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坚决抵制小学学奥数

28814205家有小学生

在实际应用上,奥数是没用的,是用来比赛的,用不了全民都来学。教育应引导。
2009/04/23
全部回帖
kittyhh: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杨教授的言论立刻引发争议。数学,包括奥数,本身是无害的,不但无害,对那些喜爱数学的人来说,还是一门终身受益的学问,为什么杨教授会用如此情绪化语言表达他的个人感受?如何看待奥数及奥数之争——  奇迹,在网络时代不断地被创造。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一篇名为《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博客文章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竟有上十万次点击率、几千条评论。纵览各家观点,不由心生戏说冲动。有打油诗为证:奥数无原罪,批奥亦可敬。本来无歧见,何故惹争议?    奥数的原初含义是“奥林匹克数学”,起源于1934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举办的中学数学竞赛,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世人对于奥数的崇敬感,根源于人们对数字、数学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敬意。古希腊的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宣称,“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由此而形成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加上文法、修辞、辩证法“三艺”,共同构成了西方传承几千年的“七艺”课程。数字、数学的教育意义在于,它挑战着人类理智的极限,不断获胜的人类据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明证着自身作为人类的高贵、彰显着自身日益强大的本质力量。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国重政治、尊伦理的文化特质缺失了深厚的科学传统,但基于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中华民族却孕育了丰厚的算术传统。《孙子算经》、《九章算术》等等著作,令国人自豪;代代相传的“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至今仍饶有趣味,颇能益智。写作此文的当晚,笔者曾与不到六岁、从未接触过奥数的女儿玩了个简单的“盈亏问题”: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1个则多6个,每人分2个则刚好。问:小朋友有几人。女儿扳着手指头,居然凭直觉算出了有“6个小朋友、12个苹果”!这种状况让笔者惊讶万分。这一惊讶,恰是人类探寻未知、征服数字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动力!  既然数学具备提升人类理智尊严、明证人类高贵的价值,既然数学具有益智功能和教育价值,任何人,即便是著名专家轻言打倒奥数,尽管支持者甚众,但肯定要冒极大风险,遭人拍砖实属意料之中的事了。    奥数没有原罪,杨教授批评奥数也没有错。他批评奥数,旁人较难找到私利动机,更何况笔者一直觉得不应该持“性恶论”的立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笔者认为他批评奥数是用心良苦、精神可嘉。不过遗憾的是,他在影响甚广的博客中并没有逻辑清晰地表明为什么要批判奥数,只是用比较情绪化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式的个人感受:“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如何理解杨教授情绪冲动背后隐含的深层逻辑?在笔者看来,原因在于目前的奥数教育被利益捆绑了。窃以为,利益捆绑过程有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是奥数功能的泛化。许多数学专家认为,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而我们常规的学校教育,重点只应是而且只能是把其余95%的儿童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和普通劳动者——这绝非歧视而是事实。正如正规学校没有为天才留下空间一样,天才教育也不会容忍学校的按部就班;常规的学校教育与天才教育应各安其位、各守其责。当把以奥数为代表的天才教育异化为常规学校的教育——考试工具和人才选拔标准时,奥数的功能就被泛化了,危险随之降临。  利益捆绑的第二大步骤是奥数教育对象的普及化。原本只应针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天才学生的奥数训练,却把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普通孩子席卷进来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强求而不可得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落,普通孩子甚至因此而逐渐失去了在茶余饭后兴之所至地谈论奥数游戏的兴趣。  当奥数训练的规模扩大之后,就有条件实现利益捆绑第三大步骤:奥数训练的功利化。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提供了奥数功利化的市场,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成了奥数功利化沉默的推手。有了这些条件,营利性培训机构肯定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了。  当奥数功能泛化、对象普及化、训练功利化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网络极其复杂、规模甚广的利益群体。在这个利益群体中,作为孩子的学生是被人遗忘的角色。奥数问题虽然近年才凸显,但这类问题的逻辑早就存在。已故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留下了这样的题词:不要考100分!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也曾提出了“种地不要过度施肥”的劝谕。如此种种,皆为明证。    对于杨教授,无论是赞是弹,字面背后的所指其实大都殊途同归。问题本来是清楚的,但发言者多了,问题就模糊了、偏移了甚至被消解掉了,于是就产生了争论。概括起来,争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歧出:  之一是,杨教授批判了奥数滥用之弊,一些反对者却举起了奥数具有教育意义的大旗。由于偷换了话题,两者未构成真正的思想交锋,反而彼此补充了对方的观点。所以这是假争论,或者说争论的只是假问题。  之二是,奥数教育的利益之争,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些人来说,奥数是什么、奥数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教育意义,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有助于考试和升学、能够谋利。奥数被工具化了。批评奥数者则从儿童身心健康和天赋人权、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揭示奥数产业化之弊。唯有这类争论,才有助于澄清思想、净化观念,有益于正本清源。(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查看原文
何故惹争议?
  对于杨教授,无论是赞是弹,字面背后的所指其实大都殊途同归。问题本来是清楚的,但发言者多了,问题就模糊了、偏移了甚至被消解掉了,于是就产生了争论。概括起来,争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歧出:
  之一是,杨教授批判了奥数滥用之弊,一些反对者却举起了奥数具有教育意义的大旗。由于偷换了话题,两者未构成真正的思想交锋,反而彼此补充了对方的观点。所以这是假争论,或者说争论的只是假问题。
  之二是,奥数教育的利益之争,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些人来说,奥数是什么、奥数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教育意义,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有助于考试和升学更能够谋利。奥数被工具化了。批评奥数者则从儿童身心健康和天赋人权、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揭示奥数产业化之弊。唯有这类争论,才有助于澄清思想、净化观念,有益于正本清源。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呵呵,还是158楼这位妈妈总结的很到位,让很多不明白的人能够明白这帖子的热度为何一直这么高涨了,呵呵……
2009/04/28回复
丁点妈丁点妈板凳
还在讨论
我认为奥数本身是个好东西.只是现在中国利用它来从事人材的选拔.
但这不能怪奥数呀,要怪就怪人
2009/04/28回复
haohaoma789:
哈哈,说的太好了……5 5 5
查看原文
好在哪里?

有半句贴近了真相?
2009/04/28回复
杨是搞教育的,如果杨的的教育理念如果实现了,

1. 取消考试

中国人无权无势的都永远失去了机会,

2. 取消重点班,取消初中重点学校

为什么只取消初中重点呢,明知道取消了重点后,这些名校会消失;

按照他的公平论应该全部取消重点不就更公平了? 他应该明白,连大学重点也取消,没几年连他呆的北理工也啥都不是了,那也损害他自己利益哈。

以取消初中的重点学校为公平的基点,这位叫兽真的自欺欺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了初中,成绩已经拉开一定距离的时候,让相当成绩的人在一起上课,总比吃大锅饭好吧。

真要公平,像我们当年一样,没有择校费,小升初,升中试,高考全部一律统考,按成绩分配学校,进不了好学校怨自己没有考好呗,不需要怨家长才势不够用。
2009/04/28回复
天擎天擎6楼
白天不懂夜的黑
2009/04/28回复
yanyanyanyan7楼
haohaoma789:
哈哈,说的太好了……5 5 5
查看原文
好在哪里?“在初中明明可以用方程式、平面几何可以解决的题目,偏偏要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这就是你们理解的奥数?

这位爸爸和这位妈妈实在是太有才了,哈哈哈……
2009/04/28回复
yanyanyanyan8楼
都洗洗睡吧,谁也说服不了谁,今年有孩子准备考市奥校的妈妈们,接下来该准备准备了,5月23日考场上见!
2009/04/28回复
为了孩子,没有办法,难道真的不学吗。。。。。。
2009/04/28回复
yibingyibing10楼
看看每年华师附小奥数班报名的热情程度就知道家长们对奥数的拥护程度啦!
2009/04/28回复
其实就是一个兴趣,爱学的,有兴趣的,就学,不爱的,没兴趣的就不学,有什么好抵制的。
我们国家现在就是应试教育,你不跟着,就只会被淘汰,作为家长,我们除了跟随,还能怎样,跟国家的教育制度对抗吗?我们没有哪个能力
2009/04/28回复
kittyhhkittyhh12楼
《卿本佳人,奈何“薄命”——奥数何故惹争议?》这篇文章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写的。我觉得他的观点很清晰,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才推荐给感兴趣的妈妈看看。
个人认为如果小孩子学有余力,又有兴趣,去学学奥数是一件好事情。有些小孩就把奥数题当智力游戏,对小孩的智力开发也有好处,但如果小孩真的学得吃力就不要勉强了。
2009/04/28回复
lluyilluyi13楼
haohaoma789:
  对于杨教授,无论是赞是弹,字面背后的所指其实大都殊途同归。问题本来是清楚的,但发言者多了,问题就模糊了、偏移了甚至被消解掉了,于是就产生了争论。概括起来,争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歧出:  之一是,杨教授批判了,一些反对者却举起了奥数具有教育意义的大旗。由于偷换了话题,两者未构成真正的思想交锋,反而彼此补充了对方的观点。所以这是假争论,或者说争论的只是假问题。  之二是,奥数教育的利益之争,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些人来说,奥数是什么、奥数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教育意义,已经无关紧要,、。奥数被工具化了。批评奥数者则从儿童身心健康和天赋人权、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揭示奥数产业化之弊。唯有这类争论,才有助于澄清思想、净化观念,有益于正本清源。(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呵呵,还是这位妈妈总结的很到位,让很多不明白的人能够明白这帖子的热度为何一直这么高涨了,呵呵……
查看原文
"奥数滥用之弊"这种话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喝水喝多了都会致命一样,拿些众所周知的而毫无营养的话来当作论据,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是谁都知道滥用是不好的,我反对这个"教授"不是因为“滥用”,而是因为“黄赌毒”。
如果把学习知识(至少数学不能算是不雅的知识)--姑且就算是滥用的,比作猛于"黄赌毒"的话,我于是按照着“教授”的思路:那些学生们与其滥用奥数,还不如去“黄赌毒”!这样对社会、对个人会更好一些!
我不得不以小人之心揣测,难道这就是“教授”的真实想法?

我以前只知道苛政猛于虎,现在总算知道了奥数猛于黄赌毒!
2009/04/28回复
我儿子一年级,我是自己给他买的奥数书,他很喜欢,因为奥数对开发逻辑思维是很好的,并不需要他一定去参加什么比赛拿什么成绩,因为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
2009/04/29回复
还好,我女儿现在经常对我说:“妈妈,好在你当初让我学了奥数。”现在她应付一般的考试很轻松,而且还梦想将来做数学家呢。
2009/04/29回复
猜你喜欢

聚焦神学院小升初

娃小1升小2,学奥数在家教还是出去学,讨论讨论

调课:越秀区少年宫2016秋季班周六奥数课

小学生学奥数从几年级开始比较合适?

奥数到底适合不适合学?

奥数该不该学?怎样学?什么时候学?

热点推荐

能摸贵价龟领白化龟!这个乌龟展太懂娃了

陪娃做幼儿园作业快疯了 差点直接上手帮做

不用跑腿无需等药 广中医就医体验太圈粉

打赏竟然变成了投诉 被顺丰客服气到了

误打误撞进了佬麻雀 被名字和装修圈粉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现炒现炖满满烟火气 雨天和铁锅炖更配!

谢添地纯牛奶 顺滑奶味太正了

猫奴的新据点!这家猫咖好治愈

台风天包租婆出来卖菜 牛马别抱怨了

莲藕胡萝卜炖骨 一口清甜润心肺

人均 60 + 吃蕉叶!这波羊毛薅值了

鱼仔店饮茶我真的会谢!上菜慢到离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