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也是住番禺的,现在搬到广州,也是为了孩子读书,其实我们的目的很简单,既然在广州生活,就一定要入乡随俗,选择市区读书无非就是让孩子更好的随俗,至于将来他是否有成就,就看他自己的啦,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一个平台而已
从番禺搬到天河,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
87972467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邦邦妈咪:
我部分赞同你的意见,就拿广州著名的优质学区来说,杨箕小学、共和村小学和东风东小学、培正小学、铁路一小一路之隔,地位差之千里;石牌小学和华师附小暨大附小陶育路小学靠近,但就是因为石牌小学的学生,很多华师附小华景小学的学生不去113而选择择校,讨论归讨论,事实也是事实,没什么影射的。移民的孩子企图心强,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华裔的孩子在美国升学要比其他族群的孩子分高,这也是华裔在美国默认的事实啊。大家看待问题的视角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很正常,没必要生气的。[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0 12:42 编辑 ]
查看原文这些优质校区是移民来了才有的吗?这些名校的地位之差,基本上在广州有大量移民之前已经奠定了现有的情况了。名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名区更加不是,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移民到了一个地方久了,这个地方也应该是移民的家。
天下父母爱自己期望子女好的心是一样的,何必地域呢?鄙视任何人用地域偏见引起争端的任何话题。
感叹一下,在广州,每一个外地人都敢理所当然的理直气壮的地域广州人,只能说广州人包容性太好了,太没脾气了。
今天在一个牛人语录里,看了一句很挑衅的话:“ 子曾经曰过:不要把我对你的容忍当成你不要脸的资本!”这话是有点过了,但我真的不希望很多人把广州人的对外地人包容性当成外地人可以欺负广州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同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对广州有深厚感情的妈妈,我希望选择移民广州的人,不要歧视这个城市,决定了常住就把你们自己看成广州的一员吧,你们的下一代,迟早也会成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的。
移民到了一个地方久了,这个地方也应该是移民的家。
天下父母爱自己期望子女好的心是一样的,何必地域呢?鄙视任何人用地域偏见引起争端的任何话题。
感叹一下,在广州,每一个外地人都敢理所当然的理直气壮的地域广州人,只能说广州人包容性太好了,太没脾气了。
今天在一个牛人语录里,看了一句很挑衅的话:“ 子曾经曰过:不要把我对你的容忍当成你不要脸的资本!”这话是有点过了,但我真的不希望很多人把广州人的对外地人包容性当成外地人可以欺负广州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同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对广州有深厚感情的妈妈,我希望选择移民广州的人,不要歧视这个城市,决定了常住就把你们自己看成广州的一员吧,你们的下一代,迟早也会成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的。
2009/03/30回复

kathylau:
如果LZ说得正确,我倒觉得城里的孩子挺悲哀,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年纪小小就得学这个那个..........
查看原文童年快乐,到了初一后的少年时代更快乐,因为那时可男女同学拖手,俩人沉浸在爱河中,不知有多快乐!在地铁里,有些成年人偏盯着一对对身着初中校服的正卿卿我我的少男少女,眼中发出诧异的目光。那些成年人难道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 本帖最后由 keguan 于 2009-3-30 13:28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keguan 于 2009-3-30 13:28 编辑 ]
2009/03/30回复

这个帖子比较的内容挺有意思,以前不了解,不知道城区和市郊教育上有这样的差别。和邦邦妈咪在同一区,以我接触到的小孩的情况看,这一片家长注重孩子教育倒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先从孩子早教说说,在东逸花园有一家爱X贝早教中心,离邦邦家应该很近。我家宝宝上幼儿园前过一年左右,现在插班上蒙氏数学(很简单的内容,只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去早教的以天河公园这片的几个小区:东逸、东晖、东方新世界、华港花园和员村一带的孩子为主(前几天还有不少妈妈在论坛发起团购)。课上有个环节是唱名,小朋友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让大家一齐唱他的名字,再当众表演一个节目,唱歌之类的。班上有个小男孩个子不高,但就像邦邦妈咪所说的一样大方从容,比较抢眼。问过早教中心老师说小家伙五个半月就开始早教了,而且各年龄段的相应课程统统上全,现在估计刚三岁。比较一起上课的其他孩子,理解力表达力都很不错。看起来两年半的早教是留下印记的,想想两年半中每周家人带到早教中心,平时还要在家陪孩子玩相关的游戏,除了学费之外,这个过程中家长付出的精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山大道对面的华景新城早教机构好几个,估计不少家长也会带孩子去,就当是让孩子多点娱乐。
再说说女儿幼儿园的小朋友,华景有个小男孩比她大几个月,不到两岁进的幼儿园,老师都夸他聪明,能说会道,去年曾代表幼儿园去医院慰问地震灾区来的孩子,表演了几个节目,非常大方。我们平时观察这个男孩机灵活泼,非常可爱。闲聊时得知,小男孩从小去金宝X早教(这是早教中最贵价的一家了),现在上幼儿园之余,每周还上雅马哈的音乐课,天才宝贝(一年费用也上万),外加公文数学。估计每月费用也要1.5-2k,还不算幼儿园的费用于此相当。另外幼儿园开家长会也提到,他的家园联系本(老师家长平时用来沟通的)写得最多,用到第五本了(如果家长不怎么写,只是老师做些记录,可能也就两三本到头了),看来他父母不光是舍得花钱,更舍得每日花精力,难怪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强。
我家女儿平时也没少花时间在她身上,能力平均来说也在中上。最近常和我说XX同学会说英语(估计是英语课上能和外教简单沟通),XX同学会弹钢琴(当然还只是比较简单的玛丽有只小羊羔),但她的同学也不过是三岁多的小孩。估计父母在家抓得紧。用女儿幼儿园园长的话说,这群家长普遍学历都很高,认同蒙氏教学的理念,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没在小区上幼儿园,小区孩子的家长同样重视孩子的教育,看过别的家长绘声绘色给孩子讲故事,小孩的语言能力明显比较强,有的给很小的小孩教几何图形什么的。小区的全职妈妈也大有人在几个。
另外这一片的培训机构也非常多,早教的,学英语的有英孚,迪斯尼英语和剑桥英语。学乐器有刘诗昆音乐中心,学奥数附近有华师的奥数班。各小区都有些培训项目,华景新城的教育资源可能更加丰富。这种氛围不知道是这一片如此,还是各个城区都一样。
先从孩子早教说说,在东逸花园有一家爱X贝早教中心,离邦邦家应该很近。我家宝宝上幼儿园前过一年左右,现在插班上蒙氏数学(很简单的内容,只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去早教的以天河公园这片的几个小区:东逸、东晖、东方新世界、华港花园和员村一带的孩子为主(前几天还有不少妈妈在论坛发起团购)。课上有个环节是唱名,小朋友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让大家一齐唱他的名字,再当众表演一个节目,唱歌之类的。班上有个小男孩个子不高,但就像邦邦妈咪所说的一样大方从容,比较抢眼。问过早教中心老师说小家伙五个半月就开始早教了,而且各年龄段的相应课程统统上全,现在估计刚三岁。比较一起上课的其他孩子,理解力表达力都很不错。看起来两年半的早教是留下印记的,想想两年半中每周家人带到早教中心,平时还要在家陪孩子玩相关的游戏,除了学费之外,这个过程中家长付出的精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山大道对面的华景新城早教机构好几个,估计不少家长也会带孩子去,就当是让孩子多点娱乐。
再说说女儿幼儿园的小朋友,华景有个小男孩比她大几个月,不到两岁进的幼儿园,老师都夸他聪明,能说会道,去年曾代表幼儿园去医院慰问地震灾区来的孩子,表演了几个节目,非常大方。我们平时观察这个男孩机灵活泼,非常可爱。闲聊时得知,小男孩从小去金宝X早教(这是早教中最贵价的一家了),现在上幼儿园之余,每周还上雅马哈的音乐课,天才宝贝(一年费用也上万),外加公文数学。估计每月费用也要1.5-2k,还不算幼儿园的费用于此相当。另外幼儿园开家长会也提到,他的家园联系本(老师家长平时用来沟通的)写得最多,用到第五本了(如果家长不怎么写,只是老师做些记录,可能也就两三本到头了),看来他父母不光是舍得花钱,更舍得每日花精力,难怪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强。
我家女儿平时也没少花时间在她身上,能力平均来说也在中上。最近常和我说XX同学会说英语(估计是英语课上能和外教简单沟通),XX同学会弹钢琴(当然还只是比较简单的玛丽有只小羊羔),但她的同学也不过是三岁多的小孩。估计父母在家抓得紧。用女儿幼儿园园长的话说,这群家长普遍学历都很高,认同蒙氏教学的理念,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没在小区上幼儿园,小区孩子的家长同样重视孩子的教育,看过别的家长绘声绘色给孩子讲故事,小孩的语言能力明显比较强,有的给很小的小孩教几何图形什么的。小区的全职妈妈也大有人在几个。
另外这一片的培训机构也非常多,早教的,学英语的有英孚,迪斯尼英语和剑桥英语。学乐器有刘诗昆音乐中心,学奥数附近有华师的奥数班。各小区都有些培训项目,华景新城的教育资源可能更加丰富。这种氛围不知道是这一片如此,还是各个城区都一样。
2009/03/30回复

广府人善良包容,新移民积极活跃,组成了活力四射的广州。我感觉大家的讨论没有什么恶意的,其实像楼主所说的优质学区的形成其实是动态的,从老一代的沙面、朝天、培正;到东风东、华阳、华师附小;再到新一代的华景、陶育路、天府路等,我们看到了广州优质学区随着城市扩张的东移,应该说和高素质移民的推动也有关系的。
2009/03/30回复

jocelyn1025:
这个帖子比较的内容挺有意思,以前不了解,不知道城区和市郊教育上有这样的差别。和邦邦妈咪在同一区,以我接触到的小孩的情况看,这一片家长注重孩子教育倒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先从孩子早教说说,在东逸花园有一家爱X贝早教中心,离邦邦家应该很近。我家宝宝上幼儿园前过一年左右,现在插班上蒙氏数学(很简单的内容,只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去早教的以天河公园这片的几个小区:东逸、东晖、东方新世界、华港花园和员村一带的孩子为主(前几天还有不少妈妈在论坛发起团购)。课上有个环节是唱名,小朋友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让大家一齐唱他的名字,再当众表演一个节目,唱歌之类的。班上有个小男孩个子不高,但就像邦邦妈咪所说的一样大方从容,比较抢眼。问过早教中心老师说小家伙五个半月就开始早教了,而且各年龄段的相应课程统统上全,现在估计刚三岁。比较一起上课的其他孩子,理解力表达力都很不错。看起来两年半的早教是留下印记的,想想两年半中每周家人带到早教中心,平时还要在家陪孩子玩相关的游戏,除了学费之外,这个过程中家长付出的精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山大道对面的华景新城早教机构好几个,估计不少家长也会带孩子去,就当是让孩子多点娱乐。再说说女儿幼儿园的小朋友,华景有个小男孩比她大几个月,不到两岁进的幼儿园,老师都夸他聪明,能说会道,去年曾代表幼儿园去医院慰问地震灾区来的孩子,表演了几个节目,非常大方。我们平时观察这个男孩机灵活泼,非常可爱。闲聊时得知,小男孩从小去金宝X早教(这是早教中最贵价的一家了),现在上幼儿园之余,每周还上雅马哈的音乐课,天才宝贝(一年费用也上万),外加公文数学。估计每月费用也要1.5-2k,还不算幼儿园的费用于此相当。另外幼儿园开家长会也提到,他的家园联系本(老师家长平时用来沟通的)写得最多,用到第五本了(如果家长不怎么写,只是老师做些记录,可能也就两三本到头了),看来他父母不光是舍得花钱,更舍得每日花精力,难怪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强。我家女儿平时也没少花时间在她身上,能力平均来说也在中上。最近常和我说XX同学会说英语(估计是英语课上能和外教简单沟通),XX同学会弹钢琴(当然还只是比较简单的玛丽有只小羊羔),但她的同学也不过是三岁多的小孩。估计父母在家抓得紧。用女儿幼儿园园长的话说,这群家长普遍学历都很高,认同蒙氏教学的理念,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没在小区上幼儿园,小区孩子的家长同样重视孩子的教育,看过别的家长绘声绘色给孩子讲故事,小孩的语言能力明显比较强,有的给很小的小孩教几何图形什么的。小区的全职妈妈也大有人在几个。另外这一片的培训机构也非常多,早教的,学英语的有英孚,迪斯尼英语和剑桥英语。学乐器有刘诗昆音乐中心,学奥数附近有华师的奥数班。各小区都有些培训项目,华景新城的教育资源可能更加丰富。这种氛围不知道是这一片如此,还是各个城区都一样。
查看原文我也看好这个学区,这个学区的孩子去年占了华附初中奥林匹克班全省80个招生名额的近30个,如果没有优质的生源基础和家长全身心投入,是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啊。
2009/03/30回复

贝贝0302:
广府人善良包容,新移民积极活跃,组成了活力四射的广州。我感觉大家的讨论没有什么恶意的,其实像楼主所说的优质学区的形成其实是动态的,从老一代的沙面、朝天、培正;到东风东、华阳、华师附小;再到新一代的华景、陶育路、天府路等,我们看到了广州优质学区随着城市扩张的东移,应该说和高素质移民的推动也有关系的。
查看原文顶这个,说得很好!

2009/03/30回复

xuyang1668:
以前就听别人说过,其实本地人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太注重,你看送孩子去少年宫学习的本地人占多大比率呢?最近也在和公司的本地同事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她们说在他们的意识中很少有送孩子去学这学那的概念。以前也有听说广东是文化沙漠的说法,我想这可能和本地人经济水平有关系吧,对很多本地人来说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很多外地人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出来的人来说,学习是他们脱离以前环境的最好甚至唯一办法。
查看原文我们就在旧东山,东山区少年宫上课的大都是本地人。
2009/03/30回复

"勤奋好学"有时也很无奈。......
顶顶这个,我家的也这样,从不认真教他认字,可人家自己通过电视、报纸已识字不少,经常有惊人之语;另一方面,也有作为家长的无奈,幼儿园教得太多,不学不行了。以我家的为例,大班目前已学到借位减法(好像是小学二年级课程),我也提过反对意见,觉得孩子太辛苦,可似乎我只是少数派,大多数家长都赞成提前学习,有点郁闷!
顶顶这个,我家的也这样,从不认真教他认字,可人家自己通过电视、报纸已识字不少,经常有惊人之语;另一方面,也有作为家长的无奈,幼儿园教得太多,不学不行了。以我家的为例,大班目前已学到借位减法(好像是小学二年级课程),我也提过反对意见,觉得孩子太辛苦,可似乎我只是少数派,大多数家长都赞成提前学习,有点郁闷!
2009/03/30回复

其实这个帖子不应该成为地域差异的讨论贴,更多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的冲突。邦邦妈妈更多地在强调在明处的对于以后“有用”的所谓“精英教育”,让我想起那句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话说,我很厌恶这句话,为了一些商家的迎合似的宣传,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而对于将来,在人生的马拉松赛场上,即使起跑在前面,又能代表什么呢?
同意九月微凉的那句话,孩子承受各种学习的压力,就像弹簧,从幼儿园就开始拉,这十几二十年的压力,能承受得了吗?
同意九月微凉的那句话,孩子承受各种学习的压力,就像弹簧,从幼儿园就开始拉,这十几二十年的压力,能承受得了吗?
2009/03/30回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省实有位才女,叫钟琬婷,高二就获得香港科大的全奖读本科。父亲钟沛在家从她七岁开始每天教英语一小时,没几年就成绩斐然。
可惜钟沛的书写的实在不怎么样(比起我们MW一些妈妈写的东西,少了很多生动),前两年就买了看了,不过收益最大的一点是他论证了没必要从两三岁就开始学英语
可惜钟沛的书写的实在不怎么样(比起我们MW一些妈妈写的东西,少了很多生动),前两年就买了看了,不过收益最大的一点是他论证了没必要从两三岁就开始学英语

2009/03/30回复

这个其实还看家长的心态,学龄前的孩子对什么都有兴趣,如果寓教于乐,孩子喜欢就没什么不好。主要是家长怎么想,是要和别人家的小孩去攀比,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还是一心耕耘,不问结果?如果是后者,孩子学归学,玩归玩,合理安排好,一样快快乐乐,如果不以考试为目的,学习本身也是非常有乐趣的,有时候是家长和刻板的教育把孩子的乐趣弄没了,弄拧了。
2009/03/30回复

蛋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省实有位才女,叫钟琬婷,高二就获得香港科大的全奖读本科。父亲钟沛在家从她七岁开始每天教英语一小时,没几年就成绩斐然。可惜钟沛的书写的实在不怎么样(比起我们MW一些妈妈写的东西,少了很多生动),前两年就买了看了,不过收益最大的一点是他论证了没必要从两三岁就开始学英语
查看原文
看你要看热闹还是看门道,重要的是人家有方法,言之有物。
2009/03/30回复

原帖由 <i>邦邦妈咪</i> 于 2009-3-30 10:23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6975979&ptid=99530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其实有一部分是家长的问题,天河的家长由于是高素质新移民,打拼精神更强,给孩子就是示范榜样;<br />
<br />
但幼儿园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就是班里一群精英小孩的示范作用,比如一窝蜂的学钢琴:孩子在祈福的班,没几个孩子学 ...
2009/03/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