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我眼中 小学中年级的 重点 (持续更新)

569117家有小学生

之前随手发了一个帖子:我眼中 小学学习的 重点
写了自己的育儿感受,受到大家喜爱
受宠若惊
也感受到了交流的愉悦

根据内容,把那篇改为了 我眼中 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的 重点

另开这篇,写写中年级
2019/06/20
全部回帖
二楼 为目录页

1.关于学习力
2.关于家庭教育
3.关于有效果的沟通
4.关于夏令营

大家等养肥了再看、再留言哈
2019/06/20回复
1.关于学习力培养

看到这个题目,又让我想起了网上的一个段子。

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材。
课堂上,有的孩子是8G的速度(我编的,那些提前学的,估计会有点游离)
有的孩子是4G,
有的孩子是2G,
有的索性关了接收器。
请问,面临这种情况,您是打电话给发射中心,还是调接收器?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事例。
两个孩子一起上课,
一段时间后,家长说退出,要另报一个班。
闲聊得知,报的是随与现教材同步的校外辅导班。
我只问了一句:如果现在用2倍的时间学同样的内容,初中更多科目,那怎么办?

据我观察,孩子上课的状态,应该不是太好。

还有一个例子,因为是很小很小的时候的同学,所以,也比较了解。
孩子都很聪明哈。
从低年级开始,就请了一对一的家教,
现在几年过去,听家长言辞,应该是越学越吃力。

结合两个事例,回到刚才那个段子,我们一定好搞清楚孩子的学习状态,
无论报班还是花钱,外力再风光,如果没对症对焦,也不一定好。
切实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才是我们要关注的核心。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不同阶段培养的核心目标
围绕孩子学习力的提升
一步步培养孩子。

就我见到的哈
有的孩子,对学习特别抗拒,再加内容,Ta也是敷衍。这该主要是学习目标的事儿吧。
有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优秀,自我评价非常低。这该主要是学习情感方面的吧。
有的孩子,不断刷题,做了很多,但错题依然错。这该事学习方法方面的事儿吧。
有的孩子,课堂上机灵活跃,课后不管不顾。这要不要去强调遗忘、练习、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

等等这些,在认知心理学的书籍中,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元认知理论,作为曾经的学生今天的家长,我们应该不陌生。
现在,孩子刚刚接触学习,他们还真不懂,我们要一点点让他们知道,一步步训练他们。

当回归学习力的训练,日复一日经过小学中高年级的训练,再送到中学,哪怕离开父母、到老师管理更宽松的环境中,接受更多学科任务的考验,再遇上青春期的迷茫,我个人觉得,根在,应该可以放点心。
2019/06/20回复
2.关于家庭教育
     
想起了一个朋友的肺腑之言。
这可真真切切是虚心学习、伟大高尚的父母啊。

第一句话,Ta就告诉我,
自从得知怀孕了,那可是夜以继日地学习啊。
各种教育类书籍,买了、看了,不下50本。

现在,娃中年级了,Ta已经再也不相信这些书。
书呢,也都一本一本地送人了
也不要再跟Ta提什么专家、课程了,
在Ta眼里,那些都是江湖老郎中
一听,都对;
一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回归本身,还是按照上一辈怎么养我们的
我们就怎么养孩子,该打就打吧,没那么多讲究

偶尔有一次,我打趣一个六年级的小男生,
如果你以后有了孩子,Ta出现同样的问题,你怎么跟Ta说?
答曰:打呗。(父母都是高知,平常也是这样对他的。。。)

貌似现在的家庭教育
分两条腿走
一条腿是紧跟机构升班的节奏快速走,
一条腿是沿袭既有模式自带节奏地走,

在小学阶段,貌似现阶段前一条腿是行走的主力。老母亲们聊的焦点话题,多半是选机构、选老师、看分数、看排名,制订各种小升初策略,感觉幼儿园就定了个九年小升初规划。
第二条腿呢,其实也是围绕第一条腿,为它的速度和效果而服务的。但凡影响了第一条腿,第二条腿的问题就爆发了,强迫、威胁、武力、诱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等。

我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但真正思考的时候,我还是觉得现阶段的家庭教育,还真有些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一个词,三者既有联系,有应该有区别。
其次,貌似也没有哪个权威机构,专为家庭教育服务啊?
  • 经济快速发展的这四十年,家庭教育的问题并不少哈。


我特别能理解我的现在,和一些家长暂时的做不到。
5年前,我也有过和这个家长同样的感觉。
很有名、还在国际上获得某一荣誉的老师给我们授课。
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一个学科、或者一个理论、或者一个知识点
它一定有完整的体系、最前沿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课堂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结课呢?
如果这群学生做得这么差、或者某点没有想到,
难道老师,就不应该条分缕析地直接讲明白吗?
甚至,我和同学私下讨论,也都没弄明白。
我们就猜测,应该是国情文化不同、或者他是基督教,信仰不同。

过了几年,当我真正接触另一门学科的时候,我才有点点明白。
老师讲的,和我理解的,完全是两回事、两个角度、两种视角。
我没懂,而去质疑他。是我学,而未得到。
学了,没懂。
貌似懂了,其实没有体系支撑。
貌似知识体系有了,但不会灵活运用。

这是多漫长的过程啊,每个父母,往往也就养一个娃,还摸着石头过河。难啊!

家庭教育是一个大课题。
当追寻一道奥数题的解法的时候,这是学术探究的视角;
当教孩子如何读题、审题、解题的时候,这是学习方法的视角;
当明明知道他没get到核心点,眼睁睁他苦苦思索,却让时间白白浪费,这是学习品质的视角。
当知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抱抱TA,什么都不说,没有道理、没有对错,这是人性的视角。

我现在坚持:
学校教育可以做知识体系
家庭教育应该主攻人心成长。

人的心是该被关注、被尊重、被理解、被滋养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打混合拳,最终边成一个真正的老郎中。
2019/06/20回复
sambosambo5楼
前排占位,等更新
2019/06/21回复
忘了自己已经霸楼了,把内容贴到楼上去了。
2019/06/23回复
占位等楼主😉
2019/06/23回复
楼主是教育学专业的还是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分析好到位
2019/08/06回复
想看看关于夏令营的见解。我仔准备三年级。今年暑假第一次报了夏令营,15天的,足球的。第一天异常兴奋,第二天中午就哭着要求回家。现在第六天,感觉已经慢慢适应了,希望他能坚持下去。既锻炼独立,提升足球技能,也能学习在陌生环境与陌生人沟通联系。在爸妈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独立处理问题。加油吧。儿子。
2019/08/06回复
云麻云麻10楼
进来学习........
2019/08/06回复
主持楼主持续更新!
2019/08/06回复
谢谢分享!
2019/08/06回复
因为楼主过暑假了,所以特别特别忙

忙接送娃
忙陪娃运动
忙一日三餐
忙买卖房子

小编每次催我,我的态度都很好:立即,马上……
然后,没下文
其实,楼主也是一个闲散之人,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还请各位看客多多担待
2019/08/07回复
charmcharm:
楼主是教育学专业的还是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分析好到位
查看原文
楼主毕业于师范
毕生职业只有教师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
孜孜不倦学到现在

现在手里证书不少
比如:心理咨询师
           生涯规划师

书柜的书也不少 
参加的培训也不少
这十年遇到的各行各业的老师们也不少

恰好,楼主也有一颗研究的心、观察的眼和思考的脑
不断融合一手和二手经验
故而,在当母亲这份角色上,少了些许焦虑和茫然
 
2019/08/07回复
3.关于有效果的沟通

承接1、2点,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定位分开的话
可能家庭教育更应该关心“心”
学校教育更应该关心“脑”

王阳明的三大理论想起来都让人佩服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致良知

若是王大学者的“心”和我们家庭教育的“心”可联系起来说的话,
我们就要像磨镜一样,
好好地养心、拂去心上的尘埃,
让心散发自身的魅力
让心展示自己的潜能
让心能照见自己、照见别人、照见这个世界

五谷养人,用什么来养心呢?

我们不弄太高深的理论,浅显一点,话语是否可以养心?
我们说的话,是自顾自己表达,还是考虑到了对方的接收?
我们说的话,是让人觉得充满力量,还是总是会受到挫折?
我们说的话,是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让我们的心越来越疏远?

如何在亲子之间进行有效果的沟通,
是一门大学问,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然后,做得到的不多,重视的没几个,
我也只属于重视了尚未完全做到的人。

为人父母,我们也是凡人
也有七情六欲
并不是说我们要处处苛求自己

只是,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
担当了这一角色
就应该自觉地去学习角色所需要的素养与技能
亲子沟通能力,大概跟主食一样,是滋养精神的重要一块。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畅销书,
它通过简洁的四步,把沟通的要点明确地点出来了
诚意推荐,
不妨反复看,常看常新,
看了,能思考,能实践
不懂或者觉得有疑惑地时候
再读再想,反复实践
慢慢,才能得到一些精髓

不要太快去否定
不要觉得自己听懂了

知易行难
保持一个虔诚的心,
去挑战自己如何胜任角色,
去和一个具有无限未来的孩子对话
是一件非常有趣有价值的事情

为人父母,
是一种成长
是一次修炼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真的应该感激那个当了我们这么多年小白鼠的孩子

有效沟通,我不想展开,若有故事,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2019/08/07回复
4.关于夏令营

从2016-2018,我大概亲历了6个夏令营

(有事了,晚点再写)
2019/08/07回复
谢谢楼主好用心的分享,文笔也很美。
家庭教育是挺重要的,就像今天看的《哪吒》,孩子其实本性都是向上的,但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潜力是否能往正确的方向施展出来,有很多孩子也是被父母的或者控制或者忽略变成了“坏孩子”。
现在家庭教育也越来越普及了,广州和全国有很多机构像爱有方等,都在做家长课程,父母学习成长了,孩子一定会有好的改变。
2019/08/10回复
占个位,句句讲入肺腑,坐等楼主更新
2019/08/12回复
猜你喜欢

身心疲累的广州小学家长

广州省重点小学与佛山省重点小学

从实际例子看,小学是否重点对于孩子影响真的很大

求建议,公立重点小学和广外外校选哪个好?

广东人眼中的广东地图,看到广州我笑了!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热点推荐

打卡冰雪城堡 炎炎夏日也能快乐玩雪

卜蜂莲花五折感恩日到了 各种打折买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险 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 34岁小叔擅自入住新居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外地生参加港澳台联考 必须报机构吗?

这样子参与孩子的学习,行吗?

队友反对我和男同事吃饭 如何劝他

婚介场所有什么特别?收费竟那么高

大家乐的特价餐很给力 还不到20蚊

逛下北方超市 山东的蔬菜到超乎想象

小尝新晋潮汕刨冰 创意冰沙食起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