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个问题,我们谈一谈儿童“愤怒”这个情绪。
大约四个月,婴儿开始表达这种非常激烈的情绪:愤怒。比如,当吃奶的愿望不能得到即刻满足时,婴儿会变得怒不可遏。
随着月份的增加,愤怒情绪出现频率也逐渐升高,到了8 ~12个月时,婴儿会经常用愤怒来表达不满。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已经进入一个特殊阶段,他们对事物有了初步的记忆,能够回忆起过去,将过去与现状做一个比较,并且预见未来的情况。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回应宝宝的喂养需求,如果有人把宝宝手中的玩具拿走了,如果看护人暂时离开宝宝,都会引起孩子的激烈反应,孩子会发很大的脾气。
人们通常认为愤怒是一种坏情绪,尤其是看到孩子大发雷霆的时候,家长一般都有点儿不知所措,会急于消除孩子的情绪,息事宁人,甚至强行压制孩子的愤怒,不允许孩子表达愤怒。其实愤怒这种情绪对于人类来说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愤怒来源于我们感到自己的生存或者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引发激烈的反应,从生理到心理都会产生剧烈的变化。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小巫的书 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接纳孩子
18649218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yangminggz楼41楼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2楼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这种情绪的本质,并且能够预见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愤怒,我们在面对他们的怒气的时候,就会少一些惊恐,多一些冷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做到避免在发泄这种情绪时,采用不恰当的极端手段。
通常引起愤怒情绪的因素有:
1.恐惧。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大部分愤怒来源于恐惧。当一个人感觉受到威胁,无论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是价值观受到威胁,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继而转化为愤怒,宣泄出来。
2.要求没有得到满足,预期受阻。这在儿童是最常见的愤怒来源:孩子要吃糖,爸爸妈妈担心孩子身体而拒绝;孩子要玩沙子,爸爸妈妈觉得太脏而拒绝;孩子要买玩具,爸爸妈妈认为太贵而拒绝……或者孩子正在专注工作,受到打扰;正玩得热火朝天,到时间要回家了……这些情况都是孩子的期待与现实发生冲突,因而导致孩子怒不可遏,大哭大闹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gz 于 2009-8-6 23:02 编辑 ]
通常引起愤怒情绪的因素有:
1.恐惧。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大部分愤怒来源于恐惧。当一个人感觉受到威胁,无论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是价值观受到威胁,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继而转化为愤怒,宣泄出来。
2.要求没有得到满足,预期受阻。这在儿童是最常见的愤怒来源:孩子要吃糖,爸爸妈妈担心孩子身体而拒绝;孩子要玩沙子,爸爸妈妈觉得太脏而拒绝;孩子要买玩具,爸爸妈妈认为太贵而拒绝……或者孩子正在专注工作,受到打扰;正玩得热火朝天,到时间要回家了……这些情况都是孩子的期待与现实发生冲突,因而导致孩子怒不可遏,大哭大闹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gz 于 2009-8-6 23:02 编辑 ]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3楼
3.挫败、羞辱感。孩子到了3岁左右,会将自己的能力与他人作比较,也知道成年人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如果做得不够好,或者达不到要求,孩子会感到很挫败。有些时候,这种挫败,以及与之相关的羞辱感,也会转化成为愤怒,发泄出来。
4.受到伤害。孩子之间有些争斗,是正常的。有时候孩子会在这种争斗中受到伤害,有些孩子则比较容易感觉自己受“欺负”了。这**导致孩子愤怒。另外,成年人语言或者行动上的暴力,也会伤害孩子。
5.感到不公。五六岁的孩子比较明白一些行为的对错,如果他们感到受了冤屈,被错误地指责,他们会生气的。
4.受到伤害。孩子之间有些争斗,是正常的。有时候孩子会在这种争斗中受到伤害,有些孩子则比较容易感觉自己受“欺负”了。这**导致孩子愤怒。另外,成年人语言或者行动上的暴力,也会伤害孩子。
5.感到不公。五六岁的孩子比较明白一些行为的对错,如果他们感到受了冤屈,被错误地指责,他们会生气的。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4楼
请留在他身边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虽然今天烦心事很多,工作也很忙,但还是忍不住要上来咨询一下,因为觉得孩子的这个问题真是蛮严重,十分让人困扰。
我儿子快两岁了,现在白天由我公公婆婆和保姆带着,晚上送回家来。由于祖父母的宠溺,他现在动不动就呼天抢地,很容易哭闹。因为还不太会说话,问他也问不出个啥,就是横不好竖不好的闹。据保姆称,在爷爷奶奶家,无论什么事,洗澡啊,吃饭啊,睡觉啊,他爷爷奶奶在旁边,他就要闹,如果他们不在,他还是蛮听话的。
这两天他又开始莫名其妙地作闹起来,不管是严厉的制止还是冷处理,似乎都不奏效了,动不动就哭着喊“爷爷奶奶”。我只好把他关在房间里任他哭闹,等他停下来再去和他说道理,安抚一下他。虽然最后他还是停了,并恢复了正常,但这样我真的太累了,而且我很担心他会变本加厉下去。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虽然今天烦心事很多,工作也很忙,但还是忍不住要上来咨询一下,因为觉得孩子的这个问题真是蛮严重,十分让人困扰。
我儿子快两岁了,现在白天由我公公婆婆和保姆带着,晚上送回家来。由于祖父母的宠溺,他现在动不动就呼天抢地,很容易哭闹。因为还不太会说话,问他也问不出个啥,就是横不好竖不好的闹。据保姆称,在爷爷奶奶家,无论什么事,洗澡啊,吃饭啊,睡觉啊,他爷爷奶奶在旁边,他就要闹,如果他们不在,他还是蛮听话的。
这两天他又开始莫名其妙地作闹起来,不管是严厉的制止还是冷处理,似乎都不奏效了,动不动就哭着喊“爷爷奶奶”。我只好把他关在房间里任他哭闹,等他停下来再去和他说道理,安抚一下他。虽然最后他还是停了,并恢复了正常,但这样我真的太累了,而且我很担心他会变本加厉下去。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5楼
其实我自己也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我对儿子的哭闹是有点了解的。小时候,因为母亲特别严厉而爷爷奶奶宠我,我的任何细微的情绪都会被爷爷奶奶无限放大,引来他们的关注,所以我就肆无忌惮地发泄发泄,以至于成了习惯;他们越是耐心,我就越是容易烦躁,到大了一些的时候,甚至觉得他们很烦。我自己也意识到有时候我对他们的态度非常不好,但我心里很明白,他们最爱我,比我父母还爱我,而我也最爱他们。
现在轮到我儿子也开始这样了, 因为他是男孩,我就更担心这种负面的情绪对他的不良影响会远远超过我自己!一方面我是很反感溺爱过度的;另一方面,他这么闹我也真的好累,我的老公还因为这个与我发生矛盾,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知道要祖父母不溺爱自己的孙子真的是挺难的。即使像我妈,观念总是在更新的人,从来就是很理智地教育我和妹妹的人,面对她的外孙也坦承严厉不起来。她说,毕竟是第三代了,不像对自己的儿女“狠得下心”,对孙辈是不知不觉就依了。连我自己的妈也这样,我更不指望我公婆会有所意识了。问题是,难道就只有任其发展了吗?我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对于经常和他接触的四个人来说,有三个是会宠溺他的,由我一个人理智地扭转他,能行吗?难道最好的结果是把他培养成两面派?从来信中透露的信息看,你可能把两件事情混为一谈了:一件事情是你儿子目前的一些行为是否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正常表现;另外一件事情是家里人是否对他过分宠爱。
现在轮到我儿子也开始这样了, 因为他是男孩,我就更担心这种负面的情绪对他的不良影响会远远超过我自己!一方面我是很反感溺爱过度的;另一方面,他这么闹我也真的好累,我的老公还因为这个与我发生矛盾,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知道要祖父母不溺爱自己的孙子真的是挺难的。即使像我妈,观念总是在更新的人,从来就是很理智地教育我和妹妹的人,面对她的外孙也坦承严厉不起来。她说,毕竟是第三代了,不像对自己的儿女“狠得下心”,对孙辈是不知不觉就依了。连我自己的妈也这样,我更不指望我公婆会有所意识了。问题是,难道就只有任其发展了吗?我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对于经常和他接触的四个人来说,有三个是会宠溺他的,由我一个人理智地扭转他,能行吗?难道最好的结果是把他培养成两面派?从来信中透露的信息看,你可能把两件事情混为一谈了:一件事情是你儿子目前的一些行为是否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正常表现;另外一件事情是家里人是否对他过分宠爱。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6楼
首先说说第一件事情。快两岁的孩子,刚刚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开始把自己和他人分离开,急需试探自己的力量和边界,也就是正在进入俗话所说的“第一反抗期”,表现得自主意识很强,固执己见、执拗坚持、不肯服从,而且脾气很大。由于他们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情绪不经高级中枢处理,而是直接通过脑干,以肢体语言本能地发泄出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哭大闹,并企图以激烈的反应迫使成年人就范。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还不敢太“放肆”,在熟悉的人面前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爷爷奶奶是你儿子最熟悉的人,所以他在你那里和别人那里受到的压抑,都跑到老人那里发泄出来了。
第二件事情,我认为你把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混为一谈了。你儿子的爷爷奶奶,不是你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是两代截然不同的人,也是两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你的爷爷奶奶曾经宠溺过你,使得你对自己的性格有很多不满之处,于是你断定你的公公婆婆也必然像你的爷爷奶奶那样,而你的儿子也必定像你那样。
其实很明显的,真正重复前一代行为模式的,恰恰是你自己:你在扮演过去你母亲的角色。而你内心真正的愤怒,不是针对你的爷爷奶奶,而是针对你的母亲;就像你现在的烦躁,也不是针对身边的亲人,而是针对你自己。你小的时候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烦恼,经常跟爷爷奶奶发脾气,正是因为你在母亲那里太压抑了。而你的爷爷奶奶能够接纳你、宽容你,容许你发泄,反倒是你的幸运之处。
第二件事情,我认为你把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混为一谈了。你儿子的爷爷奶奶,不是你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是两代截然不同的人,也是两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你的爷爷奶奶曾经宠溺过你,使得你对自己的性格有很多不满之处,于是你断定你的公公婆婆也必然像你的爷爷奶奶那样,而你的儿子也必定像你那样。
其实很明显的,真正重复前一代行为模式的,恰恰是你自己:你在扮演过去你母亲的角色。而你内心真正的愤怒,不是针对你的爷爷奶奶,而是针对你的母亲;就像你现在的烦躁,也不是针对身边的亲人,而是针对你自己。你小的时候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烦恼,经常跟爷爷奶奶发脾气,正是因为你在母亲那里太压抑了。而你的爷爷奶奶能够接纳你、宽容你,容许你发泄,反倒是你的幸运之处。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7楼
当然,你幼年时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是,你的爷爷奶奶之所以那样宠溺你,“任何细微的情绪都被他们无限放大”,其实是因为他们看不惯儿媳妇的一些做法,不一定是针对第三代的养育,也有可能牵扯到很多其他的事情。公婆与儿媳之间的矛盾,通过你体现出来,所以你会有那么剧烈的情绪反应。而现在,你与你自己的公婆之间显然也存在不少矛盾,你在重复当年你母亲与她公婆之间的关系模式:将两代之间的矛盾通过孩子体现出来。孩子无法清醒地说出成年人潜在的矛盾关系,他只是感到极端地不舒服,于是闹得厉害。
下一次孩子哭闹的时候,在心里多跟自己说几遍:“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的。”不要对他严厉,也不要离开他,更不要把他关在屋子里,你的这些做法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请留在他身边,拥抱他,爱抚他,倾听他。不需要你做特别的动作,只需要你默默地陪伴他,让他尽情地发泄。当他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做,妈妈都毫无怨言地接纳自己的时候,他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也就准备好了迈出成长的下一步。
而你与公婆之间的矛盾、你与丈夫之间的分歧、你对自己母亲怀有的怨愤,以及你内心怀有的一些恐惧(比如害怕儿子变成两面派),请留在你自己这里好好处理,不要迁怒于孩子。
下一次孩子哭闹的时候,在心里多跟自己说几遍:“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的。”不要对他严厉,也不要离开他,更不要把他关在屋子里,你的这些做法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请留在他身边,拥抱他,爱抚他,倾听他。不需要你做特别的动作,只需要你默默地陪伴他,让他尽情地发泄。当他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做,妈妈都毫无怨言地接纳自己的时候,他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也就准备好了迈出成长的下一步。
而你与公婆之间的矛盾、你与丈夫之间的分歧、你对自己母亲怀有的怨愤,以及你内心怀有的一些恐惧(比如害怕儿子变成两面派),请留在你自己这里好好处理,不要迁怒于孩子。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49楼
尊重孩子的选择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宝宝一定要穿红上衣、配绿裙子,怎么就不知道“红配绿,赛狗屁”呢?那么热还非要穿长靴子,说她也不听。要是都由着她选择,每天穿得像个花瓢虫一样,难看死了。其他选择也都不对劲,不让她挑吧,就发脾气。记得几位美国育儿专家这样说过:任何人,无论是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是当权的政治家,抑或颇具影响力的金融家,都没有父母需要做的决定多,也不如父母面临的头疼多。最令父母们棘手的决定之一,就是何时、何地、如何让宝贝儿开始进行自己的选择。
当不会走路的宝宝还在我们怀里吃奶的时候,一切似乎都那么简单,我们几乎可以替他做出所有的选择和决定。我们决定他什么季节该穿什么衣服,我们决定他什么时候该洗澡,我们甚至决定给他玩什么,带他去什么地方。
而当宝宝学会走路、学会说话之后,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个性逐渐萌生、自我意识日渐强大的小家伙们,颇有自己的主意,什么都喜欢做主,尽管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他们的很多选择令人哭笑不得。
[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gz 于 2009-8-6 23:14 编辑 ]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宝宝一定要穿红上衣、配绿裙子,怎么就不知道“红配绿,赛狗屁”呢?那么热还非要穿长靴子,说她也不听。要是都由着她选择,每天穿得像个花瓢虫一样,难看死了。其他选择也都不对劲,不让她挑吧,就发脾气。记得几位美国育儿专家这样说过:任何人,无论是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是当权的政治家,抑或颇具影响力的金融家,都没有父母需要做的决定多,也不如父母面临的头疼多。最令父母们棘手的决定之一,就是何时、何地、如何让宝贝儿开始进行自己的选择。
当不会走路的宝宝还在我们怀里吃奶的时候,一切似乎都那么简单,我们几乎可以替他做出所有的选择和决定。我们决定他什么季节该穿什么衣服,我们决定他什么时候该洗澡,我们甚至决定给他玩什么,带他去什么地方。
而当宝宝学会走路、学会说话之后,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个性逐渐萌生、自我意识日渐强大的小家伙们,颇有自己的主意,什么都喜欢做主,尽管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他们的很多选择令人哭笑不得。
[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gz 于 2009-8-6 23:14 编辑 ]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0楼
身处五光十色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并非与生俱来的本事,而是需要积累大量经验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技巧。小小孩缺乏经验,怪点子却多得很,如果不尝试一下,他怎么知道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呢?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出所有的决定,那么孩子长大之后,无法替自己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来。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各种诱惑,需要做出困难的决定,孩子会感到不知所措,他要么做出错误的选择,要么听从其他人的摆布。
因此,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从小锻炼选择的技巧,赋予他们能够把握生活的感觉,这样他们能够成长为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我们可以把这种锻炼的机会,巧妙地融入孩子每天的玩耍当中,让孩子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练习做主、选择、决定。
给孩子选择权,并非意味着所有的可选之物都堆在一起。乱成一团的玩具,不会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我们可以把家里布置得有条有理,将孩子玩耍的物品分门别类,布置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绘画和手工)、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木工、积木等搭建物品),等等。让孩子首先根据类别来选择进行哪种工作,而后根据这一类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来选择他使用哪些、选择怎样使用。
因此,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从小锻炼选择的技巧,赋予他们能够把握生活的感觉,这样他们能够成长为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我们可以把这种锻炼的机会,巧妙地融入孩子每天的玩耍当中,让孩子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练习做主、选择、决定。
给孩子选择权,并非意味着所有的可选之物都堆在一起。乱成一团的玩具,不会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我们可以把家里布置得有条有理,将孩子玩耍的物品分门别类,布置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绘画和手工)、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木工、积木等搭建物品),等等。让孩子首先根据类别来选择进行哪种工作,而后根据这一类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来选择他使用哪些、选择怎样使用。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1楼
给孩子一次的选择,不要太多的可选之物,最好就是两三样,让选择过程尽量简单,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
不要插手干涉指挥孩子选择什么、怎样使用,即便在我们看来不合适的“玩法”,也放心让孩子尝试一下,让他自己意识到方形的木块无法插入圆形的孔中、纸和布是包不住水的、蓝天上涂抹了黄色云彩就会变成绿色,等等。
相信孩子能够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来,即便他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能容忍自己有时候犯糊涂,做出不那么明智的选择,那么对于小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你也会宽以待之了。
不要插手干涉指挥孩子选择什么、怎样使用,即便在我们看来不合适的“玩法”,也放心让孩子尝试一下,让他自己意识到方形的木块无法插入圆形的孔中、纸和布是包不住水的、蓝天上涂抹了黄色云彩就会变成绿色,等等。
相信孩子能够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来,即便他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能容忍自己有时候犯糊涂,做出不那么明智的选择,那么对于小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你也会宽以待之了。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2楼
宝宝怕医院,妈妈有对策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儿子1岁零4个月, 1岁的时候曾在医院输液吃了不少苦头,自那以后就对医院充满了恐惧,即使换了一家医院,只要一进大门,他就开始大哭不止,现在发展到对陌生的房子、屋子都害怕,进去就哭,除非有什么吸引他的玩具,玩一会就好了,但对医院除了哭还是哭,去打预防针也是这样。看着他那个样子真是可怜,该怎么办呢?
来信没有说当孩子对医院大哭不止的时候,父母对此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我能够体会到父母既心疼又束手无策的感觉,同时也感受到父母其实对医院也有既依赖又排斥的矛盾心理。孩子对医院的记忆和印象都很糟糕,看到医院就哭,这也是正常的反应,我们应该接纳这一点。可以买一些关于去医院看医生的简单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看图画,让孩子从故事里看到医生是和蔼可亲的,医生的工作是帮助小朋友的,医院是可信赖的地方。另外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和医生工作相关的玩具,比如玩具医药箱,里边有玩具听诊器、血压仪、注射器之类的,让孩子扮演医生,给爸爸妈妈看病,这也有助于消除孩子对医院和医生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下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带上孩子心爱的玩具,或者其他慰藉物。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试图制止,更不要批评他,而是平静地告诉他,哭是可以的,只是打针时趴在妈妈怀里千万别动。尽量不要在接近孩子午睡或者吃饭时间,也就是说不要在他可能很烦躁的时候,带孩子去医院。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儿子1岁零4个月, 1岁的时候曾在医院输液吃了不少苦头,自那以后就对医院充满了恐惧,即使换了一家医院,只要一进大门,他就开始大哭不止,现在发展到对陌生的房子、屋子都害怕,进去就哭,除非有什么吸引他的玩具,玩一会就好了,但对医院除了哭还是哭,去打预防针也是这样。看着他那个样子真是可怜,该怎么办呢?
来信没有说当孩子对医院大哭不止的时候,父母对此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我能够体会到父母既心疼又束手无策的感觉,同时也感受到父母其实对医院也有既依赖又排斥的矛盾心理。孩子对医院的记忆和印象都很糟糕,看到医院就哭,这也是正常的反应,我们应该接纳这一点。可以买一些关于去医院看医生的简单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看图画,让孩子从故事里看到医生是和蔼可亲的,医生的工作是帮助小朋友的,医院是可信赖的地方。另外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和医生工作相关的玩具,比如玩具医药箱,里边有玩具听诊器、血压仪、注射器之类的,让孩子扮演医生,给爸爸妈妈看病,这也有助于消除孩子对医院和医生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下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带上孩子心爱的玩具,或者其他慰藉物。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试图制止,更不要批评他,而是平静地告诉他,哭是可以的,只是打针时趴在妈妈怀里千万别动。尽量不要在接近孩子午睡或者吃饭时间,也就是说不要在他可能很烦躁的时候,带孩子去医院。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3楼
另外,你们也最好审视一下自己对医院的感觉,是不是既爱又怕?对医院是不是有一种依赖感?同时也害怕并且排斥它?是不是孩子一有毛病就赶紧吃药或者去医院看病?孩子才1岁多就输液,不知道是什么严重的疾病。我猜测可能是感冒,现在的一些家长太焦虑了,孩子一感冒就输液(抗生素),这对孩子的健康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更不要提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了。其实孩子可以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拒很多疾病的,我们所应该做的是相信大自然的安排,相信孩子有足够的力量自愈,给孩子做好护理,用一些民间自然方法给孩子降温、止咳、驱寒、补水,比如煮姜糖水兑柠檬汁治疗感冒就很见效,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兑蜂蜜止咳,而不是动辄就去医院打针吃药。
最后,来信提到孩子对陌生房间的恐惧,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学步儿往往会对陌生人和陌生地方产生恐惧,不愿意立刻离开父母单独去玩儿。我们需要接纳他们这一点,在陌生的地方多陪伴孩子,不敦促他们马上融入环境,而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慢慢消除恐惧,慢慢介入环境。孩子之间个体差异很大,有些孩子能够比较快地放松警惕,离开父母去玩儿,有些孩子则需要更长时间,还有些孩子根本离不开父母。这都需要我们接纳和包容,耐心等待和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最后,来信提到孩子对陌生房间的恐惧,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学步儿往往会对陌生人和陌生地方产生恐惧,不愿意立刻离开父母单独去玩儿。我们需要接纳他们这一点,在陌生的地方多陪伴孩子,不敦促他们马上融入环境,而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慢慢消除恐惧,慢慢介入环境。孩子之间个体差异很大,有些孩子能够比较快地放松警惕,离开父母去玩儿,有些孩子则需要更长时间,还有些孩子根本离不开父母。这都需要我们接纳和包容,耐心等待和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4楼
压力导致“退化”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儿子今年两岁零4个月不到,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是上午哭,下午哭;第二个星期上午哭,下午不哭了;第三个星期就比较适应了。但在第三个星期最后两天生病了就没上幼儿园,等第四个星期去的时候,也就是昨天上幼儿园时,把大便拉在身上了(已经有一年没这样了)。今天上幼儿园之前我在家里让他大便过才去幼儿园的,但下午接时,老师说又把大便拉到床上了,而且还大哭,不愿换裤子。这很反常,我担心会不会出现心理障碍。而且在刚开始上幼儿园时老师还夸他干净,一提醒就去上厕所,现在我有点不知所措了,请专家答疑。谢谢!
你孩子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家里对孩子的如厕训练过早,并且过于严格,孩子一“出错”就会受到指责甚至惩罚,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自主大小便的时候,被强行要求自主。来信说孩子一年前已经结束如厕训练,当时他才1岁多,对于男孩子来说的确为时过早,孩子出于恐惧心理,强迫自己控制便意。然而一旦到了一个比较放松自由的地方,他的控制能力马上恢复正常状态,这个正常指的是他还不能控制大小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走完应走的过程。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在给孩子充足关爱和自由的幼儿园,很多在家已经自知大小便的孩子突然出现“退化”现象。如果是这种原因,就让孩子回到纸尿裤时期,弥补过去一年错过的正常路程,让他按照自己的发育时间表来决定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如厕训练。可能你们需要等几个月,也可能几天就够了。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儿子今年两岁零4个月不到,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是上午哭,下午哭;第二个星期上午哭,下午不哭了;第三个星期就比较适应了。但在第三个星期最后两天生病了就没上幼儿园,等第四个星期去的时候,也就是昨天上幼儿园时,把大便拉在身上了(已经有一年没这样了)。今天上幼儿园之前我在家里让他大便过才去幼儿园的,但下午接时,老师说又把大便拉到床上了,而且还大哭,不愿换裤子。这很反常,我担心会不会出现心理障碍。而且在刚开始上幼儿园时老师还夸他干净,一提醒就去上厕所,现在我有点不知所措了,请专家答疑。谢谢!
你孩子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家里对孩子的如厕训练过早,并且过于严格,孩子一“出错”就会受到指责甚至惩罚,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自主大小便的时候,被强行要求自主。来信说孩子一年前已经结束如厕训练,当时他才1岁多,对于男孩子来说的确为时过早,孩子出于恐惧心理,强迫自己控制便意。然而一旦到了一个比较放松自由的地方,他的控制能力马上恢复正常状态,这个正常指的是他还不能控制大小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走完应走的过程。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在给孩子充足关爱和自由的幼儿园,很多在家已经自知大小便的孩子突然出现“退化”现象。如果是这种原因,就让孩子回到纸尿裤时期,弥补过去一年错过的正常路程,让他按照自己的发育时间表来决定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如厕训练。可能你们需要等几个月,也可能几天就够了。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5楼
第二种可能是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比较严肃,孩子害怕老师,不敢告诉老师自己要上厕所。也可能老师过于关注孩子的大小便情况,让孩子比较紧张,总是觉得自己要大便。那么你需要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换一种方式和态度。当然你们需要从老师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如果孩子不能控制排便,对于老师来说是很头疼的事情。
从来信透露的信息分析,你们平常对孩子可能比较严格,不允许他“犯错误”(不仅仅是大小便,也包括生活其他方面),所以他在做了“错事”,比如把大便拉到不应该拉的地方时,会因为害怕受到斥责和惩罚而大哭,会因为不能够坦然面对这次“事故”而拒绝换裤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如果不换裤子,就说明没有发生“坏”事情,或者这件事不是他做的;而换裤子,则等于承认自己做“错”事了,是“坏”孩子。
看得出来,孩子平时在家里承受的压力蛮大的,现在突出体现在大便问题上。一般来说,一个人承受了某种压力,可能在当时当事不会表露出来,却会在其他时间和方面把这个压力宣泄出来,如果总是闷着,人就会生病。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本来就很小,所以更容易找一个口子就宣泄出来。人受压之后,首先影响的就是他的消化系统,曾有科学家将我们的消化系统比作我们的第二个大脑,孩子更是如此,压力使得他首先不能控制大小便。
建议你们先把孩子接回家,让他多放松,不要给他施加做“乖孩子”的压力,也不要让他进行任何书本知识的学习。放手让他做他自己,给他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你们改变了态度,他的行为也会随之而改变的。
从来信透露的信息分析,你们平常对孩子可能比较严格,不允许他“犯错误”(不仅仅是大小便,也包括生活其他方面),所以他在做了“错事”,比如把大便拉到不应该拉的地方时,会因为害怕受到斥责和惩罚而大哭,会因为不能够坦然面对这次“事故”而拒绝换裤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如果不换裤子,就说明没有发生“坏”事情,或者这件事不是他做的;而换裤子,则等于承认自己做“错”事了,是“坏”孩子。
看得出来,孩子平时在家里承受的压力蛮大的,现在突出体现在大便问题上。一般来说,一个人承受了某种压力,可能在当时当事不会表露出来,却会在其他时间和方面把这个压力宣泄出来,如果总是闷着,人就会生病。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本来就很小,所以更容易找一个口子就宣泄出来。人受压之后,首先影响的就是他的消化系统,曾有科学家将我们的消化系统比作我们的第二个大脑,孩子更是如此,压力使得他首先不能控制大小便。
建议你们先把孩子接回家,让他多放松,不要给他施加做“乖孩子”的压力,也不要让他进行任何书本知识的学习。放手让他做他自己,给他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你们改变了态度,他的行为也会随之而改变的。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6楼
负面情绪是成长必经之路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儿子在11个月的时候和我分开了(这是我一想起来就特别心痛的事),直到1年以后才重新回到我身边。孩子现在已经两岁半,上了幼儿园小小班,性格也活泼开朗,可是特别任性。告诉他不能做的吧还非做不可,可要是大家都在做操他偏不做,什么事情不依他就满地打滚。我真不明白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怎么这么任性,我想请您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分开的那段日子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我该怎样教育我的儿子?谢谢!
看来,跟孩子分别一年,给你造成的心理阴影,远远超出了给孩子的伤害。你把正常的行为当作心理创伤的表现,孩子出现什么“情况”都会让你联想到分离的那一年。小宝宝跟妈妈分开一年,的确对他们的成长是一种挫伤,但并非不能弥补、无法治愈。现在他跟你团聚了,你也有机会和他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他还小,一切都来得及。不要动辄将所有困惑都归罪到那一年上去,后悔和负疚心理对你对孩子都不利。
我想你首先应该了解的是,两岁半的孩子任性是正常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将自己与他人分离、树立心理疆界的阶段,也是通常说的“第一反抗期”,或者说“执拗敏感期”。他们的意志往往会跟现实、跟其他人(尤其是成年人)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他们的情绪尚未发展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恼怒,也不会用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发雷霆。另外,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什么集体意识,在幼儿园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是正常的。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儿子在11个月的时候和我分开了(这是我一想起来就特别心痛的事),直到1年以后才重新回到我身边。孩子现在已经两岁半,上了幼儿园小小班,性格也活泼开朗,可是特别任性。告诉他不能做的吧还非做不可,可要是大家都在做操他偏不做,什么事情不依他就满地打滚。我真不明白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怎么这么任性,我想请您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分开的那段日子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我该怎样教育我的儿子?谢谢!
看来,跟孩子分别一年,给你造成的心理阴影,远远超出了给孩子的伤害。你把正常的行为当作心理创伤的表现,孩子出现什么“情况”都会让你联想到分离的那一年。小宝宝跟妈妈分开一年,的确对他们的成长是一种挫伤,但并非不能弥补、无法治愈。现在他跟你团聚了,你也有机会和他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他还小,一切都来得及。不要动辄将所有困惑都归罪到那一年上去,后悔和负疚心理对你对孩子都不利。
我想你首先应该了解的是,两岁半的孩子任性是正常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将自己与他人分离、树立心理疆界的阶段,也是通常说的“第一反抗期”,或者说“执拗敏感期”。他们的意志往往会跟现实、跟其他人(尤其是成年人)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他们的情绪尚未发展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恼怒,也不会用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发雷霆。另外,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什么集体意识,在幼儿园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是正常的。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7楼
你的孩子任性是一件可贺可喜的事情,说明他内心力量蛮强大的,在不顾一切发展自己。你所要做的,不是去镇压他,而是无条件地接纳他。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不触及孩子的人身安全或者危害到他人,尽量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如果的确属于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又执意要做并且发脾气,先试着用其他有趣的工作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不行,就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允许他发泄。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时很难忍受孩子的哭声,总以为我们应该也必须想办法制止住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且应该具备足够的“本事”让孩子高兴起来。事实上,负面情绪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弥足珍贵,任何强烈的情绪体验都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学习怎样把握自己的情绪,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往往不喜欢负面情绪,认为那是坏东西,应该压制下去。我们尤其受不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内心希望他们痛快地接受任何失望,不要哭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即便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其实负面情绪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它们有助于我们的生存,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接纳他们的情绪,把每一次情绪体验都当作辅助他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牢记: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时很难忍受孩子的哭声,总以为我们应该也必须想办法制止住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且应该具备足够的“本事”让孩子高兴起来。事实上,负面情绪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弥足珍贵,任何强烈的情绪体验都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学习怎样把握自己的情绪,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往往不喜欢负面情绪,认为那是坏东西,应该压制下去。我们尤其受不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内心希望他们痛快地接受任何失望,不要哭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即便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其实负面情绪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它们有助于我们的生存,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接纳他们的情绪,把每一次情绪体验都当作辅助他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牢记: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8楼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女儿快两岁7个月了,她近来开始在吃饭后为大家分发牙签。今天,我上班出来时她把我的拖鞋装到塑料袋里让我带着。保姆劝说,上班不能带拖鞋,不起作用,我说不能带,她急得哭了。她平常不爱哭,一般摔倒也就哼哼一下,犯了错挨批评也不会哭,长这么大真是极少哭。保姆说给她换个大塑料袋让我趁机出门了。我心里放不下,站在门外听屋里动静,果真,她发现我走了,又开始大声哭。我就敲门进去,她递给我装拖鞋的塑料袋,没事了,我走了。我想,她大了,想参与更多的家庭生活,我不想挫伤她的积极性。她现在经常会说:“唉,宝宝想起来的,妈妈都给忘了。”在我们说话时,她明明听不懂非要说“宝宝听得懂”。
我有些矛盾,都听她的,会不会宠坏了?哪能都让她做主呢?我今天拎着拖鞋来上班,太搞笑了。但是,对这么一个挺有自尊心的孩子,我又怕她太受压抑。老师,我怎么办才好呢?是孩子自尊心太强还是妈妈自尊心更强?拎着拖鞋上班是不是让你感觉特别不好意思?其实这是个很好玩的事情,大家听到这是孩子的新花样,都会一笑了之,没有人真的会去笑话你。
孩子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会做出很多让成年人不可思议的举动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孩子的目光来看待世界,认识到他们的行为都有着合情合理的逻辑,以我们的智慧和爱心来接纳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观点。(摘自《给孩子自由——中西理念冲撞中的早教》)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6:31 新浪读书
我女儿快两岁7个月了,她近来开始在吃饭后为大家分发牙签。今天,我上班出来时她把我的拖鞋装到塑料袋里让我带着。保姆劝说,上班不能带拖鞋,不起作用,我说不能带,她急得哭了。她平常不爱哭,一般摔倒也就哼哼一下,犯了错挨批评也不会哭,长这么大真是极少哭。保姆说给她换个大塑料袋让我趁机出门了。我心里放不下,站在门外听屋里动静,果真,她发现我走了,又开始大声哭。我就敲门进去,她递给我装拖鞋的塑料袋,没事了,我走了。我想,她大了,想参与更多的家庭生活,我不想挫伤她的积极性。她现在经常会说:“唉,宝宝想起来的,妈妈都给忘了。”在我们说话时,她明明听不懂非要说“宝宝听得懂”。
我有些矛盾,都听她的,会不会宠坏了?哪能都让她做主呢?我今天拎着拖鞋来上班,太搞笑了。但是,对这么一个挺有自尊心的孩子,我又怕她太受压抑。老师,我怎么办才好呢?是孩子自尊心太强还是妈妈自尊心更强?拎着拖鞋上班是不是让你感觉特别不好意思?其实这是个很好玩的事情,大家听到这是孩子的新花样,都会一笑了之,没有人真的会去笑话你。
孩子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会做出很多让成年人不可思议的举动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孩子的目光来看待世界,认识到他们的行为都有着合情合理的逻辑,以我们的智慧和爱心来接纳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观点。(摘自《给孩子自由——中西理念冲撞中的早教》)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59楼
保姆的做法不可取,这么欺骗孩子,让她受到比妈妈不接受拖鞋更大的伤害。我猜测你们平常可能不是很尊重孩子,觉得她小(“她明明听不懂”),就必须对成年人言听计从,按照你们给她设计好的人生道路亦步亦趋,也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你们“屈从”了她,你们就担心会宠坏了她。你们把自己的权威和孩子的意志放到了对立面,把内心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与她较劲,其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的。
我在这里更关注的是你说到平常孩子不爱哭、极少哭。孩子不哭,对成年人来说十分方便,但是这个不哭,透露出来的问题,恐怕比哭本身还严重。孩子为什么不敢哭呢?是因为你们不允许她哭吗?
没有几个家长会听着孩子的哭声无动于衷。孩子哭,往往让成年人心里难受,甚至感到很烦,这是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痛快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受到镇压。成年人内心积郁了很多没有得到宣泄的负面情绪,因而受不了孩子负面情绪的流露,因为孩子的情绪直接触及我们内心的同类情绪,而我们担心自己情绪失控,于是也不许孩子发泄。
我在这里更关注的是你说到平常孩子不爱哭、极少哭。孩子不哭,对成年人来说十分方便,但是这个不哭,透露出来的问题,恐怕比哭本身还严重。孩子为什么不敢哭呢?是因为你们不允许她哭吗?
没有几个家长会听着孩子的哭声无动于衷。孩子哭,往往让成年人心里难受,甚至感到很烦,这是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痛快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受到镇压。成年人内心积郁了很多没有得到宣泄的负面情绪,因而受不了孩子负面情绪的流露,因为孩子的情绪直接触及我们内心的同类情绪,而我们担心自己情绪失控,于是也不许孩子发泄。
2009/08/06回复
yangminggz楼60楼
然而,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等于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是坏的,我们不接受;你的感受是错误的,我们不允许。”但是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感受,面对失望和挫败,他们肯定会难过的,这个难过是没有错的。如果成年人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倾听、共情、陪伴,孩子会信任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脱离负面情绪,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这就是情商的发展。但是如果成年人拒绝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强迫孩子控制自己,或者想方设法逗乐孩子,那么孩子则会逐渐变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接纳负面情绪,一旦产生负面情绪就感到紧张和内疚,甚至都不敢哭,强作欢颜,故作坚强,孩子的内心则处于分裂和无助的状态,他不能对自己负责任。
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难免产生负面情绪,情商高低的指征之一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会因为压抑和控制而消失,它还是存在着,强行的压制不会降低它的力度,反而令其破坏力成倍增长,一旦找到宣泄口,就会决堤。与其拒绝它、否认它、排斥它,不如接纳它、认可它、疏导它。“我承认我对目前这个情况很不高兴,我也接受我自己会因此而不高兴一段时间,但是我不会让这个情绪控制我的生活、左右我的选择,我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是情商高的标志。
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难免产生负面情绪,情商高低的指征之一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会因为压抑和控制而消失,它还是存在着,强行的压制不会降低它的力度,反而令其破坏力成倍增长,一旦找到宣泄口,就会决堤。与其拒绝它、否认它、排斥它,不如接纳它、认可它、疏导它。“我承认我对目前这个情况很不高兴,我也接受我自己会因此而不高兴一段时间,但是我不会让这个情绪控制我的生活、左右我的选择,我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是情商高的标志。
2009/08/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