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观点:比如送礼,比如名校,比如。。。
42638351家有小学生
很多孩子都是好孩子,孩子间的智商差异,并非鸿沟,但不同的家长,让一同出发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
然后,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层了。
所以,0~小学阶段(我仅对此阶段有心得),孩子的任何错误,责任都在家长。
欢迎不同声音,你们可以启发我!
(需要我回应的,请使用"回复"或"引用"吧,你"点评"的话,我会看到我自己那楼,回复你还需要再翻查。)
2014/07/21
全部回帖
我认真思考,真是好纠结啊,你们比我们更不容易。我尽力而为,但依旧是一家之言,仍会有局限,所以特别希望其他家长一起参与。
结论:这样的情况,基于目前已知的升学政策,教育现状,我个性保守之故,会选择换房。
考虑角度如下:
1、海珠区学籍,比较吃亏。我同你一样,着眼点在中学,该区好的中学偏少,
目前政策鼓吹就近入学,择校生名额管控越来越严格。
将来初中考高中,因不能跨区考,所以选择范围缩小了(当然,市属高中都有机会);
区属初中,学校老师会有一个指标---留区率,所以,他们会努力把初中的尖子生留在本区,
问题是,海珠区,好的高中,少呀。
2、旅行,机会还是有的,飞机不行,火车也好。我求学期间,5块钱的椅子也睡过,8块钱的地下室也住过,
挺好的,回味无穷的经历。
课外兴趣班,真的会受影响。要不少年宫?收费便宜,需要孩子更用心更努力些,如何?
学科补习班,虽说我补习款,但体验下来,我反而坚定了:对小升初而言,最好的补习还是靠家长来完成的。
3、我的选择不表示"对",
只出于我一贯原则:小学多玩,多接触非学科的东西,
所以觉得家长进一步,好让孩子需要的时候,能退一步(腾出余地,失手的余地)。
而今年政策新出,仿佛很严,我不清楚将来中学是否能接受非地段生,保险起见,才如此建议。
2014/07/22回复
楼主,我也没看懂ABCD补习机构,但你最后选了哪间呢?
2014/07/22回复
四、补习的意外收获:收获良师,触摸教育的初心
身为屌丝,却在一个满是权贵的班级,不公平遭遇常见,我习 ...
2014/07/22回复
鱼宝现在一年级了,其实在选择小学的时候我都犹豫啦很久很久,因为现在在东莞就读的小学(东莞市一级学校)再怎么好也比不上现在我家的学区学校,省一级,但是考虑到没有人接送、学习辅导的问题,我还是坚决的选择了在东莞就读。原因有两点:一,小孩子在小学阶段还是跟着母亲比较好,其中接送和辅导我没有问题。第二:小学阶段学习态度的培养很重要,孩子自身能够做好。所以我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东莞就读,当然也是咨询过在小学当老师的朋友和其他朋友各方面的意见才下的决定,毕竟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决策不能贸然作出决定。
2014/07/22回复
松茸煎蛋:
我认真思考,真是好纠结啊,你们比我们更不容易。我尽力而为,但依旧是一家之言,仍会有局限,所以特别希望其他家长一起参与。结论:这样的情况,基于目前已知的升学政策,教育现状,我个性保守之故,会选择换房。考虑角度如下:1、海珠区学籍,比较吃亏。我同你一样,着眼点在中学,该区好的中学偏少, 目前政策鼓吹就近入学,择校生名额管控越来越严格。 将来初中考高中,因不能跨区考,所以选择范围缩小了(当然,市属高中都有机会); 区属初中,学校老师会有一个指标---留区率,所以,他们会努力把初中的尖子生留在本区, 问题是,海珠区,好的高中,少呀。2、机会还是有的,飞机不行,火车也好。我求学期间,5块钱的椅子也睡过,8块钱的地下室也住过, 挺好的,回味无穷的经历。 ,真的会受影响。要不少年宫?收费便宜,需要孩子更用心更努力些,如何? ,虽说我补习款,但体验下来,我反而坚定了:对小升初而言,最好的补习还是靠家长来完成的。3、我的选择不表示"对",只出于我一贯原则:小学多玩,多接触非学科的东西,所以觉得家长进一步,好让孩子需要的时候,能退一步(腾出余地,失手的余地)。而今年政策新出,仿佛很严,我不清楚将来中学是否能接受非地段生,保险起见,才如此建议。
查看原文谢谢回复。你的建议对我很有用。
2014/07/22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