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的说法,最好中国的孩子一个都不要送出国去,呆在国内最好,固步自封最好。我认为你的观点有积极的 ...
女儿留学法国的生活
167023488家有中学生
全部回帖

2015/02/03回复

zhoutcm:
对第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赞同。我身边有两个同事都是近几年在法国学习过,但现在的情况真的是不一样。第一个是从广东考出去的,本科在一所国内排名前十的985院校就读,但研究生是在巴黎读的,回到国内后,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而是走上了管理岗位;第二个是在国内一直读出来的,学校只是211,但是工作多年后去巴黎第五大学镀金,如今专业技能相当不错,回来后给了管理岗位也不想去。
查看原文您在三个观点我不太认同,这里也说一说。
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赴法留学的孩子在法语学习上的确会有较大的付出,但更多的只是预科阶段,进入本科后就不会有专门的法语课,所以法语水平的提高更多是在较好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这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有个四五年大概差不多了。当然这还是无法与法国人相比,毕竟人家是母语 。但学法语的付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大。
况且这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就专业课的水平而言,由于法国处于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本身又是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他们在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和要求上,与国内的高校有明显差异,其要求更严、更难。
这里我只讲两件事:
我家小肥读IUT上第一节管理课时,老师打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八位西方管理学不同流派大师级人物的是照片,老师说,他们的基本理论上课必须涉及,但我不会讲,你们自己找书看,上课我只进案例,并运用他们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这简单的几句话就逼出了学生极大的阅读量,不看完这些书,你课都没法上。所以留学的孩子阅读量是国内同学不能比的。而且上课没有讲义,更没有课本,你的笔记就是复习的全部依据。这也是留法的中国孩子要花大量时间整理笔记的原因。但以这样的方式上管理学,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印象反而更深。
小肥在高商读研一时,做小组作业,四人一个小组,课题是一家当地生产游泳池及净水设备的企业债务是其资本的七倍,经营困难面临转型改造,小肥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该企业做一个资产重组的方案。这已经不是一次单纯的作业,而是一次如假包换的职场实战,这家企业是真实存在的,小肥他们的己知条件就是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上千页之多,光是看完就得一周多时间 。当然这个作业是有老师指导的,方案的最终确定也是要经过校方的评估,但最初的方案就是由高商的学生来完成的。
这与法国高商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法国的高商基本上是私立,但老板通常不是个人,而是地方商会,办学的资金来自当地的企业,所以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高商是有义务提供帮助的,因而高商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完成小组作业或者学生实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考查高商学生的机会,这也是为何高商的毕业生有近半数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从而找到工作的原因。
本人的母校是国内的一所211大校,不算好也不算差,还行吧!国内大学上课是怎么回事还是知道的。当然这几年应该会有所改善,但像法国的高校这样严格的教学要求,与生产实践结合得这样紧的教学安排,我以前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估计现在国内大学能做到这样的恐怕也极少。况且国内大学要求较低,我还未见过谁毕不了业的。但在法国在50%在右的淘汰率,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毕不了业的多了去了。在两地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手段的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说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不知依据何在?
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去法国留学的孩子们确实少了国内大学本科所能积累的人脉,但他们却有在法国本科结识的同学,这样的人脉也是国内大学生所没有的。况且法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比国内高校高得多,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至于所缺的国内人脉 ,当学成归来,在实际工作中是完全可以建立的,而法国同学所有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关系,恐怕是没有留学经历的国内同学所能建立的。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法国的大学,特别是大学校极重视校友圈的建设,其校友之间联系之紧密不是国内大学能比的。毕竟法国的大学校是小而精的精英学校,在校生通常就千把人,最少的只有240多人,这是全校各级的在校生的全部人数。因此同一级多数都认识,较熟悉,不像国内的大学,全校几万人你能认识其中多少?法国大学校的校友圈是这所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你实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会实实在在的帮到你的。举个例子,比如物流专业,波尔多高商是法国老大,法国大的物流企业的老板、高管中,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相当的份额,可以说已经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了,这些人当然会关照自己的师弟、师妹。这人脉圈子国内似乎还不多见。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这个结论就更扯了!孩子们要拍拖取决于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分泌,而非身处何方。法国的中国人确实较少,学习压力也更大,空闲时间的确较少,但这就能阻止孩子们拍拖?我就不信了!而且在导国他乡的孤独感更容易让他们抱团取暖,就我所知,广州这个IUT项目的学生在法国谈恋爱的不少。也就此提醒一下,有志于这个项目孩子的家长,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真会影响学习。2011届预科有个别了孩子留级,原因就是拍拖影响了学习。
不是说法国留学什么都比国内好,但作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他们在科技及高等教育上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赴法留学的孩子在法语学习上的确会有较大的付出,但更多的只是预科阶段,进入本科后就不会有专门的法语课,所以法语水平的提高更多是在较好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这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有个四五年大概差不多了。当然这还是无法与法国人相比,毕竟人家是母语 。但学法语的付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大。
况且这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就专业课的水平而言,由于法国处于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本身又是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他们在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和要求上,与国内的高校有明显差异,其要求更严、更难。
这里我只讲两件事:
我家小肥读IUT上第一节管理课时,老师打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八位西方管理学不同流派大师级人物的是照片,老师说,他们的基本理论上课必须涉及,但我不会讲,你们自己找书看,上课我只进案例,并运用他们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这简单的几句话就逼出了学生极大的阅读量,不看完这些书,你课都没法上。所以留学的孩子阅读量是国内同学不能比的。而且上课没有讲义,更没有课本,你的笔记就是复习的全部依据。这也是留法的中国孩子要花大量时间整理笔记的原因。但以这样的方式上管理学,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印象反而更深。
小肥在高商读研一时,做小组作业,四人一个小组,课题是一家当地生产游泳池及净水设备的企业债务是其资本的七倍,经营困难面临转型改造,小肥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该企业做一个资产重组的方案。这已经不是一次单纯的作业,而是一次如假包换的职场实战,这家企业是真实存在的,小肥他们的己知条件就是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上千页之多,光是看完就得一周多时间 。当然这个作业是有老师指导的,方案的最终确定也是要经过校方的评估,但最初的方案就是由高商的学生来完成的。
这与法国高商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法国的高商基本上是私立,但老板通常不是个人,而是地方商会,办学的资金来自当地的企业,所以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高商是有义务提供帮助的,因而高商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完成小组作业或者学生实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考查高商学生的机会,这也是为何高商的毕业生有近半数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从而找到工作的原因。
本人的母校是国内的一所211大校,不算好也不算差,还行吧!国内大学上课是怎么回事还是知道的。当然这几年应该会有所改善,但像法国的高校这样严格的教学要求,与生产实践结合得这样紧的教学安排,我以前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估计现在国内大学能做到这样的恐怕也极少。况且国内大学要求较低,我还未见过谁毕不了业的。但在法国在50%在右的淘汰率,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毕不了业的多了去了。在两地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手段的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说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不知依据何在?
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去法国留学的孩子们确实少了国内大学本科所能积累的人脉,但他们却有在法国本科结识的同学,这样的人脉也是国内大学生所没有的。况且法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比国内高校高得多,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至于所缺的国内人脉 ,当学成归来,在实际工作中是完全可以建立的,而法国同学所有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关系,恐怕是没有留学经历的国内同学所能建立的。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法国的大学,特别是大学校极重视校友圈的建设,其校友之间联系之紧密不是国内大学能比的。毕竟法国的大学校是小而精的精英学校,在校生通常就千把人,最少的只有240多人,这是全校各级的在校生的全部人数。因此同一级多数都认识,较熟悉,不像国内的大学,全校几万人你能认识其中多少?法国大学校的校友圈是这所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你实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会实实在在的帮到你的。举个例子,比如物流专业,波尔多高商是法国老大,法国大的物流企业的老板、高管中,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相当的份额,可以说已经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了,这些人当然会关照自己的师弟、师妹。这人脉圈子国内似乎还不多见。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这个结论就更扯了!孩子们要拍拖取决于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分泌,而非身处何方。法国的中国人确实较少,学习压力也更大,空闲时间的确较少,但这就能阻止孩子们拍拖?我就不信了!而且在导国他乡的孤独感更容易让他们抱团取暖,就我所知,广州这个IUT项目的学生在法国谈恋爱的不少。也就此提醒一下,有志于这个项目孩子的家长,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真会影响学习。2011届预科有个别了孩子留级,原因就是拍拖影响了学习。
不是说法国留学什么都比国内好,但作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他们在科技及高等教育上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2015/02/03回复

wallwacyy:
首先我要说,你真的想错了,“在法国4年都需要保持高三状态学习的东西和现在国内很多学校宽松学习状态比,哪个收获更大?”其实是在国内学习,收获更大的。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出去的孩子有非常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语言上,所谓的语言不是指口语交流,而是指专业上的语言使用能力,这种天然的劣势是无法用努力弥补回来的。去英语区的学生还好一点,去法语、俄语和德语区的孩子,就更加吃亏了。所以通常高中出去的孩子,就算回来,除了一口流利的外语,在实际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远不如中国本土的学生。真正能在国外学到知识和技术的,都是在中国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再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的公司招过几个海归,那些在国外读大学回来的孩子,虽然个个都非常聪明灵活,但是只能当文员、翻译使用,最多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就算了,远不如中国同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真正的技术大牛都是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镀金的那些。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在国内的大学读书,除了学习之外,有几个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获得了一大批的同学,这批同学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假以时日,都将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是一批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再找一个国内同样背景的对象,这种人脉关系要再扩大一倍。而国外读书的小孩,如果回国,将来会发现,对他最有助力的那一拨人,都是高中的同学。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在国外的几年丢失了多大的机会成本。等到踏上社会,这种劣势会越来越明显。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国内大学严进宽出的政策,让孩子们在大学期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玩耍、去旅游,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机会去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收获爱情。有很多人就是在这段时期找到了人生伴侣,也有很多人没有,但是也留下机会和种子。在国内读书,无论有没有谈恋爱,都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但是国外的孩子不同,要适应异国生活,要学习语言,要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的还要打工,国外又是宽进严出的政策,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这个时候谈恋爱必然分散精力。如果不谈又到了思春的年纪,又难以排解压力、痛苦和寂寞。但如果谈恋爱,那么到了毕业那天,何去何从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以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所知道的是,出去的小孩不肯回国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查看原文不好意思点错了,再发一遍。
您的三个观点我不太认同,这里也说一说。
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赴法留学的孩子在法语学习上的确会有较大的付出,但更多的只是预科阶段,进入本科后就不会有专门的法语课,所以法语水平的提高更多是在较好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这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有个四五年大概差不多了。当然这还是无法与法国人相比,毕竟人家是母语 。但学法语的付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大。
况且这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就专业课的水平而言,由于法国处于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本身又是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他们在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和要求上,与国内的高校有明显差异,其要求更严、更难。
这里我只讲两件事:
我家小肥读IUT上第一节管理课时,老师打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八位西方管理学不同流派大师级人物的是照片,老师说,他们的基本理论上课必须涉及,但我不会讲,你们自己找书看,上课我只进案例,并运用他们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这简单的几句话就逼出了学生极大的阅读量,不看完这些书,你课都没法上。所以留学的孩子阅读量是国内同学不能比的。而且上课没有讲义,更没有课本,你的笔记就是复习的全部依据。这也是留法的中国孩子要花大量时间整理笔记的原因。但以这样的方式上管理学,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印象反而更深。
小肥在高商读研一时,做小组作业,四人一个小组,课题是一家当地生产游泳池及净水设备的企业债务是其资本的七倍,经营困难面临转型改造,小肥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该企业做一个资产重组的方案。这已经不是一次单纯的作业,而是一次如假包换的职场实战,这家企业是真实存在的,小肥他们的己知条件就是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上千页之多,光是看完就得一周多时间 。当然这个作业是有老师指导的,方案的最终确定也是要经过校方的评估,但最初的方案就是由高商的学生来完成的。
这与法国高商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法国的高商基本上是私立,但老板通常不是个人,而是地方商会,办学的资金来自当地的企业,所以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高商是有义务提供帮助的,因而高商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完成小组作业或者学生实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考查高商学生的机会,这也是为何高商的毕业生有近半数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从而找到工作的原因。
本人的母校是国内的一所211大校,不算好也不算差,还行吧!国内大学上课是怎么回事还是知道的。当然这几年应该会有所改善,但像法国的高校这样严格的教学要求,与生产实践结合得这样紧的教学安排,我以前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估计现在国内大学能做到这样的恐怕也极少。况且国内大学要求较低,我还未见过谁毕不了业的。但在法国在50%在右的淘汰率,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毕不了业的多了去了。在两地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手段的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说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不知依据何在?
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去法国留学的孩子们确实少了国内大学本科所能积累的人脉,但他们却有在法国本科结识的同学,这样的人脉也是国内大学生所没有的。况且法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比国内高校高得多,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至于所缺的国内人脉 ,当学成归来,在实际工作中是完全可以建立的,而法国同学所有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关系,恐怕不是没有留学经历的国内同学所能建立的。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法国的大学,特别是大学校极重视校友圈的建设,其校友之间联系之紧密不是国内大学能比的。毕竟法国的大学校是小而精的精英学校,在校生通常就千把人,最少的只有240多人,这是全校各级的在校生的全部人数。因此同一级多数都认识,较熟悉,不像国内的大学,全校几万人你能认识其中多少?法国大学校的校友圈是这所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你实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会实实在在的帮到你的。举个例子,比如物流专业,波尔多高商是法国老大,法国大的物流企业的老板、高管中,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相当的份额,可以说已经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了,这些人当然会关照自己的师弟、师妹。这样的人脉圈子国内似乎还不多见。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这个结论就更扯了!孩子们要拍拖取决于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分泌,而非身处何方。法国的中国人确实较少,学习压力也更大,空闲时间的确较少,但这就能阻止孩子们拍拖?我就不信了!而且在导国他乡的孤独感更容易让他们抱团取暖,就我所知,广州这个IUT项目的学生在法国谈恋爱的不少。也就此提醒一下,有志于这个项目孩子的家长,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真会影响学习。2010届预科有个别的孩子留级,原因就是拍拖影响了学习。
不是说法国留学什么都比国内好,但作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他们在科技及高等教育上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您的三个观点我不太认同,这里也说一说。
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赴法留学的孩子在法语学习上的确会有较大的付出,但更多的只是预科阶段,进入本科后就不会有专门的法语课,所以法语水平的提高更多是在较好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这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有个四五年大概差不多了。当然这还是无法与法国人相比,毕竟人家是母语 。但学法语的付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大。
况且这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就专业课的水平而言,由于法国处于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本身又是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他们在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和要求上,与国内的高校有明显差异,其要求更严、更难。
这里我只讲两件事:
我家小肥读IUT上第一节管理课时,老师打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八位西方管理学不同流派大师级人物的是照片,老师说,他们的基本理论上课必须涉及,但我不会讲,你们自己找书看,上课我只进案例,并运用他们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这简单的几句话就逼出了学生极大的阅读量,不看完这些书,你课都没法上。所以留学的孩子阅读量是国内同学不能比的。而且上课没有讲义,更没有课本,你的笔记就是复习的全部依据。这也是留法的中国孩子要花大量时间整理笔记的原因。但以这样的方式上管理学,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印象反而更深。
小肥在高商读研一时,做小组作业,四人一个小组,课题是一家当地生产游泳池及净水设备的企业债务是其资本的七倍,经营困难面临转型改造,小肥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该企业做一个资产重组的方案。这已经不是一次单纯的作业,而是一次如假包换的职场实战,这家企业是真实存在的,小肥他们的己知条件就是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上千页之多,光是看完就得一周多时间 。当然这个作业是有老师指导的,方案的最终确定也是要经过校方的评估,但最初的方案就是由高商的学生来完成的。
这与法国高商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法国的高商基本上是私立,但老板通常不是个人,而是地方商会,办学的资金来自当地的企业,所以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高商是有义务提供帮助的,因而高商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完成小组作业或者学生实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考查高商学生的机会,这也是为何高商的毕业生有近半数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从而找到工作的原因。
本人的母校是国内的一所211大校,不算好也不算差,还行吧!国内大学上课是怎么回事还是知道的。当然这几年应该会有所改善,但像法国的高校这样严格的教学要求,与生产实践结合得这样紧的教学安排,我以前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估计现在国内大学能做到这样的恐怕也极少。况且国内大学要求较低,我还未见过谁毕不了业的。但在法国在50%在右的淘汰率,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毕不了业的多了去了。在两地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手段的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说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不知依据何在?
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去法国留学的孩子们确实少了国内大学本科所能积累的人脉,但他们却有在法国本科结识的同学,这样的人脉也是国内大学生所没有的。况且法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比国内高校高得多,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至于所缺的国内人脉 ,当学成归来,在实际工作中是完全可以建立的,而法国同学所有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关系,恐怕不是没有留学经历的国内同学所能建立的。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法国的大学,特别是大学校极重视校友圈的建设,其校友之间联系之紧密不是国内大学能比的。毕竟法国的大学校是小而精的精英学校,在校生通常就千把人,最少的只有240多人,这是全校各级的在校生的全部人数。因此同一级多数都认识,较熟悉,不像国内的大学,全校几万人你能认识其中多少?法国大学校的校友圈是这所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你实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会实实在在的帮到你的。举个例子,比如物流专业,波尔多高商是法国老大,法国大的物流企业的老板、高管中,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相当的份额,可以说已经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了,这些人当然会关照自己的师弟、师妹。这样的人脉圈子国内似乎还不多见。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这个结论就更扯了!孩子们要拍拖取决于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分泌,而非身处何方。法国的中国人确实较少,学习压力也更大,空闲时间的确较少,但这就能阻止孩子们拍拖?我就不信了!而且在导国他乡的孤独感更容易让他们抱团取暖,就我所知,广州这个IUT项目的学生在法国谈恋爱的不少。也就此提醒一下,有志于这个项目孩子的家长,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真会影响学习。2010届预科有个别的孩子留级,原因就是拍拖影响了学习。
不是说法国留学什么都比国内好,但作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他们在科技及高等教育上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2015/02/03回复

小肥de妈:
不好意思点错了,再发一遍。您的三个观点我不太认同,这里也说一说。1、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 赴法留学的孩子在法语学习上的确会有较大的付出,但更多的只是预科阶段,进入本科后就不会有专门的法语课,所以法语水平的提高更多是在较好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这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有个四五年大概差不多了。当然这还是无法与法国人相比,毕竟人家是母语 。但学法语的付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大。 况且这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就专业课的水平而言,由于法国处于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本身又是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他们在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和要求上,与国内的高校有明显差异,其要求更严、更难。 这里我只讲两件事: 我家小肥读IUT上第一节管理课时,老师打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八位西方管理学不同流派大师级人物的是照片,老师说,他们的基本理论上课必须涉及,但我不会讲,你们自己找书看,上课我只进案例,并运用他们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这简单的几句话就逼出了学生极大的阅读量,不看完这些书,你课都没法上。所以留学的孩子阅读量是国内同学不能比的。而且上课没有讲义,更没有课本,你的笔记就是复习的全部依据。这也是留法的中国孩子要花大量时间整理笔记的原因。但以这样的方式上管理学,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印象反而更深。 小肥在高商读研一时,做小组作业,四人一个小组,课题是一家当地生产游泳池及净水设备的企业债务是其资本的七倍,经营困难面临转型改造,小肥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该企业做一个资产重组的方案。这已经不是一次单纯的作业,而是一次如假包换的职场实战,这家企业是真实存在的,小肥他们的己知条件就是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上千页之多,光是看完就得一周多时间 。当然这个作业是有老师指导的,方案的最终确定也是要经过校方的评估,但最初的方案就是由高商的学生来完成的。 这与法国高商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法国的高商基本上是私立,但老板通常不是个人,而是地方商会,办学的资金来自当地的企业,所以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高商是有义务提供帮助的,因而高商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完成小组作业或者学生实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考查高商学生的机会,这也是为何高商的毕业生有近半数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从而找到工作的原因。 本人的母校是国内的一所211大校,不算好也不算差,还行吧!国内大学上课是怎么回事还是知道的。当然这几年应该会有所改善,但像法国的高校这样严格的教学要求,与生产实践结合得这样紧的教学安排,我以前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估计现在国内大学能做到这样的恐怕也极少。况且国内大学要求较低,我还未见过谁毕不了业的。但在法国在50%在右的淘汰率,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毕不了业的多了去了。在两地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手段的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说高中出国的孩子文化知识的收获不如国内,不知依据何在?2、高中出国的孩子人脉积累不如国内 去法国留学的孩子们确实少了国内大学本科所能积累的人脉,但他们却有在法国本科结识的同学,这样的人脉也是国内大学生所没有的。况且法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比国内高校高得多,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至于所缺的国内人脉 ,当学成归来,在实际工作中是完全可以建立的,而法国同学所有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关系,恐怕不是没有留学经历的国内同学所能建立的。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法国的大学,特别是大学校极重视校友圈的建设,其校友之间联系之紧密不是国内大学能比的。毕竟法国的大学校是小而精的精英学校,在校生通常就千把人,最少的只有240多人,这是全校各级的在校生的全部人数。因此同一级多数都认识,较熟悉,不像国内的大学,全校几万人你能认识其中多少?法国大学校的校友圈是这所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你实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会实实在在的帮到你的。举个例子,比如物流专业,波尔多高商是法国老大,法国大的物流企业的老板、高管中,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相当的份额,可以说已经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了,这些人当然会关照自己的师弟、师妹。这样的人脉圈子国内似乎还不多见。 3、高中出国的孩子难以收获到爱情 这个结论就更扯了!孩子们要拍拖取决于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分泌,而非身处何方。法国的中国人确实较少,学习压力也更大,空闲时间的确较少,但这就能阻止孩子们拍拖?我就不信了!而且在导国他乡的孤独感更容易让他们抱团取暖,就我所知,广州这个IUT项目的学生在法国谈恋爱的不少。也就此提醒一下,有志于这个项目孩子的家长,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真会影响学习。2010届预科有个别的孩子留级,原因就是拍拖影响了学习。 不是说法国留学什么都比国内好,但作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他们在科技及高等教育上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查看原文我已经另外开贴,不要再这里讨论了,不合适。你到我的贴里回复吧。
2015/02/04回复

最近女儿告诉我三个成绩,一个很差,一个中等,一个班上第二名,她们的成绩满分是20分,10及格,一般考试分数大多的都会在12、13分左右,每一科成绩都由期末、期中、平时的每次考试成绩组成,期末期中的比较重要,每科总分最后不得低于8分,问女儿低分的哪科,多少分?她说是化学,低于8分,原因是比其他同学晚上课,有些课没有听,而且同学们这科也没有考好,本来有的担心她情绪不好,聊了一个多小时,她说还好,只是平时的一次考试,而且因为大部分都考的很差,好像老师说不算,考的好的一科是po,大约指听力或者口语,就是做一个演讲,分数是16分,最高17分,老师说她表现的很优雅,不知道怎样会有这样的评价?女儿说感觉法语进步很多,应该和她平时上课喜欢发言有关系,演讲得分高也许还和在高中是学校辩论社,经常打比赛也有关系
2015/02/05回复

上星期下雪了,兴奋得她 和南方小伙伴冲出去打雪仗之类的,玩的不亦乐乎,北方的小伙伴在一旁淡定看着调笑说:南方孩子没见过雪少了多少乐趣呀,然后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南方和北方各种好处,最后问如果要互换,换不换?南方和北方都坚决说不换

2015/02/05回复

女儿最近经常和我提起一个师兄,我知道那个师兄肯定喜欢她了,女儿在这方面是比较迟钝,性格较直爽,课堂上还爱说话,老师经常是把她扔在男同学堆里,防止她说太多话,实际她和男生一样说话,和男生一直相处很自然也也有异性缘,获得男生帮助也比较多,所以她有时对男生对她最初的好感和友谊是分不清的。
2015/02/05回复

那个师兄住学校的公寓,有时候,师兄下午没课,妞有课,师兄会做好饭请妞去吃,吃完再送她回来,原来师兄房间很乱的,被妞吐槽过无数次后,妞说发现师兄屋里整齐了很多,妞从初三体育要考试被逼天天锻炼开始,真心喜欢上了体育锻炼,高中三年,只有天气好,都会出去跑步,除非有特别的事情,在广州广大学法语的时候也是坚持跑步的,在法国也想跑,到陌生地方刚开始跑步还是想找人陪伴,根本找不到,师兄说愿意陪她跑,因为天气不好,经常下雨,也没跑几次
2015/02/05回复

谢谢你的分享,从你的另外一个帖追加这个帖,在你这里学到很多,美妈加油!
2015/02/10回复

xiaotong:
那个师兄住学校的公寓,有时候,师兄下午没课,妞有课,师兄会做好饭请妞去吃,吃完再送她回来,原来师兄房间很乱的,被妞吐槽过无数次后,妞说发现师兄屋里整齐了很多,妞从初三体育要考试被逼天天锻炼开始,真心喜欢上了体育锻炼,高中三年,只有天气好,都会出去跑步,除非有特别的事情,在广州广大学法语的时候也是坚持跑步的,在法国也想跑,到陌生地方刚开始跑步还是想找人陪伴,根本找不到,师兄说愿意陪她跑,因为天气不好,经常下雨,也没跑几次
查看原文楼主最近怎么没有更新啊
2015/03/05回复

第一次过着女儿不在身边的春节,因为在外出游,兴奋、新鲜、忙碌代替了失落的情绪,女儿也在大年三十分别和外公外婆家,爷爷奶奶家拜年,还和外公外婆视频了。因为法国不过春节,学校也不会放假,所以女儿是在中午吃饭时间打电话的,在感觉孩子懂事,知道给长辈拜年的同时,有那么一刻感觉女儿好孤单,一个人在那么远的法国过年。
2015/03/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