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说说我最近上妈妈网的感受。

53012395家有小学生

     “幼升小、择校、统筹、赞助费”这几项是这两天妈妈网的热点词汇,大多被逼无奈。   
        原因基本上有:1、地段不理想,想换好一点的学校。
                                2、无户口,想留广州读书
                                3、随祖辈居住,怕统筹。
                                4、房屋产权较结,心仪的小学不是完全房产,怕统筹。
                                5、多套完全房产,怕统筹。等等此类。我来说说我的感受,不喜勿怪。      
        1、地段不理想的:既然想换学校,那么就是三条路,择校、批条子或买房。首先是择校,选择择校,你就不能埋怨钱财,多少钱你都得给,要么就别有这个心思,正是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价格也是根据需求关系来定的。至于给钱的多少,明面上教育部门肯定是统一的,其他的暗花就看你关系人的权力强硬大小和你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找中介的话就更别埋怨了。其次是批条子,这种事说实话,你有这种资源,可以说你压根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不说也罢。第三、买房,这条路目前来说是较为可行的,你可以采取换房的方式,提前下手,早作准备,不能等到下个月报名了才来思考这个问题,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本身有房,换差不多的面积,成本就是两套房的单价价差,房子绝对是有地段等级之分的,现在贵的肯定以后也是贵的。很多人不愿意换房的原因是目前居住条件好于学位房的条件,不愿放弃,这样的话要么你去择校,要么打消念头,如果择校的话,前面说过了,你必须承受,无需埋怨。我的建议是能换则换,能再买一套那就更好了,学位房的投资价值,不是在网上唏嘘感叹就能降下来的,需求决定。最好是换省一级的,老城区的生活内容其实远充实于其他区域,各种方便,特别是外地来的,不住到老城区是无法真正感受广州这座城市的。
       2、无户口的: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决定了以户籍为条件,这个没办法改变。对于大人来说,户籍的含义好像没多大,主要影响的是我们退休后的生活,但是对于你小孩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先要解决的是户籍问题,做事要有节奏。其实各地都有入户政策,像广州在一线城市里面,条件是较为宽松的,上海北京那才叫一个难。据我所知,广州前几年的政策有一条,本科以上,学士学位,或全日制大专以上,中级职称就OK了,我的几个同事都在我的鼓动之下,户口迁来了广州。有了户口,在广州读书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的,当然你非得去名校,那有另当别论了。很多家长又说了,这个条件很难符合,我想说的是,大人也要学习的,就算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吧。到小孩适龄上学了,又要留在广州读书,这就很难从容面对了,两条路,找相关的政策,看能否借读,,还有就是民办的学校,好的民办当然价格也是较为昂贵的,要想读书,就必须承受。但是我客观的说一句,这是你在为你的行为买单,早干嘛去了?(我仅就小孩读书这事,不针对你为了事业或生活奋斗之类的)。很多人又要说了,不是义务教育吗?资源分配不公啊之类的,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且绝对的公平非常可怕。我们要做的是在规则的范围内做我们能做的,以及适应这套规则。而且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不能改变这个规则的,能改变的人也不会有相应烦恼。   
        3、产权不清晰的:分两种,A共有一套,无房,B共有一套,其他地方还有完全产权。A情况如果是随祖辈居住,没有兄弟姐妹占用学位的话,基本可以保证是地段生,关键是户口不要挂什么集体户之类的,当然不排除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统筹的可能,但我接触的几个朋友,没有出现过统筹的情况,出现统筹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还有就是和兄弟姐妹共同拥有的,请记住,一套房子只能有一个学位,除非你间隔5年了。其他的参照随祖辈居住,无房产。B情况我可以基本肯定是回完全房产地去读书的,假设你户口跟着祖辈,另外又有完全产权,又没有在报名前把户口迁到你完全房产的名下,那么你极有可能是被统筹到你完全房产的区域去读书的,完全房产对应的地段小学都不一定能读。(以上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下,如果你关系很硬,朝中有人,那么无需考虑),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我的答案是,早点办好相应手续,满足相应条件,比如,把影响入学的完全房产过户给父母,兄弟姐妹们,或者把祖辈房产过户给自己名下,户口本的户主自己等等,这样较为保险了。
       4、完全产权的,人户一致,但其他区域还有房:这类情况,在越秀区根本不是问题,锦城花园的业主有两套房的多了去了,没见他们被统筹的。无需担心。
       5、随祖辈居住,无房的:基本确定就是地段生,别担心。当然你得有户口啊,没户口或户口不在祖辈的户口本下的,是不可能能享受祖辈的地段的。随祖辈居住,另有房的,上面已经说过了,不再啰嗦。

       写了一堆,这是我对入学的一些感受,中心思想是:别怨天尤人,埋怨社会,要找对路径,实施行动。所有的结果都是自身行为造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想要怎样的出路,就付诸怎样的行为,这社会自古就不公,有时间还是要提高自己为好。还有就是很多父母说,重点,省一级,市一级甚至是村里的小学都没关系,只要小孩能读书,是个读书的料,学校都是浮云等等,我只能说,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但是我个人不认同,真要是没有好坏高低之分,这社会也就是大同世界了,何来烦恼一说。      
       另外,这是我用我老婆的账号登陆写的,其实我是孩子的爸爸,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也让我弥补自身认识的不足。我爱我的孩子,每次听到那一声声“爸爸”“爸爸”,仿佛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瞬间穿过我的胸膛,它柔软而充满力量,顿时觉得,有此天籁,此生无憾。。。。。
2014/05/06
精选回帖
他这样做是对自己问心无愧,也不想小孩将来埋怨他:为什么你当初可以这样,但是你并没有为我努力做过……
2014/05/07回复
说得很对,包括小升初也一样我都不知道在叫小升初考试压力太大的人意义何在,不参加小升初考试,自然可以上对口的中学,没有人说不考小升初就没有中学读的吧?既然要参加考试,就不要叫压力太大,怕压力就不要考,决定考就不要叫
2014/05/07回复
本帖最后由 waterlilies 于 2014-5-7 20:22 编辑 我家16年才入读的,现在户口是集体户,另外另处有完全房产,那是不是被统筹到房产处的随便一个学校? ...看集体户性质,军队的基本无问题,地方的不评论,但基本上是划到完全产房的地段学校。有妈妈说军队集体户一样,我不太清楚,我只知偶一同事的女儿属于军队集体户,刚好有房子,今年上小学,刚问过她说没问题,军队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集体户12年之前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去年才划到完全产房去,主要也是生源太多人了,学位不够闹得!
2014/05/07回复
gzhzylgzhzyl95楼
这个不完全同意你,现在的高考,和以前相比,对农村考生也来越不利,你可看看最近几年985高校生源统计情况,好的小学,小孩上学的结果还是不一样的,^_^,不是和你顶牛,个人观点
2014/05/07回复
全部回帖
小梁睿小梁睿沙发
请问大家,几年前房产是老爷的名字,大伯的儿子用同一户口并就读四年级。现在房产已转到我老公名下,我儿子今年读书会被统筹吗??(地段是省一级小学)! (来自手机端的回复)
2014/05/07回复
飘宜飘宜板凳
小梁睿:
请问大家,几年前房产是老爷的名字,大伯的儿子用同一户口并就读四年级。现在房产已转到我老公名下,我儿子今年读书会被统筹吗??(地段是省一级小学)! (来自手机端的回复)
查看原文
会,要五年级以后才可以用学位.....
2014/05/07回复
大赞一下,好到位!!!
2014/05/07回复
这位妈妈非常谢谢你,谈不上指教和洗脑,你老公这种想法也很正常,梅花香自苦寒来,生命本来就是会各自寻找到自己的出路的。不过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小孩和我家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我和他聊过,他的想法是,教育的前段部分不想花太大的代价,等小孩大了,要出国了之类的就全力支持。我说:“好的小学真的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好的孩子,差的学校也一样能出人才,这个概率问题自己斟酌。但是,万一你的孩子不是很争气,比如初中就被拉下了,你自己反思过往,会不会自责?你会不会为自己今天有能力提供给孩子好的条件,却没有去付诸行动而后悔?如果你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那这件事情真的就不用纠结了,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他听了以后,沉默不语。最近应该是在考虑了,但是成本估计也高不少。这位妈妈如果你觉得我上面说的话能接受的话,你就转告你家相公,看看有何反应。
2014/05/07回复
pingnwp:
       “幼升小、择校、统筹、赞助费”这几项是这两天妈妈网的热点词汇,大多被逼无奈。            原因基本上有:1、地段不理想,想换好一点的学校。                                2、无户口,想留广州读书。                                3、随祖辈居住,怕统筹。                                4、房屋产权较结,心仪的小学不是完全房产,怕统筹。                                5、多套完全房产,怕统筹。等等此类。我来说说我的感受,不喜勿怪。               1、:既然想换学校,那么就是三条路,择校、批条子或买房。首先是择校,选择择校,你就不能埋怨钱财,多少钱你都得给,要么就别有这个心思,正是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价格也是根据需求关系来定的。至于给钱的多少,明面上教育部门肯定是统一的,其他的暗花就看你关系人的权力强硬大小和你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找中介的话就更别埋怨了。其次是批条子,这种事说实话,你有这种资源,可以说你压根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不说也罢。第三、买房,这条路目前来说是较为可行的,你可以采取换房的方式,提前下手,早作准备,不能等到下个月报名了才来思考这个问题,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本身有房,换差不多的面积,成本就是两套房的单价价差,房子绝对是有地段等级之分的,现在贵的肯定以后也是贵的。很多人不愿意换房的原因是目前居住条件好于学位房的条件,不愿放弃,这样的话要么你去择校,要么打消念头,如果择校的话,前面说过了,你必须承受,无需埋怨。我的建议是能换则换,能再买一套那就更好了,学位房的投资价值,不是在网上唏嘘感叹就能降下来的,需求决定。最好是换省一级的,老城区的生活内容其实远充实于其他区域,各种方便,特别是外地来的,不住到老城区是无法真正感受广州这座城市的。       2、: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决定了以户籍为条件,这个没办法改变。对于大人来说,户籍的含义好像没多大,主要影响的是我们退休后的生活,但是对于你小孩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先要解决的是户籍问题,做事要有节奏。其实各地都有入户政策,像广州在一线城市里面,条件是较为宽松的,上海和北京那才叫一个难。据我所知,广州前几年的政策有一条,本科以上,学士学位,或全日制大专以上,中级职称就OK了,我的几个同事都在我的鼓动之下,户口迁来了广州。有了户口,在广州读书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的,当然你非得去名校,那有另当别论了。很多家长又说了,这个条件很难符合,我想说的是,大人也要学习的,就算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吧。到小孩适龄上学了,又要留在广州读书,这就很难从容面对了,两条路,找相关的政策,看能否借读,,还有就是民办的学校,好的民办当然价格也是较为昂贵的,要想读书,就必须承受。但是我客观的说一句,这是你在为你的行为买单,早干嘛去了?(我仅就小孩读书这事,不针对你为了事业或生活奋斗之类的)。很多人又要说了,不是义务教育吗?资源分配不公啊之类的,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且绝对的公平非常可怕。我们要做的是在规则的范围内做我们能做的,以及适应这套规则。而且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不能改变这个规则的,能改变的人也不会有相应烦恼。            3、:分两种,A共有一套,无房,B共有一套,其他地方还有完全产权。A情况如果是随祖辈居住,没有兄弟姐妹占用学位的话,基本可以保证是地段生,关键是户口不要挂什么集体户之类的,当然不排除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统筹的可能,但我接触的几个朋友,没有出现过统筹的情况,出现统筹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还有就是和兄弟姐妹共同拥有的,请记住,一套房子只能有一个学位,除非你间隔5年了。其他的参照随祖辈居住,无房产。B情况我可以基本肯定是回完全房产地去读书的,假设你户口跟着祖辈,另外又有完全产权,又没有在报名前把户口迁到你完全房产的名下,那么你极有可能是被统筹到你完全房产的区域去读书的,完全房产对应的地段小学都不一定能读。(以上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下,如果你关系很硬,朝中有人,那么无需考虑),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我的答案是,早点办好相应手续,满足相应条件,比如,把影响入学的完全房产过户给父母,兄弟姐妹们,或者把祖辈房产过户给自己名下,户口本的户主自己等等,这样较为保险了。       4、,人户一致,但其他区域还有房:这类情况,在越秀区根本不是问题,锦城花园的业主有两套房的多了去了,没见他们被统筹的。无需担心。       5、:基本确定就是地段生,别担心。当然你得有户口啊,没户口或户口不在祖辈的户口本下的,是不可能能享受祖辈的地段的。随祖辈居住,另有房的,上面已经说过了,不再啰嗦。       写了一堆,这是我对入学的一些感受,中心思想是:别怨天尤人,埋怨社会,要找对路径,实施行动。所有的结果都是自身行为造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想要怎样的出路,就付诸怎样的行为,这社会自古就不公,有时间还是要提高自己为好。还有就是很多父母说,重点,省一级,市一级甚至是村里的小学都没关系,只要小孩能读书,是个读书的料,学校都是浮云等等,我只能说,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但是我个人不认同,真要是没有好坏高低之分,这社会也就是大同世界了,何来烦恼一说。              另外,这是我用我老婆的账号登陆写的,其实我是孩子的爸爸,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也让我弥补自身认识的不足。我爱我的孩子,每次听到那一声声“爸爸”“爸爸”,仿佛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瞬间穿过我的胸膛,它柔软而充满力量,顿时觉得,有此天籁,此生无憾。。。。。
查看原文
理性客观的爸爸,赞一个!
2014/05/07回复
写的太好了!!!!!!!
2014/05/07回复
linaralinara8楼
孩子太可怜了,医院应该也要负点责任吧。
2014/05/07回复
ymliqzymliqz9楼
“幼升小、择校、统筹、赞助费”这几项是这两天妈妈网的热点词汇,大多被逼无奈。   
        原因 ...
“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爸爸深爱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呀!
2014/05/07回复
同为此问题心情郁闷的家长就势顶贴
2014/05/07回复
非常受用 楼主说得太好了
2014/05/07回复
分析得好,楼主的农林街道属于老东山,学校肯定不错今天我也曾经想过,如果自己小时候,家长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学习就好了,差那么一点分数,人生就截然不同了.......
2014/05/07回复
楼主言简意赅,分析透彻,支持!
2014/05/07回复
谢谢分享,很实用!
2014/05/07回复
pingnwp:
       “幼升小、择校、统筹、赞助费”这几项是这两天妈妈网的热点词汇,大多被逼无奈。            原因基本上有:1、地段不理想,想换好一点的学校。                                2、无户口,想留广州读书。                                3、随祖辈居住,怕统筹。                                4、房屋产权较结,心仪的小学不是完全房产,怕统筹。                                5、多套完全房产,怕统筹。等等此类。我来说说我的感受,不喜勿怪。               1、:既然想换学校,那么就是三条路,择校、批条子或买房。首先是择校,选择择校,你就不能埋怨钱财,多少钱你都得给,要么就别有这个心思,正是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价格也是根据需求关系来定的。至于给钱的多少,明面上教育部门肯定是统一的,其他的暗花就看你关系人的权力强硬大小和你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找中介的话就更别埋怨了。其次是批条子,这种事说实话,你有这种资源,可以说你压根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不说也罢。第三、买房,这条路目前来说是较为可行的,你可以采取换房的方式,提前下手,早作准备,不能等到下个月报名了才来思考这个问题,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本身有房,换差不多的面积,成本就是两套房的单价价差,房子绝对是有地段等级之分的,现在贵的肯定以后也是贵的。很多人不愿意换房的原因是目前居住条件好于学位房的条件,不愿放弃,这样的话要么你去择校,要么打消念头,如果择校的话,前面说过了,你必须承受,无需埋怨。我的建议是能换则换,能再买一套那就更好了,学位房的投资价值,不是在网上唏嘘感叹就能降下来的,需求决定。最好是换省一级的,老城区的生活内容其实远充实于其他区域,各种方便,特别是外地来的,不住到老城区是无法真正感受广州这座城市的。       2、: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决定了以户籍为条件,这个没办法改变。对于大人来说,户籍的含义好像没多大,主要影响的是我们退休后的生活,但是对于你小孩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先要解决的是户籍问题,做事要有节奏。其实各地都有入户政策,像广州在一线城市里面,条件是较为宽松的,上海和北京那才叫一个难。据我所知,广州前几年的政策有一条,本科以上,学士学位,或全日制大专以上,中级职称就OK了,我的几个同事都在我的鼓动之下,户口迁来了广州。有了户口,在广州读书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的,当然你非得去名校,那有另当别论了。很多家长又说了,这个条件很难符合,我想说的是,大人也要学习的,就算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吧。到小孩适龄上学了,又要留在广州读书,这就很难从容面对了,两条路,找相关的政策,看能否借读,,还有就是民办的学校,好的民办当然价格也是较为昂贵的,要想读书,就必须承受。但是我客观的说一句,这是你在为你的行为买单,早干嘛去了?(我仅就小孩读书这事,不针对你为了事业或生活奋斗之类的)。很多人又要说了,不是义务教育吗?资源分配不公啊之类的,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且绝对的公平非常可怕。我们要做的是在规则的范围内做我们能做的,以及适应这套规则。而且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不能改变这个规则的,能改变的人也不会有相应烦恼。            3、:分两种,A共有一套,无房,B共有一套,其他地方还有完全产权。A情况如果是随祖辈居住,没有兄弟姐妹占用学位的话,基本可以保证是地段生,关键是户口不要挂什么集体户之类的,当然不排除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统筹的可能,但我接触的几个朋友,没有出现过统筹的情况,出现统筹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还有就是和兄弟姐妹共同拥有的,请记住,一套房子只能有一个学位,除非你间隔5年了。其他的参照随祖辈居住,无房产。B情况我可以基本肯定是回完全房产地去读书的,假设你户口跟着祖辈,另外又有完全产权,又没有在报名前把户口迁到你完全房产的名下,那么你极有可能是被统筹到你完全房产的区域去读书的,完全房产对应的地段小学都不一定能读。(以上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下,如果你关系很硬,朝中有人,那么无需考虑),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我的答案是,早点办好相应手续,满足相应条件,比如,把影响入学的完全房产过户给父母,兄弟姐妹们,或者把祖辈房产过户给自己名下,户口本的户主自己等等,这样较为保险了。       4、,人户一致,但其他区域还有房:这类情况,在越秀区根本不是问题,锦城花园的业主有两套房的多了去了,没见他们被统筹的。无需担心。       5、:基本确定就是地段生,别担心。当然你得有户口啊,没户口或户口不在祖辈的户口本下的,是不可能能享受祖辈的地段的。随祖辈居住,另有房的,上面已经说过了,不再啰嗦。       写了一堆,这是我对入学的一些感受,中心思想是:别怨天尤人,埋怨社会,要找对路径,实施行动。所有的结果都是自身行为造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想要怎样的出路,就付诸怎样的行为,这社会自古就不公,有时间还是要提高自己为好。还有就是很多父母说,重点,省一级,市一级甚至是村里的小学都没关系,只要小孩能读书,是个读书的料,学校都是浮云等等,我只能说,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但是我个人不认同,真要是没有好坏高低之分,这社会也就是大同世界了,何来烦恼一说。              另外,这是我用我老婆的账号登陆写的,其实我是孩子的爸爸,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也让我弥补自身认识的不足。我爱我的孩子,每次听到那一声声“爸爸”“爸爸”,仿佛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瞬间穿过我的胸膛,它柔软而充满力量,顿时觉得,有此天籁,此生无憾。。。。。
查看原文
支持楼主!关键孩子是个读书的料,只要不是太差的小学,真的没必要那么折腾!
2014/05/07回复
说得真好
2014/05/07回复
yexiyexi17楼
不能同意得太多了,赞啊。我也是差不多的观点,所以卖一买一换好了学位房,不管以后涨跌都与我无关了,而且给娃的上学问题解决了,心病也去了。至于他以后是龙是凤,也看他的造化了。买学位房不一定是说有多望子成龙,只是尽可能的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给孩子而已。
2014/05/07回复
YY0YYYY0YY18楼
早规划就不用烦
2014/05/07回复
sunnyysunnyy19楼
说得太好了,老是埋怨不公平,有没有想过自身的实际情况?
2014/05/07回复
sunnyysunnyy20楼
conchmm:
正能量,必须赞!!不服气就自己努力,不然就认命,在妈网上抱怨再多也改变不了现状
查看原文
+100000000
2014/05/07回复
猜你喜欢

还不知道2018年广州积分入学条件新规定?广州各区公办小学入学政策汇总贴!

结合2016年中考成绩分析学位房的中考保底作用及推算三区平均分

看到2016年广州11区小学报名情况后的感想

记一次决定仓促的转学,如今依然纠结

放弃做统筹生,选择择校!

妈妈网首发(已更新,增加学位部分)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谈教育

热点推荐

打卡冰雪城堡 炎炎夏日也能快乐玩雪

卜蜂莲花五折感恩日到了 各种打折买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险 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 34岁小叔擅自入住新居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外地生参加港澳台联考 必须报机构吗?

这样子参与孩子的学习,行吗?

队友反对我和男同事吃饭 如何劝他

婚介场所有什么特别?收费竟那么高

大家乐的特价餐很给力 还不到20蚊

逛下北方超市 山东的蔬菜到超乎想象

小尝新晋潮汕刨冰 创意冰沙食起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