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42861196幼儿园早教

对蒙台梭利教育有兴趣的家长,是否选择蒙氏园的一个顾虑,是孩子未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孩子身在蒙氏园的家长也同样关注。我家宝宝送去一家蒙氏园(非纯蒙氏,但每天也有很多蒙氏操作时间,外加英语、奥尔夫音乐、美术、舞蹈、围棋和跆拳道)快两年了,专注力和秩序感都不错。但是带她去少年宫上亲子课,感觉她和别的孩子比,有点坐不住。其他家长也有类似意见,觉得孩子们在外上兴趣课的纪律差了点。虽说离孩子上小学还有近三年的时间,偶尔也会想想这个问题,看看有无必要最后一年转回传统幼儿园。

最近翻翻《父母世界》杂志的过刊,2008年6月有蒙氏教育专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探讨蒙台梭利的理念和实践。看了一个小学老师的评论,有些疑虑豁然开朗。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下是原文:“班上哪个孩子是从蒙氏幼儿园毕业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非常聪明,特别是数学思维方面非常灵活,但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都不是很好。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蒙氏班出来的孩子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也许就是这种自己安排、自己学习的方式,使得孩子只能适应自己的节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当他们上了小学,需要按照老师的节奏进行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适应。这是我的很多同行都认可的一种情况。”

看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幼小衔接,有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有小学的教育问题。蒙氏教育倡导有准备的环境,认为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不用成人灌输,可以从环境中学到很多东西(说白了就是在玩中学,自发的领悟),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蒙氏孩子的学习方式和传统学校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不在此列)有一定冲突,可能让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我估计还有一层是因为蒙氏园的孩子看起来每天都在玩,没正经学个啥,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很多知识,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刚上学会有点吃不饱。妥善引导,应该是可以改善的。

孩子早年的教育方式影响深远,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中学老师说到好学生的几种类型,其中就包括蒙氏孩子。大意是说从分数上看,他们未必是面面俱到,最拔尖的一群,但确是学习兴趣最浓厚,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又提到她对学生重视分数的看法:一旦学生以分数为重,缺乏学习兴趣,疲于竞争,就会感觉到无尽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看,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为分数而学非常重要。原帖很长,发个链接给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51f450100gb6x.html 我很认同这位中学老师的观点。幼小衔接只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蒙氏孩子会有些不适应,但未必不能克服。而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专注力还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成长会有更持久的影响。我也曾随口和LG说起孩子以后幼小衔接有可能的情况,问他的意见,他完全不当回事。LG小时候个子高,安排到教室后面就坐,但看书多了眼睛近视,看不清老师板书,自然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专心听讲。但他由此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读书读个中上,工作后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比较明显,倒也发展得不错。

注重孩子长期发展,希望孩子学习兴趣浓厚、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家长选择蒙氏园不必太过虑。希望孩子上学严格按照老师的节奏学习的家长选择传统园会少一些焦虑。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3-5 02:01 编辑 ]
2009/10/10
全部回帖
lunaguan:
           其实你对孩子教育的精神和蒙氏教育的精神是一致的呀。让孩子按自己内在需求发展,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孩子很幸运。
查看原文
上边那个是我转贴过来的,我是想让大家看看,蒙氏教育的孩子在传统教育的学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跟老师的关系处理

现在我儿子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过去的幼儿园虽然没挂任何牌子,但是奉行的是蒙氏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老师要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当他们做错了事,老师应该蹲下来,抱一抱,先安抚情绪,再提出应该怎么做,相信孩子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今年转来广铁一幼,环境陌生,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同,加上儿子又性格内向,我发现他与那位每天早上不停地大声训斥孩子的保育员关系一直不能融洽(无论他做什么动作都会被训斥,或者冷眼瞪着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6 10:30 编辑 ]
2009/10/16回复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现在孩子身处弱势,显得手足无措,他每天都对我说他并不开心
今天早上,我向老师提出委婉地投诉:这位保育员不太懂礼貌,希望以后注意一下(老师的回答是保育员很忙,礼貌也不属于她的工作范围)
估计这么做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是我儿子会遭受更大的磨难,反正还有一年就上小学了,我倒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课题,让儿子学会如何面对强权,学会怎么玩这个权力游戏,不是把委屈憋在心里、或者极端地破坏就可以解决的

[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6 10:31 编辑 ]
2009/10/16回复
hh0215hh02154楼
好贴,儿子正在上蒙式幼儿园,多听听各位的说法
2009/10/16回复
hh0215hh02155楼
lunaguan:
好久没上妈网,一来就看到楼主的好帖子,我们是老朋友了,支持 ,也继续期待中。    最近我们再考虑为正在上蒙园的虫虫准备选择小学,她才三岁多,不过等毛毛出生,半岁左右,把房子折腾一下也就差不多了。之前一直在犹豫,是让她适应考试的竞争机制,还是让她继续做自己呢。不过现在和先生有了共识了:我们相信人生是长跑,它的意义不仅止于几次学习能力的大考,选择学校的氛围和朋友圈更重要,培养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能力很重要(蒙氏称为吸收性心智),承受压力的能力很重要,这些才是人生的财富。考试反而是其次,我和先生成长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个孩子我们还是会选择蒙氏教育,还是会让他按自己的内在需求成长。我们为两个孩子选定了一所很具争议性的小学,生本教育的,但也不会让孩子躲避考试机制,他们必须参加小升初的择校考试、中考、高考,面对不同的挑战,不论成败。我会告诉他们,考试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奋斗和自我挑战精神,学会面对成功和失败,学会在失败中成功。
查看原文
虫虫妈,你选的小学是华阳吗?
2009/10/16回复
孩子的痛苦看来是因为受到了成人不公正的对待。可以理解!估计大部分人成长中都有类似经历。我现在对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少事都还记得很清楚,可以说小学是我最黑暗的一个阶段。先是因为二年级转学,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比较孤立。七八岁的孩子就很会拉帮结派了,很久都没什么朋友,直到又有转学来的同学,同病相怜,就成了伙伴。印象中的老师都很严厉,经常拖堂,作业N多,错一个字罚写一百遍。常对学生说出很刻薄的话,真是难以消化!父母和老师大部分的时候同声同气,所以在家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常常挨打挨骂。以至于更大一点可以和同桌交换被打的经验:老爸打我打断了妈妈做衣服的木尺,被老妈要求不得再用她的尺子打我;他老爸用乒乓拍打他,打断了乒乓拍,晕! 我和他都还是所谓的聪明的“好学生”,如果是学得差的同学,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当众羞辱更是家常便饭,我们都很为他们难过。现在看看那时的黑白照,里面小小的我都看不到笑脸。心理常常盘算怎样的死法比较不痛苦。7 如果不是胆小敏感,想不出不痛苦的死法,可能真就一命呜呼了!

插一段——从这个角度看,胆小也不是坏事。建议“青靛蓝”看看《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之前论坛里九月微凉推荐过。可以好好看看其中的绿色卷“勇气和胆怯”的内容,当当读书上可以在线阅读。整套书不光对孩子有益,对成人也很有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事情,更有信心和技巧地面对人生。

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给他多点尊重和自由就很不错,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来吧孩子》里能帮孩子减轻应试教育压力的父母更加难能可贵。我很怀疑,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现在的教师又能比当年的教师好到哪里去?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成绩不光是孩子的指挥棒,也是教师的指挥棒,焦虑是难免的。幼小衔接,或者在孩子成长的任何转折阶段,如果能让孩子觉得他不是孤独的,有父母在背后支持和鼓励他,理解并欣赏他,我想孩子会适应得好一些。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6 11:55 编辑 ]
2009/10/16回复
jocelyn1025:
孩子的痛苦看来是因为受到了成人不公正的对待。可以理解!估计大部分人成长中都有类似经历。我现在对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少事都还记得很清楚,可以说小学是我最黑暗的一个阶段。先是因为二年级转学,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比较孤立。七八岁的孩子就很会拉帮结派了,很久都没什么朋友,直到又有转学来的同学,同病相怜,就成了伙伴。印象中的老师都很严厉,经常拖堂,作业N多,错一个字罚写一百遍。常对学生说出很刻薄的话,真是难以消化!父母和老师大部分的时候同声同气,所以在家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常常挨打挨骂。以至于更大一点可以和同桌交换被打的经验:老爸打我打断了妈妈做衣服的木尺,被老妈要求不得再用她的尺子打我;他老爸用乒乓拍打他,打断了乒乓拍,晕! 我和他都还是所谓的聪明的“好学生”,如果是学得差的同学,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当众羞辱更是家常便饭,我们都很为他们难过。现在看看那时的黑白照,里面小小的我都看不到笑脸。心理常常盘算怎样的死法比较不痛苦。7 如果不是胆小敏感,想不出不痛苦的死法,可能真就一命呜呼了!插一段——从这个角度看,胆小也不是坏事。建议“青靛蓝”看看《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之前论坛里九月微凉推荐过。可以好好看看其中的绿色卷“勇气和胆怯”的内容,当当读书上可以在线阅读。整套书不光对孩子有益,对成人也很有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事情,更有信心和技巧地面对人生。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给他多点尊重和自由就很不错,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来吧孩子》里能帮孩子减轻应试教育压力的父母更加难能可贵。我很怀疑,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现在的教师又能比当年的教师好到哪里去?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成绩不光是孩子的指挥棒,也是教师的指挥棒,焦虑是难免的。幼小衔接,或者在孩子成长的任何转折阶段,如果能让孩子觉得他不是孤独的,有父母在背后支持和鼓励他,理解并欣赏他,我想孩子会适应得好一些。[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6 11:55 编辑 ]
查看原文
这是我儿子近期经常跟我探讨的内容 内向的孩子思想比较黑暗,找不到解决办法就想死
2009/10/16回复
72楼转帖中提到的孩子,让我想起《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豆豆。同一个小豆豆,如果不转学去巴学园,估计也一样要经历种种不愉快吧!李跃儿提出的“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很有道理。如果孩子一直处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家长也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给孩子精神上持久的鼓励和支持。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6 11:51 编辑 ]
2009/10/16回复
jocelyn1025:
孩子的痛苦看来是因为受到了成人不公正的对待。可以理解!估计大部分人成长中都有类似经历。我现在对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少事都还记得很清楚,可以说小学是我最黑暗的一个阶段。先是因为二年级转学,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比较孤立。七八岁的孩子就很会拉帮结派了,很久都没什么朋友,直到又有转学来的同学,同病相怜,就成了伙伴。印象中的老师都很严厉,经常拖堂,作业N多,错一个字罚写一百遍。常对学生说出很刻薄的话,真是难以消化!父母和老师大部分的时候同声同气,所以在家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常常挨打挨骂。以至于更大一点可以和同桌交换被打的经验:老爸打我打断了妈妈做衣服的木尺,被老妈要求不得再用她的尺子打我;他老爸用乒乓拍打他,打断了乒乓拍,晕! 我和他都还是所谓的聪明的“好学生”,如果是学得差的同学,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当众羞辱更是家常便饭,我们都很为他们难过。现在看看那时的黑白照,里面小小的我都看不到笑脸。心理常常盘算怎样的死法比较不痛苦。7 如果不是胆小敏感,想不出不痛苦的死法,可能真就一命呜呼了!插一段——从这个角度看,胆小也不是坏事。建议“青靛蓝”看看《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之前论坛里九月微凉推荐过。可以好好看看其中的绿色卷“勇气和胆怯”的内容,当当读书上可以在线阅读。整套书不光对孩子有益,对成人也很有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事情,更有信心和技巧地面对人生。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给他多点尊重和自由就很不错,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来吧孩子》里能帮孩子减轻应试教育压力的父母更加难能可贵。我很怀疑,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现在的教师又能比当年的教师好到哪里去?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成绩不光是孩子的指挥棒,也是教师的指挥棒,焦虑是难免的。幼小衔接,或者在孩子成长的任何转折阶段,如果能让孩子觉得他不是孤独的,有父母在背后支持和鼓励他,理解并欣赏他,我想孩子会适应得好一些。[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6 11:55 编辑 ]
查看原文
歪一下楼,我们经历相似,我小学转了三次(读了四所),不过我是从不犯事儿的好学生,整个小学都在做班长,成绩一路保持第一,所以,读小学反而是我最放松的时候,老师家长都不管我,差不多每天都跟人打架,放学了就跟社会上混的出去逛,现在跟我妈说起来,她特惊讶

我想在任何时期,过去OR现在,跟老师搞好关系是应对中国老师的最好办法,其次才是学习好,问题是有些老师的性格还真不是那么好搞的,我儿子已经算是EQ高的了,唉~

[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6 12:16 编辑 ]
2009/10/16回复
昔我往矣:
歪一下楼,我们经历相似,我小学转了三次(读了四所),不过我是从不犯事儿的好学生,整个小学都在做班长,成绩一路保持第一,所以,读小学反而是我最放松的时候,老师家长都不管我,差不多每天都跟人打架,放学了就跟社会上混的出去逛,现在跟我妈说起来,她特惊讶 我想在任何时期,过去OR现在,跟老师搞好关系是应对中国老师的最好办法,其次才是学习好,问题是有些老师的性格还真不是那么好搞的,我儿子已经算是EQ高的了,唉~[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6 12:16 编辑 ]
查看原文
我一直是很听话的乖乖女,平心而论读书压力不算大,更多的压力来自家庭,青春期的冲突非常大,这个就不细说了。感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更大、更深远!
2009/10/16回复
jocelyn1025:
我一直是很听话的乖乖女,平心而论读书压力不算大,更多的压力来自家庭,青春期的冲突非常大,这个就不细说了。感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更大、更深远!
查看原文
这就是我选择蒙氏的原因

不少比较早独立的人说,自己从来没经历过叛逆期,因为家长给予了充分的自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怎么叛逆?跟谁叛逆?
2009/10/16回复
昔我往矣:
上边那个是我转贴过来的,我是想让大家看看,蒙氏教育的孩子在传统教育的学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跟老师的关系处理现在我儿子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过去的幼儿园虽然没挂任何牌子,但是奉行的是蒙氏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老师要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当他们做错了事,老师应该蹲下来,抱一抱,先安抚情绪,再提出应该怎么做,相信孩子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今年转来广铁一幼,环境陌生,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同,加上儿子又性格内向,我发现他与那位每天早上不停地大声训斥孩子的保育员关系一直不能融洽(无论他做什么动作都会被训斥,或者冷眼瞪着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6 10:30 编辑 ]
查看原文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虽然我家还没有进入“实战状态",从看相关的书籍就让我开始担心了。
2009/10/16回复
昔我往矣:
这就是我选择蒙氏的原因不少比较早独立的人说,自己从来没经历过叛逆期,因为家长给予了充分的自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怎么叛逆?跟谁叛逆?
查看原文
从这个角度讲,做个蒙氏家长比给孩子选择蒙氏幼儿园更重要!
2009/10/16回复
jocelyn1025:
孩子的痛苦看来是因为受到了成人不公正的对待。可以理解!估计大部分人成长中都有类似经历。我现在对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少事都还记得很清楚,可以说小学是我最黑暗的一个阶段。先是因为二年级转学,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比较孤立。七八岁的孩子就很会拉帮结派了,很久都没什么朋友,直到又有转学来的同学,同病相怜,就成了伙伴。印象中的老师都很严厉,经常拖堂,作业N多,错一个字罚写一百遍。常对学生说出很刻薄的话,真是难以消化!父母和老师大部分的时候同声同气,所以在家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常常挨打挨骂。以至于更大一点可以和同桌交换被打的经验:老爸打我打断了妈妈做衣服的木尺,被老妈要求不得再用她的尺子打我;他老爸用乒乓拍打他,打断了乒乓拍,晕! 我和他都还是所谓的聪明的“好学生”,如果是学得差的同学,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当众羞辱更是家常便饭,我们都很为他们难过。现在看看那时的黑白照,里面小小的我都看不到笑脸。心理常常盘算怎样的死法比较不痛苦。7 如果不是胆小敏感,想不出不痛苦的死法,可能真就一命呜呼了!插一段——从这个角度看,胆小也不是坏事。建议“青靛蓝”看看《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之前论坛里九月微凉推荐过。可以好好看看其中的绿色卷“勇气和胆怯”的内容,当当读书上可以在线阅读。整套书不光对孩子有益,对成人也很有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事情,更有信心和技巧地面对人生。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给他多点尊重和自由就很不错,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来吧孩子》里能帮孩子减轻应试教育压力的父母更加难能可贵。我很怀疑,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现在的教师又能比当年的教师好到哪里去?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成绩不光是孩子的指挥棒,也是教师的指挥棒,焦虑是难免的。幼小衔接,或者在孩子成长的任何转折阶段,如果能让孩子觉得他不是孤独的,有父母在背后支持和鼓励他,理解并欣赏他,我想孩子会适应得好一些。[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6 11:55 编辑 ]
查看原文
谢谢推荐。

在与人交往方面,我家儿子不胆小。

我在掂量,是不是学生时代的乖孩子,成人后特别容易与“蒙式”产生共鸣,宝贝之?是不是学生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成人后并不稀罕“蒙式”?
2009/10/16回复
青蓝靛:
谢谢推荐。在与人交往方面,我家儿子不胆小。我在掂量,是不是学生时代的乖孩子,成人后特别容易与“蒙式”产生共鸣,宝贝之?是不是学生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成人后并不稀罕“蒙式”?
查看原文
也可以这么理解!压抑过和没有压抑过,对自由和尊重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觉得这是简单不值一提的事,却不知对有些人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享受。久病成医,对很多事情会想的更透彻!另外不知道你对蒙氏的了解有多少?我也是看着孩子成长,三年的时间,潜移默化,确实体会到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成人的问题,才有这样的认识,可能也还是很肤浅。如果不是真正的了解,自然没啥好稀罕的。

父母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同,你不是他,也很难知道他的感受,他行为后面的理由。除非你是个高明的观察者!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6 13:13 编辑 ]
2009/10/16回复
yo-yoyo-yo16楼
不管是哪一种教育,教育者懂得思考就是孩子的福音,这里的妈妈都是用心的,相信孩子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2009/10/16回复
猜你喜欢

祈福读双语幼儿园好吗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蒙氏教育那么贵有用吗?有送去读蒙氏的宝妈么

孩子不上幼儿园,喜欢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早教心得】早教中心大pk,南方贝贝or 爱尔贝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