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作为家长的你们 到底想干嘛?

28743238家有小学生

今天看了一个帖子说的是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篇幅很长,很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给我的感受是,这不是当年我老师教我的那一套么?我是一个另类宝妈,为啥说另类?我不喜欢中国的教育方式,从小就不喜欢,因为一直是在填鸭式教育中长大的,结果不丢人湖南大学本科毕业,但是我特别讨厌这种生活。所以我决定不再把经历过的生活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给孩子报了那么多补课班的家长,你们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还是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呢?我身边看到10个家长其中8个孩子去学钢琴,同班的孩子都去各种外语补课班,我想问你们孩子愿意嘛?高考考一本又怎样?读博又怎样?一定活的开心么?你们有问过孩子这些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吗?我给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就好,其他的时间自由支配,爱看书就看书,爱玩玩具就 玩玩具,孩子才读小学。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段时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段时间却正是孩子天性绽放的时候,所以在家里我的孩子想学什么才让他去学,拒绝中国应试教育,在此只 分享自己的观点,别喷,也不用和我强调我的思想怎样怎样,大家看看当个乐子就好了。
2018/04/25
精选回帖
楼主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力。不过,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帮助孩子,有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快乐就好,长大以后自己慢慢选;有的父母从小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环境和条件,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某些兴趣的培养,一旦错过孩子发育的黄金时期,大了就很难弥补,例如:芭蕾从小训练并不难,大了再想学,已经没有机会了。积极的父母,只是不希望孩子将来会懊悔,会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年不为自己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家长的努力,也不必设定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就一定不快乐,相反,有才艺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更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更有自信,更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互相体谅吧。
2018/04/25回复
网上有这样的文章,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规划里,藏着你的格局,教育孩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父母,在教育方面处于最低层:彻底放养,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第二层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拼命学兴趣班。第三层父母,对孩子的规划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恕我理解能力有限,我看来看去没看出来第一层和第三层有啥实质的区别,所谓的差别更多不在于教育方式上的层次不同,而在于父母本身所处的层次不同,如果你本身是成功的艺术家、画家、作家、商人……像我一个画家朋友,她女儿一岁多的涂鸦就有名师点评,两岁多就开自己的画展了……这些人身边的圈子,拥有的资源,日常活动对孩子的耳濡目染,自然也会让孩子有更多做最好的自己的机会。当然,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区别还在于如果你放养的小孩成功了,你就是第三层次的家长,失败了你就只能是第一层次的家长。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没有这些成功人士的资源,没有他们的圈子,也没有他们那样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日常活动,我们也承担不起放养孩子失败的风险,我们只能选择做第二层次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书法、绘画、奥数、英语、陶瓷、小提琴、钢琴、古筝、足球、棋类……借助外部的力量,给孩子提供资源去探索和培养他的兴趣和能力。
2018/04/25回复
18楼
1970/01/01回复
仁品仁品23楼
本帖最后由 仁品 于 2018-4-26 09:25 编辑 [ 入学准备 ] 作为家长的你们 到底想干嘛?答:跟风。多年前,家里没存几瓶三X口服液那是不好意思出门的。二十年前,拿钱买房是会被人称呼为傻瓜的。十年前,不参与炒股的那会被人说是笨蛋的。两年前,说不买房,是会被歧视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风气。所以现在的小学生家长,如果不让孩子上兴趣班和补习班的,那是跟不上时代的,受鄙视是应该的。
2018/04/26回复
全部回帖

谢谢你的多次回复,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公共论坛的好处就在于各种思维的碰撞,能提供各种观察角度,以启发自我完善自我,不需要非得争论出个对或错。


我一直有个疑问:我们让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将来得到一纸名校文凭、找一份好工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吗?这个问题,不同的家庭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教育方式是父母价值观的投影。很多时候,父母成长过程中缺了什么,就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正如本贴的楼主,他的童年缺了自由与快乐,就希望孩子能拥有自由与快乐,但不等于说他就会放纵孩子,以致耽误孩子。


每一对父母都是凡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那么就需要我们弯下腰低下头,以平等的态度倾听孩子,不断修正和完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我认为,亲子间的沟通比“严格要求”重要得多。

2018/04/27回复
大家都是探讨,从你提供的例子来看,重点是父母的陪伴,并不是要孩子努力的过错。现实生活中,要孩子努力学 ...
陪读陪作业跟精神上的陪伴者是两回事啊,陪读更像是监督者。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你较真出来的论据,只能证明“这碗鸡汤不是张艾嘉煮的”,而不能证明“这碗鸡汤有毒”。我不认为它是“毒鸡汤”,因为文章清晰记录了一位母亲由监督者、塑造者向陪伴者的转变历程。
查看原文
这不叫记录,这叫编撰,你觉得它好,也只是因为刚好符合你的观点而已。

在我看来全篇充满了矫揉造作和虚假经不起推敲。

总之,育儿自己看着自己的荷包和自己娃的禀赋看着办,但以为自己拥有的就是绝对是宇宙真理,那就掉到阴沟里去了。
2018/04/27回复
所谓出国或者国际学校就是素质教育都是扯淡的。孩子不行到哪儿都不行,花钱送去国外垃圾大学混几年回来一样找不到工作。英国澳洲硕士都烂大街了,还不如国内二本硕士。家里没个千万闲钱,还是别玩素质教育了。
2018/04/27回复
这不叫记录,这叫编撰,你觉得它好,也只是因为刚好符合你的观点而已。
好大的火气!不明白我哪点触怒你了?推敲文章的真或假,跟鸡汤有没有毒,是两回事,麻烦你搞清楚好不好?
2018/04/27回复
楼主如果不是土豪,就别这么矫情了。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好大的火气!不明白我哪点触怒你了?推敲文章的真或假,跟鸡汤有没有毒,是两回事,麻烦你搞清楚好不好?
查看原文
因为这文章没逻辑,还有人做立论当个宝。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好大的火气!不明白我哪点触怒你了?推敲文章的真或假,跟鸡汤有没有毒,是两回事,麻烦你搞清楚好不好?
查看原文
还有你说事就说事,别转不相干的糟践张艾嘉,喜欢张艾嘉和尊重张艾嘉的人多的是!就看不惯你这种瞎糟蹋别人名誉的人,她有你转的那么怂嘛?还转变,是转变成自己啥事不干还感觉自己一切良好的风格是吧,有空去看看张艾嘉儿子到底长啥样再说,人家童年一次痛苦的经历改成了编鸡汤的材料了,写这文章的人才真是无耻至极呢,还好意思谈教育,自己都不配为个人。
2018/04/27回复
楼主的想法是所有家长的理想……就是大家都不反对你的教育方式…但内心无法做到你这般强大…不说拔尖,特别无法看到孩子落后于人家太多,所以就会有家长选择让孩子多学点东西…至于有些孩子坚持不下来学不到什么,只要是孩子自愿选择的前提,她能否坚持下来,这考验的还是家长的坚持和教育
2018/04/27回复
还有你说事就说事,别转不相干的糟践张艾嘉,喜欢张艾嘉和尊重张艾嘉的人多的是!就看不惯你这种瞎糟蹋别 ...
那你快点联系你的偶像张艾嘉,控告文章的作者侵害名誉权吧。你怼我没用,我都不好意思谈教育了,你掌握了宇宙真理,祝你成功!
2018/04/27回复
粤赣高速2017:
所谓出国或者国际学校就是素质教育都是扯淡的。孩子不行到哪儿都不行,花钱送去国外垃圾大学混几年回来一样找不到工作。英国澳洲硕士都烂大街了,还不如国内二本硕士。家里没个千万闲钱,还是别玩素质教育了。
查看原文
是的,国外孩子读书很拼命,特别像伦敦纽约这样的城市,全是精英教育,资源竞争非常大…国外家长周末也是要带孩子去上兴趣班的😂其实网上这类报道都很多了
2018/04/27回复
donaudonau13楼
我猜楼主的孩子应该是挺聪明的孩子,所以楼主有底气。
2018/04/27回复
路过看看
2018/04/27回复
正解,父母若能尽力做到对自己孩子问心无愧足矣,这世界是多元的。
2018/04/27回复
嗯,也对,我的母校评211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20年前的双学士在互联网时代当然拿不出手,人必须终身学习嘛。
不过母校教给我的逻辑能力还是终身有用的,请问两位楼上妈咪,你们家有没有伊索寓言?会不会给孩子讲东郭先生的故事?按你们的逻辑,这些寓言都是假的:兔子和乌龟会赛跑?狐狸、狼、蛇会说话?“你给孩子讲这些寓言就是弄虚作假“,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嗯,也对,我的母校评211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20年前的双学士在互联网时代当然拿不出手,人必须终身学习嘛。不过母校教给我的逻辑能力还是终身有用的,请问两位楼上妈咪,你们家有没有伊索寓言?会不会给孩子讲东郭先生的故事?按你们的逻辑,这些寓言都是假的:兔子和乌龟会赛跑?狐狸、狼、蛇会说话?“你给孩子讲这些寓言就是弄虚作假“,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查看原文
本来不想回你,结果你点名开战谁怕谁。

你拿真人和动物以及寓言相提并论,你发的时候有说这是寓言嘛。被指出漏洞不是客观承认自己未调查便扩散的事实不妥而是避重就轻

这证明你身上的问题根本不是求不求真的问题,你侮辱的不仅仅是活生生还在世的主人公,而是看客的智商。

你这么罔顾被你瞎编别人的名誉,名人就应该你在公众论坛编造吗?你所谓的尊重体现在哪,你连最起码的对成年人的隐私与人格的尊重都谈不上,怎么谈的上对\"孩子\"的尊重。从你死不认错的态度看,恐怕你孩子被你冤的时候也未必听得到一句对不起。

口业也是罪,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嗯,也对,我的母校评211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20年前的双学士在互联网时代当然拿不出手,人必须终身学习嘛。不过母校教给我的逻辑能力还是终身有用的,请问两位楼上妈咪,你们家有没有伊索寓言?会不会给孩子讲东郭先生的故事?按你们的逻辑,这些寓言都是假的:兔子和乌龟会赛跑?狐狸、狼、蛇会说话?“你给孩子讲这些寓言就是弄虚作假“,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查看原文
我个人建议你不要把你学校名字晒出来,免得连累你校友的名声。就你这种不讲道理一味横扯的做法,你的论文估计也好看不到哪去。

另外双学士也好, 211也好,只要不是牛津剑桥藤校而且是本科就进去读的那种,最好避免在自己的学历上面感觉太好,广州好歹也算是个大城市,妈网卧虎藏龙,只看不说永远练真经的人多的是。

某些机构高端班陪读家长中父母双博海外背景的人不要太多。

别总觉得自己孩子比别人强,别总觉得别的家长比自己弱才是生存下来的第一要领。

永远不要因为你自己平时圈子lowb太多就觉得自己多么优秀。
2018/04/27回复
所以我就说呀,你觉得文章侵害了张艾嘉的名誉权,可以联系张艾嘉上告。张艾嘉都没上告,你们着急什么?张艾嘉有没有说过这些话,你又如何“证伪”?
一开始我贴出文章,已经说明是“分享”了,现在怎么成了“教育大人”?无论是寓言,真实案件,还是鸡汤文,其目的都以文喻理,发人思考。你们觉得文章观点不对,可以写文反驳,现在居然扯到我本人的文化程度去了,呵呵,你的素质可真高!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所以我就说呀,你觉得文章侵害了张艾嘉的名誉权,可以联系张艾嘉上告。张艾嘉都没上告,你们着急什么?张艾嘉有没有说过这些话,你又如何“证伪”?一开始我贴出文章,已经说明是“分享”了,现在怎么成了“教育大人”?无论是寓言,真实案件,还是鸡汤文,其目的都以文喻理,发人思考。你们觉得文章观点不对,可以写文反驳,现在居然扯到我本人的文化程度去了,呵呵,你的素质可真高!
查看原文
既然你贴的,那你就证明这是张艾嘉说的呀!来回应你的观点啊!
2018/04/27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一年级家长理性谈我所看到的中大附小

该不该给一年级的孩子额外“加量”?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原来现在的小朋友真的只能在家玩了

热点推荐

带病出游澳大利亚!附通关注意事项

盒马儿童节礼物上新!大人看了也心动

深深的无力感 LG七年无工作靠我养家

黄埔古港City Walk 旧地重游有意外惊喜!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这些权益你要知

开工前必做!装修报备要准备什么

传统中医学的魅力 扎了6针调养身体

越秀区三个新楼盘10万一方值得买吗

急需助理帮忙

假期弯道超车约起

阅见天下,书香邮扬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