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楼主从学校分数高的区域入手,差不多就可以下手了。我老公现在还在SANJOSE附近一带看房子,只要那天是安排看房子的,几乎是一天至少看6套。
要多看,积极主动地去看,这个很关键,因为看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
还有,我看很多人抢房子,80%的人是在REDFIN和ZILLOW上看了,直接让中介下OFFER,下了觉得有机会才去看房子的。房子的代理往往看到OFFER那么多,会发EMAIL给中介要求加价,甚至有的加价会加三轮这样,这个是加州东湾区的情况。
说说我的中国卖房,美国购房经历,剖析两国买卖房屋手续差异
24669158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yuki122:
看完第六家,老公和经纪人转战Yorba Linda,前面讲过YB的房价是要贵一些的,但是物有所值。YB第一套,ER。。价格高,面积小,一层,但是花园挺大,装修用料很好,学校9分,放弃。(目前已经出售了)第二套,外观超好,比我们预算贵7万(但还是在老公默许超支的范围内),装修也不错,就是后院比较小,我们正在看的时候,业主突然说,他已经接受了别人的OFFER就是说卖了,OH ...NO.....连纠结的时间都帮我们省了第三套,第四套其实我们都很喜欢,就是要么面积小了点,要么只有一层(其实我和老公都觉得1层也行,奈何老人们很执着要2楼,没办法,顺顺他们意吧,不然会被烦死)第五套,我最最最喜欢的一套。超出预算了,但真心喜欢,可爱的老公觉得如果真的好,也无所谓,还买得起。可惜,去到以后,这房子也是被业主告知,刚刚签了OFFER,买家还是一次性付款的,就是说,即便我们也出OFFER,因为我们要按揭,肯定条件没人家好,业主一般也会选一次性付款的,我们没希望了。55555555~
查看原文
国内的人都喜欢房子是两层的。
其实一层的面积实用率更高,楼梯也是很占面积的。
其实一层的面积实用率更高,楼梯也是很占面积的。
2013/04/26回复

yuki122:
鉴于洛杉矶的房价从2012年底就开始飞涨,所以我们其实也很急,但是老公这时在国内忙,抽不了身回美国,幸好我们选择的银行在国内大陆有办事处,而且正好有一个在广州。经过沟通,银行愿意把开户资料寄到广州的办事处,让我先生去签名,然后再寄回美国,再让亲戚存1500美元到账户,激活账户(美国很多银行需要最低存款额),这样账户开好了,我们就能把头款转过去了。可能大家看我写的经历看似比较顺利,其实中间出现了很多很多小插曲,真的很头疼,也有头疼得快要哭的时候,不过我说了,我的这位经纪人很不错,有问必答,所以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能大家想知道我都遇到了什么棘手问题,我野列出来,当做是回忆录吧:1.资金问题,我们必要要出售国内的一套房子才有首付的钱,但是房子一直租给别人(这个租客租了7年了,我们没有涨过他一分钱的租金,天河北的电梯2房,2200。可是租客也不好说话,知道我们要出售就变脸了。3月初合同到期,2月我们跟他商量能不能让人去看房,不会经常打扰,就2次(一周一次),租客没拒绝,但连续放了我们2次鸽子,去到门口死活不开门。因此,资金周转不过来,那边的银行手续办好了也没用。2.当初我们选了美国银行作为贷款银行,但是因为老公报税不多,被拒绝了,经纪人说一定要买房,要做好付全款的准备,天文数字啊~几乎要死心了。幸亏后来找到了华资银行,愿意贷款。3.从12月开始关注洛杉矶楼市,那个上涨势头跟2010年的广州像极了。我们看上的区,成交的房子其中60%以上是溢价成交的,就是说卖得比业主当初开价还要贵,几个买家抢着买处房子也不是只有中国才会出现的事情。(这不是媒体在催牛,美国有个官方的房地产网站,那个地址什么时候交易过,多少钱,都是一目了然的)我们之前觉得挺不错的一处房子,开价48万美元,结果后来是53万成交了。看到这些,我的心里就更没底了。毕竟我们不是那种携巨款去投资的大老板啊,再涨我们就买不起了。
查看原文溢价10%,这个在加州很正常。
2013/04/26回复

几点建议:
1. 平房和楼房的选择:平房使用率高,私密性差一点。也要看你的房子结构。如果家有小小孩和老人住,平房好,没有滚下楼梯的后顾之忧。
2. 大院子和小院子的选择: 如果爱园艺,就大院子,否则,小一点好打理。每年维护草坪(要装自动喷灌系统,夏天天阳太毒,草会黄掉)的水费,园丁费不少。这里的气候,种花和果树还行,种菜比买成本贵多了,除非是你的兴趣。我们只种过小葱。如果重新选,我们会选个小点后院的。
3. 是否要泳池的选择: 正常来说,泳池是增值的。但是很多华人不喜欢泳池,因为维护比较费心。一个月多百来刀吧。除了每个星期要清理,还要考虑水费和电费,每天要靠电泵循环水4-5小时, 否则难以维护水的质量。如果家人喜欢游泳,就买吧。我老公经常游,我呢,一年用不了一次,总觉得冷。如果家有孩子, 泳池一定要有栏杆拦起来。
4. 出租房的考虑: 如果房子要出租,要慎选有泳池和大院子的房子。出租的话,一定要买出租责任险和伞险来保护自己。如果纯投资,condo 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要交HOA,但是绿化,泳池, 外墙都包了。自己买的房子,每过几年也要重新刷外墙来维护的。
5. 学区的考虑:一定要好学区,宁可牺牲一点面积。好学区的房子最先升,最后跌。就算跌,幅度也有限。
1. 平房和楼房的选择:平房使用率高,私密性差一点。也要看你的房子结构。如果家有小小孩和老人住,平房好,没有滚下楼梯的后顾之忧。
2. 大院子和小院子的选择: 如果爱园艺,就大院子,否则,小一点好打理。每年维护草坪(要装自动喷灌系统,夏天天阳太毒,草会黄掉)的水费,园丁费不少。这里的气候,种花和果树还行,种菜比买成本贵多了,除非是你的兴趣。我们只种过小葱。如果重新选,我们会选个小点后院的。
3. 是否要泳池的选择: 正常来说,泳池是增值的。但是很多华人不喜欢泳池,因为维护比较费心。一个月多百来刀吧。除了每个星期要清理,还要考虑水费和电费,每天要靠电泵循环水4-5小时, 否则难以维护水的质量。如果家人喜欢游泳,就买吧。我老公经常游,我呢,一年用不了一次,总觉得冷。如果家有孩子, 泳池一定要有栏杆拦起来。
4. 出租房的考虑: 如果房子要出租,要慎选有泳池和大院子的房子。出租的话,一定要买出租责任险和伞险来保护自己。如果纯投资,condo 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要交HOA,但是绿化,泳池, 外墙都包了。自己买的房子,每过几年也要重新刷外墙来维护的。
5. 学区的考虑:一定要好学区,宁可牺牲一点面积。好学区的房子最先升,最后跌。就算跌,幅度也有限。
2013/04/27回复

现在这种状态能买到开价的房那真的是运气好了。现在都在追涨啊,变成卖方市场了,买家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卖家的心态也开始惜售和加价。一套好房子有N多人看,N多人相中了,只好谁出的价高就谁拿下那房子了。现在是回涨还没涨到高峰期。我这里的两房的CONDO在经济危机前一度卖到了一百多万,每个月的管理费还要一千。那个时候人都疯了,也是抢着买。后来经济危机了,傻了,有些人就破产了,美国有些人真的是很没理财观念。经济危机后那些房子跌到了大概五十来万,现在回涨了,大概七十万左右。
有人炒房啊,炒房的人里面华人比较多,我的一些华人朋友就在那里炒房啊,前几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入手了,现在行情好了抬高价再抛售,现在经济是好转了一些,但是也没有那么好的夸张了。还有一些据说是中国过来的炒房客,拿着现金都是一次性付款的。房价就这么被推高了。其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理财观念不强,也很少会有个人去炒房的。
有人炒房啊,炒房的人里面华人比较多,我的一些华人朋友就在那里炒房啊,前几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入手了,现在行情好了抬高价再抛售,现在经济是好转了一些,但是也没有那么好的夸张了。还有一些据说是中国过来的炒房客,拿着现金都是一次性付款的。房价就这么被推高了。其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理财观念不强,也很少会有个人去炒房的。
2013/04/27回复

这两天小忙,今晚回家更新,谢谢上面几位前辈的指教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2013/04/27回复

yuki122:
这两天小忙,今晚回家更新,谢谢上面几位前辈的指教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查看原文不知道这位妈妈怎么转钱去美国?
我是用完家里人的身份证换的,每个人5万美金/年,陆陆续续换了20万寄出去......
我是中信银行寄出去的,好像手续费便宜点!
我是用完家里人的身份证换的,每个人5万美金/年,陆陆续续换了20万寄出去......
我是中信银行寄出去的,好像手续费便宜点!
2013/04/27回复

萱萱:
如果你是招商银行金葵花用户,每汇出去一笔就只收手续费80元人民币。你父母和你先生的外汇,可以转到你名下,由你统一汇出去,每天只能汇出5万美金,但对汇出去的总额没有限制。如果每天汇出超过5万美金,必须有相关的证明文件给银行,说明汇出去的理由,这个是招行的客户经理说的,我还没试过。每年只能购汇5万美金,只是对中国公民限制,对外国人不受此限制。
查看原文OMG,怎么招商银行这么便宜,真是亏大了

2013/04/27回复

ken他妈:
其实美国买房跟国内买房道理也一样,在上涨趋势下,容不得你多多考虑。一定要尽快买下来,如果纠结房子的缺点不买,下一套你要付更多的钱。不是当地人买房,更多会纠结汇率的兑换,贵了5万美金就是30多万人民币啊,那个心简直就是淌血!买了下来,有不满意或者其他原因,还可以卖了作为再次买房的第一桶金压阵,不买的话,就只有看着房价的高涨兴叹!我有个朋友,从我买房就有意向跟着买,买到现在都没有买到,跟她一起去看房,每套房子的缺点都成为她不买的理由,现在她说也不买了,买不起了.......
查看原文是啊,特别买二手房,没有绝对完美的,差不多就买吧,要求太高的真的一辈子都买不成了,我家就有个跟你朋友差不多的亲戚。
2013/04/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