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大家说说越秀区旧二手房40年后如何转手

24856102房产楼市

如果在旧越秀找过学位房的妈妈们深有体会,什么叫旧房子,如果预算不多的,所能找到的房源质数更差,石米外墙20年出头的真是算新的,很多都已到30年的建筑年限了,现在买入,上完6年小学后,如何转手呢,六七年后接手的都已不能贷款了,如果让你出100W的一次性付款,你还不如用这钱当首期去供新一点的二手楼?如果你说等拆,看看越秀这一片的旧房数量,等拆到你那个楼,那也是等于你有中奖的命才行。 再说,6年后就算一分不赚的卖出,税费+中介费+利息,起码也要在现在买入的楼价上加上15%才不会亏。
大家说呢
2015/05/18
精选回帖
KimmoKimmo73楼
本帖最后由 Kimmo 于 2015-5-22 09:30 编辑 广州第一穷人 发表于 2015-5-22 08:19无钱装修,楼梯楼,摇摇欲坠,谁给高价买?况且领导搞统筹搞个80平政策的话,新业主都是猪头?而且这些 ...什么佛山已经执行少于80平米要统筹,搞得我还专门咨询了一下佛山方面,结果被他们耻笑了。原来是这个是针对“非户籍人士”的优惠政策,一般来说“非户籍”是不能读书的,现在优惠你,买房够80平米,就允许你在佛山“借读”。当然,这个只是针对外地人而言的优惠而已,作为已经入户的本地人,根本没听说过有这么个逆天的政策。想想也是哦,领导虽然不聪明,但也不是猪哦,真出这么逆天的政策,不被市民骂死才怪。(好了好了,我知道有人要说领导是不怕骂的)如果广州同样执行类似的优惠政策,别说80平,就算100平,大家都抢着买,对楼市绝对是个利好消息。(哦,不好意思,我忘了外地人被限购了)哈哈哈,博士,你又张冠李戴空瞎想了。
2015/05/22回复
2013年5月,越秀地产以楼面地价34590元/平方米的天价拿下南洲路的广州新地王。而当时南洲路周边成熟大盘均价约为2.5万-3万元/平方米,楼面地价大幅领先区域房价。该项目至今没有入市的确切消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考虑到该地块周边楼价水平,目前存在非常大的开发难度,正常来说最终亏本的可能性很大。即将在今年上市的华发荔湾荟项目,开发商拿地时楼面地价为15914元/平方米,按此成本估算,预计要卖到25000元/平方米才可能获利,这已高于2014年原芳村板块18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曾号称广州土地市场的“剁手党”、如今已深陷困境的佳兆业地产,土地价格过高也提升了其“脱困”的难度。2013年佳兆业在广州拿地达30.16万平方米,拿地总价高达72.23亿元,其平均地价高达24000元/平方米左右。其拿下的天河佳兆业一号地块、黄埔佳兆业城市广场地块、白云佳兆业天御地块、白云佳兆业天墅,大部分都称得上地王,而这些项目如今都成为其沉重包袱。地王项目亏本卖楼,开发商能否冀望后市楼价上升再赚一笔?邓浩志认为,这基本上不可能。他表示,对于现有的地王来说,一般开发上市后的销售周期在三年左右,“第一年亏损、第二年持平、第三年小赚,最终能实现打平,这几乎是最理想的状态。”===========================================大把智囊团的地产商都会买错地王,何况普通老百姓?假如你说的那么好,为何各大地产商不出价5万一平,收购市区旧楼然后重建卖15万,甚至20万?倒手就有3,4倍利润了。
2015/05/23回复
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没有杠杆,房子就卖不起高价。这点大家心知肚明了。那么,40年的楼银行不贷款,你怎么买?香港不少房子都超过40年---我亲戚在香港,平均10来年政府就会要求业主重新整外墙,还有修理房屋。所以他们维持的好。广州,我不说远的,就拿越秀区东山的一大堆黄皮楼,有几个是维修过?现在华侨新村的别墅---如果不修理你敢买来住吗?为什么不拿华侨的9层旧宿舍来分析?为什么不拿东川路的分析?40年后转手难,必然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一方面大众都会愿意买新房居住,而投资的话渠道会更加多。在租金不能够提供足够高的回报前,资金再度入市比较困难
2015/05/25回复
东川二小如何? 再看领导搞的新政策2015广州小升初最新消息:越秀取消推荐生制度  对于初中招生,今年,越秀区将首次取消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所有参加电脑派位的学生都将在同一批电脑派位。而今年培正中学也将首次面向培正小学招收一定比例的直升生。根据越秀区有关招生意见,今年,越秀区将取消这个实施了将近10年的推荐生制度,取消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即取消往年的第一批电脑派位做法),而改为非择优性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即所有参加电脑派位的学生全部在同一批进行派位,大家机会均等,优生有可能被派到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学校,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可能去到省一级学校。搞几年以后,被扔去哪个学校都是个大问题。还谈什么学位房价值。
2015/05/26回复
全部回帖
苏闽粤苏闽粤沙发
广州第一穷人:
如果一个政策下来,80方以下全部无学位呢?呵呵,到时候卖就傻了。另外楼上的全部都无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维修费。虽然目前没有了所谓修旧如旧的规定,但是这些旧楼无论是水管还是电线,不全面更换基本住不了人的,开个空调就烧保险丝了;还有墙体和楼板的问题,这些整修可不是十几万就能搞定的。
查看原文
可能吗???
2015/05/24回复
苏闽粤苏闽粤板凳
欣怡妈妈:
刚入手一套38平混合结构的学位房,因没上市交易过,我多出了8700元,还能使用70年,离区庄地铁两分钟,楼下租金2500,所以卖不出去,老了收租也不错的
查看原文
我也是刚入手那里的,也是38方,不过是框架结构的。也是农林下小学吧?
2015/05/24回复
Kimmo:
买地王是有原因的,有些甚至是官商勾结的托市行为,出的钱在其他途径就赚回来了。
查看原文
既然地产商都有买高价地皮卖不动的情况,老百姓何苦跟着玩?
回到标题,老百姓买个40年的房子,银行不贷款,自己还要额外给钱去重新装修,政策一变,学位不值钱的时候卖得掉吗?
再看看现实,地产商自己都在打折出货,你觉得他们的智囊团全部都是short左?有钱赚不等多10年8年再卖?
2015/05/25回复
苏闽粤:
可能吗???
查看原文
中国的政策不可预测。
就拿之前的几个房地产政策来说,哪一个不是出人意料的。
2015/05/25回复
hejyehejye6楼
小玮爸爸:
@heiye为什么是对我说的,我有提问过这样的问题吗?
查看原文
没,,本来想说别的,内容变了,对象没变,出误会了。
2015/05/25回复
hejyehejye7楼
非常,支持第一穷人的勇气,在多头的世界坚决睇空。
2015/05/25回复
KimmoKimmo8楼
广州第一穷人:
既然地产商都有买高价地皮卖不动的情况,老百姓何苦跟着玩?回到标题,老百姓买个40年的房子,银行不贷款,自己还要额外给钱去重新装修,政策一变,学位不值钱的时候卖得掉吗?再看看现实,地产商自己都在打折出货,你觉得他们的智囊团全部都是short左?有钱赚不等多10年8年再卖?
查看原文
你还真说对了,一些不差钱的国企真的是一直持有物业,到现在中央清理资产的时候才卖出,真的是暴涨很多倍,比当初赚个差价的开发商确实要多赚不少。

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有些甚至负债率高达100%,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钱投资,拿银行的钱,拿购买楼花的消费者的钱。他们无非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别把开发商看得太邪恶了。

他们必须把大部分楼盘卖出,才能够还上银行的债务,而银行也要还钱给储户。他只有今年还钱了,银行下一年才会继续授信,他才有办法继续玩下去。所以,开发商捂盘只有销售额达到一定百分比,成本已经全部回来之后,才可能捂盘,否则资金链断裂,就是找死。在限购的情况下,销售量低,一定是利用利好尽快把本拿回来再捂盘的,就类似现在的环境。

某种意义上,是没有谁能通吃社会财富增长的红利的。国家土地拍卖和税收赚了一部分,银行利息差赚了一部分,开发商建楼吃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上涨空间,其实是留给了购买者。购买者购买期楼,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参与了房地产的开发,承担了风险,自然也应该获得一部分合理收益,这些收益,能赶上M2增速就不错了。

至于所谓40年的房子,无需担心,香港不少房子都超过40年。你知道澳门涨幅最大的房子是那些吗?就是那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中心区老房子。现在华侨新村的别墅,别以为花几千万是买一栋房子,其实你买的只是一块地而已,房屋的建设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华侨新村贵的不是那些钢筋水泥,而是下面的土地,所以基本都是购买后就推倒重建。“中心区、二手楼、小面积”,将会是未来最理想的投资选择。
2015/05/25回复
Kimmo:
你还真说对了,一些不差钱的国企真的是一直持有物业,到现在中央清理资产的时候才卖出,真的是暴涨很多倍,比当初赚个差价的开发商确实要多赚不少。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有些甚至负债率高达100%,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钱投资,拿银行的钱,拿购买楼花的消费者的钱。他们无非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别把开发商看得太邪恶了。他们必须把大部分楼盘卖出,才能够还上银行的债务,而银行也要还钱给储户。他只有今年还钱了,银行下一年才会继续授信,他才有办法继续玩下去。所以,开发商捂盘只有销售额达到一定百分比,成本已经全部回来之后,才可能捂盘,否则资金链断裂,就是找死。在限购的情况下,销售量低,一定是利用利好尽快把本拿回来再捂盘的,就类似现在的环境。某种意义上,是没有谁能通吃社会财富增长的红利的。国家土地拍卖和税收赚了一部分,银行利息差赚了一部分,开发商建楼吃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上涨空间,其实是留给了购买者。购买者购买期楼,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参与了房地产的开发,承担了风险,自然也应该获得一部分合理收益,这些收益,能赶上M2增速就不错了。至于所谓40年的房子,无需担心,香港不少房子都超过40年。你知道澳门涨幅最大的房子是那些吗?就是那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中心区老房子。现在华侨新村的别墅,别以为花几千万是买一栋房子,其实你买的只是一块地而已,房屋的建设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华侨新村贵的不是那些钢筋水泥,而是下面的土地,所以基本都是购买后就推倒重建。“中心区、二手楼、小面积”,将会是未来最理想的投资选择。
查看原文
哈哈,我年初的时候也是买了一个二手的小面积的超二十年楼龄的学位房
当时也是很懊恼,后来我老公就说,别怕,我们就赌二十年后给拆迁重建,给儿子一个新的市区的婚房
实在不行,当个长期饭票,收放租也是可以的
其实,一个房子有个好的小学,中学给你选择,一个小孩再加上二娃,还是很值的,所以,姐妹们,
完全不用担心的啊
2015/05/25回复
KimmoKimmo10楼
Kimmo:


哈哈,我年初的时候也是买了一个二手的小面积的超二十年楼龄的学位房
查看原文
我一直觉得,相比市区的其他优质配套资源而言,学位只是个额外的红利而已。以前觉得HK所谓600尺豪宅(50平米)很可笑,现在都不得不接受现实了。
2015/05/25回复
Kimmo:
你还真说对了,一些不差钱的国企真的是一直持有物业,到现在中央清理资产的时候才卖出,真的是暴涨很多倍,比当初赚个差价的开发商确实要多赚不少。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有些甚至负债率高达100%,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钱投资,拿银行的钱,拿购买楼花的消费者的钱。他们无非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别把开发商看得太邪恶了。他们必须把大部分楼盘卖出,才能够还上银行的债务,而银行也要还钱给储户。他只有今年还钱了,银行下一年才会继续授信,他才有办法继续玩下去。所以,开发商捂盘只有销售额达到一定百分比,成本已经全部回来之后,才可能捂盘,否则资金链断裂,就是找死。在限购的情况下,销售量低,一定是利用利好尽快把本拿回来再捂盘的,就类似现在的环境。某种意义上,是没有谁能通吃社会财富增长的红利的。国家土地拍卖和税收赚了一部分,银行利息差赚了一部分,开发商建楼吃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上涨空间,其实是留给了购买者。购买者购买期楼,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参与了房地产的开发,承担了风险,自然也应该获得一部分合理收益,这些收益,能赶上M2增速就不错了。至于所谓40年的房子,无需担心,香港不少房子都超过40年。你知道澳门涨幅最大的房子是那些吗?就是那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中心区老房子。现在华侨新村的别墅,别以为花几千万是买一栋房子,其实你买的只是一块地而已,房屋的建设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华侨新村贵的不是那些钢筋水泥,而是下面的土地,所以基本都是购买后就推倒重建。“中心区、二手楼、小面积”,将会是未来最理想的投资选择。
查看原文
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没有杠杆,房子就卖不起高价。这点大家心知肚明了。
那么,40年的楼银行不贷款,你怎么买?

香港不少房子都超过40年---我亲戚在香港,平均10来年政府就会要求业主重新整外墙,还有修理房屋。所以他们维持的好。广州,我不说远的,就拿越秀区东山的一大堆黄皮楼,有几个是维修过?
现在华侨新村的别墅---如果不修理你敢买来住吗?为什么不拿华侨的9层旧宿舍来分析?为什么不拿东川路的分析?40年后转手难,必然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一方面大众都会愿意买新房居住,而投资的话渠道会更加多。在租金不能够提供足够高的回报前,资金再度入市比较困难
2015/05/25回复
13826441570:
哈哈,我年初的时候也是买了一个二手的小面积的超二十年楼龄的学位房当时也是很懊恼,后来我老公就说,别怕,我们就赌二十年后给拆迁重建,给儿子一个新的市区的婚房实在不行,当个长期饭票,收放租也是可以的其实,一个房子有个好的小学,中学给你选择,一个小孩再加上二娃,还是很值的,所以,姐妹们,完全不用担心的啊
查看原文
希望20年后,学校不会搬走。。。
也希望医院不会因为地价贵,直接变楼盘了。。。
2015/05/25回复
KimmoKimmo13楼
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没有杠杆,房子就卖不起高价。这点 ...
如果你有留意,就会发现目前一直说的就是要把房屋维修资金用起来。等不动产登记之后,这部分配套的立法就会推进。最终会跟香港一样立法。
2015/05/25回复
KimmoKimmo14楼
希望20年后,学校不会搬走。。。
也希望医院不会因为地价贵,直接变楼盘了。。。
...
不用等20年后,就看现在。民国时期的名校,包括烟墩路幼儿园、培正小学和培正中学,都还在东山区顽强地生存下去,何止20年,100年了。
2015/05/25回复
KimmoKimmo15楼
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没有杠杆,房子就卖不起高价。这点 ...
如果非要讲投资渠道,广州的投资渠道,绝对不会比香港更多,但香港的楼价,有目共睹。关键还是城市的吸引力,香港就是过来人,经验可以参考。
2015/05/25回复
Kimmo:
你还真说对了,一些不差钱的国企真的是一直持有物业,到现在中央清理资产的时候才卖出,真的是暴涨很多倍,比当初赚个差价的开发商确实要多赚不少。开发商不是不想持有,而是想持有都不行,因为通常他们都是负债经营,有些甚至负债率高达100%,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钱投资,拿银行的钱,拿购买楼花的消费者的钱。他们无非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别把开发商看得太邪恶了。他们必须把大部分楼盘卖出,才能够还上银行的债务,而银行也要还钱给储户。他只有今年还钱了,银行下一年才会继续授信,他才有办法继续玩下去。所以,开发商捂盘只有销售额达到一定百分比,成本已经全部回来之后,才可能捂盘,否则资金链断裂,就是找死。在限购的情况下,销售量低,一定是利用利好尽快把本拿回来再捂盘的,就类似现在的环境。某种意义上,是没有谁能通吃社会财富增长的红利的。国家土地拍卖和税收赚了一部分,银行利息差赚了一部分,开发商建楼吃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上涨空间,其实是留给了购买者。购买者购买期楼,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参与了房地产的开发,承担了风险,自然也应该获得一部分合理收益,这些收益,能赶上M2增速就不错了。至于所谓40年的房子,无需担心,香港不少房子都超过40年。你知道澳门涨幅最大的房子是那些吗?就是那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中心区老房子。现在华侨新村的别墅,别以为花几千万是买一栋房子,其实你买的只是一块地而已,房屋的建设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华侨新村贵的不是那些钢筋水泥,而是下面的土地,所以基本都是购买后就推倒重建。“中心区、二手楼、小面积”,将会是未来最理想的投资选择。
查看原文
具体哪里的中心区比较保值呢?
2015/05/25回复
Kimmo:
不用等20年后,就看现在。民国时期的名校,包括烟墩路幼儿园、培正小学和培正中学,都还在东山区顽强地生存下去,何止20年,100年了。
查看原文
东川二小如何?
再看领导搞的新政策


2015广州小升初最新消息:越秀取消推荐生制度

  对于初中招生,今年,越秀区将首次取消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所有参加电脑派位的学生都将在同一批电脑派位。而今年培正中学也将首次面向培正小学招收一定比例的直升生。

根据越秀区有关招生意见,今年,越秀区将取消这个实施了将近10年的推荐生制度,取消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即取消往年的第一批电脑派位做法),而改为非择优性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即所有参加电脑派位的学生全部在同一批进行派位,大家机会均等,优生有可能被派到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学校,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可能去到省一级学校。
搞几年以后,被扔去哪个学校都是个大问题。还谈什么学位房价值。
2015/05/26回复
KimmoKimmo18楼
东川二小如何?
再看领导搞的新政策
学区房,就好比淘金路、华侨新村一带,随便你怎么派,3家都是不错的小学。不管你搞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变化。担心什么?
2015/05/26回复
猜你喜欢

为了资金保值,房价暴涨之下,我要落袋为安或者转战上海吗?

对于买天价学位房的建议

粤泰荣延府 珠光粤海丽江晓岸 越秀区新盘

20年后,大部分学区房将是垃圾

【整整一年,终于尘埃落定,无数夜晚刷着app,经历广州莫名涨价,现写下与君分享】

旧楼梯学位房VS.电梯车位房,各位大神如何选?

热点推荐

打卡冰雪城堡 炎炎夏日也能快乐玩雪

卜蜂莲花五折感恩日到了 各种打折买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险 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 34岁小叔擅自入住新居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外地生参加港澳台联考 必须报机构吗?

这样子参与孩子的学习,行吗?

队友反对我和男同事吃饭 如何劝他

婚介场所有什么特别?收费竟那么高

大家乐的特价餐很给力 还不到20蚊

逛下北方超市 山东的蔬菜到超乎想象

小尝新晋潮汕刨冰 创意冰沙食起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