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后的思考--"能不能给得起首付"到“能不能付得起月供"的转变
19945120房产楼市
1.楼主属于改善型买一卖一的80后新广州,开年后二月底下订,已交房。从80平的楼梯两居换到120平的电梯小四居。顺序是先借钱凑钱买一,然后卖一还债。海珠区。
2.小朋友长大,爷爷奶奶从老家过来照顾,上学和居住两方面都导致换房需求。2016年初看房后不了了之,因为广州没涨,并且也不想开口找亲戚借钱,所以想先缓缓存存钱。这一犹豫错过时机,导致2017年过年回广州后迅速行动,找亲戚先借些钱凑首付,看房一周就下订。
这两三个月过来真是感慨很多,比第一次上车感触深多了。
1.真正体会暴涨的意思。从二月底我下订后到3.17限购这短短三周,我买的那个大家都看不上的被城中村包围的楼盘从34000涨到40000多成交,短短三周就跟去年半年的涨幅差不多了。事实上我2016年初看的时候南向才不到25000。
2.这个暴涨我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业主的态度,交易过程中明显感觉他心里越来越难受,抱怨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中介给他电话告诉他你的房子涨到多少多少了,赶紧毁约,毁约划算😳。我也真是服了这个行业生态了。
3.身边同时期来广州的(10-12上车的)这一波基本都被暴涨逼着改善了,混的好的第二套,一般的卖一买一。我也相信这一波暴涨刚需改善型占据了很大的推动因素。
4.问题来了,第一次上车的刚需们花了4-6年还清首套贷款,然后在这一波暴涨又再次上车。是不是相当于签了个更长压力更大的卖身契。毕竟贷款200-300万跟之前贷100万以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啊。下个4-6年肯定是还不清这个贷款的啊,那么下个暴涨周期也许根本不会到来?
5.按照夫妻双职工事业单位这个标准(工资2万一人,公积金两人一共8000一月),应该算是所有拿工资的普通家庭前10%-20%的收入了吧?如果房子入门或者改善的门槛提高到这个标准,那一般人怎么活啊?房价还有暴涨的潜力么?
6.现有以及预期政策的限制,就海珠区房价来说,大胆预测,第一档的几个小区,江南新苑,光大花园,富力银禧,客村琶洲那边的几个小区这些,短期会在五万左右,长期会松动跌到四万五左右。第二档的愉景南苑金穗雅苑这些应该会松动跌到四万左右,第三档的逸景翠园罗马家园这些应该会松动到三万五左右。
理性讨论,各位中介大哥别喷我☺☺☺
-----------------------------------------------------------------------------------------------------------------分割线
第一次妈网发帖,之前语言组织没那么好,有筒子总结得很明确。所以修改一下帖子标题这样更明确。
1.很多人对我举的例子有疑问,其实我举这个例子(夫妻体制内双职工,合计月入4万,公积金8千)就是为了说明我想抛出的问题,并不是说我自己有多厉害,我要有这么稳定的收入做梦都要笑醒。其实我是为了说明连收入这么高的家庭供房都有压力,那么房价是不是已经到了瓶颈了,还有上涨的潜力吗?因为如果购买500万左右的房子,只首付的话贷款30年也要月供2万多。
2.好几个中介的回复我就不回应了,他们的逻辑是任你洋洋洒洒写了多少,房子就是涨。估计也没功夫看我写了啥。
3.核心的问题:还是举个很平常的例子概括一下我帖子想说的问题,
第一次杠杆,25万第一次上车买80万的房子------然后五年还清卖掉得到160万用来首付--------第二次杠杆,上车买500万的房子
看起来非常正常的步骤,造成了我想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是
(1)对于第一次上车的刚需们门槛大幅度提高了
(2)月供压力已经到了瓶颈了,因为贷款350万,需要月供2万,还款30年。那么对于一般工薪家庭还有加第三次杠杆的机会么?之后接盘能力会大幅度减弱,房价还有上涨的动力么?
这就是我想说的标题里的内容--"能不能给得起首付"到“能不能付得起月供"的转变。两次杠杆带来的改变。
=========================
2017/05/07
全部回帖

夫妻收入4w一个月对于靠工资的绝对是前5%,甚至有可能是1%,问题是房价涨跌靠的是预期和热钱,跟靠工资生活的人没啥关系,靠工资的人都只是接盘的,重要的是需要足够的热钱炒高,现在热钱敢不敢炒就不好说了,谁知道会不会被政府玩死
2017/05/07回复

珠江新城去年包括我 都是这一波放水的收益者才换了大户型的房子 我去年贷款的利率是4.0 现在买要上浮20% 几十年下来 利息差 50%,按照珠江新城的贷款总额 就是300w以上 所以 现在大户型置换得已经结束了
2017/05/07回复

huasuntt:
珠江新城去年包括我 都是这一波放水的收益者才换了大户型的房子 我去年贷款的利率是4.0 现在买要上浮20% 几十年下来 利息差 50%,按照珠江新城的贷款总额 就是300w以上 所以 现在大户型置换得已经结束了
查看原文祝贺,踏中时间。我也幸运暴涨前入手多一套,涨了70%。
2017/05/07回复
夫妻月收入4万入不了5%甚至1%吧……
2017/05/07回复

hx5230:
夫妻收入4w一个月对于靠工资的绝对是前5%,甚至有可能是1%,问题是房价涨跌靠的是预期和热钱,跟靠工资生活的人没啥关系,靠工资的人都只是接盘的,重要的是需要足够的热钱炒高,现在热钱敢不敢炒就不好说了,谁知道会不会被政府玩死
查看原文不,看房的感觉,我不认为这波是热钱占主导,至少海珠炒盘不多,基本上置业刚需和换房刚需叠加导致暴涨。。。。
另外,很多体制内双职工有这个收入,你太低估这部分人收入了。而且这部分人都是提前入手了二套三套,增殖部分惊人,这算是额外收入了
另外,很多体制内双职工有这个收入,你太低估这部分人收入了。而且这部分人都是提前入手了二套三套,增殖部分惊人,这算是额外收入了
2017/05/07回复

|qzusermamawang:
夫妻月收入4万入不了5%甚至1%吧……
查看原文我也觉得到不了。
而且大家没注意到,体制内拿8000元,能比上私企拿12000了,体制内的公积金还有房补很厉害。
而且大家没注意到,体制内拿8000元,能比上私企拿12000了,体制内的公积金还有房补很厉害。
2017/05/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