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拥有什么?
一般来说,能让你致富的应该包括:
你所拥有的产业,可以是一家咖啡馆,大的酒店,甚至只是一间
产生收入的不动产,房子,投资公寓、商铺
股票、债券
票据、借据及其他等价收入
专利如音乐、手稿等
其他任何能够产生收益或进行流通的东西,如古董、文物、邮票等
转个有价值的贴:[理论研讨]经济学之旅——幸福航程
12622177家庭理财
全部回帖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 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
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
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在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时,最经常使用的两个尺度是收入和财富。理解的中心在于:财富是一种货币存量,而收入是一种货币流量。
财产可以分为实物财产和金融财产,实物财产就是土地、房子以及藏在衣橱深处的黄金等等,金融财产就是你的股票、基金、债券。
财产的多少是决定拟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能力的因素除了收入,还有银行的利息。
更确切地说,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1 年)内赚得的或取得的货币总量。这样,一个典型的家庭在1984 年可以赚得20000 美元的工资和薪金;400 美元的房地产租金;以及600 美元的资产股息和利息;加上一些转移性支付,如一个年老成员3000 美元的社会保险金。这样,这个家庭1984 年的总收入是24000 美元。
相反,财富是一个家庭在一定时点上所占有的有形的和金融的资产的净存量。我们一个典型的家庭1984 年年末可以拥有包括70000 美元的房屋、12000 美元的汽车以及其它耐用消费品的资产;储蓄存款和货币基金6000 美元;公司股票4000 美元。与之相抵销的可以是50000 美元的抵押借款。因此,这个家庭的净财富(或净值)是42000 美元。
记住,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所赚得的货币的一个流量,而财富是一定对点上所拥有的资产的净存量。
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
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
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在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时,最经常使用的两个尺度是收入和财富。理解的中心在于:财富是一种货币存量,而收入是一种货币流量。
财产可以分为实物财产和金融财产,实物财产就是土地、房子以及藏在衣橱深处的黄金等等,金融财产就是你的股票、基金、债券。
财产的多少是决定拟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能力的因素除了收入,还有银行的利息。
更确切地说,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1 年)内赚得的或取得的货币总量。这样,一个典型的家庭在1984 年可以赚得20000 美元的工资和薪金;400 美元的房地产租金;以及600 美元的资产股息和利息;加上一些转移性支付,如一个年老成员3000 美元的社会保险金。这样,这个家庭1984 年的总收入是24000 美元。
相反,财富是一个家庭在一定时点上所占有的有形的和金融的资产的净存量。我们一个典型的家庭1984 年年末可以拥有包括70000 美元的房屋、12000 美元的汽车以及其它耐用消费品的资产;储蓄存款和货币基金6000 美元;公司股票4000 美元。与之相抵销的可以是50000 美元的抵押借款。因此,这个家庭的净财富(或净值)是42000 美元。
记住,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所赚得的货币的一个流量,而财富是一定对点上所拥有的资产的净存量。
2009/05/25回复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总是寻找那些快速又好走的路,在致富的道路上,更是如此。但是你必须小心,过度的欲念,因为一不小心,伤痛就会让你再也无法回到原处。
《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的消费习惯。虽然高收入和高消费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购买汽车、房产的原因不是个人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同时,还要学会建立对“赠品”,“免费”这些诱惑的免疫力,重新检查你的衣柜,你就会发现,自己买了很多看似便宜但其实无用的东西,比如一年只穿一次的晚礼服或是打算生日用的精美烛台等等。
学会建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能够正确区分必须和喜欢,我们的消费大多数都花在了喜欢,而并非必须,会觉得只要喜欢没什么不可以。当然,并非说努力工作就不要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但在致富这个目标前,聪明的人们应该睁大双眼面对自己的每一分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致富说明自己还不富裕,那么更需要完成对未来有意义的消费,也是消费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教育,卫生等方面,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投资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为效用),例如一个苹果等到的满足,但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且收益要大于投资。投资有很多种,不仅仅是股票,基金和不动产,还有彩票,烤面包机,以及你为了读MBA花费的时间和学费。
《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的消费习惯。虽然高收入和高消费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购买汽车、房产的原因不是个人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同时,还要学会建立对“赠品”,“免费”这些诱惑的免疫力,重新检查你的衣柜,你就会发现,自己买了很多看似便宜但其实无用的东西,比如一年只穿一次的晚礼服或是打算生日用的精美烛台等等。
学会建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能够正确区分必须和喜欢,我们的消费大多数都花在了喜欢,而并非必须,会觉得只要喜欢没什么不可以。当然,并非说努力工作就不要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但在致富这个目标前,聪明的人们应该睁大双眼面对自己的每一分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致富说明自己还不富裕,那么更需要完成对未来有意义的消费,也是消费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教育,卫生等方面,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投资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为效用),例如一个苹果等到的满足,但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且收益要大于投资。投资有很多种,不仅仅是股票,基金和不动产,还有彩票,烤面包机,以及你为了读MBA花费的时间和学费。
2009/05/25回复

学习

2009/05/26回复

好东西
2009/05/26回复

后续节目预告:
根据大家的建议,我准备首先发表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里你将知道:400年前荷兰的股票市场和我们现在其实一样,中国每年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萨伊300年前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到底有什么用,学完这些,你就能够读懂每天的财经消息,知道国家经济政策背后的道理~~~~~~
当然,还会为大家推荐几位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大家,例如凯恩斯,小时候是数学天才,马歇尔的得意门生,现代宏观经济之父!
好了,不吹牛了,准备去了,请大家继续关注本帖,好剧正在上演~~
根据大家的建议,我准备首先发表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里你将知道:400年前荷兰的股票市场和我们现在其实一样,中国每年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萨伊300年前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到底有什么用,学完这些,你就能够读懂每天的财经消息,知道国家经济政策背后的道理~~~~~~
当然,还会为大家推荐几位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大家,例如凯恩斯,小时候是数学天才,马歇尔的得意门生,现代宏观经济之父!
好了,不吹牛了,准备去了,请大家继续关注本帖,好剧正在上演~~
2009/05/26回复

其实对于经营的人而言,其实很容易解释,根据萨伊以及后人总结的四要素,那就是:土地、资本、劳动以及经营管理,那好我们就从一个小的咖啡店店说起:
土地:首先你要选择一个好的地点,这就有很大的学问,看看麦当劳的选址秘诀就知道了,他们都是用秒表在街口测算过往行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周围人群消费能力的。选好地点后需要付土地的租金。通常选点位置应该在城市、城镇新旧区交接处、商业旺街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附近应该有潜在的众多消费群;选点的面积应800--1000平米最有效营业面积,最佳位置在一楼。要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供电要求达80-100千瓦左右、水每月600吨排污、排烟管道铺设方便。
资本:你需要花钱购买一些桌子、椅子、咖啡机,根据业内人士估算:主要如装修施工费:1200/平米;设备费:800/平米(包含厨具、吧台、空调、桌椅等)。这些也需要有专人设计,并负责施工质量。
劳动:你需要雇服务员若干名吧,他们还需要有相应的工资。关于员工的培训、管理、激励,那就是管理学的内容了。
经营管理:其实这是有关于你要开店的所有诀窍,你大可去买一本如何开店的书看看,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就对应经济学只是简单说一说。
当你完成了上面的工作,咖啡馆开业的时候,那么你的成本就已经投入了,这些都是不可变成本,还应该包括你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
那么你每迈出一杯咖啡,就包含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成本。
这一杯咖啡中大约是这样的:
假设你已经投入了60万在这个咖啡馆里,在10年之内,包括租金、设备磨损、工资、水电、税务等等一切核算,需要60万,那么10年时间你真正投入的是120万,而为了每年的12万,每月需要有1万元。
你经过测算每天大约能够卖出40杯咖啡,因此每月就是1200杯左右,这样每一杯的成本就是10000/1500=8.333元,在加上一些磨损和不可预见开支,为10元,再包括店主的劳动和收益。
注意:
劳动是指店主为了开店而在选址、设计、装修、营业等一些列活动中的精力和时间的补偿。姑且按10%计算。
收益包括两方面,店主能够拿出资本来开店,这些资本是应该获得补偿的,即利息;而且经营是有风险的,刮风、下雨、盗贼,以及经营决策的失误等等。姑且按10%计算,房地产的据说至少40%。
那么这样10+1+1=12元。
就是说店主不赔不赚的时候,一杯咖啡的价钱要12元,这就是边际成本。
而此时卖出的咖啡为40杯,如果这家咖啡店在奥运会水立方的旁边,大家对摩卡咖啡口味大加赞赏,那么店主卖出的第41杯咖啡所带来的收益就会远大于第40杯,因为除了咖啡豆、纸杯等原料之外,其他设备损耗和地租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就可以和打折机票、规模经济等名词挂上钩了,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是,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反之则下降。
关于经营的知识,你可以去买一本如何开店的书阅读一下,但最简单的就是去看看特许加盟的计划书,我觉得这就是经营管理的入门课程,而且非常详细,它会告诉你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呵呵,并且教你如何估算成本,连需要雇几个人、如何排班都有说明,比如:
土地:首先你要选择一个好的地点,这就有很大的学问,看看麦当劳的选址秘诀就知道了,他们都是用秒表在街口测算过往行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周围人群消费能力的。选好地点后需要付土地的租金。通常选点位置应该在城市、城镇新旧区交接处、商业旺街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附近应该有潜在的众多消费群;选点的面积应800--1000平米最有效营业面积,最佳位置在一楼。要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供电要求达80-100千瓦左右、水每月600吨排污、排烟管道铺设方便。
资本:你需要花钱购买一些桌子、椅子、咖啡机,根据业内人士估算:主要如装修施工费:1200/平米;设备费:800/平米(包含厨具、吧台、空调、桌椅等)。这些也需要有专人设计,并负责施工质量。
劳动:你需要雇服务员若干名吧,他们还需要有相应的工资。关于员工的培训、管理、激励,那就是管理学的内容了。
经营管理:其实这是有关于你要开店的所有诀窍,你大可去买一本如何开店的书看看,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就对应经济学只是简单说一说。
当你完成了上面的工作,咖啡馆开业的时候,那么你的成本就已经投入了,这些都是不可变成本,还应该包括你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
那么你每迈出一杯咖啡,就包含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成本。
这一杯咖啡中大约是这样的:
假设你已经投入了60万在这个咖啡馆里,在10年之内,包括租金、设备磨损、工资、水电、税务等等一切核算,需要60万,那么10年时间你真正投入的是120万,而为了每年的12万,每月需要有1万元。
你经过测算每天大约能够卖出40杯咖啡,因此每月就是1200杯左右,这样每一杯的成本就是10000/1500=8.333元,在加上一些磨损和不可预见开支,为10元,再包括店主的劳动和收益。
注意:
劳动是指店主为了开店而在选址、设计、装修、营业等一些列活动中的精力和时间的补偿。姑且按10%计算。
收益包括两方面,店主能够拿出资本来开店,这些资本是应该获得补偿的,即利息;而且经营是有风险的,刮风、下雨、盗贼,以及经营决策的失误等等。姑且按10%计算,房地产的据说至少40%。
那么这样10+1+1=12元。
就是说店主不赔不赚的时候,一杯咖啡的价钱要12元,这就是边际成本。
而此时卖出的咖啡为40杯,如果这家咖啡店在奥运会水立方的旁边,大家对摩卡咖啡口味大加赞赏,那么店主卖出的第41杯咖啡所带来的收益就会远大于第40杯,因为除了咖啡豆、纸杯等原料之外,其他设备损耗和地租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就可以和打折机票、规模经济等名词挂上钩了,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是,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反之则下降。
关于经营的知识,你可以去买一本如何开店的书阅读一下,但最简单的就是去看看特许加盟的计划书,我觉得这就是经营管理的入门课程,而且非常详细,它会告诉你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呵呵,并且教你如何估算成本,连需要雇几个人、如何排班都有说明,比如:
2009/05/26回复

天价大米和“凡勃伦效应”
2007年7月26日,产自日本新泻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两个品牌的一级大米在北京太平洋百货以及三家华堂商场开卖。两种大米均为两公斤包装,售价分别是198元和188元,包装袋上用中日文双语标注了储藏和烹调方法。比国内普通大米价格高出20倍的日本大米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专门冲着大米来的顾客也大有人在,促销小姐说“最火的一天卖了300袋。”不到20天,12吨“天价大米”在京销售一空。
2007年7月26日,产自日本新泻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两个品牌的一级大米在北京太平洋百货以及三家华堂商场开卖。两种大米均为两公斤包装,售价分别是198元和188元,包装袋上用中日文双语标注了储藏和烹调方法。比国内普通大米价格高出20倍的日本大米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专门冲着大米来的顾客也大有人在,促销小姐说“最火的一天卖了300袋。”不到20天,12吨“天价大米”在京销售一空。
2009/05/26回复

让我们再看一个“黄金有价石无价”的故事: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城,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1899年,4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重要经济学著作《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此书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城,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1899年,4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重要经济学著作《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此书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
2009/05/26回复

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这种价值的转换在消费者从数量,质量购买阶段过渡到感性购买阶段时,就成为可能。实际上,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营销策略。
与住豪宅、开名车、带名表、购奢侈品一样,重金征婚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这种“炫耀性消费”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凡勃伦效应”,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有人说,如今是一个玩转“眼球经济”的年代,谁赢得的“眼球”越多,谁在市场上就越有利。
“天价大米”不是也吸引了你我的眼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这种价值的转换在消费者从数量,质量购买阶段过渡到感性购买阶段时,就成为可能。实际上,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营销策略。
与住豪宅、开名车、带名表、购奢侈品一样,重金征婚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这种“炫耀性消费”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凡勃伦效应”,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有人说,如今是一个玩转“眼球经济”的年代,谁赢得的“眼球”越多,谁在市场上就越有利。
“天价大米”不是也吸引了你我的眼球?
2009/05/26回复

制度经济学,这是经济学研究的一朵奇葩,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问,它将人和组织放在种种约束之下加以考察,希望对现实世界里的人和组织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
凡伯伦公认为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这位不羁的经济学家显然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对人性的探讨,不仅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并开创了制度经济学。自此之后,有无数的经济学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其中包括科斯、诺斯、布坎南、奥尔森、阿尔钦、德姆塞茨、巴泽尔、威廉姆森、张五常。
凡伯伦公认为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这位不羁的经济学家显然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对人性的探讨,不仅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并开创了制度经济学。自此之后,有无数的经济学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其中包括科斯、诺斯、布坎南、奥尔森、阿尔钦、德姆塞茨、巴泽尔、威廉姆森、张五常。
2009/05/26回复

人是对制度最敏感的,如果你不信,看看世界各地的人们建造的房子,你就会相信了:在新奥尔良有一种独特风格的建筑——“驼背房屋”:前排是一层,后面是多层,因为19世纪下半叶,房屋税根据前排楼层数征税。英国还有很多非常暗的房屋,因为从1696年到1851年,英国政府规定根据房屋的窗户数目向人们征税。欧洲有些国家,房子建造的就像保龄球道,因为当地政府会按照房子临街的面积来征税。在亚洲有些国家,房子永远像是建造中,因为政府向已完工的房子所征得税远远高于未完工的房子。
几乎我们整日都是与各种各样的制度打交道,税收制度、法律制度、专利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制度是人际交往中的规则。也有人说制度就是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的机会主义的规则,它为一个共同体所有并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
几乎我们整日都是与各种各样的制度打交道,税收制度、法律制度、专利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制度是人际交往中的规则。也有人说制度就是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的机会主义的规则,它为一个共同体所有并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
2009/05/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