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肠,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小吃之一,一碟肠粉一碗粥,往往就是一个经典早餐。比较传统的拉肠会采用布拉的形式,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许是为了方便,也许是其他原因,使用多层柜式不锈钢蒸柜的拉肠做法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据说,两种形式的拉肠米浆的配方是有点不同的,而在不同的店里,因着各种原因,品质的不同就更多了。以下就是在平常街头小吃店经常可以吃到的柜式蒸柜出品的拉肠,相信大家都曾经吃过了。味道好坏,出品优劣,大家心中自有评定。毕竟,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希望,也相信这个传统的小吃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当然也希望真的能出来一个有可能执行的标准,让大家都能品尝到典型的、传统的、可口的拉肠粉。发帖之后,看到广州猛人童鞋的技术分析,颇有感触,特意到另外一家小店点了份牛肠加蛋底,感受了下。磨浆,这个看来也不太可能的,牛肉是肉片,肉糜是没有啦,不过肉片都腌制过,味道肯定是有的,至于酱油的味能否完全渗透,这个肯定是不如打烂的肉糜的。蛋底其实会融入米浆中,皮会略厚,偏白(蛋白嘛),不过只要浆底不太差,掺和了蛋香的肠皮还是有很好的口感味道的。酱油是比较典型的甜酱油,不会太过,感觉平日消费还是对得起的。有机会,还会多尝试几家的拉肠,希望找出真正的好拉肠。。呵呵。
肠粉的灵魂有两个,一是必须用磨出来的米浆,现在大部分是用粉兑水沟出来的,第2是猪肉必须剁成肉糜,现在 ...系呀,真正的肠粉系用米磨出来的,那象某些人用粘米粉+澄粉兑水就说是肠粉了,还大言不惭放在网上显示。
宝儿的天空:前年清明回老家,因为有大锅、烧柴的炉,妈妈做了潮汕肠粉给我们吃。真是很好吃的!从磨粉到蒸出来全部由妈妈操刀,我们几兄妹在一边打杂,其乐融融!吃的不仅是肠粉,更重要的是亲情。查看原文好羡慕呀,最中意在家里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