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作为家长的你们 到底想干嘛?

28933238家有小学生

今天看了一个帖子说的是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篇幅很长,很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给我的感受是,这不是当年我老师教我的那一套么?我是一个另类宝妈,为啥说另类?我不喜欢中国的教育方式,从小就不喜欢,因为一直是在填鸭式教育中长大的,结果不丢人湖南大学本科毕业,但是我特别讨厌这种生活。所以我决定不再把经历过的生活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给孩子报了那么多补课班的家长,你们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还是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呢?我身边看到10个家长其中8个孩子去学钢琴,同班的孩子都去各种外语补课班,我想问你们孩子愿意嘛?高考考一本又怎样?读博又怎样?一定活的开心么?你们有问过孩子这些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吗?我给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就好,其他的时间自由支配,爱看书就看书,爱玩玩具就 玩玩具,孩子才读小学。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段时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段时间却正是孩子天性绽放的时候,所以在家里我的孩子想学什么才让他去学,拒绝中国应试教育,在此只 分享自己的观点,别喷,也不用和我强调我的思想怎样怎样,大家看看当个乐子就好了。
2018/04/25
精选回帖
楼主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力。不过,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帮助孩子,有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快乐就好,长大以后自己慢慢选;有的父母从小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环境和条件,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某些兴趣的培养,一旦错过孩子发育的黄金时期,大了就很难弥补,例如:芭蕾从小训练并不难,大了再想学,已经没有机会了。积极的父母,只是不希望孩子将来会懊悔,会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年不为自己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家长的努力,也不必设定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就一定不快乐,相反,有才艺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更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更有自信,更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互相体谅吧。
2018/04/25回复
网上有这样的文章,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规划里,藏着你的格局,教育孩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父母,在教育方面处于最低层:彻底放养,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第二层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拼命学兴趣班。第三层父母,对孩子的规划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恕我理解能力有限,我看来看去没看出来第一层和第三层有啥实质的区别,所谓的差别更多不在于教育方式上的层次不同,而在于父母本身所处的层次不同,如果你本身是成功的艺术家、画家、作家、商人……像我一个画家朋友,她女儿一岁多的涂鸦就有名师点评,两岁多就开自己的画展了……这些人身边的圈子,拥有的资源,日常活动对孩子的耳濡目染,自然也会让孩子有更多做最好的自己的机会。当然,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区别还在于如果你放养的小孩成功了,你就是第三层次的家长,失败了你就只能是第一层次的家长。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没有这些成功人士的资源,没有他们的圈子,也没有他们那样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日常活动,我们也承担不起放养孩子失败的风险,我们只能选择做第二层次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书法、绘画、奥数、英语、陶瓷、小提琴、钢琴、古筝、足球、棋类……借助外部的力量,给孩子提供资源去探索和培养他的兴趣和能力。
2018/04/25回复
18楼
1970/01/01回复
仁品仁品23楼
本帖最后由 仁品 于 2018-4-26 09:25 编辑 [ 入学准备 ] 作为家长的你们 到底想干嘛?答:跟风。多年前,家里没存几瓶三X口服液那是不好意思出门的。二十年前,拿钱买房是会被人称呼为傻瓜的。十年前,不参与炒股的那会被人说是笨蛋的。两年前,说不买房,是会被歧视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风气。所以现在的小学生家长,如果不让孩子上兴趣班和补习班的,那是跟不上时代的,受鄙视是应该的。
2018/04/26回复
全部回帖
  哈哈,怎么闹起来了。我发现高楼帖都是骂战
2018/04/27回复
RACHELLUORACHELLUO板凳
donau:
唉,为什么一提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总要吵架和相互攻击呢?非要上升到学术精神高度呢?这社会就不能宽容些吗?在中国,读剑桥牛津藤校本科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何苦对其它大多数人蔑视呢?用在学术科研上,较真是非常好的品质,但在其它时候就不一定了。
查看原文
我恰恰说的是,不要觉得自己读个211,就比一般人强太多,实际上,远谈不上
2018/04/27回复
每天吃西瓜:
  哈哈,怎么闹起来了。我发现高楼帖都是骂战
查看原文
我在第一帖就表示了对楼主的祝福。我也认为个人都有坚守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利,但是犯不着为了说服别人故意编排堆砌似是而非的文字,这事情压根没有个胜负错对。

帮助孩子成就怎么就不是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了,这算哪门子的混账话。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所以我就说呀,你觉得文章侵害了张艾嘉的名誉权,可以联系张艾嘉上告。张艾嘉都没上告,你们着急什么?张艾嘉有没有说过这些话,你又如何“证伪”?一开始我贴出文章,已经说明是“分享”了,现在怎么成了“教育大人”?无论是寓言,真实案件,还是鸡汤文,其目的都以文喻理,发人思考。你们觉得文章观点不对,可以写文反驳,现在居然扯到我本人的文化程度去了,呵呵,你的素质可真高!
查看原文
这位妈妈,先冷静一下,我和你解释一下,罗妈为什么会回复你。罗妈是一个逻辑感很强的人,逻辑感强的人,最见不得论点的逻辑混乱以及论点论据的不真实。首先分析一下,你一开始的回复是以张艾嘉孩子被绑架为案例,我是第一个回复你的,因为我觉得“是否被绑架”与“是否认真培养孩子”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这个案例与这个帖子要讨论的观点似乎不相符,而你回复我也承认了重点不是“绑架”而是“母亲最本真的快乐来自于孩子的感谢”,其实,这个观点更站不住,孩子得不到玩具哭闹后父母给了,孩子感谢了,母亲是否会得到“本真的快乐”?是否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和不良行为呢?父母要监督孩子,必定会和孩子的不良行为产生矛盾,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做人方面,只要父母约束孩子,孩子必定是不快乐的,对吗?而且,那段话如果不是张艾嘉本人说的,说明整个论证论据都不真实,论证论据的不真实导致观点的模糊不清,所以,无论是从用案例证明观点的逻辑上,还是从论点论据的真实性出发,都很难让人信服。也许这段文字,你看了会不舒服,但确实我是我的真实感受,估计不少妈友的感觉也是如此,所以我明白罗妈的感觉。至于后面的“帽子”和“特殊历史活动”这些已经是气话了,和逻辑性,论点论据无关,多说无益。自由网络自由言论,我的感受是,多听别人的观点,再融合自己的观点,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罗妈是我很尊敬的大神,你的观点虽然举例不当但也有自己的合理之处,平心交流,互相学习吧。
2018/04/27回复
RACHELLUO:
我在第一帖就表示了对楼主的祝福。我也认为个人都有坚守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利,但是犯不着为了说服别人故意编排堆砌似是而非的文字,这事情压根没有个胜负错对。帮助孩子成就怎么就不是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了,这算哪门子的混账话。
查看原文
罗妈,抱抱😀
2018/04/27回复
yinyh:
谢谢您的回复,我绝对不后悔,孩子的路让他自己选择,我儿子以后搬砖还是当老板都是自己选择的,他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他喜欢的只要合法我能支持的肯定是支持的。同样的愿你以后不会后悔,愿你家宝贝懂事后不会觉得遗憾,甚至埋怨。
查看原文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这个教,不仅表达为不教育,也表达为,不强制教育。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这是当然的,绑架跟教育方式一点关系都没有。重点在最后一段:
查看原文
什么叫自由,不学习天天玩最自由,我还想不工作就有钱花😄,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做的事情,千万不要把时间顺序搞乱了
2018/04/27回复
祝你永远坚持内心快乐,加油
2018/04/27回复
我恰恰说的是,不要觉得自己读个211,就比一般人强太多,实际上,远谈不上
...
你是不是眼神不好?我说了自己学历拿不出手,你从哪里看到“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2018/04/27回复
刘刘刘刘11楼
lilyxuli:
我基本和你一样,目前孩子还可以,在妈网只要说宽松一点教育,会好多人批判的,
查看原文
+1😄😄😄
2018/04/27回复
家长始终是第一责任人,还是要自我多提升,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成人成才。对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行为负责……管好自己的事情,别人认同,或者不认同,都不是最重要的。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你是不是眼神不好?我说了自己学历拿不出手,你从哪里看到“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查看原文
感谢你对我视力的关注,谢谢,年纪不小,到目前为止不近视不老花,
我回复的是这个贴,说到没必要因为学校有优越感

你有自知之明,对此我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

唉,为什么一提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总要吵架和相互攻击呢?非要上升到学术精神高度呢?这社会就不能宽容些吗?在中国,读剑桥牛津藤校本科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何苦对其它大多数人蔑视呢?用在学术科研上,较真是非常好的品质,但在其它时候就不一定了。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2018/04/27回复
围观八卦。楼主想怎么教育自家孩子就怎么教吧,但是也不用专门开个帖子来指责别人。本人也是主张不送孩子去学科拓展的少数妈妈之一,但是我从来都很敬佩那些坚持送孩子去拓展的妈妈。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每个孩子和家长都值得尊敬。
2018/04/27回复
宝墨栖情:
楼主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力。不过,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帮助孩子,有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快乐就好,长大以后自己慢慢选;有的父母从小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环境和条件,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某些兴趣的培养,一旦错过孩子发育的黄金时期,大了就很难弥补,例如:芭蕾从小训练并不难,大了再想学,已经没有机会了。积极的父母,只是不希望孩子将来会懊悔,会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年不为自己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家长的努力,也不必设定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就一定不快乐,相反,有才艺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更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更有自信,更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互相体谅吧。
查看原文
说的真好,完全同意这个看法!
2018/04/27回复
祝福你永远保持初心,让孩子快乐快乐更快乐中成长。
2018/04/27回复
2018/04/29回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而且是独立的,思想无关对错,只要能大方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就好,不为以后留后悔的机会。
2018/04/29回复
doudou_cat:
1)其实参加兴趣班,更多的家长只是希望通过不同的尝试,去寻找孩子的长处,并顺着他的长处发展下去。2)兴趣班,更多的其实也是兴趣,一开始没有哪个家长会一开始就抱着以此成名成家的终极目标。除非到后期发现他确实有这个天赋。3)无论哪样学习,哪怕一开始孩子非常喜欢,但到了一定难度孩子总会遇到瓶颈。如果他确实有此天赋,这时逼一逼我觉得无可厚非。成年人遇到难题都会想到放弃,何况孩子。但成年人知道有时咬咬牙就是跨越。只要度掌握好。谈不上是对天性的伤害。最后,其实我只想问一下,如果成年人也可以依天性,估计没几个人选择朝九晚五的去上班,大约都是希望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吃喝喝,煲剧的煲剧,健身的健身、侍弄花草云淡风轻。毕竟惰性也是天性之一,取易不取难是所有物种的天性,成人如此,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引导,孩童阶段估计他们最喜欢电视+玩具+游戏(而且是手机+电游),长时间的学习加功课估计没几个孩子会选(从小习惯看电视玩游戏无需规律学习的孩子,更不会选)。其实,不妨问一下身边的学霸,他们没几个不喜欢游戏,只是他们形成了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懂得自我约束罢了。举例省实高的孩子,到了高二高三很多都自觉换掉智能手机,无他,不是不喜欢智能手机里面的缤纷,只是控制自己内心玩的天性罢了
查看原文
说得太对了
2018/04/30回复
xiaoyao0825:
然后发帖出来还不能发表不同于她的观点,她要是想集赞发朋友圈就行了啊。分享观点一来就是控诉别人家的孩子不快乐,这是分享的态度么。
查看原文
就是,最讨厌那种人,自己说了一大通,然后还不让别人说不同的意见
2018/04/30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一年级家长理性谈我所看到的中大附小

该不该给一年级的孩子额外“加量”?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原来现在的小朋友真的只能在家玩了

热点推荐

又到了夏日赏花季!荷你有约—荷花盛宴

日日薅羊毛!网购出奇招3蚊3件还包邮

反向旅游  99%广州人都不知道的百年古村

打卡四大楼黄鹤楼 湖北省博人气王勾践剑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红色警报!再次爆发!最近出行或要注意!广

就在从化!我好像发现了宫崎骏动漫里的露营

大战虱子记!

长堤的广州金融书店

学校劳动课制作端午香囊

五年级小学生暑假哪里有全封闭式的集训班。

这里真的是溯溪玩水&轻徒步的好地方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