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哪款重疾险比较好呢?定期险还是终身险好呢?

592924家庭理财

想给自己买份重大疾病保险,35岁,女性,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8年前买了份定期寿险及一些附加医疗保险,现在想更换主险种,但保险公司不让换,增加保额还要补缴8年的保费,好像又不是很划算,只能考虑另外再买一份保险,希望保额有25-30万元,大家有什么好介绍呢?定期险好还是终身险好呢?保费又大概需要多少呢?
定期险好像最高保到70岁,到期后是退保费,保费相对便宜,终身险最终是赔保额,保费会比较贵。
2013/07/30
全部回帖
bjgzbjgz沙发
香港的寿险这么便宜吗?那是否可以考虑香港的寿险和国内的重疾险呢?
2013/08/02回复
bjgz:
香港的寿险这么便宜吗?那是否可以考虑香港的寿险和国内的重疾险呢?
查看原文
肯定香港经济人不愿意做的,因为那么便宜,人家没啥钱赚的,根本不愿找这个麻烦的!
2013/08/02回复
bjgz:
30万保额的重疾险大概保费需要多少钱呢?
查看原文

年轻人购买保险,一般保费不宜过高。

通过较少的保费,完成基础的重疾,意外各项即可

在此基础上,再做现金类的储备。

随即推荐一个年轻人的保障参考:

每年保费约600元,即可保障:

1:重大疾病保障 30

2:意外伤害保障 50

3:意外残疾保障 50

4:意外医疗费用 1

5:住院津贴
每天100

在满足基础的保障阶梯下,规划现金类储备,如未来的养老金等。

参考:

基础保障推荐篇,30万重疾,180元解决方案(中青年篇)

2013/08/04回复
消费型险种,对很多朋友来说都不陌生了,有人非常喜欢,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保险:低保费、高保障;有人则坚决拒绝此类“消费”,认为“如果不出险钱就拿不回来了,不划算”。究其实际如何,我们不妨探探其根本。
最近遇到的正好是一位不认可消费型保险的客户,她比较看好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也想给自己和爱人投保;当我问其为什么喜欢时,她回答说是看公司好几位同事都购买了这个保险。
我直言说这是典型的随众心理:不要求最好或适合,大家选哪个我也选哪个,即便是选错了,死的也不是我一个,反正有那么多人陪葬呢。
集体无知和集体智慧,你走进了哪一类当中?
谈下面的问题时,我需要再补充一点重要的信息:这位客户先是给孩子办理的保险,而在给孩子办理保险时,她却非常中意定期消费型保险,因为“保费低,值!”我奇怪她为什么愿意个孩子选择定期消费性,却不认同大人的消费型保险,他觉得孩子的消费型保险交的保费非常少,大人的消费型保险交的多,万一不出险就是全打了水漂,太亏。原来她只是在做简单的数额对比,没有考虑同类险种,幼儿和成人的费率差异,以及风险、责任等差异。
其实,所有的保障类险种,在其保障责任方面,精算师进行产品设计时都会遵循一个精算原则:期望收支平衡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大范围上,保险公司既不赚取投保人的钱,也不会在这上面亏本。这是保险定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
有同学会问了,那保险公司的利润怎么来的?回答是:保险公司主要是利用“收进保费”和“赔出赔金”之间的时间差来运作资金获取收益的。
当然,具体到细节问题上,还会复杂很多,以保险公司利润的三大主要来源(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中的死差益为例,虽然中国的寿险业在厘定费率时使用的是同一张经验生命表,但因为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是有选择性的(核保),并且各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和最终的承保群体并不一致,所以在死差益方面,肯定也会有差别。但这些,并不影响险种设计的根本性原则。
     

只要是带有保障性质的保险,都遵循“期望收支平衡原则”。如果你选择消费型的,那就是跟保险公司一样,纯粹的遵守了这个原则;如果选择非消费性的,简单地说,其本质是:保险公司该扣除多少保障成本还是扣除多少,所谓“还本”是让你多交一部分资金,然后用你多交的钱做了投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自己留存一部分,把另一部分还给你而已。
所以,这种“还本”到底值或不值,还要结合具体险种以及投保人自身的投资能力而定。
我们举例来说:张先生今年30周岁,根据其年收入等状况,其为自己安排了1万元的重疾保费预算,备选方案有两大类,一类是长期或终身型的返还型重疾险,一类是定期消费型保险,这两类我们各举一例来对比看下:
A险种:保费9570 元/年,缴费期20年,保额30万,保障至88周岁;如果中间未发生赔付,满期时给付保额30万。
B险种:保费3390元/年,缴费期20年,保额30万,保障期30年,消费型。
如果张先生投保B险种,相比A险种,年缴保费可结余6180元,共20年。如果张先生将每年6180元的结余进行投资,即使按照银行5年定期存款+自动转存的形式,在张先生60周岁时,该部分资金的本息和也将超过30万,这时候虽然定期险已经满期,但投资的本息和已经超过A、B两险种所提供的保障金额,而张先生的总支出并不多;而88周岁时的本息和自然更是远超过30万。
当然,我并不建议所有人都选择消费型的保险,实际投保还是要参考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年龄、健康状况、对资金的管控能力、工作性质,等等;另外,险种也不能只做简单的回报率比较,具体的险种性质和保险责任也很重要,比如有的险种本身就带有较强的投资性质,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收益率,在某些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再比如不同的险种,其保障功能也不尽相同,上述举例中,A险种提供42种重疾保障,B险种提供31种重疾保障;再有,保险除了提供基本的意外、疾病或身故等风险保障,也还有其它重要功能,比如豁免、多次赔付等。但总体来说:投保时坚持保障优先的原则,就是抓到保险“最有价值”的地方了。
了解了这个基本的寿险精算原则,也可以帮助投保人避免一些常见误导:比如“存钱送保障”——实际上,任何保障都是会扣除相应的保障成本的。
2013/08/04回复
猜你喜欢

求推荐成人重疾终身险和少儿重疾固定险

小孩的保险为什么要选择保障期长或终身的?

请教这个保险配置是否合理划算?

买了份保险,有点纠结!有经验的麻烦给点意见!

分享我购买香港保险的经历

儿童重疾险几岁买划算?

热点推荐

点赞沃尔玛高效的售后 生包榴莲全退了

室内遛娃好去处 天台花园下藏着个艺术馆

泰国菜星樾城性价比高 98元双人餐吃不完

人气高企的大头虾越南菜 每次吃都要等位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这间VIP产房1500元/天 大家觉得值不

面包也出盲盒 便宜又好玩味道还不错

花4小时确认水电定位 师傅进场了

打卡争鲜回转寿司店 能吃出新鲜度

丈夫出轨要离婚 是诉讼离婚还是协议?

越秀小学统筹已收到通知 你们收到了吗

朋友走了歪路 大家有没有好用的律师推荐

夏日必喝汤水 消暑祛湿冬瓜薏仁鸭脚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