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持有房子和持有现金差不多
2002442房产楼市
不管是房多或是房空, 都有自己道理, 都能说出一大堆来支持自己观点. 不能说谁对谁错,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正常逻辑的, 说出来的都是有道理的. 问题是未来是不确定的, 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 某个因素的有道理, 并不能推导出整体.
类似盲人摸象, 每个人都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大象是什么样子, 有两个方法可做了: 1) 有眼睛的人(上帝); 2) 综合每个盲人的意见, 描绘出大象的样子.
由于我们都只是人, 不是上帝, 对于未来, 我们就是盲人, 我们是看不见的. 那么只能通过第二个途径,综合考虑每个人的因素, 去描绘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当然只是近似的描绘, 除了上帝, 没人能完全确定未来.
上面都是废话, 现在正式开始:
首先要说明一下的是房子的属性, 房子用来干什么? 是用来住吗. 不完全是.
住只是它的消费属性, 但房子有一个很重要的金融属性, 可以用来投资赚钱. 所以它是个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一体的商品.
哪些人买来投资, 哪些人买来消费? 这个问题似乎很笨, 但很重要.
实际上所有的人买房子都有投资的考虑, 投资属性是排在前面的. 你说你是刚需, 买来只是自住的, 你不会考虑投资? 刚需买房同样有投资的考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买的房以后会涨,而不跌, 这就是一种投资心理.
不理解这一点, 就会被忽悠, 比如说什么刚需任何时候买房都没错, 反正自住没区别. 怎么会没区别呢, 同一幢房子100万买, 和50万买你会觉的没区别???
所以说刚需是拥有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种心理的.
说完刚需, 再来说投资者, 投资者很简单, 肯定自己住的房子有了. 然后再去买房. 买了房等升值或用来出租.
你可以看得出来, 刚需比投资者想的东西要复杂很多.
但两者都关心同一件事: " 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也就是盲人心里想的 "这个大象是什么样子".
涨还是跌, 取决于供需关系. 供的方面大家看到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 不要说二手房一大堆, 一手房的为库存量也是居高不下.
需求方面, 是一个钱的问题, 有钱就有需求, 那些嘴巴说想买房又没有钱的主, 连刚需都算不上, 是无效需求.
之前几年房价为什么涨, 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不错, 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 手上有钱. 另一个是国家使劲的印钱.
国家印钱是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印呢, 显然不行. 印的钱可以比实体经济多, 但是最终还 是要受限于实体经济, 如果经济不好, 还大规模的印钱. 那老百姓能拿钱当饭吃吗?
现在的情况是:
1) 经过那么多年建房, 房子己经很多了, 据说空置N千万套房; 存量房要卖N个月; (供)
2) 经过那么多年的房价上涨, 上涨的速度是超过经济速长和收入的增长的, 到目前为止, 房价己经脱离了一般人的收入水平. 一般外地来广詶深圳打工的, 根本想都没想能在这里买房; (求)
3) 经济发展开始放缓了, 印钱的速度被迫放慢了. (求)
实际上供求关系己经逆转, 所以预期大涨的可能性己经很小. 投资者很是敏感的, 所以现在你还能看到买房投资的吗.
有很多人会说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再怎么说, 买房在手, 总比拿着钱在手好吧.
这种说法在某种情况下是正确的, 因为钱印的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是要多一些的. 也就是通货膨胀.
但是这里有个因素就是房价在前几年的增长速度比印钱和经济增长速度都要快. 也就是房价在前几年的上涨己经预支了未来的上涨.
所以未来的很可能会是, 房价停止上涨, 可能是涨一点, 跌一点, 再涨点这样一种僵持的状态. 而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生活必需品, 工资收入会继纽涨, 从而慢慢追上房价,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着陆.
这个时候, 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你现在手上有一百万, 假设选择买房, 五年过后你手上这套房价值还是一百万, 你可以卖掉换成一百万现金.
如果你不买房, 五年后手上这一百万现金没变.
但是其他的东西价格涨了, 你这一百万五年后没有现在值钱了.
那拿着钱, 还是拿着房子好呢, 自己算一下就清楚了:
一百万放着理财或定期每个月能拿多少?
一百万的房子出租每个月收多少?
刚需请忽视这个选择题, 因为家的感觉不是钱能衡量的.
2015/05/22
精选回帖
love31315楼
本帖最后由 love313 于 2015-5-23 11:45 编辑 这个时候, 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你现在手上有一百万, 假设选择买房, 五年过后你手上这套房价值还是一百万, 你可以卖掉换成一百万现金. 如果你不买房, 五年后手上这一百万现金没变. 但是其他的东西价格涨了, 你这一百万五年后没有现在值钱了. 那拿着钱, 还是拿着房子好呢, 自己算一下就清楚了: 一百万放着理财或定期每个月能拿多少? 一百万的房子出租每个月收多少? ==========================================================地段好的房子,100买入,都会博5年后上涨30-50%。
2015/05/23回复
cnhermes201427楼
楼主讨论的是无风险或低风险套利,你这个是专业投资了
2015/05/23回复
ylqq33楼
本帖最后由 ylqq 于 2015-5-24 01:20 编辑 没看懂LZ的意思。。。我买第一套房确实没往投资方向考虑,只是当时反正要租房,并且也打算要BB了,最重要的是租房和自己的房子,感觉是完全不同,租的房子感觉自己是飘的,住自己的房子有种心很安稳的感觉。我当时决定买房,甚至作好了房价要跌的准备。而第二套房也是定位为改善型自住为主的,也考虑过如果跌破买入价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自己能力够得着,不要想得太多,因为变化太快了,基本跟不上的,想好自己的第一目的,和能不能承当最坏的风险就可以了。我有认识的同事,就是想得太多,失去了N次入市机会,到现在还没买房。。。。。中国人首先是考虑安居,房子太重要了,所以不考虑涨跌问题,刚需的还是要搞店一套房先吧?然后再有余钱再考虑当时的楼市是否值得投资,比如现时肯定是股市比楼市值得投资了,但放到3-5年前,就刚好相反了。
2015/05/24回复
Kimmo36楼
是啊,我开始也以为跑赢通胀就可以。但是实际情况是,这10年来,那一年的5年期国债利率是低于CPI的?真的买了国债就不亏吗?我后来才意识到,真的要自己不跑输给其他中国人(别人),唯一的途径就是要赶上大家财富的增长速度。啥意思?就是假设我今天的财富占了中国人总财富的万万份之2,到明年同样时间,我仍然占有社会总财富的万万份之2,那么没输,如果是万万分之3,那么我赚了,如果是万万分之1,不管今年财富增值多少,相比别人,我都跑输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当年的万元户,现在已经有些跑输大盘的原因。他们的财富有增值,也没跑输CPI,只是没跟上全社会增长速度罢了。M2其实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所以我觉得紧盯这个会更合理一下,至少跟上了就不会被人打劫。房产这几年无非也就是跟上M2的速度而已,保值而已。只是那些跑输大盘的人,硬要说房价暴涨了,其实他们没看到这几年M2的增长速度是多少而已。当然,如果你坚持说跟上CPI自己就没输,那么我只能说,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每个人的努力不一样,才导致今天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你的目标你做主,自己考虑了,不过相信你被全社会打劫过几年之后,就会认同了。
2015/05/24回复
全部回帖
hongeee楼沙发
Kimmo:
还有,我过去总觉得自己收入增速超过CPI,就叫跑赢通胀,资产就不算亏了。但我发现,每年统计局的CPI总是那么低,而我虽然每年持有的5年期国债利息虽然完胜CPI,但还是感觉自己每年像被打劫了一样。于是我又调整了思路,想着超过GDP增速总叫没拖后腿了吧,结果呢,还是越来越穷(相比楼价增速)。再后来,我才发现,这背后还有一只听都没听过的黑手,叫M2。领导说他的合理水平是 GDP+CPI+2-3%浮动,而传说中的“屎上最低”居然是10.8%。天啊,今年10.8%,还“屎上最低”,这十年来增幅能够赶上它(就别梦想超越了),风险又不那么大的投资有那些啊?......
查看原文你这里混淆了M2和通货膨胀的概念了. 正常你能跑过通货膨胀就行了. 当然现在统计出来的通货膨胀率是不准了, 那又是另外一会事了.
我理解的M2是资金的宽松度. 比如实体经济价值是100亿, 但是货金不能刚好就发100亿, 这样是不利于流通的.
打个比方: 洗个瓶子可以装一半的水, 然后盖好盖子使劲晃动. 你不会把整个瓶子装满水, 那样是晃动不起来的.
这里的水就是实体经济价值, 瓶子就是M2的大小. M2一定要大过实体经济的.
我理解的M2是资金的宽松度. 比如实体经济价值是100亿, 但是货金不能刚好就发100亿, 这样是不利于流通的.
打个比方: 洗个瓶子可以装一半的水, 然后盖好盖子使劲晃动. 你不会把整个瓶子装满水, 那样是晃动不起来的.
这里的水就是实体经济价值, 瓶子就是M2的大小. M2一定要大过实体经济的.
2015/05/23回复
hongeee楼4楼
006地球人:
我买房没有想到升值的问题,只是家人喜欢和就近。无考虑其他。其实当时买都挺亏的
查看原文从一般的情况下, 大部分的人都会考虑买了这个房以后会是涨还是跌. 如果涨, 就是早下决心买. 如果跌, 就会推迟买.
当然有些人完全不考虑房价预期涨还是跌. 这个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据说是财商低(不是贬义词)因为不考虑理财问题, 房子这么大的支出, 就是一项理财, 都不考虑, 只能是财商低了.
财商低的人, 钱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过的舒服才是他们考虑的. 这种人也要达到一定境界才行, 凡夫俗子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当然有些人完全不考虑房价预期涨还是跌. 这个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据说是财商低(不是贬义词)因为不考虑理财问题, 房子这么大的支出, 就是一项理财, 都不考虑, 只能是财商低了.
财商低的人, 钱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过的舒服才是他们考虑的. 这种人也要达到一定境界才行, 凡夫俗子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2015/05/23回复
梦蝶19856楼
其实客观看就是需求关系和通胀水平影响房价。而管理层为推动经济发展而制造泡沫,却决定着房价。至于说购买力,一线城市并不缺乏。小学群到高中群,深圳广州混的保守30%的有两套房,99%的有一套房。
如果我们觉得周围的人都买不起房,其实是我们所处圈子和其它圈子的差异导致的误判。
如果我们觉得周围的人都买不起房,其实是我们所处圈子和其它圈子的差异导致的误判。
2015/05/23回复
shenxin1315315 发表于 2015-05-23 13:48
楼主分析的最大漏洞在于没有区分不同地段的不动产,房子之所以被称为不动产而区分于一般商品,或者说买房被..
2015/05/23回复
cnhermes201410楼
hongeee 发表于 2015-05-23 16:08
回复 006地球人 的帖子
从一般的情况下, 大部分的人都会考虑买了这个房以后会是涨还是跌. 如果涨, 就是早..
2015/05/23回复
ylqq13楼
没看懂LZ的意思。。。
我买第一套房确实没往投资方向考虑,只是当时反正要租房,并且也打算要BB了,最重要的是租房和自己的房子,感觉是完全不同,租的房子感觉自己是飘的,住自己的房子有种心很安稳的感觉。我当时决定买房,甚至作好了房价要跌的准备。
而第二套房也是定位为改善型自住为主的,也考虑过如果跌破买入价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
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自己能力够得着,不要想得太多,因为变化太快了,基本跟不上的,想好自己的第一目的,和能不能承当最坏的风险就可以了。
我有认识的同事,就是想得太多,失去了N次入市机会,到现在还没买房。。。。。
中国人首先是考虑安居,房子太重要了,所以不考虑涨跌问题,刚需的还是要搞店一套房先吧?然后再有余钱再考虑当时的楼市是否值得投资,比如现时肯定是股市比楼市值得投资了,但放到3-5年前,就刚好相反了。
我买第一套房确实没往投资方向考虑,只是当时反正要租房,并且也打算要BB了,最重要的是租房和自己的房子,感觉是完全不同,租的房子感觉自己是飘的,住自己的房子有种心很安稳的感觉。我当时决定买房,甚至作好了房价要跌的准备。
而第二套房也是定位为改善型自住为主的,也考虑过如果跌破买入价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
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自己能力够得着,不要想得太多,因为变化太快了,基本跟不上的,想好自己的第一目的,和能不能承当最坏的风险就可以了。
我有认识的同事,就是想得太多,失去了N次入市机会,到现在还没买房。。。。。
中国人首先是考虑安居,房子太重要了,所以不考虑涨跌问题,刚需的还是要搞店一套房先吧?然后再有余钱再考虑当时的楼市是否值得投资,比如现时肯定是股市比楼市值得投资了,但放到3-5年前,就刚好相反了。
2015/05/24回复
hongeee楼14楼
ylqq:
没看懂LZ的意思。。。我买第一套房确实没往投资方向考虑,只是当时反正要租房,并且也打算要BB了,最重要的是租房和自己的房子,感觉是完全不同,租的房子感觉自己是飘的,住自己的房子有种心很安稳的感觉。我当时决定买房,甚至作好了房价要跌的准备。而第二套房也是定位为改善型自住为主的,也考虑过如果跌破买入价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自己能力够得着,不要想得太多,因为变化太快了,基本跟不上的,想好自己的第一目的,和能不能承当最坏的风险就可以了。我有认识的同事,就是想得太多,失去了N次入市机会,到现在还没买房。。。。。中国人首先是考虑安居,房子太重要了,所以不考虑涨跌问题,刚需的还是要搞店一套房先吧?然后再有余钱再考虑当时的楼市是否值得投资,比如现时肯定是股市比楼市值得投资了,但放到3-5年前,就刚好相反了。
查看原文有考虑跌和涨, 就己经是有了投资方面的考虑了.
很多人不明白, 自己做决策的时候的心理. 我个人认为没人买房的时候没有投资方面的考虑.
你刚才说了, 考虑了跌带来的风险. 比如跌10%, 你可以承担, 因为这跌10%的风险, 你有其他因素考虑, 你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 假设跌50%, 跌100%变成无价值, 你还会买了?
真正的没投资考虑的人, 只是为了住而买的人, 他就完全不考虑将来跌多少. 在现在这个经济社会里, 买房时完全不考虑跌涨的人应该很少.
最多是跌的程度愿意承担而己. 意思是愿意承担这次投资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每个人承担风险的容忍度是不同的, 你愿意承担下跌10%, 别人可能是5%, 0, 甚至要求一定要上涨. 基于这些不同的考虑, 做的决策就不同了.
对于纯投资的人来说, 会考虑两个问题: 1) 买还是不买, 2) 什么时候买.
而对于刚需来说, 只会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买.
不管承不承认, 很多人买房的时候是基于: 房价会再涨或是至少房价不会大跌.
假设你的预期是房价会大跌 (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你会买吗?
总之, 刚需在买房的时候肯定也会有投资性的考虑.
投资性的考虑和消费性考虑在不同时候占的重要性不一样, 前几年房价疯涨的时候, 投资性的考虑是占主导的, 那个时候刚需去买房, 是要跟投资者抢的, 根本不看房子适不适合住, 买了再说. [当然有些特别的人在当时还是要看房子好不好, 那些人基本没买到房]
14 年到现在, 消费性考虑开始占主导了, 刚需买房先要考虑房子住的舒不舒服了. 但不能否认投资性的考虑还是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心里的.
很多人不明白, 自己做决策的时候的心理. 我个人认为没人买房的时候没有投资方面的考虑.
你刚才说了, 考虑了跌带来的风险. 比如跌10%, 你可以承担, 因为这跌10%的风险, 你有其他因素考虑, 你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 假设跌50%, 跌100%变成无价值, 你还会买了?
真正的没投资考虑的人, 只是为了住而买的人, 他就完全不考虑将来跌多少. 在现在这个经济社会里, 买房时完全不考虑跌涨的人应该很少.
最多是跌的程度愿意承担而己. 意思是愿意承担这次投资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每个人承担风险的容忍度是不同的, 你愿意承担下跌10%, 别人可能是5%, 0, 甚至要求一定要上涨. 基于这些不同的考虑, 做的决策就不同了.
对于纯投资的人来说, 会考虑两个问题: 1) 买还是不买, 2) 什么时候买.
而对于刚需来说, 只会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买.
不管承不承认, 很多人买房的时候是基于: 房价会再涨或是至少房价不会大跌.
假设你的预期是房价会大跌 (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你会买吗?
总之, 刚需在买房的时候肯定也会有投资性的考虑.
投资性的考虑和消费性考虑在不同时候占的重要性不一样, 前几年房价疯涨的时候, 投资性的考虑是占主导的, 那个时候刚需去买房, 是要跟投资者抢的, 根本不看房子适不适合住, 买了再说. [当然有些特别的人在当时还是要看房子好不好, 那些人基本没买到房]
14 年到现在, 消费性考虑开始占主导了, 刚需买房先要考虑房子住的舒不舒服了. 但不能否认投资性的考虑还是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心里的.
2015/05/24回复
cancgl15楼
自住和投资本来就是两个方向,不是你想就能两者都兼顾就能找到合适的房子。有时自住的要求太明显,没法兼顾投资,能保值就行了。第二套房也不一定是投资型,也有特殊例子,比如工作变动,或者人口变更。第一套不能兼顾投资的自住房如果也失去自住功能,卖掉好了。
很多人发表意见的时候并没有去看大数据,都只是根据个人见解或者接触的圈子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意见,这相当有局限性。因为采样就不平衡。有时就算是专业人士的见解也不一定正确,因为他可能也没有看大数据而且带了主观判定。
我虽然不在国内,但是房地产有些方面是共通的。国内地产经纪大多没牌,有没有牌可以考我也不清楚。但国外是要考牌的。本地地产经纪考牌要考五次试,每次考试看的书有黄页哪么厚。全职考也要看三个月书。挂牌后只是地产公司的自雇员工,没有底薪,相反还要给地产公司挂牌费,每完成一个生意还要给地产公司抽佣。这么大压力下还能做多年的地产经纪,照道理应该比国内水平高很多。我遇到一个做了十八年的经纪,水平很高了,还考了房产评估牌。当时我们有投资房地产,找她评估给意见。她当时的建议是搬去新买的房子自住,把现在的房子卖掉。因为现在住的社区很一般,多年增值不高。不如卖掉再找一个升值潜力高的区买一个房子暂时出租,过几年楼市热的时候再卖掉。当时她对我所住小区的评价也是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的感性认识,我们当初买房也确实考虑自住为主兼顾自己经济能力,但求舒服一点治安好一点,不是那种印巴区不升值还贬值就行。这个区也有明显缺陷,就是附近有堆填区,这也是大家认为它不升值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初买房投资几乎没有考虑,不求升值但求保值。事情的转折点在于我们咨询哪个区的升值潜力好时她给了我们一份数据。就是本市每个社区不同房型20年,10年,5年,3年和1年的增长指数。让我们自己看短期数据如果我们打算3-5年就卖房的话。看过这份数据我们实在大吃一惊,自住的小区的增长能力一点不比一些传统所谓好学区的升值低。不但不低,短期的升值还高过那些好学区。看到这个数据我就笑了,如果打算短期就卖,我何苦一买一卖损失两次中价费。就继续持有出租一两年后卖掉好了。可见专业人士的建议也不一定准确。
通过这个例子,我觉得所有对市场的预测或者评估都应该建立在大数据上,单凭对接触到的圈子例子就下结论容易有偏差,因为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而大数据反映的客观事实,没有任何主观因数。不过同一份客观数据,侧重面不同,主观解答也是有可能不同的。看你侧重哪方面。比如就算数据表明这区升值不好,但因为离你工作地点近,对你而言交通方便的权重高于升值潜力,你还是会买这个区的房。刚需和投资不能两全。如果两方面都兼顾,自然两方面都不能达到最大效益。
离楼主的题目有点远了,回应题目持有房子和持有现金当然是不同的。房子有可能升值有可能贬值,现金永远只能是贬值。要比就比买房子和其理财方式。
很多人发表意见的时候并没有去看大数据,都只是根据个人见解或者接触的圈子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意见,这相当有局限性。因为采样就不平衡。有时就算是专业人士的见解也不一定正确,因为他可能也没有看大数据而且带了主观判定。
我虽然不在国内,但是房地产有些方面是共通的。国内地产经纪大多没牌,有没有牌可以考我也不清楚。但国外是要考牌的。本地地产经纪考牌要考五次试,每次考试看的书有黄页哪么厚。全职考也要看三个月书。挂牌后只是地产公司的自雇员工,没有底薪,相反还要给地产公司挂牌费,每完成一个生意还要给地产公司抽佣。这么大压力下还能做多年的地产经纪,照道理应该比国内水平高很多。我遇到一个做了十八年的经纪,水平很高了,还考了房产评估牌。当时我们有投资房地产,找她评估给意见。她当时的建议是搬去新买的房子自住,把现在的房子卖掉。因为现在住的社区很一般,多年增值不高。不如卖掉再找一个升值潜力高的区买一个房子暂时出租,过几年楼市热的时候再卖掉。当时她对我所住小区的评价也是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的感性认识,我们当初买房也确实考虑自住为主兼顾自己经济能力,但求舒服一点治安好一点,不是那种印巴区不升值还贬值就行。这个区也有明显缺陷,就是附近有堆填区,这也是大家认为它不升值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初买房投资几乎没有考虑,不求升值但求保值。事情的转折点在于我们咨询哪个区的升值潜力好时她给了我们一份数据。就是本市每个社区不同房型20年,10年,5年,3年和1年的增长指数。让我们自己看短期数据如果我们打算3-5年就卖房的话。看过这份数据我们实在大吃一惊,自住的小区的增长能力一点不比一些传统所谓好学区的升值低。不但不低,短期的升值还高过那些好学区。看到这个数据我就笑了,如果打算短期就卖,我何苦一买一卖损失两次中价费。就继续持有出租一两年后卖掉好了。可见专业人士的建议也不一定准确。
通过这个例子,我觉得所有对市场的预测或者评估都应该建立在大数据上,单凭对接触到的圈子例子就下结论容易有偏差,因为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而大数据反映的客观事实,没有任何主观因数。不过同一份客观数据,侧重面不同,主观解答也是有可能不同的。看你侧重哪方面。比如就算数据表明这区升值不好,但因为离你工作地点近,对你而言交通方便的权重高于升值潜力,你还是会买这个区的房。刚需和投资不能两全。如果两方面都兼顾,自然两方面都不能达到最大效益。
离楼主的题目有点远了,回应题目持有房子和持有现金当然是不同的。房子有可能升值有可能贬值,现金永远只能是贬值。要比就比买房子和其理财方式。
2015/05/24回复
Kimmo16楼
hongeee:
你这里混淆了M2和通货膨胀的概念了. 正常你能跑过通货膨胀就行了. 当然现在统计出来的通货膨胀率是不准了, 那又是另外一会事了. 我理解的M2是资金的宽松度. 比如实体经济价值是100亿, 但是货金不能刚好就发100亿, 这样是不利于流通的. 打个比方: 洗个瓶子可以装一半的水, 然后盖好盖子使劲晃动. 你不会把整个瓶子装满水, 那样是晃动不起来的. 这里的水就是实体经济价值, 瓶子就是M2的大小. M2一定要大过实体经济的.
查看原文是啊,我开始也以为跑赢通胀就可以。但是实际情况是,这10年来,那一年的5年期国债利率是低于CPI的?真的买了国债就不亏吗?
我后来才意识到,真的要自己不跑输给其他中国人(别人),唯一的途径就是要赶上大家财富的增长速度。啥意思?就是假设我今天的财富占了中国人总财富的万万份之2,到明年同样时间,我仍然占有社会总财富的万万份之2,那么没输,如果是万万分之3,那么我赚了,如果是万万分之1,不管今年财富增值多少,相比别人,我都跑输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当年的万元户,现在已经有些跑输大盘的原因。他们的财富有增值,也没跑输CPI,只是没跟上全社会增长速度罢了。
M2其实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所以我觉得紧盯这个会更合理一下,至少跟上了就不会被人打劫。房产这几年无非也就是跟上M2的速度而已,保值而已。只是那些跑输大盘的人,硬要说房价暴涨了,其实他们没看到这几年M2的增长速度是多少而已。
当然,如果你坚持说跟上CPI自己就没输,那么我只能说,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每个人的努力不一样,才导致今天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你的目标你做主,自己考虑了,不过相信你被全社会打劫过几年之后,就会认同了。
我后来才意识到,真的要自己不跑输给其他中国人(别人),唯一的途径就是要赶上大家财富的增长速度。啥意思?就是假设我今天的财富占了中国人总财富的万万份之2,到明年同样时间,我仍然占有社会总财富的万万份之2,那么没输,如果是万万分之3,那么我赚了,如果是万万分之1,不管今年财富增值多少,相比别人,我都跑输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当年的万元户,现在已经有些跑输大盘的原因。他们的财富有增值,也没跑输CPI,只是没跟上全社会增长速度罢了。
M2其实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所以我觉得紧盯这个会更合理一下,至少跟上了就不会被人打劫。房产这几年无非也就是跟上M2的速度而已,保值而已。只是那些跑输大盘的人,硬要说房价暴涨了,其实他们没看到这几年M2的增长速度是多少而已。
当然,如果你坚持说跟上CPI自己就没输,那么我只能说,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每个人的努力不一样,才导致今天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你的目标你做主,自己考虑了,不过相信你被全社会打劫过几年之后,就会认同了。
2015/05/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