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纯真的孩子,(现在很多孩子都过于老成了)也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在快乐中渡过,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做父母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现在的父母都太辛苦了,社会给予的,自己给予的,总怕孩子输给其他的孩子,总在比较,总怕孩子学的比别的孩子少。。。。。。可有否想过孩子呢?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啊!!!
最爱小黑:我喜欢纯真的孩子,(现在很多孩子都过于老成了)也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在快乐中渡过,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做父母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现在的父母都太辛苦了,社会给予的,自己给予的,总怕孩子输给其他的孩子,总在比较,总怕孩子学的比别的孩子少。。。。。。可有否想过孩子呢?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啊!!!查看原文同意留上的意见。小孩子成长只有一次,还是不要少年老成
只看到前三页, 看得有点累了。其实我们都是家长, 我们也是孩子, 最后我们大部分还是为了普通的生活而挣扎着去工作。但是曾经我们也是家长培养的目标, 硬件或者没有现在的孩子优厚。但是多少个当天我们班上的尖子生, 最生还不是在为了两餐一宿而奔波。我个人的观点, 不管孩子 变成怎么样样, 只要她有一颗积极的心, 有一颗爱心。 那就足够了! 我从来不看中学习成绩。 觉得很多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活在当下, 开心, 无惭就可以了。
宝宝贝贝的妈妈:爬了两天楼,终于看完了。最近也是十分烦恼,孩子明年要上小学了,选择小学的问题就摆到议程上来。我们也住番禺郊区。住惯了郊区要搬回去市区,这个决心很不容易下。我反复考虑的问题是这几个,1)市区的名校和郊区的私校/公校究竟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差别有多大?对于升学问题不是我最关注的,我最关注的,是这个学校能不能给孩子带来 -- 自信,自立,良好的品行(尊重他人/诚实正直),学习的热情。因为学习知识上面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认字阅读/ 基本的数学逻辑/ 英语能力,以及培养终生的爱好。领进门的是师傅,修行在自己。孩子智力没有问题的话,无非是在小学最后一年进行一下冲刺。我理想中的小学,应该是给孩子比较宽松的环境,这样可以多出时间让孩子广泛地接触音乐/美术/运动等方面的东西,这样才能找到她的兴趣所在,专一地培养一个爱好。爱好是相通的,如果能真正喜欢一样东西,而且持之以恒地喜欢它,这是人一生的无价之宝。2)郊区和市区,对于孩子将来对自己的归属感,会不会有影响。我和LG都是外地来广州的,虽然已经10多年,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所以我们本身对于广州来说,基本就是外乡人。但是我们有对自己故乡的认同。那么将来我的孩子长大了,她会不会觉得自己也不太像广州人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回忆自己的求学的经历。我自己小学是在厂矿子弟校读的,虽然那里校风很差的,因为自己读书的基因发达,虽然和其他同学一样疯玩,田里捉蚂蚱,河沟捞虾米,打乒乓球,我基本上是一枝独秀地遥遥领先。那段时光,大自然所赐予我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却是让我终生受益。所以我的小学时光,十分地快活逍遥。这也让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的孩子,一定要让大自然陪伴着他们成长。这之后,我上了重点初中。我的幸运是,读书基因发达,不需要太努力成绩自然就很好。之后自然也是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名牌大学,进入外企,应该算是被认为混得比较成功的人。而我自己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一直是一个心态比较好,平衡得比较好的人,很容易满足,所以比较容易觉得自己很幸运。以前尖子生很流行读科大少年班,那时,我同年级的两个同学,都分别考上了科大少年班,而我父亲,帮我做了最英明的决定,我们不考这种少年班。读少年班的同学,终生遗憾失去了少年时代最美好的时光,换来的,就是比我们早工作三年,成人后也不见得有怎样的成就,普通上班族而已。我觉得,人的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我们要敬仰生命本身。最近看报道,上海一个女研究生自杀了。如果从她的学业来看,她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那么可以想象,从小学到高中,她一定是班级里的佼佼者。可是,她没有学会如何在这个社会生存。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我的孩子,她也许只能读一个普通的师范大学,也可能会远渡重洋,去读精英的哈佛;她可能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或者医生,也可能会成为某个企业的总经理。命运之笔在她的手中,我只希望,无论她成为什么样的人,她都为她的选择她的工作而骄傲,她都喜欢并热爱着生命本身。仍然在矛盾中。我们有能力回广州买套学位房,也可以负担她去读祁福英校,也许是选择太多,所以不知如何选择。查看原文大概一年前,我和你一样,也因为不知如何择而苦恼,甚至一度想在市区购买有学位的房子。但是最终我还是把孩子仍进了自己居住小区的小学。现在看来,现在入读的私立小学算是马马虎虎,好就好在离家很近,孩子的学习负担很轻,so far so good。至于今后怎样,就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纯真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这样的孩子今后的可塑性更强。这就是为什么欧美的孩子学习压力不大,但是人才辈出。有些孩子幼时透支智商,长大之后并不见得有多优秀,这样的例子多的去啦。记得我们初中班前几名的同学,后来发展均不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