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网那些土豪哥土豪姐都悄然入手了
50293253房产楼市
2019/05/08
全部回帖

风水水起:
丁蟹是个偏执狂跟精神病
查看原文准确来说应该是妄想症患者,认知世界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存在扭曲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是非善判断世间 万物,他认为自已说的都是对的,自已的行为都是为了别人好,还强加给别人。遇上他你踹不走,打不过,只有被他缠上的份。
那时候看大时代,真的是对丁蟹由头憎到落脚,不得不说当时郑少秋把丁蟹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
那时候看大时代,真的是对丁蟹由头憎到落脚,不得不说当时郑少秋把丁蟹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
2019/05/11回复

如花的季节:
准确来说应该是妄想症患者,认知世界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存在扭曲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是非善判断世间 万物,他认为自已说的都是对的,自已的行为都是为了别人好,还强加给别人。遇上他你踹不走,打不过,只有被他缠上的份。那时候看大时代,真的是对丁蟹由头憎到落脚,不得不说当时郑少秋把丁蟹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
查看原文我只是说投资是丁蟹级别啦!花姐你讲得太深入了😃
2019/05/12回复

喵世界:
现实如此, 其实哪个年代都差不多, 只是现在相比, 尤其在房子, 差距拉大了。社会分三六九的,很多条件好的家庭, 在房子问题上, 他们一下就支持了, 孩子各种舒心, 如果孩子努力上进观念好, 财富越来越多, 比如土著(中性词), 比如官员家庭, 比如富裕家庭……问问这个网, 工作10年, 有1000万净资产的, 是自己奋斗?大多数应该是家庭最开始的支持, 当然, 正常的, 财富得到传承, 社会才正常。条件不好的家庭, 要扛几年城中村, 甚至工作10年都买不起,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医疗……有些是错过, 买不起了, 有些是一直买不起。我有很深的体会,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都有, 起步晚得多。社会现实, 是扎心的。不仅仅是年龄, 还有家庭、个人观念。不用说别的, 装个电梯出个1万来块,很多人不是事, 很多人是个事。所以我会告诉20多岁的年轻人,心态要开放,接受这个社会种种。 一是要节约, 二是要努力, 三是不怕吃亏。只会越来越好。
查看原文是的,由于家庭局限,带来思维局限,在很多具体的行动上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后续的生活影响是极大的,近十年广州楼市共有三波相对低点08-09 12-13 15-16年 个人恰好是卡住第二,第三个点,尤其是16年这波,我附近 之前很多老房子的低楼层都才1.5 -1.6还可以谈价,当时劝有些朋友赶紧买,都不愿意下手,结果至而今,虽然比17-18有跌幅,但比之前有一倍的涨幅,很多本来可以买两房的,现在有些只能买一房,能买三房的,现在连两房都够呛。 非常赞成你的观点,一是要努力。人的命运,其实是不单纯是在于个人努力,只努力不抬头看路也是不行,选择同样是很重要。 但是,年轻人,依旧是要努力的,很多时候努力未必有机会,但是对于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再没有经济基础,不努力肯定是完全没有机会,毕竟,机会依旧是给有准备的人。有好的选择放在面前,却没有能力接受,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二是要节约,尤其是普通家庭的人,千万不要和人比消费,现在的花呗等信贷的遍地开花,给年轻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向引导,带来不良的消费观念,但是有个观念好,千万不要做超出自己现有阶层的事情,比如你本来就是个普通OL,背个上万的包包,可能你是千辛万苦省钱攒下来的,但是别人依旧认为你是A货。但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确实是消费能力上去,挣钱能力却不匹配,最近有个数据显示,当前90后人均欠债十几万,胆儿真够肥的。三是不怕吃亏。吃亏是福,是忽悠老实人的,长期吃亏绝对不福,但是短期,在自己没有绝对核心价值的时候,没有和老板或单位领导谈价钱的资格,去不愿意吃亏,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刚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吃亏,很快就被人打入冷宫挂起来,各种不公待遇会更加的纷至沓来,当然也不可能总是唯唯诺诺, 在具备谈价期初的时候,可以展现你有锋芒的工作能力,这样,才会逐步拿到你希冀所拿到的。四是公平绝对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so,自己一定要善于调节,凡事尽心尽力即可,你能把握的终究只是过程,结果就随他去吧。
2019/05/12回复

苏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补充通知如下:一、调整土地出让报价规则,将土地出让报价条件从定值调整为区间设置。二、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建商品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限制转让区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三年后方可转让。三、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购房人通过二手住宅市场交易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五年后方可转让。
2019/05/12回复

喵世界:
需要有人引导, 需要好观念。工作5年有人月光, 有人存了几十万, 现在在看房的路上, 比如我那本网工作了6年的师妹, 正在看260万左右的房子。
查看原文其实每个人的任何选择和决定都需要对自己负责,他人引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取舍。你师妹的确不错,毕业不久就已经可以自己考虑 买房了。
2019/05/12回复

广州冰冰2017:
苏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补充通知如下:一、调整土地出让报价规则,将土地出让报价条件从定值调整为区间设置。二、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建商品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限制转让区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三年后方可转让。三、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购房人通过二手住宅市场交易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五年后方可转让。
查看原文苏州涨幅第一,挨批了
2019/05/12回复

贸易战火重燃,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真是对……的行为方式彻底无语。本来想卖的一套大户型,可能不卖了,万一真的全面开打,主业极可能受损失,房产还是最好的对冲工具。
2019/05/13回复

喵世界:
现实如此, 其实哪个年代都差不多, 只是现在相比, 尤其在房子, 差距拉大了。社会分三六九的,很多条件好的家庭, 在房子问题上, 他们一下就支持了, 孩子各种舒心, 如果孩子努力上进观念好, 财富越来越多, 比如土著(中性词), 比如官员家庭, 比如富裕家庭……问问这个网, 工作10年, 有1000万净资产的, 是自己奋斗?大多数应该是家庭最开始的支持, 当然, 正常的, 财富得到传承, 社会才正常。条件不好的家庭, 要扛几年城中村, 甚至工作10年都买不起,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医疗……有些是错过, 买不起了, 有些是一直买不起。我有很深的体会,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都有, 起步晚得多。社会现实, 是扎心的。不仅仅是年龄, 还有家庭、个人观念。不用说别的, 装个电梯出个1万来块,很多人不是事, 很多人是个事。所以我会告诉20多岁的年轻人,心态要开放,接受这个社会种种。 一是要节约, 二是要努力, 三是不怕吃亏。只会越来越好。
查看原文深有同感。
通过工作中看到的同事,以及之前卖房的经历,看过很多外地来的年轻人,在大城市、二线城市努力打拼,已经从无房到一房,一房换二房,二房换三房,通过房产的购买、置换,已经实现了立足大城市的理想,甚至为下一代打下了基础,而且这部分人还在不断努力中。相反,部分身边的广州长大的“土著”,虽有先天立足大城市的优势,但因为个人决策的失误,认识的缺失,已上车中途下车,或自身原因退出一线买到二线,或立足现有、固步不前,迟迟不改善导致错失机会的,大有人在。
从进步的角度讲,房产的类似阶层进步阶梯,家庭的支持决定从哪个阶梯开始爬,自己努力和眼光决定会不会掉队、能不能爬得更快、更好,现在的领先不等于以后的领先,还是要在承受范围内不断寻求进步,才不会掉队。
通过工作中看到的同事,以及之前卖房的经历,看过很多外地来的年轻人,在大城市、二线城市努力打拼,已经从无房到一房,一房换二房,二房换三房,通过房产的购买、置换,已经实现了立足大城市的理想,甚至为下一代打下了基础,而且这部分人还在不断努力中。相反,部分身边的广州长大的“土著”,虽有先天立足大城市的优势,但因为个人决策的失误,认识的缺失,已上车中途下车,或自身原因退出一线买到二线,或立足现有、固步不前,迟迟不改善导致错失机会的,大有人在。
从进步的角度讲,房产的类似阶层进步阶梯,家庭的支持决定从哪个阶梯开始爬,自己努力和眼光决定会不会掉队、能不能爬得更快、更好,现在的领先不等于以后的领先,还是要在承受范围内不断寻求进步,才不会掉队。
2019/05/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