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是这样的。
中国现在要担心的是人口大幅减少,而不是增加,由于现在大城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有些人都不想生,有些人是生不起,有些人生得起养不起。
放开二胎以后,即便是那些年纪大的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集中怀孕、生成,新出生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多少。按照这个趋势以后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汉族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老年化会越来越严重。
按照现有的人口结构,以后很多90后、00后都能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里继承很多套房子,到时候房子更加没现在这么稀缺了。
中国各年龄段人口的统计数据,认真一看挺恐怖的:
70后人口总数是2.15亿,80后总数是2.28亿,90后是1.74亿,00后是1.26亿。
90后人口只有80后人口的76.31%,00后人口只有80后人口的55.26%。
还有段关于人口的文章,认真去看也有很多参考价值的:
但超低的人口出生率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却即将发生:从2013年起,中国经济将因人口问题而进入一个新的变局。
首先,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是:1990年后出生人口直线下滑,按照六普数据,1990年出生人口(六普存活,下同)有2800万人,是所有年龄段中人口最多的。结合小学入学人数,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数据虽然存在一定重报,但人口数量的高峰却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2800万的人口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从1963年起,中国人口维持了近30年的出生高峰期。这期间,每年出生人口平均超过2000万人。其中,1968-1970年和1988-1990年出生人口平均超过2600万人。1990年的人口高峰,就来自于1963-1970年期间的婴儿潮所形成的主力生育人群。
只是,婴儿潮果真像潮水一样,很快就退下去了。1995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802万,比1990年减少1000万人!此后出生的人口继续下降,1999年-2003年这五年期间出生人口,年均竟然不到1400万,比1990年的高峰要少一半!
这样的数据,让人无法释怀。从1960年代起,中国经济和社会早已适应了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2500万的规模,社会资源配置也长期以此为准。但1990年后,新生人口越来越少,1996-2010年,长达14年时间,没有任何一年新生人口(均指六普时生存人口)超过1600万人,其中还有4年不足1400万人。
这一个人口低生育低潮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小学教育上:1994-1996年,全国小学每年招生2530万人左右,随后,招生数量急速下滑,2000年起低于2000万,到2005年就不足1700万。10年时间,小学招生数量下滑1000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全国性的小学撤并、教师下岗、校舍荒废甚至于一些地方的希望小学也只有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