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今日话题】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妈妈们都是怎么看的呢?

1759570家有中学生

     《金羊网》报道:10月26日,在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宣讲活动中,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表示,广州市的教育规划纲要目前已进入征集意见阶段,备受关注的“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方案也被纳入其中,最快明年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现在的关键是有多少指标拿来分配,怎么分配的问题。目前有两种分配方案被纳入讨论,一种是平均分配;一种是分片分配。

    政策解读: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

        就是将优质高中的录取名额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出部分分配到各个初中,使得一些学习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免试直升高中。

  小编有话:
  看到新闻的时候,小编就在想,要是真的把优质高中的录取指标分配到初中,那那些在普通初中读书的孩子,不是也就有机会进入名牌高中了,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在小升初的时候为了择校的问题而烦恼吗?

  当然了,这都是小编的想法啦,孩子已经是初中生的妈妈,不知道妈妈们的看到这样的政策变化,都是怎样的心情呢?还有正在备考小升初的孩子的妈妈们,大家都会有什么打算呢?







[ 本帖最后由 安小慧 于 2010-10-27 11:27 编辑 ]
2010/10/27
全部回帖
昊昊妮昊昊妮沙发
我爱茶香:
要公平就用成绩来评比,择优录取才最公平,如果不是小升初不择优录取,家长又何须花那么多的钱去读民办初中,什么分配,还不是为那些有门路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我们这些没有后台的人又会“别分配”了。
查看原文
2010/10/28回复
┏┯┓┏┯┓┏┯┓┏┯┓┏┯┓
┠喜┨┠欢┨┠偶┨┠就┨┠顶┨
┗┷┛┗┷┛┗┷┛┗┷┛┗┷┛
2010/10/28回复
没事找事
2010/10/28回复
小升初这块肥肉让高中羡慕死了,所以,高中也来了。。。我就这样理解。有几个真正强的孩子能靠派位上好学校???想都不用想
2010/10/28回复
当初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了交钱上民校,并不是我们自愿的,只是我们没有后台也担心没有足够的运气,而唯一有的是孩子成绩还可以,为了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对这个社会失望(孩子这个年纪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认真了努力了也学好了,却不一定能上好学校?),我们不得不很勉强地和孩子说,社会给所有肯付出努力的人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的,关了这扇门,不是还有那扇窗开着呢吗?然后家长以付出血汗钱的方式来给孩子一个交代,让孩子有动力有希望继续努力下去。
    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不要再折磨这些好孩子,不要让他们眼瞪登地看着残忍的现实得出努力和不努力是没有分别的这个结果,要知道我们现在为了让孩子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们今天学得好,明年能考进好的学校,不是他们偷了抢了成绩不好的孩子的东西,而是他们比他们付出了更多努力的原因,他们得到的本就是他们应得的。可是如果他们看到的现实是他们比差生付出的更多,却得不到更多,那他们只能得出2个结论:1、要么是大人们欺骗了他们,这个社会支持不努力等收获;2、想通过努力得到相应的收获是傻瓜,抢别人的才是本事,才是社会支持的。试想一下,如果好孩子们对社会的认知是这样的,我们社会的未来在哪里呀?!难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公平教育想要教育出来的孩子吗?好可悲!

----------
2010/10/28回复
toolytooly7楼
每一项政策出台都会影响一批人,有好有坏,这是每个中国人一生都要经历的,因为资源少人口多。所以孩子的成长自上学开始就要受教育制度的左右,分配方式总是不断改变,所以做家长的思维就不能始终一根筋,把考试成绩作为孩子上学的唯一目标,向孩子灌输考上好中学就能考上好大学,进入好大学意味着将来有美好前程,这样孩子失去的太多,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受伤。其实不少家长也读过高等教育,社会分配是否真的与你的课本学习能力成正比呢。所以无论政策怎变化,都以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去应对,这样无论以后碰到什么困难孩子都有努力克服的精神和能力。
2010/10/28回复
还是我们八十年代时读书公平些,小学升初中统考,初中升高中统考,高中升大学也统考,差一分都不行,没地方交钱,都凭实力。现在越搞越复杂,猫腻越多,真是可悲
2010/10/28回复
yyy258yyy2589楼
留印
2010/10/28回复
yyy258yyy25810楼
留印
2010/10/28回复
aiy.06aiy.0611楼
新政的推出应该有一个征询各方面意见的程序;最起码也有一个过渡期,从今年的小学毕业生开始。一个政策影响着起码三届的学生,无数个家庭,太过儿戏,太过草率。
2010/10/28回复
颢子妈妈:
对好学校、好学生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公平的决定,对差学校的,有关系的是个好消息。就算是差学校的好学生的含金量和好学校的好学生还是不一样的吧。    试问,好高中两极分化大了,利于孩子的培养吗?差生也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自己没有向好好学习的意愿,占有好的资源又有什么用?只能是浪费资源。    我所认识的好学校的初中妈妈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泄气,请看看一个妈妈写的心声:        当初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了交钱上民校,并不是我们自愿的,只是我们没有后台也担心没有足够的运气,而唯一有的是孩子成绩还可以,为了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对这个社会失望(孩子这个年纪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认真了努力了也学好了,却不一定能上好学校?),我们不得不很勉强地和孩子说,社会给所有肯付出努力的人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的,关了这扇门,不是还有那扇窗开着呢吗?然后家长以付出血汗钱的方式来给孩子一个交代,让孩子有动力有希望继续努力下去。    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不要再折磨这些好孩子,不要让他们眼瞪登地看着残忍的现实得出努力和不努力是没有分别的这个结果,要知道我们现在为了让孩子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们今天学得好,明年能考进好的学校,不是他们偷了抢了成绩不好的孩子的东西,而是他们比他们付出了更多努力的原因,他们得到的本就是他们应得的。可是如果他们看到的现实是他们比差生付出的更多,却得不到更多,那他们只能得出2个结论:1、要么是大人们欺骗了他们,这个社会支持不努力等收获;2、想通过努力得到相应的收获是傻瓜,抢别人的才是本事,才是社会支持的。试想一下,如果好孩子们对社会的认知是这样的,我们社会的未来在哪里呀?!难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公平教育想要教育出来的孩子吗?好可悲!
查看原文
2010/10/28回复
看看国家的政策要怎么变吧,反正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很难在这方面有什么影响的,还不是只有适应大环境
2010/10/28回复
benduobenduo14楼
反正不会影响我,孩子成绩差,政策在怎么变,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2010/10/28回复
颢子妈妈:
对好学校、好学生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公平的决定,对差学校的,有关系的是个好消息。就算是差学校的好学生的含金量和好学校的好学生还是不一样的吧。    试问,好高中两极分化大了,利于孩子的培养吗?差生也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自己没有向好好学习的意愿,占有好的资源又有什么用?只能是浪费资源。    我所认识的好学校的初中妈妈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泄气,请看看一个妈妈写的心声:        当初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了交钱上民校,并不是我们自愿的,只是我们没有后台也担心没有足够的运气,而唯一有的是孩子成绩还可以,为了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对这个社会失望(孩子这个年纪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认真了努力了也学好了,却不一定能上好学校?),我们不得不很勉强地和孩子说,社会给所有肯付出努力的人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的,关了这扇门,不是还有那扇窗开着呢吗?然后家长以付出血汗钱的方式来给孩子一个交代,让孩子有动力有希望继续努力下去。    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不要再折磨这些好孩子,不要让他们眼瞪登地看着残忍的现实得出努力和不努力是没有分别的这个结果,要知道我们现在为了让孩子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们今天学得好,明年能考进好的学校,不是他们偷了抢了成绩不好的孩子的东西,而是他们比他们付出了更多努力的原因,他们得到的本就是他们应得的。可是如果他们看到的现实是他们比差生付出的更多,却得不到更多,那他们只能得出2个结论:1、要么是大人们欺骗了他们,这个社会支持不努力等收获;2、想通过努力得到相应的收获是傻瓜,抢别人的才是本事,才是社会支持的。试想一下,如果好孩子们对社会的认知是这样的,我们社会的未来在哪里呀?!难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公平教育想要教育出来的孩子吗?好可悲!
查看原文
说得对,顶!!可怜我们的孩子!
2010/10/28回复
民办高中到了挣钱的时候了,,,,
2010/10/28回复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梁健敏) 昨日,广州传出明年推行“直荐高中”的新升学途径。已择校的家长担心对应届生不公,他们认为新政会加剧学生入读名校的竞争;更担心推荐名额和选拔方式“黑箱操作”。不少家长希望新政推迟3年实施,选拔细则量化公平可监督,并广泛征求学校、学生的意见。
  担心1:已择校生上名校竞争大
  “应该在学生入初中前就出这方案,现在都不知怎么填志愿了”;“对已择校的学生真不公平,现在孩子要考上名校竞争又大了。” 昨日,不少家长致电本报询问。
  “对择校的学生真不公平,当初我们挤破了脑袋择校,结果突然来了这个政策。” 16中初三的学生家长郭妈妈说。
  不少在3年前小升初时择校的家长认为,择校本是为了增加孩子考入名校的机会。但是新政之下,名校学位分派后减少,差校的学生也可以上好学校。择校生在优秀初中名列前茅的机会自然比在普通高中少。不但不能进入被“分派”行列,参加中考时的竞争无形中增加了。
  家长们称,对于新政缓解择校的初衷表示理解,但是对于改革的时间点应慎重选择,他们希望能有延续性,起码3年后再实行。
  担心2:名额分配和操作公平性
  除了改革的时间点之外,不少家长对选拔方法也十分关注。
  至于方案具体内容,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如何分配和分配的量未能确定,“分配量太少起不到减少择校的效果,分配量太大影响中考”,所以方案还未能出台。但是即便如此,已让家长们深感忧虑。
  “我们很担心名额分配不公平,担心因此滋生腐败。”广州外国语学校家长何先生表示,目前中考可算是最公平的一次考试了,小学入学,小升初处处都有“推荐”存在,名额分配到谁,评估方式怎么样,普通人根本无法知情。如果连升高中也推荐,这最后的阵地也“失守”了。
  “用哪些成绩来加权形成排名?推荐生比例多少合适?各校名额怎么分配才公平?推荐是点对点的选择,还是像小升初推荐生的标准等?”这些都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65中学生小鸣的爸爸说:“选拔方案必须公平,把选拔的细则量化,可操可控,并全程接受监督,否则难免让人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方案公示,在不同的学校、老师、家长当中进行调研。”
  担心3:民校学生可否也“分配”
  如果说择入公校的学生尚存分派机会,那么民校学生是否能“包分配”,也为广大民校家长所焦虑的。
  中大附中学生小猫的妈妈也十分焦急:“名额会分配到民校吗?”但是民校不被包括在新政之内,等于直接加剧了民校学生进入好高中的竞争,“如果有一天,孩子看到比他差没他用功的同学也进入名牌学校但他没有,他会怎么样想?”
  不少家长表示,从广州初中来看,民办学校集中着大部分优质生源。那么对于民办学校中有能力升读重点高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这直接扩大了民校学生的竞争。
  广雅实验学校校长吴广淇坦言,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民办学校不应被区分开来。“实现教育均衡,不能把我们排除在外。我们学校每年考上华附、省实等名校的学生不少,考上名牌大学的,很多都是从我们这里初中毕业的。”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民校学生是否被分配,是按照学校人数还是毕业生人数,如今还在研究中。
2010/10/28回复
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对于目前已通过择校方式进入不同层次初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1、 好学校的优等生:弊大于利,因为学校集中了很多优秀学生,而学校分到的指标跟其他学校一样,能通过推荐方式的学生进入自己心仪学校的可能性很少,所以学生基本要靠中考来进入高中。这类学生会推高前6所的录取分数线。
2、 好学校的中等生:弊大于利,因为不可能拿到推荐指标,故基本要靠中考来进入高中。这类学生会推高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3、 好学校的差等生:弊大于利,因为不可能拿到推荐指标,故基本要靠中考来进入高中。
4、 中等学校的优等生:利大于弊,因为不用通过与好学校的前2类学生竞争即可以进入前6所。
5、 中等学校的中等生:弊大于利,因为不可能拿到推荐指标,故基本要靠中考来进入高中。这类学生会推高普高、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6、 中等学校的差等生:弊大于利,因为不可能拿到推荐指标,故基本要靠中考来进入高中。
7、 差学校的优等生:利大于弊,因为不用通过与好学校、中等学校的前2类学生竞争即可以进入示范性高中。
8、 差学校的中等生:弊大于利,因为不可能拿到推荐指标,故基本要靠中考来进入高中。这类学生会推高普高的录取分数线。
9、 差学校的差生:影响不大,因为这部分学生的目标是职业高中。
     综上所述,如果在现阶段对通过择校进入初中的学生实施该方案,得益的是2类学生:中等学校和较差学校的优等生,而损害的是更多学生的利益,该方案应在初中生源平均的情况下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现阶段实施还会加剧示范性高中生源的差异,通过中考进来的学生和推荐生的水平差异会很大,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示范性高中要追求升学率就只有通过分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2010/10/28回复
猜你喜欢

2016指标到校隐藏重大秘密?海珠初中生悲催了?

学区化对学位房的影响

妈妈网首发(已更新,增加学位部分)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谈教育

公立,借读,派位等一系列问题的感想

双胞胎孩子的家长一起为公办幼儿园摇号政策呼吁一下吧!

我看中考新政

热点推荐

广州这个新地标耗资70亿 却免费开放

永旺均一人气爆棚!10-30元买疯了!

广九原班人马开新店!未到饭点就排长龙

我帮同事提前转正 她却背后说我坏话

新手零失败炒河粉 配小米粥太香了

番茄炒牛肉 营养丰富酸酸甜甜很开胃

换房看配套!大学城换四房太难选!

富贵迷人眼的博物馆 被惊艳到了

番禺新露营地-大树花园

物美价廉好吃的肠粉 8元叉烧肠肉超多

一包吐司搞定亲子DIY!爆浆三明治超简单

打工人福音!一人食自助火锅自在

孩子说不想上学,我该怎么沟通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