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呀
女儿留学法国的生活
167018488家有中学生
全部回帖

2015/02/02回复

wallwacyy:
在国内,有老师,有父母,有朋友,都还可能三观不正,那出去以后呢?没人管之下接触西方性开放,**,自由散漫会怎么样?
查看原文如果是高中毕业出去留学,正常也就应该19岁了,已经成年人,有公民权了。如果这时三观还不正,那的确不适合出去了!其实,外面的环境并非那么险恶,至少治安比国内好(巴黎和马赛除外)。况且,法国正经人家的孩子还是很规矩的,惹事的是那些北非的小阿新移民,犯事的以他们居多。我家小肥说离他们远一点就是了。再说老师、家长也不能跟孩子 一辈子,他总有长大的一天,该放手时需放手,这对孩子反倒是有利的。
2015/02/02回复

xiaotong:
我觉得我的孩子虽然是优秀的,但在国内以她高考的成绩去的学校是比不上现在的学校的,国内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经历过之后才知道是比想象中要惨烈,以广东为例,高考重本率不到10%,即使进重本线又有多少好学校可以选择?广东的孩子这点是吃亏的。以孩子这点智商和能力,根据这个项目 以往的数据,和法国的学生PK,赢面太大了。中国孩子都比较努力和勤奋,智商和能力都不低,这个项目出去的孩子很多都变成学霸。国内大学也有很多好的,但制度总体还是严进宽出,在法国4年都需要保持高三状态学习的东西和现在国内很多学校宽松学习状态比,哪个收获更大?你说到的文化割裂的问题也是我最初担心的问题,有些家庭本来送孩子出去就不打算回来,这样这些担心是没问题的,我是没有强烈让孩子留在国外的想法的。我现在的想法是努力让孩子成为双轨制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这种过程一定是有痛苦的,但能够完成一定是比其他人多更多优势的人,几年前国家发展和西方国家比差距太大,现在变化是很多的,市场摆在那,机会摆在那对什么人都会有吸引力,包括留学的孩子。我不是说出国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肯定不能说是不好的选择,孩子送出去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这个帖子就是想告诉家长不是孩子在国内学习成绩不好,送出去就自然变好,国内媒体对国外教育报道有很多错误的观点
查看原文广东高考的重本率没10%那么高,2010年是不到6%,去年将广工全部和广大部分专业划入重本,重本率应该稍有提高,但含金量却在下降。法国科技学院院长联盟将进入IUT就读的广东学生划线在二线本线,就是因为广东的二本线大约在前15%,这与法国IUT录取本国学生排名的大约在前15%一致的。相对而言,京、津、沪的重本率要高得多,大约在20%左右,这的确是不公平,但广东不算最差的,像河南、山东重本率比广东还低,河南作为全国现在的人口第一大省,985院校一家没有,211院校也只有郑州大学一家,他们的考生更难!
2015/02/02回复

看来要开始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了
2015/02/02回复

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能飞)听了这首歌,我更觉得孩子有梦想就要让他去追求、实现!不要觉得飞得太高太危险就折断他们的翅膀。虽然不舍,但还是支持,我想这是很多妈妈都会做的。
2015/02/02回复

xiaotong:
我觉得我的孩子虽然是优秀的,但在国内以她高考的成绩去的学校是比不上现在的学校的,国内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经历过之后才知道是比想象中要惨烈,以广东为例,高考重本率不到10%,即使进重本线又有多少好学校可以选择?广东的孩子这点是吃亏的。以孩子这点智商和能力,根据这个项目 以往的数据,和法国的学生PK,赢面太大了。中国孩子都比较努力和勤奋,智商和能力都不低,这个项目出去的孩子很多都变成学霸。国内大学也有很多好的,但制度总体还是严进宽出,在法国4年都需要保持高三状态学习的东西和现在国内很多学校宽松学习状态比,哪个收获更大?你说到的文化割裂的问题也是我最初担心的问题,有些家庭本来送孩子出去就不打算回来,这样这些担心是没问题的,我是没有强烈让孩子留在国外的想法的。我现在的想法是努力让孩子成为双轨制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这种过程一定是有痛苦的,但能够完成一定是比其他人多更多优势的人,几年前国家发展和西方国家比差距太大,现在变化是很多的,市场摆在那,机会摆在那对什么人都会有吸引力,包括留学的孩子。我不是说出国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肯定不能说是不好的选择,孩子送出去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这个帖子就是想告诉家长不是孩子在国内学习成绩不好,送出去就自然变好,国内媒体对国外教育报道有很多错误的观点
查看原文首先我要说,你真的想错了,“在法国4年都需要保持高三状态学习的东西和现在国内很多学校宽松学习状态比,哪个收获更大?”
其实是在国内学习,收获更大的。
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出去的孩子有非常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语言上,所谓的语言不是指口语交流,而是指专业上的语言使用能力,这种天然的劣势是无法用努力弥补回来的。去英语区的学生还好一点,去法语、俄语和德语区的孩子,就更加吃亏了。
所以通常高中出去的孩子,就算回来,除了一口流利的外语,在实际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远不如中国本土的学生。
真正能在国外学到知识和技术的,都是在中国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再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的。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的公司招过几个海归,那些在国外读大学回来的孩子,虽然个个都非常聪明灵活,但是只能当文员、翻译使用,最多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就算了,远不如中国同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
真正的技术大牛都是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镀金的那些。
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在国内的大学读书,除了学习之外,有几个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获得了一大批的同学,这批同学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假以时日,都将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是一批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再找一个国内同样背景的对象,这种人脉关系要再扩大一倍。
而国外读书的小孩,如果回国,将来会发现,对他最有助力的那一拨人,都是高中的同学。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在国外的几年丢失了多大的机会成本。
等到踏上社会,这种劣势会越来越明显。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政策,让孩子们在大学期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玩耍、去旅游,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机会去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收获爱情。有很多人就是在这段时期找到了人生伴侣,也有很多人没有,但是也留下机会和种子。在国内读书,无论有没有谈恋爱,都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
但是国外的孩子不同,要适应异国生活,要学习语言,要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的还要打工,国外又是宽进严出的政策,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这个时候谈恋爱必然分散精力。如果不谈又到了思春的年纪,又难以排解压力、痛苦和寂寞。
但如果谈恋爱,那么到了毕业那天,何去何从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以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所知道的是,出去的小孩不肯回国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其实是在国内学习,收获更大的。
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出去的孩子有非常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语言上,所谓的语言不是指口语交流,而是指专业上的语言使用能力,这种天然的劣势是无法用努力弥补回来的。去英语区的学生还好一点,去法语、俄语和德语区的孩子,就更加吃亏了。
所以通常高中出去的孩子,就算回来,除了一口流利的外语,在实际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远不如中国本土的学生。
真正能在国外学到知识和技术的,都是在中国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再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的。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的公司招过几个海归,那些在国外读大学回来的孩子,虽然个个都非常聪明灵活,但是只能当文员、翻译使用,最多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就算了,远不如中国同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
真正的技术大牛都是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镀金的那些。
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在国内的大学读书,除了学习之外,有几个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获得了一大批的同学,这批同学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假以时日,都将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是一批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再找一个国内同样背景的对象,这种人脉关系要再扩大一倍。
而国外读书的小孩,如果回国,将来会发现,对他最有助力的那一拨人,都是高中的同学。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在国外的几年丢失了多大的机会成本。
等到踏上社会,这种劣势会越来越明显。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政策,让孩子们在大学期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玩耍、去旅游,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机会去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收获爱情。有很多人就是在这段时期找到了人生伴侣,也有很多人没有,但是也留下机会和种子。在国内读书,无论有没有谈恋爱,都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
但是国外的孩子不同,要适应异国生活,要学习语言,要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的还要打工,国外又是宽进严出的政策,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这个时候谈恋爱必然分散精力。如果不谈又到了思春的年纪,又难以排解压力、痛苦和寂寞。
但如果谈恋爱,那么到了毕业那天,何去何从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以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所知道的是,出去的小孩不肯回国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2015/02/03回复

wallwacyy:
首先我要说,你真的想错了,“在法国4年都需要保持高三状态学习的东西和现在国内很多学校宽松学习状态比,哪个收获更大?”其实是在国内学习,收获更大的。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出去的孩子有非常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语言上,所谓的语言不是指口语交流,而是指专业上的语言使用能力,这种天然的劣势是无法用努力弥补回来的。去英语区的学生还好一点,去法语、俄语和德语区的孩子,就更加吃亏了。所以通常高中出去的孩子,就算回来,除了一口流利的外语,在实际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远不如中国本土的学生。真正能在国外学到知识和技术的,都是在中国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再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的公司招过几个海归,那些在国外读大学回来的孩子,虽然个个都非常聪明灵活,但是只能当文员、翻译使用,最多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就算了,远不如中国同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真正的技术大牛都是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镀金的那些。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在国内的大学读书,除了学习之外,有几个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获得了一大批的同学,这批同学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假以时日,都将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是一批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再找一个国内同样背景的对象,这种人脉关系要再扩大一倍。而国外读书的小孩,如果回国,将来会发现,对他最有助力的那一拨人,都是高中的同学。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在国外的几年丢失了多大的机会成本。等到踏上社会,这种劣势会越来越明显。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政策,让孩子们在大学期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玩耍、去旅游,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机会去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收获爱情。有很多人就是在这段时期找到了人生伴侣,也有很多人没有,但是也留下机会和种子。在国内读书,无论有没有谈恋爱,都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但是国外的孩子不同,要适应异国生活,要学习语言,要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的还要打工,国外又是宽进严出的政策,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这个时候谈恋爱必然分散精力。如果不谈又到了思春的年纪,又难以排解压力、痛苦和寂寞。但如果谈恋爱,那么到了毕业那天,何去何从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以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所知道的是,出去的小孩不肯回国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查看原文对第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赞同。
我身边有两个同事都是近几年在法国学习过,但现在的情况真的是不一样。
第一个是从广东考出去的,本科在一所国内排名前十的985院校就读,但研究生是在巴黎读的,回到国内后,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而是走上了管理岗位;
第二个是在国内一直读出来的,学校只是211,但是工作多年后去巴黎第五大学镀金,如今专业技能相当不错,回来后给了管理岗位也不想去。
我身边有两个同事都是近几年在法国学习过,但现在的情况真的是不一样。
第一个是从广东考出去的,本科在一所国内排名前十的985院校就读,但研究生是在巴黎读的,回到国内后,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而是走上了管理岗位;
第二个是在国内一直读出来的,学校只是211,但是工作多年后去巴黎第五大学镀金,如今专业技能相当不错,回来后给了管理岗位也不想去。
2015/02/03回复

楼主的孩子还是挺不错的,属于留学群体中的精英一类,如果他们出国的目的是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并且能够坚持下去,那么在国外的严谨和求真的氛围中所做的工作相对比国内更为扎实,也更容易出成果。
2015/02/03回复

wallwacyy:
首先我要说,你真的想错了,“在法国4年都需要保持高三状态学习的东西和现在国内很多学校宽松学习状态比,哪个收获更大?”其实是在国内学习,收获更大的。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出去的孩子有非常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语言上,所谓的语言不是指口语交流,而是指专业上的语言使用能力,这种天然的劣势是无法用努力弥补回来的。去英语区的学生还好一点,去法语、俄语和德语区的孩子,就更加吃亏了。所以通常高中出去的孩子,就算回来,除了一口流利的外语,在实际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远不如中国本土的学生。真正能在国外学到知识和技术的,都是在中国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再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的公司招过几个海归,那些在国外读大学回来的孩子,虽然个个都非常聪明灵活,但是只能当文员、翻译使用,最多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就算了,远不如中国同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真正的技术大牛都是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镀金的那些。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在国内的大学读书,除了学习之外,有几个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获得了一大批的同学,这批同学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假以时日,都将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是一批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再找一个国内同样背景的对象,这种人脉关系要再扩大一倍。而国外读书的小孩,如果回国,将来会发现,对他最有助力的那一拨人,都是高中的同学。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在国外的几年丢失了多大的机会成本。等到踏上社会,这种劣势会越来越明显。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政策,让孩子们在大学期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玩耍、去旅游,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机会去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收获爱情。有很多人就是在这段时期找到了人生伴侣,也有很多人没有,但是也留下机会和种子。在国内读书,无论有没有谈恋爱,都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但是国外的孩子不同,要适应异国生活,要学习语言,要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的还要打工,国外又是宽进严出的政策,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这个时候谈恋爱必然分散精力。如果不谈又到了思春的年纪,又难以排解压力、痛苦和寂寞。但如果谈恋爱,那么到了毕业那天,何去何从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以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所知道的是,出去的小孩不肯回国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查看原文其实你很多观点我也是认同的,也是我最初反对的原因,比如价值观的割裂、人脉关系,我们家族中也有反对的意见,让我想清楚,最后同意最大原因是还是孩子的态度和一些观念的转变,人生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能抱着太多的功利和实用心态,追逐梦想总是需要支持的,孩子出国的时候我对她说:妞,你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来走,她说她多艰难都会走下去的。人生是她过的,我们是无法代替她过的,我们是想清楚很多问题才最后决定出去的,不是从众出去的。到了我这把年龄,知道一辈子有太多的变数何必有太多杞人忧天。讲清楚困难,孩子还是要做,我肯定会支持。能克服那么多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又能差到哪里去?
2015/02/03回复

转一个低龄留学生的独白,是前一段时间发表在网易上的,个人觉得写的不错,记了其中的一段话,仅供大家参考。
不聪明又没抱负的孩子,去美国烧钱,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大的真正的痛苦的。或许会有社交上的苦难,会生活得混混噩噩,但其实没有抱负没有梦想的孩子生活在哪都一样是混混噩噩。
聪明却没有抱负的孩子,会像上一代留学美国的那群人一样。拿到绿卡,在美国有个中等的收入,却活在社会阶层的偏底层,生活的圈子极小,幸福指数并不高。
聪明又有抱负的孩子,会活得痛苦,却在痛苦中想明白美国。这样的孩子,去一段时间是会磨砺的,磨砺完就改尽早回国来吧,多作贡献。
当然,无论如何都有特例的。
像我这样不怎么聪明也不怎么有抱负,却在十七岁蛮打蛮撞地经历了一番所谓的困难的小孩,在十八岁用自己依然可笑的眼光看着世界,写下这些,用来骗骗比自己小的小孩。
最后,对在外漂泊的学子们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总因为害怕父母担心,而隐瞒实情,自己去承担。只有父母这样经历过年岁的人,和这样爱你的人,才能在人情世故上给你正确的有益的建议。
不聪明又没抱负的孩子,去美国烧钱,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大的真正的痛苦的。或许会有社交上的苦难,会生活得混混噩噩,但其实没有抱负没有梦想的孩子生活在哪都一样是混混噩噩。
聪明却没有抱负的孩子,会像上一代留学美国的那群人一样。拿到绿卡,在美国有个中等的收入,却活在社会阶层的偏底层,生活的圈子极小,幸福指数并不高。
聪明又有抱负的孩子,会活得痛苦,却在痛苦中想明白美国。这样的孩子,去一段时间是会磨砺的,磨砺完就改尽早回国来吧,多作贡献。
当然,无论如何都有特例的。
像我这样不怎么聪明也不怎么有抱负,却在十七岁蛮打蛮撞地经历了一番所谓的困难的小孩,在十八岁用自己依然可笑的眼光看着世界,写下这些,用来骗骗比自己小的小孩。
最后,对在外漂泊的学子们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总因为害怕父母担心,而隐瞒实情,自己去承担。只有父母这样经历过年岁的人,和这样爱你的人,才能在人情世故上给你正确的有益的建议。
2015/02/03回复

xiaotong:
其实你很多观点我也是认同的,也是我最初反对的原因,比如价值观的割裂、人脉关系,我们家族中也有反对的意见,让我想清楚,最后同意最大原因是还是孩子的态度和一些观念的转变,人生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能抱着太多的功利和实用心态,追逐梦想总是需要支持的,孩子出国的时候我对她说:妞,你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来走,她说她多艰难都会走下去的。人生是她过的,我们是无法代替她过的,我们是想清楚很多问题才最后决定出去的,不是从众出去的。到了我这把年龄,知道一辈子有太多的变数何必有太多杞人忧天。讲清楚困难,孩子还是要做,我肯定会支持。能克服那么多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又能差到哪里去?
查看原文我也觉得这也是孩子阶段出国留学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苦其心志,劳其筯骨。
2015/02/03回复

关于人脉的问题,孩子爸爸曾经让我想想,我们自己的事业和收获有多少是靠同学人脉获得的?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单是自己的还有家族成员的,说老实话重要的事情真的没有靠大学同学获取的,靠家族人脉那倒是有的,搞人脉关系也看你自己的能力和位置的,这点我体会还是很深的。关于人脉的问题最后我是想通了,有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可能要上到一定位置或者某些圈子影响才大
2015/02/03回复

zhoutcm:
书的正名是:《少年留法记》。作者本人是华附南海中法国际班的。另外有一本书,书名叫《留学垃圾》,个人觉得这本书对留学现象的分析比较真实。
查看原文你是对的,我没讲清楚,我看过的
2015/02/03回复

zhoutcm:
转一个低龄留学生的独白,是前一段时间发表在网易上的,个人觉得写的不错,记了其中的一段话,仅供大家参考。不聪明又没抱负的孩子,去美国烧钱,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大的真正的痛苦的。或许会有社交上的苦难,会生活得混混噩噩,但其实没有抱负没有梦想的孩子生活在哪都一样是混混噩噩。聪明却没有抱负的孩子,会像上一代留学美国的那群人一样。拿到绿卡,在美国有个中等的收入,却活在社会阶层的偏底层,生活的圈子极小,幸福指数并不高。聪明又有抱负的孩子,会活得痛苦,却在痛苦中想明白美国。这样的孩子,去一段时间是会磨砺的,磨砺完就改尽早回国来吧,多作贡献。当然,无论如何都有特例的。像我这样不怎么聪明也不怎么有抱负,却在十七岁蛮打蛮撞地经历了一番所谓的困难的小孩,在十八岁用自己依然可笑的眼光看着世界,写下这些,用来骗骗比自己小的小孩。最后,对在外漂泊的学子们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总因为害怕父母担心,而隐瞒实情,自己去承担。只有父母这样经历过年岁的人,和这样爱你的人,才能在人情世故上给你正确的有益的建议。
查看原文真的讲的很好
2015/02/03回复

xiaotong:
关于人脉的问题,孩子爸爸曾经让我想想,我们自己的事业和收获有多少是靠同学人脉获得的?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单是自己的还有家族成员的,说老实话重要的事情真的没有靠大学同学获取的,靠家族人脉那倒是有的,搞人脉关系也看你自己的能力和位置的,这点我体会还是很深的。关于人脉的问题最后我是想通了,有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可能要上到一定位置或者某些圈子影响才大
查看原文首先我得向你道歉,因为我说的话是不爱听的话。
你的孩子出都已经出去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肯定会恭维你,说你小孩真不错,说你送小孩出去有眼光。
因为事以至此,多说无益。何必去添堵。
但是你不是我的朋友,你是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文章。而且是介绍如何出去低成本送小孩出国读书,下面还有一群妈妈响应。
那我必须把我的看法说出来,给那些脑子发热的妈妈们降降温。
我可以谈谈中国妈妈们的几大误区。
1、出国留学,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小孩跟容易成才
这一条我上面写的很清楚了,不重复了。
2、小孩自己有出国的梦想,也有能吃苦的担当,做父母的一定要支持孩子的梦想。
这里有两个误区,首先小孩的梦想是不是真的梦想,还是孩子不切实际的一种冲动?能搞清楚吗?
大部分的小孩,如果你问他们愿不愿意出去留学,他们都会说愿意出去,因为出国意味着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意味着脱离爸妈的掌控成为独立的个体,意味着未来无数的可能性,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充满了巨大的诱惑。也会为这个诱惑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这不是梦想。
第二个误区是小孩的“梦想”是不是一定要支持?
做父母的应该是通过自己判断支持对小孩有力的事情,而不是小孩自己定义的梦想。
就好比你的孩子告诉你,爱上了一个坐牢,离婚有小孩的混混,无论小孩怎么强调真爱,怎么强调愿意吃苦,做父母的都不会答应的吧?
如果中国妈妈们真的明白出国留学还不如在国内读书,还会这么坚定的支持孩子的“梦想”吗?
3、小孩出国读书还是可以回国工作的,文化割裂的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文化割裂不仅仅是指孩子留在国外,同样也指国外长期受教育的孩子回到国内。
他们同样不适应。一进到职场很容易表现出香蕉人的特征。
不过一般还好,慢慢都能适应过来,但是时间成本真的很高。
那些留在国外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的父母们只能成为文化割裂的牺牲品了。
4、小孩在国内可能只能上一般的学校,但是和国外高中生一比,就无比优秀,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就读。
这种观念有先天的撕裂感,一方面不认可国内填鸭式的教育,一方面认可国内高中生质量强于国外。
5、国外大学期间宽进严出,精英教育,中国大学严进宽出,放羊管理,
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国外参加工作以后,福利完整,生活平稳。所以他们需要在大学全力冲刺,获得一个较高的社会起点。
但是国内竞争及其残酷,所有需要的知识都会在职场中回炉再学习,这座社会大学会永远的伴随着中国年轻人。大学只不过是中国年轻人青春短暂的休息区。
中国妈妈可以赞赏国外的孩子大学前无忧无虑,但是去大学后能拼命学习。
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国内的孩子大学中无忧无虑,但是去工作后拼命学习呢?
6、人生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能抱着太多的功利和实用心态
中国妈妈如果真的接受这一点,在国内读书,研究生再出去游学又为何不可呢?不功利不实用的话在国内读个差点的学校又怎么样呢?何必放弃孩子在身边的仅有几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孩子在身边就这么几年,这种人生体验就这么一次。
一旦放手,孩子就独立长大了,学习,工作,组建家庭,再也不会回到你的身边。
如果妈妈牺牲相伴的时光换不来孩子更好的前程,这种牺牲还有意义吗?
你的孩子出都已经出去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肯定会恭维你,说你小孩真不错,说你送小孩出去有眼光。
因为事以至此,多说无益。何必去添堵。
但是你不是我的朋友,你是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文章。而且是介绍如何出去低成本送小孩出国读书,下面还有一群妈妈响应。
那我必须把我的看法说出来,给那些脑子发热的妈妈们降降温。
我可以谈谈中国妈妈们的几大误区。
1、出国留学,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小孩跟容易成才
这一条我上面写的很清楚了,不重复了。
2、小孩自己有出国的梦想,也有能吃苦的担当,做父母的一定要支持孩子的梦想。
这里有两个误区,首先小孩的梦想是不是真的梦想,还是孩子不切实际的一种冲动?能搞清楚吗?
大部分的小孩,如果你问他们愿不愿意出去留学,他们都会说愿意出去,因为出国意味着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意味着脱离爸妈的掌控成为独立的个体,意味着未来无数的可能性,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充满了巨大的诱惑。也会为这个诱惑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这不是梦想。
第二个误区是小孩的“梦想”是不是一定要支持?
做父母的应该是通过自己判断支持对小孩有力的事情,而不是小孩自己定义的梦想。
就好比你的孩子告诉你,爱上了一个坐牢,离婚有小孩的混混,无论小孩怎么强调真爱,怎么强调愿意吃苦,做父母的都不会答应的吧?
如果中国妈妈们真的明白出国留学还不如在国内读书,还会这么坚定的支持孩子的“梦想”吗?
3、小孩出国读书还是可以回国工作的,文化割裂的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文化割裂不仅仅是指孩子留在国外,同样也指国外长期受教育的孩子回到国内。
他们同样不适应。一进到职场很容易表现出香蕉人的特征。
不过一般还好,慢慢都能适应过来,但是时间成本真的很高。
那些留在国外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的父母们只能成为文化割裂的牺牲品了。
4、小孩在国内可能只能上一般的学校,但是和国外高中生一比,就无比优秀,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就读。
这种观念有先天的撕裂感,一方面不认可国内填鸭式的教育,一方面认可国内高中生质量强于国外。
5、国外大学期间宽进严出,精英教育,中国大学严进宽出,放羊管理,
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国外参加工作以后,福利完整,生活平稳。所以他们需要在大学全力冲刺,获得一个较高的社会起点。
但是国内竞争及其残酷,所有需要的知识都会在职场中回炉再学习,这座社会大学会永远的伴随着中国年轻人。大学只不过是中国年轻人青春短暂的休息区。
中国妈妈可以赞赏国外的孩子大学前无忧无虑,但是去大学后能拼命学习。
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国内的孩子大学中无忧无虑,但是去工作后拼命学习呢?
6、人生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能抱着太多的功利和实用心态
中国妈妈如果真的接受这一点,在国内读书,研究生再出去游学又为何不可呢?不功利不实用的话在国内读个差点的学校又怎么样呢?何必放弃孩子在身边的仅有几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孩子在身边就这么几年,这种人生体验就这么一次。
一旦放手,孩子就独立长大了,学习,工作,组建家庭,再也不会回到你的身边。
如果妈妈牺牲相伴的时光换不来孩子更好的前程,这种牺牲还有意义吗?
2015/02/03回复

wallwacyy:
首先我得向你道歉,因为我说的话是不爱听的话。你的孩子出都已经出去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肯定会恭维你,说你小孩真不错,说你送小孩出去有眼光。因为事以至此,多说无益。何必去添堵。但是你不是我的朋友,你是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文章。而且是介绍如何出去低成本送小孩出国读书,下面还有一群妈妈响应。那我必须把我的看法说出来,给那些脑子发热的妈妈们降降温。我可以谈谈中国妈妈们的几大误区。1、出国留学,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小孩跟容易成才这一条我上面写的很清楚了,不重复了。2、小孩自己有出国的梦想,也有能吃苦的担当,做父母的一定要支持孩子的梦想。这里有两个误区,首先小孩的梦想是不是真的梦想,还是孩子不切实际的一种冲动?能搞清楚吗?大部分的小孩,如果你问他们愿不愿意出去留学,他们都会说愿意出去,因为出国意味着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意味着脱离爸妈的掌控成为独立的个体,意味着未来无数的可能性,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充满了巨大的诱惑。也会为这个诱惑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这不是梦想。第二个误区是小孩的“梦想”是不是一定要支持?做父母的应该是通过自己判断支持对小孩有力的事情,而不是小孩自己定义的梦想。就好比你的孩子告诉你,爱上了一个坐牢,离婚有小孩的混混,无论小孩怎么强调真爱,怎么强调愿意吃苦,做父母的都不会答应的吧?如果中国妈妈们真的明白出国留学还不如在国内读书,还会这么坚定的支持孩子的“梦想”吗?3、小孩出国读书还是可以回国工作的,文化割裂的事情没有那么严重文化割裂不仅仅是指孩子留在国外,同样也指国外长期受教育的孩子回到国内。他们同样不适应。一进到职场很容易表现出香蕉人的特征。不过一般还好,慢慢都能适应过来,但是时间成本真的很高。那些留在国外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的父母们只能成为文化割裂的牺牲品了。4、小孩在国内可能只能上一般的学校,但是和国外高中生一比,就无比优秀,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就读。这种观念有先天的撕裂感,一方面不认可国内填鸭式的教育,一方面认可国内高中生质量强于国外。5、国外大学期间宽进严出,精英教育,中国大学严进宽出,放羊管理,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国外参加工作以后,福利完整,生活平稳。所以他们需要在大学全力冲刺,获得一个较高的社会起点。但是国内竞争及其残酷,所有需要的知识都会在职场中回炉再学习,这座社会大学会永远的伴随着中国年轻人。大学只不过是中国年轻人青春短暂的休息区。中国妈妈可以赞赏国外的孩子大学前无忧无虑,但是去大学后能拼命学习。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国内的孩子大学中无忧无虑,但是去工作后拼命学习呢?6、人生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能抱着太多的功利和实用心态中国妈妈如果真的接受这一点,在国内读书,研究生再出去游学又为何不可呢?不功利不实用的话在国内读个差点的学校又怎么样呢?何必放弃孩子在身边的仅有几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孩子在身边就这么几年,这种人生体验就这么一次。一旦放手,孩子就独立长大了,学习,工作,组建家庭,再也不会回到你的身边。如果妈妈牺牲相伴的时光换不来孩子更好的前程,这种牺牲还有意义吗?
查看原文按照你的说法,最好中国的孩子一个都不要送出国去,呆在国内最好,固步自封最好。我认为你的观点有积极的一面,但太过极端,非白即黑,你的每一个观点都还可以再和你辩论,因为每件事情肯定不是一个面的,但是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我的孩子已经出国,我来这里是想记录孩子的酸甜苦辣的,不是和你讨论孩子该不该出国的。这个话题我会打住。
2015/02/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