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从语文高考想到了教育焦虑

895346家有小学生

   前几天改完卷和同事聊了聊教育焦虑的问题,确实各家有各家的难。而最近的高三语文考试和试卷分析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写在了自己的GZ号上,顺便转过来这里。并非专业分析,不喜可绕道。

   以前经常有人用“书呆子”“高分低能”的标签命名那些只有高分但没有能力的人,最近看的小说里还有批判教育模式化的内容。但我想说,其实模式化是最简单的教学,它甚至是广大师生求之不得的教学,因为它有规律可循,只要按模式去走就行了。然而随着如今年年不断的高考改革,我觉得已经很难出现书呆子了,因为书呆子已经考不到高分了。现在的语文考试,已经没办法通过背作文、背素材、背答题模板、学作文套路来获得高分,我想其他科目也一样。所以每次去听各种讲座的时候我都在想,语文考试背后究竟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儿子能成为那样的人吗?

   如今的语文高考要考察孩子活学活用的能力,例如让孩子在考场上现场学习一个陌生的文学理论,然后马上用来分析一篇陌生的文章,时间大概10分钟左右。这真的已经从考知识转变为考能力了。也许以前的孩子只要够努力,老师讲授的知识都认真听认真记住就能拿高分,现在就很难说。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不能习惯接受别人咀嚼过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咀嚼知识的能力,这真的太难了。

   此外,在对这些试题的分析当中,我觉得它所需要具备的阅读能力已经从看懂一篇文章说了什么、想说什么,逐渐进化到孩子需要同时阅读同一核心但不同角度甚至立场相反的多个资料,并通过快速的阅读筛选重要信息进行推理,研究出这些资料的不同观点不同目的甚至不同结构不同手法,并根据新的研究方向重新整合转述出题目要求的内容。而这个过程,不超过20分钟。

   写作也同样如此,比起以前那些对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引经据典文采飞扬的优秀作文,如今的作文题目纵横交错着四五种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不在同一维度不能简单拼接。这需要孩子在一段两百字左右的作文题中迅速找齐这些任务并准确理解各自的内涵,还得搞清楚它们各自内部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到正确连接不同维度的任务的方法,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这个观点从两到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还要层层递进的角度拆解分析,此外还得准备好对应的同类事例。这一切需要他们在10分钟内完成,不然就不够时间落笔成文。

   这样的考试背后,是对综合处理复杂信息能力的大考验。要在这样的考试中胜出,需要一个整理和推理逻辑能力非常强、内心非常淡定头脑非常灵活的人。而且这个人还需要同时应对六个甚至更多领域不同但难度不相伯仲的学科。这背后就意味着他必须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能抵制诱惑、计划性非常好能统筹任务、理解能力非常强能短时间吸收大量知识、提取能力非常好能快速找到规律并为己所用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在高考中胜出,他怎么可能是“书呆子”?所以我觉得好成绩是个惊喜,而不是必然。

   我总觉得,在亲子教育上,我永远是滞后的。我认为的学习与考试,基本停留在我当年的学习与考试中。如果我不是老师,也许我很难发现如今的学习与考试与当年已经大不一样。更不要说时代在发展,如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可能与未来完全不一样,所以父母未必就是对的人,我们只是“过来人”。

   所以我不敢说“你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不努力”,不敢说“你作业做得慢就是态度够不好”,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孩子面临的困难,我不敢轻飘飘地说“你只要认真听课成绩就不会那么差”或者“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愿学的孩子”。

   同样的,我也不会说“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要变成那样的人,根本不是任何一个老师在一年甚至一个学段就可以完成的,哪怕集合所有优秀老师的力量,也很难教出那样的学生。我也不敢说“成绩不好就是爸妈没管好”,因为虽然父母陪伴的时间长,但确实能力有限。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家庭加学校加社会加运气的结果。

   所以,对于孩子,我只有祝福但没敢要求。因为很难要求他一定要成为那样厉害的人,因为我也并不厉害。父母有需要有能力的时候搭把手,也就仅此而已,别苛责自己,也别苛责别人。这样,教育焦虑就会减轻一点。至于我自己减轻教育焦虑的方法,就是少看朋友圈。
2021/04/02
全部回帖
昕昕36昕昕36沙发
2021/04/19回复
昕昕36:
说得太好了,可以发你的GZ号给我吗?最近急需指导
查看原文
是“关关的少爷养成日记”,欢迎交流
2021/04/20回复
两片树叶:
孩子今年中考,刚放寒假时,去图书馆借了一堆书,想法很多,想学程序,想看物理兴趣题,最后每天做完寒假作业,只想看下手机,看下电视,说想放空一下,什么也不想想了。所以我感觉他们最需要的是时间,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
查看原文
到了高中你会发现,别说休息时间,能把作业都做完已经很了不起了。兴趣爱好不是小学培养就是大学培养,高中就别想了,家长能帮忙保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帮忙了
2021/04/20回复
qianqian0430:
物理题数学题文言文就没必要了吧,谁现在研究物理数学用文言文啊。
查看原文
现在考的都是跨学科能力,当然理科的文言文题目不会很难,但看懂古籍是做科研的人必备的能力
2021/04/20回复
誓言小居:
现在考的都是跨学科能力,当然理科的文言文题目不会很难,但看懂古籍是做科研的人必备的能力
查看原文
大部分科研人员不需要看懂古籍啊,完全没用啊,英语倒是要很好才行,否则怎么发英文文章。
2021/04/20回复
springyue:


我有另外一个帖子专门讲阅读方法的,也可以来我的公ZHONG号一起交流。要让孩子觉得 ...
查看原文
我家女娃小一,现在每天一小时阅读,但我有些迷茫那些书是否合适她?她说喜欢读故事书
2021/04/22回复
wangxuxm:
我家女娃小一,现在每天一小时阅读,但我有些迷茫那些书是否合适她?她说喜欢读故事书
查看原文
故事书没问题的,只要去书店选,正规出版社出版,标明小学生读物的都可以看。
2021/04/24回复
先马克,再好好看看大家的发言
2021/04/24回复
bbcmw2020:
语文阅读和写作应该和一个人的思想成熟度有关。这个和父母多交流观点,多经历各种生活,多阅读有关的。现在小孩饭来张口,每天沉浸于辅导班或游戏,哪有时间体验生活,阅读和父母交流,我家娃一二年级的语文经常一百,现在六年级只有九十左右了。
查看原文
六年级九十左右已经很厉害了,不过确实,多和父母讨论,是一个非常好提高语文素质的方法,既吸收了更高级别的思想,又训练了自身的逻辑与表达
2021/04/25回复
猜你喜欢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经验

(原创)关于作文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关于小学成绩的一些个人看法

热点推荐

1小时直达椰林沙滩!广州有自己的马尔代夫

久违的香港街景!商场人气少了好多

0元逛唐老鸭主题展 玩乐拍照超开心!

不用等一年!医保定点可以随时改了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原木+留白+LDK,112㎡「日式养老宅」,让日

香港行之商场-街景篇

美林海岸6万2,珠江帝景6万1。哪一个小区保

哇哇哇突然觉得自己省了一个亿

衔接课怎么做

端午节出来看扒龙船啦

装修干货 家装一定要知道的厨房布局!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