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作为家长的你们 到底想干嘛?

28946238家有小学生

今天看了一个帖子说的是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篇幅很长,很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给我的感受是,这不是当年我老师教我的那一套么?我是一个另类宝妈,为啥说另类?我不喜欢中国的教育方式,从小就不喜欢,因为一直是在填鸭式教育中长大的,结果不丢人湖南大学本科毕业,但是我特别讨厌这种生活。所以我决定不再把经历过的生活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给孩子报了那么多补课班的家长,你们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还是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呢?我身边看到10个家长其中8个孩子去学钢琴,同班的孩子都去各种外语补课班,我想问你们孩子愿意嘛?高考考一本又怎样?读博又怎样?一定活的开心么?你们有问过孩子这些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吗?我给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就好,其他的时间自由支配,爱看书就看书,爱玩玩具就 玩玩具,孩子才读小学。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段时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段时间却正是孩子天性绽放的时候,所以在家里我的孩子想学什么才让他去学,拒绝中国应试教育,在此只 分享自己的观点,别喷,也不用和我强调我的思想怎样怎样,大家看看当个乐子就好了。
2018/04/25
精选回帖
楼主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力。不过,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帮助孩子,有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快乐就好,长大以后自己慢慢选;有的父母从小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环境和条件,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某些兴趣的培养,一旦错过孩子发育的黄金时期,大了就很难弥补,例如:芭蕾从小训练并不难,大了再想学,已经没有机会了。积极的父母,只是不希望孩子将来会懊悔,会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年不为自己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家长的努力,也不必设定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就一定不快乐,相反,有才艺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更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更有自信,更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互相体谅吧。
2018/04/25回复
网上有这样的文章,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规划里,藏着你的格局,教育孩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父母,在教育方面处于最低层:彻底放养,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第二层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拼命学兴趣班。第三层父母,对孩子的规划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恕我理解能力有限,我看来看去没看出来第一层和第三层有啥实质的区别,所谓的差别更多不在于教育方式上的层次不同,而在于父母本身所处的层次不同,如果你本身是成功的艺术家、画家、作家、商人……像我一个画家朋友,她女儿一岁多的涂鸦就有名师点评,两岁多就开自己的画展了……这些人身边的圈子,拥有的资源,日常活动对孩子的耳濡目染,自然也会让孩子有更多做最好的自己的机会。当然,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区别还在于如果你放养的小孩成功了,你就是第三层次的家长,失败了你就只能是第一层次的家长。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没有这些成功人士的资源,没有他们的圈子,也没有他们那样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日常活动,我们也承担不起放养孩子失败的风险,我们只能选择做第二层次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书法、绘画、奥数、英语、陶瓷、小提琴、钢琴、古筝、足球、棋类……借助外部的力量,给孩子提供资源去探索和培养他的兴趣和能力。
2018/04/25回复
18楼
1970/01/01回复
仁品仁品23楼
本帖最后由 仁品 于 2018-4-26 09:25 编辑 [ 入学准备 ] 作为家长的你们 到底想干嘛?答:跟风。多年前,家里没存几瓶三X口服液那是不好意思出门的。二十年前,拿钱买房是会被人称呼为傻瓜的。十年前,不参与炒股的那会被人说是笨蛋的。两年前,说不买房,是会被歧视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风气。所以现在的小学生家长,如果不让孩子上兴趣班和补习班的,那是跟不上时代的,受鄙视是应该的。
2018/04/26回复
全部回帖
我恰恰说的是,不要觉得自己读个211,就比一般人强太多,实际上,远谈不上
...
你是不是眼神不好?我说了自己学历拿不出手,你从哪里看到“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2018/04/27回复
刘刘刘刘板凳
lilyxuli:
我基本和你一样,目前孩子还可以,在妈网只要说宽松一点教育,会好多人批判的,
查看原文
+1😄😄😄
2018/04/27回复
家长始终是第一责任人,还是要自我多提升,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成人成才。对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行为负责……管好自己的事情,别人认同,或者不认同,都不是最重要的。
2018/04/27回复
隽隽妈咪:
你是不是眼神不好?我说了自己学历拿不出手,你从哪里看到“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查看原文
感谢你对我视力的关注,谢谢,年纪不小,到目前为止不近视不老花,
我回复的是这个贴,说到没必要因为学校有优越感

你有自知之明,对此我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

唉,为什么一提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总要吵架和相互攻击呢?非要上升到学术精神高度呢?这社会就不能宽容些吗?在中国,读剑桥牛津藤校本科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何苦对其它大多数人蔑视呢?用在学术科研上,较真是非常好的品质,但在其它时候就不一定了。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2018/04/27回复
围观八卦。楼主想怎么教育自家孩子就怎么教吧,但是也不用专门开个帖子来指责别人。本人也是主张不送孩子去学科拓展的少数妈妈之一,但是我从来都很敬佩那些坚持送孩子去拓展的妈妈。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每个孩子和家长都值得尊敬。
2018/04/27回复
宝墨栖情:
楼主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权力。不过,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帮助孩子,有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快乐就好,长大以后自己慢慢选;有的父母从小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环境和条件,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某些兴趣的培养,一旦错过孩子发育的黄金时期,大了就很难弥补,例如:芭蕾从小训练并不难,大了再想学,已经没有机会了。积极的父母,只是不希望孩子将来会懊悔,会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年不为自己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家长的努力,也不必设定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就一定不快乐,相反,有才艺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更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更有自信,更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互相体谅吧。
查看原文
说的真好,完全同意这个看法!
2018/04/27回复
祝福你永远保持初心,让孩子快乐快乐更快乐中成长。
2018/04/27回复
2018/04/29回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而且是独立的,思想无关对错,只要能大方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就好,不为以后留后悔的机会。
2018/04/29回复
doudou_cat:
1)其实参加兴趣班,更多的家长只是希望通过不同的尝试,去寻找孩子的长处,并顺着他的长处发展下去。2)兴趣班,更多的其实也是兴趣,一开始没有哪个家长会一开始就抱着以此成名成家的终极目标。除非到后期发现他确实有这个天赋。3)无论哪样学习,哪怕一开始孩子非常喜欢,但到了一定难度孩子总会遇到瓶颈。如果他确实有此天赋,这时逼一逼我觉得无可厚非。成年人遇到难题都会想到放弃,何况孩子。但成年人知道有时咬咬牙就是跨越。只要度掌握好。谈不上是对天性的伤害。最后,其实我只想问一下,如果成年人也可以依天性,估计没几个人选择朝九晚五的去上班,大约都是希望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吃喝喝,煲剧的煲剧,健身的健身、侍弄花草云淡风轻。毕竟惰性也是天性之一,取易不取难是所有物种的天性,成人如此,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引导,孩童阶段估计他们最喜欢电视+玩具+游戏(而且是手机+电游),长时间的学习加功课估计没几个孩子会选(从小习惯看电视玩游戏无需规律学习的孩子,更不会选)。其实,不妨问一下身边的学霸,他们没几个不喜欢游戏,只是他们形成了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懂得自我约束罢了。举例省实高的孩子,到了高二高三很多都自觉换掉智能手机,无他,不是不喜欢智能手机里面的缤纷,只是控制自己内心玩的天性罢了
查看原文
说得太对了
2018/04/30回复
xiaoyao0825:
然后发帖出来还不能发表不同于她的观点,她要是想集赞发朋友圈就行了啊。分享观点一来就是控诉别人家的孩子不快乐,这是分享的态度么。
查看原文
就是,最讨厌那种人,自己说了一大通,然后还不让别人说不同的意见
2018/04/30回复
hurricane:
自己快乐当然没问题,不过无凭无据就说别人不快乐就很好笑了。
查看原文
对呀,孩子努力过后的成就感不比渌渌无为快乐吗
2018/04/30回复
宝墨栖情:
如果那段话真的是张艾嘉说的,那么,其实她误解了\"快乐教育\"的真正内涵,她认为只要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开开心心的玩耍就是快乐的,不给孩子压力,其实这是对快乐教育的一种误读。也可以这样说,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她的教育理念,走向了极端,只要孩子活着,她就很快乐了。孩子真正的快乐应该来自于对人生的体验和对自我挑战所获得的成就感,培养孩子的奋斗精神,这样带来的成功,才会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成为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世界这么大,孩子凭什么去看看?凭自由和快乐吗?
查看原文
对,我觉得孩子快乐的定义就是那样的
2018/04/30回复
隽隽妈咪:
这是当然的,绑架跟教育方式一点关系都没有。重点在最后一段:
查看原文
很好的例子
2018/05/02回复
pencil123:
想法会随着环境和时间而发生变化,说的在理!孩子幼儿园时,我的想法也是让他快乐就好,为了发掘他的兴趣,报了好多兴趣班,最后他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围棋,我们也非常支持,反正都是玩,玩这个好过手机游戏吧😅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没想过给孩子压力,也没把这些太当回事,可围棋学了一年多以后,孩子自己表示不要再上幼儿园的围棋兴趣班了,要去某专业棋院,和他一起学棋的小盆友早就不满足于幼儿园的教学,好些都早早开始专业培训,棋艺进步很快,我儿子围棋水平被落下一大截,他开始感觉不开心,怪我没早点让他去棋院😓果然,棋院老师说以前学的不系统,要重头开始,我们也只有同意😓,孩子倒也争气,学的也用心,学了大半年已开始冲段,兴趣有增无减😊足球是刚上学才开始学的,初衷是为了锻炼身体,一周一次的频率,孩子一开始特别喜欢,可当有次打比赛,我们观战才发现,和那些一周练习三四次的孩子一起时,水平高下立现,他根本没啥上场的机会😂😂,望着场上的小伙伴,娃那天哭的稀里哗啦,我们也很不好受,本来兴趣班的出发点是开心快乐,现在变成打击娃的自信了,得不偿失啊😓😓好在孩子性格要强,教练也耐心引导,训练次数从一周一次到一周三次,大半年过去了,终于成为球队主力,现在的他在球场上更快乐,也更自信啦😀经过这两件事,我突然觉得兴趣和快乐是出发点,却不是终点,任何一种兴趣,不下苦功夫不努力很难出成绩,虽然娃不走特长生路线,可玩的太差,孩子的自信心受挫,兴趣自然也就消失了😓😓
查看原文
感谢美妈的分享,您说的正好是我未来可能经历的,也是我没有关注到的地方,真的感谢
2018/05/02回复
隽隽妈咪:
不管这段话是谁说的,我认为它揭示了一个真相:家长的认知和孩子的认知是有差异的,父母安排好的路,未必就适合孩子,也未必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因此,每每看到“孩子,我要求你XX”的句式,我都有疑问:做父母的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凭什么呢?凭我们生育了孩子,辛辛苦苦供书教学?凭我们“一切为了孩子好”的心?我现在要求你XX,将来你的生活才会幸福快乐,这个因果关系是否一定成立呢?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他的梦想是什么,他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说个笑话,如果你的孩子反过来要求你“40岁之前得升上副总,或者年薪百万又能时时陪我玩”,做父母的又作何感想?大概打死他的心都有了吧?“要求”二字,本身就带有高高在上的意味,像站得高高的大人不肯弯下腰,就无法听清孩子的心声。“孩子,我要求努力读书……”这段话,大家都很推崇,可你知道吗?在原文中,这段话的后续是这样的:那天我问你,“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跟我胡诌一通。孩子很不屑于回答母亲的问题,很明显,亲子关系已出现了问题。龙应台意识到与儿子的隔阂,母子间通信三年,才重新有了心灵的沟通,才有了记录这段话的《我亲爱的安德烈》。最后引用纪伯伦的诗,愿能给各位一点启示。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流连。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发射而出活生生的箭。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欣喜地在弓箭手中屈曲吧!因为他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查看原文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非常棒
2018/05/02回复
宝墨栖情:
对,父母安排的路未必适合孩子,所以我前面也强调了“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但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适合自己吗?之前为了抗击教育制度而选择在高考中交白卷的孩子们,现在怎样了?记者曾经跟踪调查采访过。其中一个孩子,因为出身农村,为了抗击高考制度,故意1个字都不写交白卷,最终高考成绩为0,自然没能进入高校。领着高中毕业证书,就业处处碰壁,为了生存,在工厂打工近十年。打工期间认识了妻子,结婚生子,因为没有条件,被迫把孩子送回老家,继续没日没夜地加班勉强糊口,一年都见不到孩子一次。面对记者的镜头,他留下悔恨的泪水,并说他的其他同届同学,进入高校毕业后都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比他好得多,起码孩子在身边,不用没日没夜地加班,并说,他准备重新高考,希望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古语有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许,父母建议你走的路不一定会成功,起码不会差到哪去,但是,完全不听父母的话而磕得头破血流的案例比比皆是。最糟糕的是,人生没有回头路,今天舒服了,今天快乐了,明天后悔了,怎么办?完全由着孩子的自由和快乐,那还需要家长吗?
查看原文
我也很好奇,家长总是爱举负面的例子,我可以很负责人的讲您说的这种情况真实存在的太多太多,但是不喜欢读书,不去读书的人也不一定都是一无是处吧?别到处举例认证,没有任何意义,现在多少老板都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您所指的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可是这些找到工作的老板们又有多少是大学本科或者更高学历的呢?不见得吧,我们引导孩子的人生观就好了。什么叫今天快乐明天就后悔了,韩寒没读过大学,达到了至少您现在达不到的高度,他手下的员工不知道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又怎样,虽然他说过后悔没有读大学,可是人生谁保证就没有不后悔的事情呢?没有什么东西是肯定的,当今社会没有几个看学历的,看的都是本事,让孩子的兴趣作为一技之长可能会更好,毕竟现在的社会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立足不是么
2018/05/02回复
隽隽妈咪:
谢谢你的多次回复,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公共论坛的好处就在于各种思维的碰撞,能提供各种观察角度,以启发自我完善自我,不需要非得争论出个对或错。我一直有个疑问:我们让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将来得到一纸名校文凭、找一份好工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吗?这个问题,不同的家庭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教育方式是父母价值观的投影。很多时候,父母成长过程中缺了什么,就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正如本贴的楼主,他的童年缺了自由与快乐,就希望孩子能拥有自由与快乐,但不等于说他就会放纵孩子,以致耽误孩子。每一对父母都是凡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那么就需要我们弯下腰低下头,以平等的态度倾听孩子,不断修正和完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我认为,亲子间的沟通比“严格要求”重要得多。
查看原文
这位妈妈说的很对,确实是因为我的童年并不快乐,所以更多是想要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至于教育方式,每个家庭确实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以对孩子 未来的期许就不同。
2018/05/02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一年级家长理性谈我所看到的中大附小

该不该给一年级的孩子额外“加量”?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原来现在的小朋友真的只能在家玩了

热点推荐

又到了夏日赏花季!荷你有约—荷花盛宴

日日薅羊毛!网购出奇招3蚊3件还包邮

反向旅游  99%广州人都不知道的百年古村

打卡四大楼黄鹤楼 湖北省博人气王勾践剑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红色警报!再次爆发!最近出行或要注意!广

就在从化!我好像发现了宫崎骏动漫里的露营

大战虱子记!

长堤的广州金融书店

学校劳动课制作端午香囊

五年级小学生暑假哪里有全封闭式的集训班。

这里真的是溯溪玩水&轻徒步的好地方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