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42860196幼儿园早教

对蒙台梭利教育有兴趣的家长,是否选择蒙氏园的一个顾虑,是孩子未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孩子身在蒙氏园的家长也同样关注。我家宝宝送去一家蒙氏园(非纯蒙氏,但每天也有很多蒙氏操作时间,外加英语、奥尔夫音乐、美术、舞蹈、围棋和跆拳道)快两年了,专注力和秩序感都不错。但是带她去少年宫上亲子课,感觉她和别的孩子比,有点坐不住。其他家长也有类似意见,觉得孩子们在外上兴趣课的纪律差了点。虽说离孩子上小学还有近三年的时间,偶尔也会想想这个问题,看看有无必要最后一年转回传统幼儿园。

最近翻翻《父母世界》杂志的过刊,2008年6月有蒙氏教育专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探讨蒙台梭利的理念和实践。看了一个小学老师的评论,有些疑虑豁然开朗。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下是原文:“班上哪个孩子是从蒙氏幼儿园毕业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非常聪明,特别是数学思维方面非常灵活,但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都不是很好。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蒙氏班出来的孩子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也许就是这种自己安排、自己学习的方式,使得孩子只能适应自己的节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当他们上了小学,需要按照老师的节奏进行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适应。这是我的很多同行都认可的一种情况。”

看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幼小衔接,有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有小学的教育问题。蒙氏教育倡导有准备的环境,认为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不用成人灌输,可以从环境中学到很多东西(说白了就是在玩中学,自发的领悟),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蒙氏孩子的学习方式和传统学校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不在此列)有一定冲突,可能让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我估计还有一层是因为蒙氏园的孩子看起来每天都在玩,没正经学个啥,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很多知识,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刚上学会有点吃不饱。妥善引导,应该是可以改善的。

孩子早年的教育方式影响深远,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中学老师说到好学生的几种类型,其中就包括蒙氏孩子。大意是说从分数上看,他们未必是面面俱到,最拔尖的一群,但确是学习兴趣最浓厚,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又提到她对学生重视分数的看法:一旦学生以分数为重,缺乏学习兴趣,疲于竞争,就会感觉到无尽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看,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为分数而学非常重要。原帖很长,发个链接给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51f450100gb6x.html 我很认同这位中学老师的观点。幼小衔接只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蒙氏孩子会有些不适应,但未必不能克服。而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专注力还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成长会有更持久的影响。我也曾随口和LG说起孩子以后幼小衔接有可能的情况,问他的意见,他完全不当回事。LG小时候个子高,安排到教室后面就坐,但看书多了眼睛近视,看不清老师板书,自然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专心听讲。但他由此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读书读个中上,工作后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比较明显,倒也发展得不错。

注重孩子长期发展,希望孩子学习兴趣浓厚、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家长选择蒙氏园不必太过虑。希望孩子上学严格按照老师的节奏学习的家长选择传统园会少一些焦虑。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3-5 02:01 编辑 ]
2009/10/10
全部回帖
nonnon沙发
:“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安静的、被动的,并且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几乎应该从儿童的身边隐退,防止她个人的个性对儿童时间影响,以便给儿童的心理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非常同意,包括父母也该如此.
2009/10/12回复
non:
:“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安静的、被动的,并且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几乎应该从儿童的身边隐退,防止她个人的个性对儿童时间影响,以便给儿童的心理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非常同意,包括父母也该如此.
查看原文
这个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体会。以前很刻意地去教孩子学点什么东西,效果往往不太好。孩子兴趣缺缺,搞不好还有冲突,很是郁闷。后来索性放手,孩子有兴趣做什么,就给她准备好材料,陪她玩。看她玩得开心,不知不觉能力提高很快;我也省心,在她有点小成绩的时候可劲儿地夸一夸就足矣,呵呵......  想想在家也在“有准备的环境”上下功夫,折纸、剪纸、彩泥、积木、拼图、画具、毛绒玩具和书籍一应俱全,看她很专心地玩了这样玩那样,忙忙碌碌、废寝忘食,我也可以抽点空做家务。想我带她看书的时候就让她去架上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每次都很开心。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性情就比较顺,玩够了,让她收拾玩具也很配合,大家各得其所。

孩子在蒙氏幼儿园呆久一点,会表现得开开心心、乐于服从,也是基于他们能不被干扰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心理比较满足(其实成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上不上蒙氏幼儿园,家长都可以用蒙氏理念和方法养育孩子。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3:32 编辑 ]
2009/10/12回复
jocelyn1025:
这个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体会。以前很刻意地去教孩子学点什么东西,效果往往不太好。孩子兴趣缺缺,搞不好还有冲突,很是郁闷。后来索性放手,孩子有兴趣做什么,就给她准备好材料,陪她玩。看她玩得开心,不知不觉能力提高很快;我也省心,在她有点小成绩的时候可劲儿地夸一夸就足矣,呵呵......  想想在家也在“有准备的环境”上下功夫,折纸、剪纸、彩泥、积木、拼图、画具、毛绒玩具和书籍一应俱全,看她很专心地玩了这样玩那样,忙忙碌碌、废寝忘食,我也可以抽点空做家务。想我带她看书的时候就让她去架上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每次都很开心。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性情就比较顺,玩够了,让她收拾玩具也很配合,大家各得其所。孩子在蒙氏幼儿园呆久一点,会表现得开开心心、乐于服从,也是基于他们能不被干扰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心理比较满足(其实成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上不上蒙氏幼儿园,家长都可以用蒙氏理念和方法养育孩子。[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3:32 编辑 ]
查看原文
2009/10/12回复
回到蒙氏的核心理念,蒙老奶奶的经典语录太多,同一杂志上摘录一段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会长的话:“蒙台梭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自主性、有能力、有爱心和同情心、对问题能做出反应并负责、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公民,培养一个终身学习者及问题解决者。”

呵呵......看起来简单,其实目标真是挺高的。其中“有自主性......对问题能做出反应并负责......”我以为不全是教出来的,恰恰是教师以安静的、被动的,几乎从儿童身边隐退,看起来不教什么的方式,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逐渐走向独立才最终达到的。而教的越多,其实越是暗示孩子:你什么也不懂,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时间久了孩子难免有挫折感,严重的还会厌学。

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上来看,和传统的观念相比,确实是革命性的!虽然老太太已过世了半个多世纪,蒙氏理论和各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相比也比较老了,但现今国内,真能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的老师和家长也不多。蒙氏教育核心是尊重孩子(差不多是放在和成人一样的高度),蒙氏教具是手段。这两方面和传统教育确有很大不同,不仅仅关注孩子学到什么,更注重研究符合儿童心理的学习方式,而最终目标是把他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觉得,不少人也许正好颠倒了次序,更注重孩子学什么、学多学少,忘了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6:41 编辑 ]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蒙氏真谛,平时注意,对孩子的影响会更为持久。小巫的书我也看,但更喜欢看蒙氏那几本原著。有坚实理论基础 + 世界各地多年实践的教育家写出来的东西更耐看。随着孩子成长,不时看看有不同体会。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6:15 编辑 ]
2009/10/12回复
jocelyn1025: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蒙氏真谛,平时注意,对孩子的影响会更为持久。小巫的书我也看,但更喜欢看蒙氏那几本原著。有坚实理论基础 + 世界各地多年实践的教育家写出来的东西更耐看。随着孩子成长,不时看看有不同体会。[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6:15 编辑 ]
查看原文
我生了孩子之后看的第一本教育孩子的书,就是蒙氏的原著(也是唯一一本),当时那个心潮澎湃啊,到处推荐。我家对儿子的教育,基本上类似蒙氏

凡事有好有坏,现在我儿子5岁,不少朋友对我说:你们太纵容他了,他太多主见了,思想太独立太复杂了,他不可能适应得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他会很痛苦的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生了孩子之后看的第一本教育孩子的书,就是蒙氏的原著(也是唯一一本),当时那个心潮澎湃啊,到处推荐。我家对儿子的教育,基本上类似蒙氏凡事有好有坏,现在我儿子5岁,不少朋友对我说:你们太纵容他了,他太多主见了,思想太独立太复杂了,他不可能适应得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他会很痛苦的
查看原文
这的确是个难题,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他未来的发展环境了。有成长就会有痛苦,和正常人相比,白痴显得更快乐!以快乐还是别的什么作为人生目标会有不同教育取向吧。以前李网有个“阿卡卡西”的帖子说的就是蒙氏儿童在国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痛苦。但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人生不能试错,怎么走都要冒险,都要去承受!我愿意接受蒙氏的理念是因为觉得其中有真理。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6:53 编辑 ]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生了孩子之后看的第一本教育孩子的书,就是蒙氏的原著(也是唯一一本),当时那个心潮澎湃啊,到处推荐。我家对儿子的教育,基本上类似蒙氏凡事有好有坏,现在我儿子5岁,不少朋友对我说:你们太纵容他了,他太多主见了,思想太独立太复杂了,他不可能适应得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他会很痛苦的
查看原文
我家对此展开讨论,最终的结果是:孩子的成长是无法估量的,就像股市不可能有既定的规律,痛苦就一定不好吗?我们要做的,就是孩子背后的港湾,他开心也好痛苦也好,有没有出息都好,那是他的人生他自己去走

作为这样的孩子的父母,要学会表面承受和心里放下,比如对老师的投诉,我们都笑眯眯地一律接受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家对此展开讨论,最终的结果是:孩子的成长是无法估量的,就像股市不可能有既定的规律,痛苦就一定不好吗?我们要做的,就是孩子背后的港湾,他开心也好痛苦也好,有没有出息都好,那是他的人生他自己去走作为这样的孩子的父母,要学会表面承受和心里放下,比如对老师的投诉,我们都笑眯眯地一律接受
查看原文
2009/10/12回复
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不少新的尝试。晚点会对比一下蒙氏教育和生本教育的一些相通理念。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6:57 编辑 ]
2009/10/12回复
jocelyn1025:
我这帖子跟得可能没人敢试行蒙氏了

其实有主见的孩子,他做任何事都是主动的,包括对知识的吸收,对人生阅历的领悟,对时间的安排,对决策的考虑等等,他在过自己的人生,其他人的说法只是参考,反过来说,只要说通了道理,他的自律性会很强,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
2009/10/12回复
早教每周一两节课,影响有限。而且孩子太小看不出来,3-6岁是性格形成期。我家宝宝刚上幼儿园时,很敏感,就像楼上说的表现得内向不合群。过了一两年变化很大,除了学东西,性格方面开朗很多,也能主动和人交往了。联想自己小时候也是同样的性格,就觉得上幼儿园比较压抑,一直不太喜欢上,总盼着父母早点来接。我家宝宝现在是什么时候去接都说没玩够。我才越来越领略到蒙氏教育的内涵。刚开始也没觉得怎样,好像更看重那些教具,更注重孩子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到后来就体会到确实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从长期看,这一点也许影响更深远。话又说回来,在家家长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才好。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0-12 17:15 编辑 ]
2009/10/12回复
stargo81:
我儿子现在上的就是蒙氏早教,我觉得对儿子的影响不是很大,小孩子的早期社会活动发育基本上是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其实有很大部分还是性格使然。所以,我个人觉得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用一样的方法去教育。比如说我儿子,他天生内向,即使我用百分百的鼓励去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只要周围有一点干扰,即刻就会退缩。就算我想他多主见,他也不见得会和楼上的儿子一样
查看原文
我儿子也是性格内向的,他不喜欢出门,不喜欢有客人和小朋友来玩,不喜欢跟家人以外的人交际

我同意小BB受家庭的影响大,这个影响会一直到读书,我儿子并没有上蒙氏早教,也没有读蒙氏幼儿园

无论哪种教育,我家关注的就是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别他这么内向,很容易受到打击

你的孩子不愿意去尝试,这也是一种选择。鼓励和批评一样,都是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干扰,到底那是你的期望,不是他的

如果你尊重他,当他是与你一样平等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2 17:41 编辑 ]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儿子也是性格内向的,他不喜欢出门,不喜欢有客人和小朋友来玩,不喜欢跟家人以外的人交际我同意小BB受家庭的影响大,这个影响会一直到读书,我儿子并没有上蒙氏早教,也没有读蒙氏幼儿园无论哪种教育,我家关注的就是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别他这么内向,很容易受到打击你的孩子不愿意去尝试,这也是一种选择。鼓励和批评一样,都是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干扰,到底那是你的期望,不是他的如果你尊重他,当他是与你一样平等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本帖最后由 昔我往矣 于 2009-10-12 17:41 编辑 ]
查看原文
需要父母帮助,多带孩子串门,让他多点社交机会,慢慢就好了。我家宝宝以前走到邻居家门口,哭着不愿进去。现在谁要请她到家做客,恨不得立马就去。幼儿园很注重孩子学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人际交往,对于培养性格和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2009/10/12回复
jocelyn1025:
需要父母帮助,多带孩子串门,让他多点社交机会,慢慢就好了。我家宝宝以前走到邻居家门口,哭着不愿进去。现在谁要请她到家做客,恨不得立马就去。幼儿园很注重孩子学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人际交往,对于培养性格和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查看原文
我儿子是越大越内向的那种,但并不是说他的交际能力不强,换个说法,他就是一个宅男,但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而已
2009/10/12回复
从一楼一直爬下来,谢谢楼上两位MM对话式留言!!虽然我的孩子还小,我也有考虑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偏向蒙氏的,很担心以后他去学校不习惯。
2009/10/12回复
昔我往矣:
我儿子是越大越内向的那种,但并不是说他的交际能力不强,换个说法,他就是一个宅男,但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而已
查看原文
不了解孩子具体情况,只能冒昧揣测一下,或许孩子多玩点需要和小朋友互动的游戏,从游戏中体会到乐趣,发展社交会有所帮助。蒙氏教育从学习内容上讲是很理性的,比较注重孩子操作教具的“工作”。多培养孩子感性的一面,音乐、绘画、做手工、多接触大自然可能更平衡一点。从这方面来讲,我对华德福教育的一些做法很有兴趣,感觉培养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而蒙氏教育出来的可能会表现得智力方面比较早熟,少点天真。
2009/10/13回复
猜你喜欢

祈福读双语幼儿园好吗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蒙氏教育那么贵有用吗?有送去读蒙氏的宝妈么

孩子不上幼儿园,喜欢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早教心得】早教中心大pk,南方贝贝or 爱尔贝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