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非常棒的育儿文章!(不断更新中,127F新追加“父母9种消极的教育方式”)
27238167幼儿园早教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得到反省和警惕,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呢?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把握原则、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本帖导读
1F: 十种处罚孩子的小招数!
沙发:(2F)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的六件事
地板:(4F) 五种妈妈宝宝不喜欢
10F: 重复练习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2F: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的六件事
13F:父母想奖励孩子时该怎么做
14F:宝贝为什么会说狠话呢?
16F: 不要迷信智商抱怨孩子笨
24F:寻求爱与管束之间的平衡
25F: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够坚强
26F:别让孩子的“天资”睡着了
28F:为什么孩子离不开安慰物
32F:双亲教育隔代教育如何平衡
34F: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
47F:当宝宝要买这买那时怎么办
52F:注意五种话对孩子伤害最大
59F:妈咪应该怎样恰当表扬宝贝
62F:洞察孩子身上的异常信号
70F:不良环境“催熟”孩子
75F:培养宝贝交往能力22妙法
78F:多锻炼手指的孩子更聪明
81F: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82F:应对孩子发脾气全攻略
87F:孩子顶嘴,要这样回应
97F:孩子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101F:孩子上学总黏人怎么办?
113F:宝贝四种“异常”观察处理法
115F:三招激活孩子学习的兴趣
117F:教养孩子是艺术,不是科学
127F:父母9种消极的教育方式
[ 本帖最后由 liuliu08 于 2008-10-21 12:48 编辑 ]
2008/08/06
精选回帖
全部回帖
五种妈妈宝宝不喜欢
2008年08月06日 08:46:43
很多妈妈偶尔会抱怨宝宝自私、懒惰、不爱学习、丢三落四、动手能力差、畏手畏脚……有没有想过是自己无意识地培养了一个个小懒虫、小气鬼、小笨蛋?
有5种类型的妈妈,你可不要效仿哦!
溺爱型妈妈
特点: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宝宝吃;自己舍不得穿,却把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
后果:容易培养出自私的宝宝,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MOM育儿经:我和宝宝抢着吃
我宝宝刚两岁,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我看到院子里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就哭闹不止。他喜欢吃的东西谁也别想吃。
我想我的宝宝决不能这样,从他1岁半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会分享。吃苹果时,我们一人吃几片;吃糖果我们先拿几颗;喝酸奶时,我们一人一瓶。刚开始与宝宝分吃总有些于心不忍,时间一长,我习惯了,他也习惯了。现在每次他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说:“妈妈吃大的。”
包办代替型妈妈
特点:什么事情都事先安排得好好的,宝宝根本没有机会选择。
后果:宝宝的依赖性很强,长大后很没有主见,遇事不知怎样处理。
聪明MOM育儿经:让宝宝品尝后果
我有一个美国女友,有一次带着宝宝回国,到了住处以后,气温降了,她把衣服给他准备好了,他没及时穿上,只穿着短袖去吃饭。当时我的朋友发现了,什么都没说。结果过了一会儿,宝宝冻得直打哆嗦,我的朋友这才一声不吭地拿出衣服给他穿上。这一切被我看在眼里,我知道这位妈妈是想让宝宝品尝后果,下回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一切和中国妈妈多么不同。后来我也有意识训练宝宝,别出心裁地帮宝宝擦一只鞋,迫使他自己动手擦另外一只鞋,这种引导的方式要比一味地教他怎样擦鞋要好得多。
勤劳但不爱读书型妈妈
特点:整天沉湎于家务、电视和打牌,却让宝宝看书学习,学这学那。
后果:没有榜样和学习的氛围,宝宝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学习。
聪明MOM育儿经:把家办成一个小小图书馆
让宝宝喜欢学习,首先自己要有固定的读书时间,耳濡目染要比强迫说教更能让宝宝接受。我和丈夫列出了一个计划,我们把晚饭后的半小时定为家庭读书时间,把一切家务事都停下来。丈夫看报,我看小说,3岁的女儿看图书,然后我们谈谈读书心得。
我会让女儿给我讲图书上的故事,由于形成了习惯,女儿一吃完饭就说:“妈妈,咱们一起看书吧。”在她眼里,习惯就成了自然,一天不看书她会觉得少了什么。每周六,我会带上她逛书店,让她自己选择一两本图书。女儿从心里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对于她上学以后的事我一点都不担心,一个把读书当成兴趣的孩子我还担心什么呢?
2008年08月06日 08:46:43
很多妈妈偶尔会抱怨宝宝自私、懒惰、不爱学习、丢三落四、动手能力差、畏手畏脚……有没有想过是自己无意识地培养了一个个小懒虫、小气鬼、小笨蛋?
有5种类型的妈妈,你可不要效仿哦!
溺爱型妈妈
特点: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宝宝吃;自己舍不得穿,却把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
后果:容易培养出自私的宝宝,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MOM育儿经:我和宝宝抢着吃
我宝宝刚两岁,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我看到院子里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就哭闹不止。他喜欢吃的东西谁也别想吃。
我想我的宝宝决不能这样,从他1岁半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会分享。吃苹果时,我们一人吃几片;吃糖果我们先拿几颗;喝酸奶时,我们一人一瓶。刚开始与宝宝分吃总有些于心不忍,时间一长,我习惯了,他也习惯了。现在每次他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说:“妈妈吃大的。”
包办代替型妈妈
特点:什么事情都事先安排得好好的,宝宝根本没有机会选择。
后果:宝宝的依赖性很强,长大后很没有主见,遇事不知怎样处理。
聪明MOM育儿经:让宝宝品尝后果
我有一个美国女友,有一次带着宝宝回国,到了住处以后,气温降了,她把衣服给他准备好了,他没及时穿上,只穿着短袖去吃饭。当时我的朋友发现了,什么都没说。结果过了一会儿,宝宝冻得直打哆嗦,我的朋友这才一声不吭地拿出衣服给他穿上。这一切被我看在眼里,我知道这位妈妈是想让宝宝品尝后果,下回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一切和中国妈妈多么不同。后来我也有意识训练宝宝,别出心裁地帮宝宝擦一只鞋,迫使他自己动手擦另外一只鞋,这种引导的方式要比一味地教他怎样擦鞋要好得多。
勤劳但不爱读书型妈妈
特点:整天沉湎于家务、电视和打牌,却让宝宝看书学习,学这学那。
后果:没有榜样和学习的氛围,宝宝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学习。
聪明MOM育儿经:把家办成一个小小图书馆
让宝宝喜欢学习,首先自己要有固定的读书时间,耳濡目染要比强迫说教更能让宝宝接受。我和丈夫列出了一个计划,我们把晚饭后的半小时定为家庭读书时间,把一切家务事都停下来。丈夫看报,我看小说,3岁的女儿看图书,然后我们谈谈读书心得。
我会让女儿给我讲图书上的故事,由于形成了习惯,女儿一吃完饭就说:“妈妈,咱们一起看书吧。”在她眼里,习惯就成了自然,一天不看书她会觉得少了什么。每周六,我会带上她逛书店,让她自己选择一两本图书。女儿从心里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对于她上学以后的事我一点都不担心,一个把读书当成兴趣的孩子我还担心什么呢?
2008/08/06回复
liuliu08楼10楼
宝贝为什么会说狠话呢?
对于一个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的宝贝来说,说“狠话”几乎是一条必经之路。一方面,这种“厉害”的语言让他们感到非常新鲜好奇,于是模仿着说一说,试探一下别人的反应;另一方面,他们的能力与愿望尚不匹配,父母对自己约束甚多,每天都遇到令他们失望的事情,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能完全控制,因此内心怀有愤怒、焦虑和压抑,说“狠话”则是一种痛快而直接的发泄,既能引起对方强烈的情绪反应,又让宝贝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宝贝为什么会说狠话呢?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说“狠话”感到莫名其妙:他从哪里学来的?是不是有人教他?其实只要家人平常说话不是粗口连篇,大可不必深究“狠话”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宝贝难免接触脏、臭、坏、死等概念,并且理解这些概念是不好的;他们也许听到过其他成年人责骂孩子或开玩笑时用“臭”“坏”来形容。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对自己说“狠话”感到又生气又伤心,其实这也没有必要。宝贝并非真的要“打死”你,他并不理解“打死”是怎么回事。
如果父母反应过激,反而“中”了他的小圈套——他就是想看到你暴跳如雷的样子。
解除烦恼的4个贴心建议
1.父母要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
你反应越激烈,宝贝就掌握了对付你的有效武器。不要让宝贝的这些不良语言影响并左右你的心情,应保持冷静。他按你的按钮,你如果没有反应他就知道这样做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就会逐渐放弃这种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了。
2.告诉宝贝你听了他说狠话的不舒服感受
当宝贝出言伤人时,蹲下来看着他,关切地问:“你现在很生气,是吧?”等一等宝贝的反应,如果他情绪很激动,不要着急给他讲道理,陪伴他,倾听他,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但是你那样说话很不文明,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很难过,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但不要使用粗鲁的语言。”
3.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贝说狠话不文明
你可以平静而严肃地直接告诉宝贝:“在咱们家,我们不使用这种不文明的语言,我们不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态度温和坚定,始终如一,宝贝说“狠话”的行为会逐渐削弱,直至他们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4.父母在生活中注意用文明语言
平时家里人互相之间说话,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互相侮辱,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使用难听的字眼。对宝贝要尊重,说话做事要做到彬彬有礼,特别注意不要剥夺宝贝的自由,不要压制宝贝的自然发展。棒棒的崩溃,就是源于平常家里人不尊重他、要求他按照成年人的规划亦步亦趋地成长,如此使他感到特别压抑,积累的怒火经常无处宣泄,于是,一个小契机就导致“火山”大爆发。
对于一个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的宝贝来说,说“狠话”几乎是一条必经之路。一方面,这种“厉害”的语言让他们感到非常新鲜好奇,于是模仿着说一说,试探一下别人的反应;另一方面,他们的能力与愿望尚不匹配,父母对自己约束甚多,每天都遇到令他们失望的事情,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能完全控制,因此内心怀有愤怒、焦虑和压抑,说“狠话”则是一种痛快而直接的发泄,既能引起对方强烈的情绪反应,又让宝贝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宝贝为什么会说狠话呢?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说“狠话”感到莫名其妙:他从哪里学来的?是不是有人教他?其实只要家人平常说话不是粗口连篇,大可不必深究“狠话”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宝贝难免接触脏、臭、坏、死等概念,并且理解这些概念是不好的;他们也许听到过其他成年人责骂孩子或开玩笑时用“臭”“坏”来形容。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对自己说“狠话”感到又生气又伤心,其实这也没有必要。宝贝并非真的要“打死”你,他并不理解“打死”是怎么回事。
如果父母反应过激,反而“中”了他的小圈套——他就是想看到你暴跳如雷的样子。
解除烦恼的4个贴心建议
1.父母要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
你反应越激烈,宝贝就掌握了对付你的有效武器。不要让宝贝的这些不良语言影响并左右你的心情,应保持冷静。他按你的按钮,你如果没有反应他就知道这样做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就会逐渐放弃这种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了。
2.告诉宝贝你听了他说狠话的不舒服感受
当宝贝出言伤人时,蹲下来看着他,关切地问:“你现在很生气,是吧?”等一等宝贝的反应,如果他情绪很激动,不要着急给他讲道理,陪伴他,倾听他,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但是你那样说话很不文明,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很难过,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但不要使用粗鲁的语言。”
3.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贝说狠话不文明
你可以平静而严肃地直接告诉宝贝:“在咱们家,我们不使用这种不文明的语言,我们不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态度温和坚定,始终如一,宝贝说“狠话”的行为会逐渐削弱,直至他们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4.父母在生活中注意用文明语言
平时家里人互相之间说话,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互相侮辱,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使用难听的字眼。对宝贝要尊重,说话做事要做到彬彬有礼,特别注意不要剥夺宝贝的自由,不要压制宝贝的自然发展。棒棒的崩溃,就是源于平常家里人不尊重他、要求他按照成年人的规划亦步亦趋地成长,如此使他感到特别压抑,积累的怒火经常无处宣泄,于是,一个小契机就导致“火山”大爆发。
2008/08/12回复
liuliu08楼11楼
不要迷信智商抱怨孩子笨
“你真笨,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墙,真是没指望了。”
“孩子,妈妈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后会取得好成绩,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前一句是我们听到最多、说得最多,也最刺耳的声音,但由于经常会听到,经常会说到,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然而,父母们是否会想到,久而久之,你们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你们又向孩子暗示了什么呢?你们的孩子是否从你们那里得到了这样的定论:“我不行,我很笨,我就这样了。”于是,他们就破罐子破摔;你说我坏,我就坏得坏到底;你说我笨,我就笨得不识东西南北。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常用一个词语给某人以标定,往往会使某人顺从你给予的标定,做出相符的行为,尽管你的标定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合理,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标定的假身份往往会真的逐渐地成为某人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对年幼儿童,特别是富有受暗示性的人作用最大。所以,聪明的父母不该抱怨孩子笨,应该对孩子多说鼓励性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虽然成绩不理想,我觉得你尽力了”,“你能学得更好”,“爸爸妈妈为你的进步骄傲”……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形象,部分地取决于自己对他人反应的理解,即通过“我看人,人看我”的方式形成。自我形象一旦形成,它又会成为制约人们、塑造人们的规范和自我力量。“说孩子笨,孩子就越笨”的心理基础,就在于此。
由此,我们想到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而又不应该说的一句话:“你脑子笨”。类似的话还有“你是榆木脑袋”,“你是猪脑子”,“你简直是傻子,谁都比你聪明”等等。父母的话往往是由于孩子不努力学习,感到很生气说出来的,也有些父母,确实认为孩子的脑子不灵。其实,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经过努力能跟上班的,都属于智力正常,根本不存在笨的问题。如果父母总说孩子笨,会给孩子造成 “我笨”的心理定式,不但影响孩子的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会限制了孩子智力的发展。
那天,睿睿从老师手里接过英语试卷,糟了!只有59分,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胆怯地靠在门边,眼睛盯着脚尖:“妈妈,我英语只考了59分。”
“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左邻右舍的孩子个个都聪明,怎么你就这么笨呢?”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眼睛瞪得像铜铃,声色俱厉地说道,“你真是一个笨蛋,我辛苦供你上学,谁知你这么笨,才考了这么点分……”
听着妈妈的话,睿睿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妈妈不耐烦了:“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实际上,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孩子成绩差未必将来没出息。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坦丁博士对733位百万富翁进行调查,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30项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而“在上学时学习成绩最好”一项居然排在最后。
可以说,每个孩子自降生以来都是父母的宝贝、希望,哪个做父母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但真正特别出色、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却很少,于是做父母的就对孩子不满了,有时候口不择言,甚至骂孩子打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都蕴藏着很大的潜能,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与欣赏,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成长。
而给孩子负面的标定只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往往会按照父母的期待而塑造自己。如果父母总是抱怨孩子笨,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积极进取的自信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有些孩子在父母开始说他笨的时候,他还会用弱小的自尊捍卫着:“我才不笨呢!”因为孩子学说话时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但是,随着父母不断地“播种笨的种子”,孩子渐渐开始相信自己笨了。直到有一天,父母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同学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这就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任何孩子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便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随之“笨”起来。老师只要出一道题目,说:“同学们,这道题目比较复杂,大家好好想想。”这时孩子的情感闸门马上会关起来,第一反应是:“这道题目我不会,我笨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笨”种,结出“傻”瓜。所以奉劝天下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再说孩子“笨”了,骂孩子“笨”是对孩子的心灵施暴啊!长此以往,孩子受父母的暗示,可能会真的变“笨”了。
“你真笨,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墙,真是没指望了。”
“孩子,妈妈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后会取得好成绩,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前一句是我们听到最多、说得最多,也最刺耳的声音,但由于经常会听到,经常会说到,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然而,父母们是否会想到,久而久之,你们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你们又向孩子暗示了什么呢?你们的孩子是否从你们那里得到了这样的定论:“我不行,我很笨,我就这样了。”于是,他们就破罐子破摔;你说我坏,我就坏得坏到底;你说我笨,我就笨得不识东西南北。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常用一个词语给某人以标定,往往会使某人顺从你给予的标定,做出相符的行为,尽管你的标定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合理,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标定的假身份往往会真的逐渐地成为某人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对年幼儿童,特别是富有受暗示性的人作用最大。所以,聪明的父母不该抱怨孩子笨,应该对孩子多说鼓励性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虽然成绩不理想,我觉得你尽力了”,“你能学得更好”,“爸爸妈妈为你的进步骄傲”……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形象,部分地取决于自己对他人反应的理解,即通过“我看人,人看我”的方式形成。自我形象一旦形成,它又会成为制约人们、塑造人们的规范和自我力量。“说孩子笨,孩子就越笨”的心理基础,就在于此。
由此,我们想到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而又不应该说的一句话:“你脑子笨”。类似的话还有“你是榆木脑袋”,“你是猪脑子”,“你简直是傻子,谁都比你聪明”等等。父母的话往往是由于孩子不努力学习,感到很生气说出来的,也有些父母,确实认为孩子的脑子不灵。其实,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经过努力能跟上班的,都属于智力正常,根本不存在笨的问题。如果父母总说孩子笨,会给孩子造成 “我笨”的心理定式,不但影响孩子的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会限制了孩子智力的发展。
那天,睿睿从老师手里接过英语试卷,糟了!只有59分,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胆怯地靠在门边,眼睛盯着脚尖:“妈妈,我英语只考了59分。”
“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左邻右舍的孩子个个都聪明,怎么你就这么笨呢?”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眼睛瞪得像铜铃,声色俱厉地说道,“你真是一个笨蛋,我辛苦供你上学,谁知你这么笨,才考了这么点分……”
听着妈妈的话,睿睿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妈妈不耐烦了:“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实际上,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孩子成绩差未必将来没出息。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坦丁博士对733位百万富翁进行调查,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30项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而“在上学时学习成绩最好”一项居然排在最后。
可以说,每个孩子自降生以来都是父母的宝贝、希望,哪个做父母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但真正特别出色、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却很少,于是做父母的就对孩子不满了,有时候口不择言,甚至骂孩子打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都蕴藏着很大的潜能,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与欣赏,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成长。
而给孩子负面的标定只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往往会按照父母的期待而塑造自己。如果父母总是抱怨孩子笨,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积极进取的自信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有些孩子在父母开始说他笨的时候,他还会用弱小的自尊捍卫着:“我才不笨呢!”因为孩子学说话时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但是,随着父母不断地“播种笨的种子”,孩子渐渐开始相信自己笨了。直到有一天,父母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同学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这就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任何孩子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便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随之“笨”起来。老师只要出一道题目,说:“同学们,这道题目比较复杂,大家好好想想。”这时孩子的情感闸门马上会关起来,第一反应是:“这道题目我不会,我笨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笨”种,结出“傻”瓜。所以奉劝天下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再说孩子“笨”了,骂孩子“笨”是对孩子的心灵施暴啊!长此以往,孩子受父母的暗示,可能会真的变“笨”了。
2008/08/13回复
crystalxian12楼
继续关注中
2008/08/13回复
qiuqiumama14楼
不错,希望LZ继续哦
2008/08/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