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依妈 发表于 2014-10-27 12:39
回复 CHINA8800 的帖子
你娃能读得懂那些经典吗?
老师跟我说----从业十年来第一次遇上我这样家长
44764411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2014/10/27回复
不是说小孩专注力好吗?为啥作业还写得那么晚?
2014/10/27回复
我说说我的见解,不喜欢,就忽略了,别放在心上。
你现在是在中国读书。你可以回家培养你自己的兴 ...
2014/10/27回复
这是从一封信开始讲起:A是我家娃尊敬的*老师:
您好!
非常冒味致信给您,一直以来我觉得您是位 ...
2014/10/27回复
CHINA8800:
这是从一封信开始讲起:A是我家娃尊敬的*老师: 您好! 非常冒味致信给您,一直以来我觉得您是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感觉您的生活也充满阳光。A多次提及老师您的辛勤教导。而您在家校联系中,也感受到您细致而又认真性格。 A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曾想过A的小学生活会非常美好。因为A那时就已经看完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和郑渊洁皮皮鲁系列从书,我和先生对孩子学习课文的态度无为而治,当时A对认字表现出来的天赋几乎是过目不忘。而我同样读一间幼儿园的女儿至今大字不识。而数学当时他用了一周时间完全熟练100以内加减法乘除,对奥数也产生很浓烈的兴趣。 但是自从孩子真正上小学后,我发现并非如此,小学要求学好语文课本而不是学好语文。从语文教材的上看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从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致性都算不得是精品。比如A读原版三国演义或者是水浒传,如果我不考虑他视力状况,他可以从早晨到晚上。零碎文字教科书没有这种份量。学好语文在我愚见,最核心莫过于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量沉淀和积累,语文成绩必然不会长久都很好。 而A的书写是很糟糕,以至以他每天从放学一直做到9点,9:30分必须睡了,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他没有任何的时间出门玩,除了作业,吃饭和洗澡没有时间做其它事情。虽这学期的作业量也是很少的,但A这种速度令我非常头痛,而他生活习气和自理能力也较弱,这些我都想多花点时间管理。所以我想恳请老师:是否可以不做作业。我在家让他每天读语文课文二至三次。并练习二至三张小学二年级同步字贴,过去整个暑假我都在让他练习,其实是有进步的。我现在明显感觉到书写已经成为他学习的障碍,这样的诉求,我并未和A提及,如果他还是愿意自觉做完学校的作业,那就更好了。另外早晨我也有让A读四书和五经,这些书对他一生都会有极大的帮助,我和先生都较为喜欢传统文化,这些书籍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五四没改版前,我们的古圣先贤就是读这些书,文采是多么优美。我希望A每天花一个小时朗诵这些,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我希望他初中前可以倒背如流。天下妈妈的心都是一样的,盼望老师能理解。
查看原文只能说你的宝贝是天才,你才有胆量这样做。我以前经常这样想,小学做什么作业玩才是王道,所以一年级基本没有管,做不做作业无所谓,在一年级看不出来,反正大家都是99,100分,二年级就慢慢表现差距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无所谓,男孩子小学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初中高中才是重点,到了三年级我发现已经非常严重了,分数已经是倒数了,关键是表现出来自卑的感觉,我这才发现问题大条了,在中国这个制度下,不将分数拉上去是万万不行的
2014/10/27回复
我认为大量阅读和做作业并不冲突,所谓学习上的读写听说都是要的,哪一样都不应该落下,语文就说阅读,那数 ...
据了解,好象天才也会做学校作业的吧,之外好象比常人做得更多的课外作业
2014/10/27回复
小雨点2013:
你认为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害了他。 记得之前在妈网看到一个出来工作的人发的贴,说当初后悔没有选择省重点中学,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去到普通中学才发现区别之大,当初也是父母说尊重他的意见,孩子喜欢就行了,他当时还感谢父母的支持。现在,他怨父母当初没有纠正他的错误想法,说孩子年代懂什么,父母是成年人才懂,叫家长不要再以尊重孩子喜欢的选择,而是要理智地选择,不要像他一样。
查看原文看完这段,我想起我同学:她女儿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她要求女儿去学奥数,女儿不肯,说为什么要我读,我要自由,我不要读,于是我同学尊重她的想法,让她快乐的度过她的五、六年级(孩子的同学可没有那么幸福,周末最少有一天去上各种兴趣班),初一了,我同学的女儿入学后发现跟不上同学的进度,原因,整个班除了她以为,其他的在五、六年级已经学习过或者了解过初中的数学,所以在老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很快的掌握,而她没有接触过,所以学习上比较辛苦,然后孩子回家对我同学:“你为什么在五、六年级不让我去读奥数?”我同学跟她说:“是你自己不愿意去学啊。”孩子接着说“那你为什么不逼我学?”所以不要只想让孩子快乐,当快乐成为习惯,那就不是快乐,因为没有对比。
2014/10/27回复
luy_lu 发表于 2014-10-27 12:22
眼高手低,我能这么说吗?
会读不一定会写,就像我家宝,阅读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写就不行,难道三四年级以..
2014/10/27回复
红枣杞子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LZ觉得这样对孩子好,就这样吧,你和孩子开心就好就是低年级作业量少,年级越高作业量越大,就怕现在速度就跟不上,还不做作业了,以后作业速度怎么办?到时升学试会吃亏,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完,这得多心塞
查看原文非常赞同这个说法。采用适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好的,但前提是要把做题的速度提上去,不然考试会很吃亏。
2014/10/27回复
嘉儿2005:
非常赞同你的看法,很多家长自以为是,半吊子水,老拿外国素质教育来说事,实际上,外国基础教育里,最基本的一课就是集体意识。
查看原文对,老说国外教育就是按兴趣来教,但书写是基本的能力,也就是最基本的素质,不是什么兴趣。我看外国人更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比如看国外大片,外国人说一个方案,会一边说一边写写画画,用图、数据这类的来辅于说明;不像我们中国的,好像就跟狄仁杰一样,全是靠他在脑中转转,然后嘴巴说说,一个完美又准确的猜想就出来了。可实际上有多少人的头脑能支撑这么庞大的数据分析呢?又或者真的有这样的人,那旁的人又有多少能懂呢?
如果一个学生,连写字都不想动手,那还能继续学更多更高深的知识吗?
比如看国外大片,外国人说一个方案,会一边说一边写写画画,用图、数据这类的来辅于说明;不像我们中国的,好像就跟狄仁杰一样,全是靠他在脑中转转,然后嘴巴说说,一个完美又准确的猜想就出来了。可实际上有多少人的头脑能支撑这么庞大的数据分析呢?又或者真的有这样的人,那旁的人又有多少能懂呢?
如果一个学生,连写字都不想动手,那还能继续学更多更高深的知识吗?
2014/10/27回复
对,老说国外教育就是按兴趣来教,但书写是基本的能力,也就是最基本的素质,不是什么兴趣。我看外国人更 ...
2014/10/27回复
………………很想知道你的娃十年后是啥样子………………
但无论如何,我是不会这样要求我的娃的。我觉得小孩子还是看小孩子的书比较好。《夏洛的网》《彼得潘》他看了好多遍,每次他看得很高兴。
但无论如何,我是不会这样要求我的娃的。我觉得小孩子还是看小孩子的书比较好。《夏洛的网》《彼得潘》他看了好多遍,每次他看得很高兴。
2014/10/27回复
桂林三花 发表于 2014-10-27 10:15
我都觉得万幸老师还好,儿子对周围人的态度变化反应也很笨拙,每天没心没肺,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生活不..
2014/10/27回复
hongmao1000:
看完这段,我想起我同学:她女儿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她要求女儿去学奥数,女儿不肯,说为什么要我读,我要自由,我不要读,于是我同学尊重她的想法,让她快乐的度过她的五、六年级(孩子的同学可没有那么幸福,周末最少有一天去上各种兴趣班),初一了,我同学的女儿入学后发现跟不上同学的进度,原因,整个班除了她以为,其他的在五、六年级已经学习过或者了解过初中的数学,所以在老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很快的掌握,而她没有接触过,所以学习上比较辛苦,然后孩子回家对我同学:“你为什么在五、六年级不让我去读奥数?”我同学跟她说:“是你自己不愿意去学啊。”孩子接着说“那你为什么不逼我学?”所以不要只想让孩子快乐,当快乐成为习惯,那就不是快乐,因为没有对比。
查看原文这个例子确实也是也是一个客观事实终其原因,都是中国的孩子都在超前学习,
大家好易形成惯性思维:别人都这样,所以就应该这样(所这样就是对的)
例子当中的孩子,初一追不上,或许初二就能追上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教育方式,还有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
我认为,学习能力,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哪怕成绩差,学习能力强,很容易追上去的。
大家好易形成惯性思维:别人都这样,所以就应该这样(所这样就是对的)
例子当中的孩子,初一追不上,或许初二就能追上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教育方式,还有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
我认为,学习能力,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哪怕成绩差,学习能力强,很容易追上去的。
2014/10/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