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nl88:
留学的生活会有很多大体的相同,但是不同的是,我这个妈妈很不够格,因为我自己阴差阳错读了三个学位,各种机缘直到孩子小时候还有读,难免亏孩子。我29岁就做系主任,后在大学负责科技开发,比较忙,我老公英年早逝(我一直没有时间主要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这一切使得我女儿被迫很小就很独立,15岁就自己乘火车去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游学。现在想想,几十年过去,无悔于职业,无愧于学生,但是真的很对不起女儿。 还有不同的是,我女儿一直都在巴黎,房租要要比你讲的贵很多,也是三个人一起合租的,我女儿开始是申请的公办大学,公办不用交学费,去到之后,她很想去一个动漫行业内国际认可度高的私立大学,与我一番讨论,我算算不过多几十万的学费,就换了。 再有不同的是,我女儿的学校以严格著称,我女儿刻苦准备了40个动漫项目,才得以录取;其中必须有部分为企业应用项目。记得手绘作品是沸点公司的,刘德华2006年的演唱会12条领带设计案;还有“李锦记”的系列包装、还有一个大省的旅游画册中标作品,而那时,我女儿大学毕业才不久。为了去投标,她一个人工作8天,只有一个晚上是12点睡觉,7天全部是我8点钟上班,她睡觉,然后我12点电话把她打醒,选择了这个职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巴黎的这个私立学校以培养动漫行业国际顶尖级预备人才为目标,班上共25个学生,只有她一个是中国人,基本是法国人与北欧人。这使得她的法语进步非常快。她们班上每个孩子都十分刻苦,末位淘汰制,最后毕业只有8个人。我是站大学讲台的人,这与中国的大学生差异太大了。有幸我女儿成为8个毕业生之一。 目前我女儿在巴黎漂着,她整天野心勃勃,觉得花费家里这么多钱,一定想办法挣回来,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但是经常被我浇冷水,我觉得工作不一定是为了挣钱,漂在巴黎,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的理想是来来去去,比较好,不要像我,一辈子只有工作,这是特定时代造就的,我看看我们1977年高考这一代的大多是如此的命运。我当年是少年大学生,12届一起考,录取4%,你说你不累谁来累?但是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喜欢大学讲台,喜欢不吃不睡做研究的状态,哈哈哈。但是我希望我女儿不要像我这样生活。
查看原文基因是有遗传的,有你这么优秀的妈,难怪孩子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