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妈妈网首发(已更新,增加学位部分)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谈教育

64100279幼儿园早教

    我希望各位家长能耐心地看完这篇文章,多少对你的子女教育会起到一定积极影响!本文非转载,作者为妈妈账号本人。(提示:看了不少网友的回复,有显偏执,走了极端,认为我的观念是禁止交友、反对学位、甚至有些人把农村与城市人为划为两个阶级来讨论,这些都是不全面的。希望网友能认真领略我的意思。)

前言:教育是每一位家长都十分重视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一百个家庭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在一起读书的孩子有的考上了好的学校而有的却不行。笔者出生农村家庭,想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谈教育,希望能给家长或者学生带来一丝启发。



启蒙教育:父亲在农村地区算是一个知识分子,母亲虽没怎么读过书,但是非常重视教育,母亲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性格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孩提时,父亲在乡镇中学教书,母亲在农村务农,早晨父亲带着两个姐姐去集镇,下午再带她们回到农村的家。那么每天上学与放学这来回近2小时的路上就显得特别重要,父亲都会问姐姐今天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内容,大致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等到我记事时,大姐已读初中,二姐也读小学高年级了,那时的我就有了学前班,6岁我去读学前班,每天早晨大概7点左右的样子,父亲就会叫醒我,带我到农田里去晨读,其实多数时候也不一定是晨读。或许就是讲讲故事,抑或是一些在学校要听老师话、与同学要和睦相处诸如此类的话。我觉得这里面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习惯的养成。早起晨读的习惯一直陪伴我到大学毕业,后来我在思考,孩提时你强制灌输孩子很多文化知识,那或许仅仅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而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启蒙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长不该急切的让孩子掌握加减乘除、唐诗宋词,应该更多的在这个时候养成孩子早起、助人、积极向上等良好生活习惯与意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可塑性最强,这些好的性格与品质能够伴随并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于交友:我们姐弟三人在读大学以前基本没几个朋友,读书期间我们姐弟三人应该说在班级乃至年级都是尖子生,交往的个别朋友也是成绩比较好的那种。为什么我们读大学以前没什么朋友呢,这是母亲的规定:读书期间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朋友宜精不宜多。在我上小学大概四五年级,也就是97年左右吧,农村地区开始流行为同学过生日了,我们那里过生日的形式是别人请你到他家吃个饭,你带一份小礼物过去。母亲是坚决杜绝我们参加任何人的生日宴请,也不准我们给别人送礼物。她常说“你以后成才了,个个都说是你同学,你以后混的差,以前的同学见到了也假装不认识”,母亲始终固执的这么认为。今天的我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这种家规还是否符合今天时代的要求,确实我现在回到老家很多人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他们也纷纷表示是我同学。应该说孩子在小学阶段他们与孩子们在一起主要是玩,不能称作“交友”,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尤其要注意孩子的交友行为,不可否认交友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分散孩子的精力,尤其是女生喜欢在交友上花较多心思、猜心思等等。有的家长认为多认识朋友多些人脉,以后干什么方便,我坚决反对孩子在这个阶段建立所谓的人脉,切忌不可把我们的利益观与价值观引申到孩子成长与教育上来。

一时写不了那么多了,有空我再讲讲关于现在的学位,敬请期待。


关于学位:这个应该说是目前家长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一位难求,而且往往还不是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还是说说我自身的情况吧,我自身的情况就是:没有选择!因为一个集镇就一个小学、一个初中,你是爱因斯坦你也得在这读,你是智力低下你还是要在这读。那么我再来说说我们这个小学、初中的情况吧。硬件:教室是农村红砖灰瓦房(应该说都是危房,我读五年级时学校围墙被吹倒过,初二时屋顶掉的水泥渣就砸在了同学头上等等);师资队伍鲜有本科毕业生,我读书那时是鲜有大专毕业生;运动设施是水泥台式乒乓球台2个;篮球场有,但是全校鲜有篮球;足球场无!那么我们的毕业生又是什么情况呢,应该说我们的多数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负担、重视程度不够没能继续完成后续学业,但是不乏走出了大批博士、硕士等等,我们姐弟三人以及荣升博导的姐夫也是该校毕业生,上至国务院,下至土豪金应该说都有我们校友的身影。我的理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争取到好的学位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分而为之。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过分强调其重要性,尤其是你在苦苦为学位奔波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的太多。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努力给孩子灌输了一个思想,优质学位很重要,假如你的努力没能成功,孩子上了一个较差的学校,孩子很有可能因此而自卑,觉得输在了起跑线上。过分强调学位的重要性其实是不可取的。任何好的学校都有差生,任何差的学校都有好生,当然好的学校好生的比例要大一些。再者就是过分追求小学学位是十分没有必要的。我理解的好的学校是这个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要好,孩子们愿学,其实老师应该差不多。对于城市里面的小学老师水平教你家孩子已经远远足够了。为什么我说过分追求小学学位是没有必要的呢?小学学位是分地段与择校两类,首先来看地段生,一个地段的学生智力水平应该说是随机分布的,好的学位的地段生成绩就一定好吗?显示是不成立的。再次来看择校生,你们应该知道能去好的学校择校的人分两类:非富即贵,那么这些非富即贵的人往往就是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后续你认为他有多少时间花在了孩子的教育身上。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地段,这个地段住着一群老师、律师、素质较高的白领,这些具备较高文化素质修养与涵养的中产阶级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比较成功的,这些孩子所在的学校往往不错。



   没想到这篇文章尽然还被小编挂到了妈妈网首页,表示感谢。看到了广大网友的回复,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学位的,看来学位这个还是大家最关心的,在此做一个统一回复:     我看绝大多数的网友还是没能完全理解我“关于学位”部分的意思。我的理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争取到好的学位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分而为之。 为此,我已经将这个着重标出。再者我讲的是小学学位,不知道大家是否看清!
       那么再补充几点学位的看法,我个人对学位的重视程度是高中>初中>小学。  你看到的最终考上好的学校的(我们暂且把考入一所较好的大学作为评判教育成功的标准)的学生应该说多数来自好的高中,那么这些当年来到好的高中的学生多数是考上的,高中目前实行的是考试录取,那么再往后推,这些考入好的大学又有多少来自好的小学,这个就值得推敲商榷了。所以优质的小学学位所起到的作用被我们一些家长夸大了,当然好的高中就不同,因为这些人是学习好的考进来的,不是通过地段随机派位了。我看到很多家长为了能有好的小学学位万分辛苦去购买小学学位房、想尽一切办法去进所谓的宏志班,我不反对选择好的学位,但要量力而行。
      我的观念是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重于一切:这个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情趣。再者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这个阶段多数的孩子应该来说是愿意跟父母在一起的,等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多数往往是不愿意与家长一起,孩子行为的可塑性变弱,独立性变强,但是初中阶段由于尚未心智成熟,往往容易往坏的方向发展,尤其初二阶段。
     再者看到一位网友关于我来自己农村家庭,本身眼界的局限性导致我自认为家里有了博士、老师就认为是成功的说法。坦白说我赞成这位网友的说法,但是我想说的这不是眼界局限性的范畴,而是思想长期被父母影响为读书至上的影响,以后有机会我想讲讲这方面,就是我的家庭教育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缺陷的一部分。

看到有那么多朋友点击此贴,真的意想不到.回帖中也看到了一些家庭教育同样非常值得推崇,我忽然间萌生一个想法,可否集中大家讲一讲一些成功教育的案例与经验,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参加讲座.所有讲座是免费向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开放,有人愿意参加并且能找到场地话 ,我愿意倾情奉献.大家可以相互探讨教育方式.
2014/06/09
精选回帖
很有用,感谢分享~
2014/06/10回复
首先很赞同楼主的想法。现在大多数人经济条件好了,给小孩好的教育也无可厚非。问题是:现代家长受教育程度明显比以前的家长高许多,但教育理念却倒退了。大家可以好好看看:现在有多少家长成天忙于挣钱以给小孩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却往往忽视了家庭教育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有能力择校没问题,但不是把小孩放在一个好学校就一切OK了;读一般学校的家长也不必纠结,自己多努力一点也行的,现在的教育条件再差也不会差过以前吧。其实我始终认为: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学校,家长对小孩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作息习惯、为人处事,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学校的往往起反作用)。因此,不管有无择校的,每个妈妈都一起努力吧。
2014/06/12回复
本帖最后由 tanglincarolyn 于 2014-6-13 15:49 编辑 回复 wumin3504 的帖子呵呵,说话太偏激了吧。好的,算我说错了,城里孩子也有想当博士的。我本人是博士,大学老师,当然也是非常关注孩子教育的妈妈,所以才敢这么说。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就很会读书,受的教育就是一门心思读书,只有读书才是正道。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其实人生有很多道路可以选择,应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而不是最应该的。所以,我不想孩子重蹈覆辙,他应该有更宽广的眼界见识,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出适合他的选择。我很少愿意在外承认自己是博士,女博士的名声似乎不太好。而且我真不觉得当了博士有什么了不起的。当了博士以后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2014/06/13回复
全部回帖
juneyjuney沙发
babimimilanse:
和你人生完全不一样的人表示,其他不敢说,但是高中真的是一定要重点才行,如果你还想在国内读大学。其实寒门子弟和城市家庭普通小孩最大区别在与寒门子弟比城市小孩有更大的欲望,这种欲望体现在读书还有做人的很多方面。所以寒门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取得世俗上的成功。就我个人经验认为寒门子弟可以干活,但是不宜交友,做人做事的目的性太强。其实大家原本都单纯,但是环境和家庭给予每个人的实在是太不一样,于是衍生出成人后的种种不同。至少我母亲不会教育我“你以后成才了,个个都说是你同学,你以后混的差,以前的同学见到了也假装不认识”。我母亲告诉我的是“生命是平等的,你要尊重别人,但是不能跟随别人,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学会自控”,我想这就是区别。
查看原文
非常同意。
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就觉得 那是典型的那种思想。

楼主现在也意识到了。

另外,出身差的人,在一旦得势之后,譬如掌权当官之后,更容易腐败,更容易被攻陷。这是有数据统计的结果。
2014/06/12回复
哎,我和老婆都是从农村杀出来的,若论经历未必比楼主逊色多少。

但是我还是要提醒楼主,这个事情是有概率 ...
一点都不错!和我老公一起在村小学读书的,估计就我老公一个人杀出来了!那还是得益于我公公重视教育,也得益于我老公自己的坚持!
2014/06/12回复
是的,就像八十年代很多文盲变富豪一样,现在这一拨孩子,你敢让他文盲?或者敢说我家文盲也能成富豪? ...
支持!大环境变了!
2014/06/12回复
YOLO66YOLO665楼
juney:
非常同意。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就觉得 那是典型的那种思想。楼主现在也意识到了。另外,出身差的人,在一旦得势之后,譬如掌权当官之后,更容易腐败,更容易被攻陷。这是有数据统计的结果。
查看原文
非常对,所以为什么你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等等现在都保存不下来。

看看中国的城市建设,为什么千篇一律。

因为城市的决策者不是真正的“贵族”群体。。。。。。

所以,急功近利的表现特别突出。。。。。

所谓的“有知识,没文化”就是这样。
2014/06/12回复
我的很多观点都和LZ的相似,继续关注。
2014/06/12回复
首先很赞同楼主的想法。现在大多数人经济条件好了,给小孩好的教育也无可厚非。问题是:现代家长受教育程度 ...
说的好
2014/06/12回复
同意孩子小时候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比较重要
2014/06/12回复
我希望各位家长能耐心地看完这篇文章,多少对你的子女教育会起到一定积极影响!本文非转载,作者为妈妈账 ...
思维清晰,思想成熟,必须点赞支持啊
2014/06/12回复
怎么可以用当年跟现在比呢。不要说农村这么遥远,我就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以前读书什么时候要拼过爹啦。居委 ...
的确如此
2014/06/12回复
JanelokJanelok11楼
YOLO66:
说的太对了。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们永远搞不清楚“屁股决定脑袋”。很多时候别人反对他是对事不对人,你要是坐在那个位置也会这么做。单位里都是利益的群体,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要成熟看待单位的关系。但他们总觉得别人做事情是针对他们个人。所以做事缺乏“大气”。容易树敌。自尊心过于强烈,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查看原文
 但对于这些孩子本身,他们自己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家人也给予了很大期待。他们也很无奈,他们只有用成绩来报答父母,当出来工作后,就希望用物质来报答家人。当他们达到一定权力时,他们何常不想报答家乡?因为他们的成功,背后是父母的砸锅卖铁支持。
2014/06/12回复
很在理。希望看到更多教育方面的心得呢。
2014/06/12回复
YOLO66:
家庭教育的确非常重要,我自己先生家的和楼主家情况差不多。俩孩子,一个名校博士,一个也大学毕业靠自己留在大城市。我家公是老师。自己相对比较重视教育。我赞同——1、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甚至重要过学校教育。2、不上名校也不代表就没有出路,不少农村孩子靠自己一样出人头地。但我不赞同——1、所有人都有能力搞好家庭教育,因为,这不仅是态度问题,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上升到方法论时,即使态度很重视,但很多家长难以走上正确的家庭教育之路。我不赞同——2、名校无用论。名校的效应就是汇聚最优资源——优质的老师、优质的生源,也包括优质的家长群体。3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堆重视教育的家长汇集,这个教育氛围是浓厚的。集思广益之下,得到的家庭教育理念上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我自己老公之前也说过择校无用论,他说自己就是农村出来,一路只是镇上的中小学也一样读出来了。但我这么问他:你其他同学呢?现在都在做什么?他就不吭声了。这是比例问题。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后能胜利的那一个。所以,楼主这是一个个人的励志故事没错,但如果引申到择校无用论,就有失偏颇了。(小编起的名字太容易有歧义了)其实为什么出人头地后的孩子都不愿意回到农村,也是因为城市里有更优质的资源集群。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都会是一个更好的环境。优秀的人会自动聚集在优质资源附近,会努力让自己及后代享受更优质的资源——当然也包括教育资源。古代,孟母还择邻而居呢,其实放在现代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赞同靠家庭教育一样可以培养好学生。但问题是,各位妈妈,你们真的有信心,脱离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能如楼主家一样,接连飞出金凤凰吗?如果没有这个信心,还是尽量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吧。最起码,身边的人都重视教育,会对家庭教育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和楼主观点一样的是:生源很重要,家长群体的职业很重要。不过,关于那些非富则贵的学校,我个人不那么排斥,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样。现在的有钱人,有权者,一样重视家庭教育的。那些学校暴发户毕竟是少数。就好像我之前的一个观点,你光看到李双江那个败家儿子坏,但实际,是因为他们名人效应,放大了富二代这个群体,好像大家觉得富二代官二代尽出纨绔子弟,但更多低调行事,锦上添花的富二代官二代,咱看不到也接触不到,人家也低调。实际上,社会上普通人家、小市民家出的二流子还更多咧。只是没有明星效应,没有注意到罢了。
查看原文
说得很客观,如果有机会当然读好的小学,但可惜我家也只能读地段,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让自已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加重视了
2014/06/12回复
我情况跟你们家差不多,唯一区别的就是,我们都四兄弟姐妹都只是本科生,没你们家那么高材生而以。母亲也是文肓,父亲是村小学老师。村里的小孩最多都只是读到初一,初二,女孩子没有人能上初中,读完小学就出来广东打工。因为我们住在山村里,那里没车来车往,赶个集买油盐都是要翻过几座山,来回都步行都要四五个小时,我让初中时村里才开始有电灯,电灯来之前都是点煤油.......
2014/06/12回复
salinlong:
好长,这样的事也很多,我也来自农村,认识的邻居或同学家里四五个孩子全部大学毕业的也有很多,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接受一个观念: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查看原文
其实现在很多偏僻的农村仍然是读书是唯一出路,或者说在任何地方,对于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于孩子,读书也仍然是唯一出路.
2014/06/12回复
juneyjuney16楼
YOLO66:
家庭教育的确非常重要,我自己先生家的和楼主家情况差不多。俩孩子,一个名校博士,一个也大学毕业靠自己留在大城市。我家公是老师。自己相对比较重视教育。我赞同——1、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甚至重要过学校教育。2、不上名校也不代表就没有出路,不少农村孩子靠自己一样出人头地。但我不赞同——1、所有人都有能力搞好家庭教育,因为,这不仅是态度问题,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上升到方法论时,即使态度很重视,但很多家长难以走上正确的家庭教育之路。我不赞同——2、名校无用论。名校的效应就是汇聚最优资源——优质的老师、优质的生源,也包括优质的家长群体。3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堆重视教育的家长汇集,这个教育氛围是浓厚的。集思广益之下,得到的家庭教育理念上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我自己老公之前也说过择校无用论,他说自己就是农村出来,一路只是镇上的中小学也一样读出来了。但我这么问他:你其他同学呢?现在都在做什么?他就不吭声了。这是比例问题。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后能胜利的那一个。所以,楼主这是一个个人的励志故事没错,但如果引申到择校无用论,就有失偏颇了。(小编起的名字太容易有歧义了)其实为什么出人头地后的孩子都不愿意回到农村,也是因为城市里有更优质的资源集群。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都会是一个更好的环境。优秀的人会自动聚集在优质资源附近,会努力让自己及后代享受更优质的资源——当然也包括教育资源。古代,孟母还择邻而居呢,其实放在现代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赞同靠家庭教育一样可以培养好学生。但问题是,各位妈妈,你们真的有信心,脱离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能如楼主家一样,接连飞出金凤凰吗?如果没有这个信心,还是尽量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吧。最起码,身边的人都重视教育,会对家庭教育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和楼主观点一样的是:生源很重要,家长群体的职业很重要。不过,关于那些非富则贵的学校,我个人不那么排斥,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样。现在的有钱人,有权者,一样重视家庭教育的。那些学校暴发户毕竟是少数。就好像我之前的一个观点,你光看到李双江那个败家儿子坏,但实际,是因为他们名人效应,放大了富二代这个群体,好像大家觉得富二代官二代尽出纨绔子弟,但更多低调行事,锦上添花的富二代官二代,咱看不到也接触不到,人家也低调。实际上,社会上普通人家、小市民家出的二流子还更多咧。只是没有明星效应,没有注意到罢了。
查看原文
非常同意非常同意。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比我说的更好!
接触过很多富二代官二代,他们都非常优秀也异常努力。懂生活,懂学习,懂做人,跟他们相处非常舒服。
2014/06/12回复
和你人生完全不一样的人表示,其他不敢说,但是高中真的是一定要重点才行,如果你还想在国内读大学。其实寒 ...
赞成,其实好多走上歪路的都是寒门子弟,他们欲望太强
2014/06/12回复
juney:


非常对,所以为什么你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等等现在都保存不下来。
查看原文
说的太对了,太快人心。
一群上辈都还穿着草鞋的人,一群没有任何传承的人,可想而知。
2014/06/12回复
juney:


非常对,所以为什么你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等等现在都保存不下来。
查看原文
国人避讳“阶级”二字,其实这并不是个贬义词。
2014/06/12回复
朋友宜精不宜多,也是我母亲常教我,要多跟学习好的同学,可惜我那时不听,自己又是比较胆小的人,没能跟性格开朗且成绩好的那一班在一起,结果当然是越混越差
2014/06/12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小学那些事】分享你认为的小学最重要的那些事,赢取开学装备!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一年级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转载)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热点推荐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妇儿的夜诊很方便 大人小孩都不用请假

京东外卖还在烧钱 满15减10好优惠

少年宫沙盘游戏体验 孩子的心灵疗愈之旅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梦回少女时光 让生活闪闪发光的小店

镇上的市场农产品真多 价格实惠

羊毛薅不尽 京外卖双叠加3元不到

第一次逛山姆 人多东西也多还会二刷

打卡江南西刨冰店 小巷深处有点神秘

新鲜木棉花煲猪排骨 健脾养胃清热解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