼主的表达,由此至终都没有攻击任何人,态度也很温和。楼主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和一个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反思,我觉得真的是用心良苦,观点也很独到,很有洞察力。        人类都是很自恋的,对固有的事物都有顽固的观念,当哥白尼告诉世人,地球并非太阳系中心的时候,哥白尼被烧死了。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崇拜经典,你看那些人写学术论文,非得把古人搬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古人靠一靠。怪哉,中国,怪哉,中国人。
查看原文
前几天看了楼主的贴子,当时虽然觉得表达的观点是对的,但硬把游子吟拖下水,有点牵强.现在再看看,还是蛮有共鸣的.支持一下楼主.
2010/08/03回复
actually:
前几天看了楼主的贴子,当时虽然觉得表达的观点是对的,但硬把游子吟拖下水,有点牵强.现在再看看,还是蛮有共鸣的.支持一下楼主.
查看原文
你是100楼,所以,你的观点得一百分,哈哈
2010/08/03回复
bbxbbx8楼
有道理,支持楼主!
2010/08/03回复
actually:
前几天看了楼主的贴子,当时虽然觉得表达的观点是对的,但硬把游子吟拖下水,有点牵强.现在再看看,还是蛮有共鸣的.支持一下楼主.
查看原文
谢谢支持,哈
2010/08/04回复
快乐的妈妈007:
从头至尾重新看了LZ和大家的帖子,觉得九月的关于“父母与儿子”任务换过来的说法,大有强词夺理之势,关于问“楼主要不要买美国的诗歌读读”的方法,大有讥讽之心。我觉得,楼主的表达,由此至终都没有攻击任何人,态度也很温和。楼主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和一个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反思,我觉得真的是用心良苦,观点也很独到,很有洞察力。        人类都是很自恋的,对固有的事物都有顽固的观念,当哥白尼告诉世人,地球并非太阳系中心的时候,哥白尼被烧死了。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崇拜经典,你看那些人写学术论文,非得把古人搬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古人靠一靠。怪哉,中国,怪哉,中国人。
查看原文
首先,关于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对换的道理,我认为我说得很有道理,当孩子要求绝对的公平的时候,要让孩子领会那不是真正的公平,是反思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因为父母孩子的角色不能对换,你不能做我的工作,我也不能做你的工作,

所以很多孩子要求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家休闲下来的时间,也要陪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的孙子一起不能看电视的要求是不公平的;这种单纯的一刀切的的公平不是真正的公平,真正的公平是明白各自职责,各自好好完成自己的职责,休闲是自己的职责完成后可以享受的成果,这样有内涵的公平相对起来是更公平的;

让孩子反思这个角色替换,不能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生活的道理很重要,因为父母在爱惜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读书工作生病恋爱,孩子从小明白自己各个阶段的职责,早日放手,让孩子有能力独力完成自己的职责,是对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的完成自己职责的个人能力的深度尊重。

楼主表达的是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愿望代替孩子的愿望,要深度尊重孩子的想法;而我认为很多人把尊重孩子的想法变成放任孩子的想法,这就过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的母爱都有罪的时候,就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了,一个古时候,能够放手让孩子出远门的妈妈,无论如何都不是不尊重孩子的愿望,不放手让孩子闯荡的母亲,出门之前密密缝,在联络非常不方便的古代,担心很久都不能见到出远门的孩子了,这样的想法有什么可挑剔的?

表达一个正常的想法也要从一个正确的命题开始,批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是没有道理的。

----------------------------------------------

关于楼主写的美国的月亮,生硬的从外国人的没文化来批评中国人的文化深厚,确实让我看了不爽,话说我也有买美国人的诗集,美国人也喜欢写月亮,因为月亮就挂在各国诗人的脑袋上面,这玩意这么容易看见,自然容易被拿来诵读,

除了尊重孩子,我们也要尊重事实,尊重自己的文化,也尊重别人的文化。
2010/08/04回复
159157:
我,一个大三的学生,本来这个号是用来宣传自己搞的补习社,但是,看到这个问题,不禁也想发表下意见。现在的家庭很多基本就那么一两个孩子,爸爸妈妈基本上就帮孩子包办了一切,孩子简直都是甜水里长出来的,家长普遍的溺爱是不争的事实。我两年前补习的孩子就是一个写照,初2了,还饭来伸手那种,吃饭还要妈妈催着,到了学期,还迷上了网络,本来成绩就不好,现在更惨不忍睹了,家里没人治得住他。家长以前就只是溺爱,现在知道后悔了,就打和骂,这时候再严厉已经没用了,孩子性格基本成型,坏习惯已经养成,为时晚矣。再说个成绩好的吧,溺爱也可以出成绩好的嘛,没错。但是,这仅仅是成绩的90几分,考个重点的问题,上到大学,那些家里环境好的孩子,明显看得出抗打击能力是差人一等的,是能够鄙视之的。为什么呢,大学时间多,穷孩子懂得珍惜时间,要不学习,要不自己努力赚钱。那些自小环境好的就要不整天在宿舍,要不整天花天酒地(这个就是自制力问题了,家长不在了)。有一点令我觉得更加奇怪的是,往往那些小气的吝啬的都是那些富孩子,这就关乎于品质问题的培养问题了。
查看原文
有道理
2010/08/04回复
aj_chen:
看完了所有的回复,基本都是反对LZ的,这里反对的人自诩有文化,我同意,千年以来儒学浸淫的结果。LZ也不必争了,居然还有人认为“父母呼,应勿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类部分的孔孟思想为国学精髓?国学之中也是有糟粕的,如果人生存在世不会反思,只懂追随,中国下去是不会有希望的。言尽于此,打住。
查看原文
2010/08/04回复
予妈予妈13楼
这个论题好复杂好难,感觉“父母皆祸害”不是没道理,但这题目有点太广了。不过讨论下挺不错,这样更促进父母反省和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有的父母是真的做的太差,的确应该反省,不能盲目愚孝或一味的顺应父母也是对的。但大多数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对孩子是尽职尽责的,咱不能找点理由就批判父母,更不能因为这就可以不孝敬父母吧?(咱就不说人性了,因为动物也会反哺)

有了孩子,才感觉教育孩子好难,等差不多有点经验了,孩子也长大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有的真是难教育啊,一样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也不同。如果怕父母教育不好,那生下孩子来送某个育儿场所集体教育圈养?先不说父母,不知会有多少个孩子同意?

一般父母对孩子疼爱是天性,教育孩子应是责任,而孩子要孝敬父母也应该,不论对错,应是一种义务。就算全送进养老院,那也不如有亲情感觉温暖、安全、踏实。
世界上讨论绝对的对错比较难,一切照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孩子孝的教育,行动强过语言,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咱自身先做好了再说吧。

个人认为《游子吟》还不失为经典,我还会让孩子学,起码孩子得知道。
2010/08/04回复
启悦启悦14楼
AH66338:
吹毛求疵无病呻吟哗众取宠
查看原文
强烈支持,此观点!
2010/08/04回复
予妈予妈15楼
[quote]原帖由 九月微凉 于 2010-8-4 07:10 发表

关于楼主写的美国的月亮,生硬的从外国人的没文化来批评中国人的文化深厚,确实让我看了不爽,话说我也有买美国人的诗集,美国人也喜欢写月亮,因为月亮就挂在各国诗人的脑袋上面,这玩意这么容易看见,自然容易被拿来诵读,

除了尊重孩子,我们也要尊重事实,尊重自己的文化,也尊重别人的文化。
2010/08/04回复
回九月104楼:
楼主表达的是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愿望代替孩子的愿望,要深度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因为现在中国的家长都是不够尊重孩子呀,在这个国情下,提一下要更尊重孩子,你就说怕尊重孩子就坐放任孩子。就好比一个朋友太内向了,你想对他说,你最好热情和外向一点,这时,别人却拦着你:你这样建议他,我怕他一下子又太外向了。哎这不纯粹抬杠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的母爱都有罪的时候,就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了!
    九月,楼主好像不是说这个的母爱有罪吧,楼主观点是,如果觉得这样的母亲就伟大到让儿子无以报答,如果母亲做到这样就已经足够是伟大的母亲,那么,这样的逻辑是有害的。
    看你写文字思维挺严密,看书也挺多的,但。。。
2010/08/04回复
回107楼:
这个论题好复杂好难,感觉“父母皆祸害”不是没道理,但这题目有点太广了。不过讨论下挺不错,这样更促进父母反省和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严重支持!这才是楼主的本意,也是我喜欢的
2010/08/04回复
启悦启悦18楼
发现马甲!
2010/08/04回复
启悦启悦19楼
发现马甲!

自弹自唱!
2010/08/04回复
不一定吧
凡事都有两面性
2010/08/04回复
猜你喜欢

与想象力有关的有趣绘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老爸说,如果不把孩子送回去上幼儿园,就和我断绝关系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如果你想做个轻松的母亲,请你这样做

对一个敏感的孩子(我儿子的真实故事,希望对一些敏感孩子的妈妈有帮助)

热点推荐

岭南印象园必打卡!探秘广州最大醒狮头

中国移动改8元套餐 还要登记问原因

老破小居住愁给老人换房 50W公寓能买吗

刮风下雨也不怕!广州儿童图书馆遛娃攻略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想要做无主灯,但是不想要吊顶怎么处理

围观下牛娃的特质 有哪些才算得上牛?

京东外卖好优惠 满15减10快冲

薅羊毛 京东买了很多一分钱的小物品

离婚后发现对方有私生子 能提精神索赔吗

家附近食砂锅粥 遇上经典假牛肉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