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世界:现实如此, 其实哪个年代都差不多, 只是现在相比, 尤其在房子, 差距拉大了。社会分三六九的,很多条件好的家庭, 在房子问题上, 他们一下就支持了, 孩子各种舒心, 如果孩子努力上进观念好, 财富越来越多, 比如土著(中性词), 比如官员家庭, 比如富裕家庭……问问这个网, 工作10年, 有1000万净资产的, 是自己奋斗?大多数应该是家庭最开始的支持, 当然, 正常的, 财富得到传承, 社会才正常。条件不好的家庭, 要扛几年城中村, 甚至工作10年都买不起,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医疗……有些是错过, 买不起了, 有些是一直买不起。我有很深的体会,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都有, 起步晚得多。社会现实, 是扎心的。不仅仅是年龄, 还有家庭、个人观念。不用说别的, 装个电梯出个1万来块,很多人不是事, 很多人是个事。所以我会告诉20多岁的年轻人,心态要开放,接受这个社会种种。 一是要节约, 二是要努力, 三是不怕吃亏。只会越来越好。
查看原文 是的,由于家庭局限,带来思维局限,在很多具体的行动上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后续的生活影响是极大的,近十年广州楼市共有三波相对低点08-09 12-13 15-16年 个人恰好是卡住第二,第三个点,尤其是16年这波,我附近 之前很多老房子的低楼层都才1.5 -1.6还可以谈价,当时劝有些朋友赶紧买,都不愿意下手,结果至而今,虽然比17-18有跌幅,但比之前有一倍的涨幅,很多本来可以买两房的,现在有些只能买一房,能买三房的,现在连两房都够呛。 非常赞成你的观点,一是要努力。人的命运,其实是不单纯是在于个人努力,只努力不抬头看路也是不行,选择同样是很重要。 但是,年轻人,依旧是要努力的,很多时候努力未必有机会,但是对于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再没有经济基础,不努力肯定是完全没有机会,毕竟,机会依旧是给有准备的人。有好的选择放在面前,却没有能力接受,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二是要节约,尤其是普通家庭的人,千万不要和人比消费,现在的花呗等信贷的遍地开花,给年轻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向引导,带来不良的消费观念,但是有个观念好,千万不要做超出自己现有阶层的事情,比如你本来就是个普通OL,背个上万的包包,可能你是千辛万苦省钱攒下来的,但是别人依旧认为你是A货。但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确实是消费能力上去,挣钱能力却不匹配,最近有个数据显示,当前90后人均欠债十几万,胆儿真够肥的。三是不怕吃亏。吃亏是福,是忽悠老实人的,长期吃亏绝对不福,但是短期,在自己没有绝对核心价值的时候,没有和老板或单位领导谈价钱的资格,去不愿意吃亏,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刚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吃亏,很快就被人打入冷宫挂起来,各种不公待遇会更加的纷至沓来,当然也不可能总是唯唯诺诺, 在具备谈价期初的时候,可以展现你有锋芒的工作能力,这样,才会逐步拿到你希冀所拿到的。四是公平绝对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so,自己一定要善于调节,凡事尽心尽力即可,你能把握的终究只是过程,结果就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