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的教育是很不平衡的,市桥、沙湾的教育非常出色,星海中学、东风中学都考过全市的中考状元;市桥中心小学、德兴小学、南阳里等都是好学校,但不能仅仅看市桥和沙湾;
比如钟村、南村等镇的教育质量是非常之差的,或者是番禺大社区的那些私立学校,除少数外,教师更换频繁是那些优质公立学校难以想象的,祈福学校我们有朋友做老师,教学质量好坏我们非常了解,中考成绩也是在学校门口拉出横幅的,10几个700分,大家都能看得见,跟市区不是一点二点的差距。
呵呵,即使是市桥、沙湾和市内东山优质片区、天河岗顶优质片区的教学质量还是有挺大的差距的,比比考华附、育才、应元这些小学的比率就知道了。呵呵,祈福社区可能跟其他社区不同吧,10年之内都看不到有公立学校的希望;祈福英校还不错,但没二三十万读不下来的,祈福学校教学质量那么差,6年小学也要花10万以上,这就得考虑考虑了。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1 18:16 编辑 ]
从番禺搬到天河,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
88052467家有小学生
2008年夏,中考放榜,平时对教育问题不敏感的我破天荒的比较了一下:我们居住的祈福社区里的学校700分之上10几个人,而老公公司楼下天荣中学700分之上50多人,两个学校每级学生数量差不多,而天荣在天河也只是二三类中学,成绩还相差这么多,让我第一次对郊区城里的教学质量的差距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
因为孩子09年秋学期上小学,我们此时也决定了让孩子回城里读书,买了房子落了户口搬回天河,孩子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也在天河读。才上学一个月多一点,就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记得在祈福读幼儿园(就是那个家长排队六天六夜抢学位的幼儿园),那里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非常纯真羞涩,乖巧感觉甚至有点愚钝,每次开放日,能主动表演节目或者大方表现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而上周和孩子亲子游,见识到城里孩子的表现力:孩子班上的一小批男生唱歌、背诗、讲笑话,大方从容,真有点星光四射的感觉,确确实实被震撼了!
后来打听了一下,觉得城里的孩子和郊区孩子的教育还是不同的:
1、竞争力教育:城里幼儿园到中班大班,已经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学生了,郊区的幼儿园没有;
2、兴趣班,孩子城里幼儿园报的班多,比如孩子现在的班男生女生学钢琴什么的,基本上超过一大半,有几个男孩子还在星海音乐厅做过表演;祈福幼儿园孩子班上好像没有几个男生学的,仅有几个女生学;
3、知识面:城里的孩子很多感觉见多识广的感觉,大方活跃;郊区的孩子则单纯率真,哪知道这么多东西啊;
还有就是,为什么华阳、华景、陶育路、天府路这些小学这两年上升得这么快,看到这些孩子和那些家长我明白了,这些以高素质移民家庭后代为主体的小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怎么可能成绩不好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觉得祈福孩子的幼稚单纯更可爱些,但是比较一下升学成绩我又不得不有些矛盾!不知道其他妈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0 10:07 编辑 ]
2009/03/30
全部回帖

关健还是看成材的定义吧!家长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事实上大数的孩子将来都会变成平凡人。
少数优越的孩子,可能并不一定就是名校出来的人。
所以,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为上吧!
哪怕不是一个出色的人,最起码要是一个有社会道德的人。
少数优越的孩子,可能并不一定就是名校出来的人。
所以,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为上吧!
哪怕不是一个出色的人,最起码要是一个有社会道德的人。
2009/03/31回复

看大家热热闹闹讲了这么多,各种心态的家长代表了各种不同的人生理念,孰优孰劣,或者我们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用时间来印证.人生的际遇,实在是太奇妙.
不过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环境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还是很明显的,我一个朋友,在北方某大城市教过书,现在广州教书,他说起两边的孩子,感叹这里的孩子太不刻苦了,所以这里刻苦的孩子容易出成绩,不像那边的竞争那么大.难道,那边城市的孩子,就没有快乐了?
我觉得凡事两面看吧,没有绝对的,爱读书多读书不代表就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玩得尽兴也不代表以后都可以那么自在自信,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共同评价体系的社会不是孤立的,家庭教育多学点东西不代表家长就不重视孩子的童年与快乐,快不快乐是一种感觉而已.
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父母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亲子关系密切,孩子会觉得很幸福心里充满爱,一个一味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幼儿园就算进行了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与孩子沟通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也会觉得孤独心里有爱的缺失.
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能力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努力与取舍吧.心安就好,一切为了孩子!
不过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环境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还是很明显的,我一个朋友,在北方某大城市教过书,现在广州教书,他说起两边的孩子,感叹这里的孩子太不刻苦了,所以这里刻苦的孩子容易出成绩,不像那边的竞争那么大.难道,那边城市的孩子,就没有快乐了?
我觉得凡事两面看吧,没有绝对的,爱读书多读书不代表就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玩得尽兴也不代表以后都可以那么自在自信,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共同评价体系的社会不是孤立的,家庭教育多学点东西不代表家长就不重视孩子的童年与快乐,快不快乐是一种感觉而已.
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父母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亲子关系密切,孩子会觉得很幸福心里充满爱,一个一味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幼儿园就算进行了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与孩子沟通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也会觉得孤独心里有爱的缺失.
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能力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努力与取舍吧.心安就好,一切为了孩子!
2009/03/31回复

邦邦妈咪:
番禺的教育是很不平衡的,市桥、沙湾的教育非常出色,星海中学、东风中学都考过全市的中考状元;市桥中心小学、德兴小学、南阳里等都是好学校,但不能仅仅看市桥和沙湾;比如钟村、南村等镇的教育质量是非常之差的,或者是番禺大社区的那些私立学校,除少数外,教师更换频繁是那些优质公立学校难以想象的,祈福学校我们有朋友做老师,教学质量好坏我们非常了解,中考成绩也是在学校门口拉出横幅的,10几个700分,大家都能看得见,跟市区不是一点二点的差距。呵呵,即使是市桥、沙湾和市内东山优质片区、天河岗顶优质片区的教学质量还是有挺大的差距的,比比考华附、育才、应元这些小学的比率就知道了。呵呵,祈福社区可能跟其他社区不同吧,10年之内都看不到有公立学校的希望;祈福英校还不错,但没二三十万读不下来的,祈福学校教学质量那么差,6年小学也要花10万以上,这就得考虑考虑了。[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1 18:16 编辑 ]
查看原文你说的我比你更清楚。
2009/03/31回复

我女儿是从龙口西小学进的祈福精英小学,我感觉祈福精英小学的学生很大方,我去接女儿,同班的同学都会主动和我问好,也有别的班的,低年级的小朋友看到家长就问好的.相反我女儿却不会主动和别的家长问好,而且感觉女儿很害羞,我想性格也有原因吧.
另一点我想在社区长时间生活的小孩应该比外面的小孩接触的东西少点,单纯点,我女儿就是让我感觉太单纯了,有点担心她长大了如何进入社会,不过也相信她能自我调节的.
我以前住在大学校园里,常听人说,在广州上大学,毕业后工作通常第一年都会比在外地上大学的做的好,但第二年别人就赶上来了,因为相比之下外地大学的学生勤奋些,学的东西扎实些.当外地的大学生适应了还境,自我调节好后就超过了.
另一点我想在社区长时间生活的小孩应该比外面的小孩接触的东西少点,单纯点,我女儿就是让我感觉太单纯了,有点担心她长大了如何进入社会,不过也相信她能自我调节的.
我以前住在大学校园里,常听人说,在广州上大学,毕业后工作通常第一年都会比在外地上大学的做的好,但第二年别人就赶上来了,因为相比之下外地大学的学生勤奋些,学的东西扎实些.当外地的大学生适应了还境,自我调节好后就超过了.
2009/03/31回复

老公家在山东,教学质量高考成绩全国数一数二,孩子奶奶早早就说要孩子回去上小学,可老公不愿意,原因就是:山东的孩子读书太苦了,连音乐课、美术课都会被剥夺了(当然这是他小时候的经历,现在应该没有这样夸张了吧),压力太大,孩子会不快乐。
老公当年大学班上就他一个是本城的,其他的同学很多都是农村孩子,据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当年也不低,反正他的高考成绩都可以在北京上重点本科线了,那些农村考过来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县里甚至村里上的,怎么又能考出来了呢?
老公当年大学班上就他一个是本城的,其他的同学很多都是农村孩子,据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当年也不低,反正他的高考成绩都可以在北京上重点本科线了,那些农村考过来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县里甚至村里上的,怎么又能考出来了呢?
2009/03/31回复

邦邦妈咪:
番禺的教育是很不平衡的,市桥、沙湾的教育非常出色,星海中学、东风中学都考过全市的中考状元;市桥中心小学、德兴小学、南阳里等都是好学校,但不能仅仅看市桥和沙湾;比如钟村、南村等镇的教育质量是非常之差的,或者是番禺大社区的那些私立学校,除少数外,教师更换频繁是那些优质公立学校难以想象的,祈福学校我们有朋友做老师,教学质量好坏我们非常了解,中考成绩也是在学校门口拉出横幅的,10几个700分,大家都能看得见,跟市区不是一点二点的差距。呵呵,即使是市桥、沙湾和市内东山优质片区、天河岗顶优质片区的教学质量还是有挺大的差距的,比比考华附、育才、应元这些小学的比率就知道了。呵呵,祈福社区可能跟其他社区不同吧,10年之内都看不到有公立学校的希望;祈福英校还不错,但没二三十万读不下来的,祈福学校教学质量那么差,6年小学也要花10万以上,这就得考虑考虑了。[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1 18:16 编辑 ]
查看原文多说句废话吧;
如果说教育不平衡,大广州的教育,广州旧城区的教育要比番禺要不平衡得多,这些有心想了解的人可以自己查证。
每个人眼睛里盯着的东西不一样,每个人都向着自己向往的出发吧。
不过如果父母是严重地强迫孩子朝父母的向往出发的话,
那其实是很悲哀的事情。
如果说教育不平衡,大广州的教育,广州旧城区的教育要比番禺要不平衡得多,这些有心想了解的人可以自己查证。
每个人眼睛里盯着的东西不一样,每个人都向着自己向往的出发吧。
不过如果父母是严重地强迫孩子朝父母的向往出发的话,
那其实是很悲哀的事情。
2009/03/31回复

宜霖宝贝:
老公家在山东,教学质量高考成绩全国数一数二,孩子奶奶早早就说要孩子回去上小学,可老公不愿意,原因就是:山东的孩子读书太苦了,连音乐课、美术课都会被剥夺了(当然这是他小时候的经历,现在应该没有这样夸张了吧),压力太大,孩子会不快乐。老公当年大学班上就他一个是本城的,其他的同学很多都是农村孩子,据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当年也不低,反正他的高考成绩都可以在北京上重点本科线了,那些农村考过来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县里甚至村里上的,怎么又能考出来了呢?
查看原文知识是这些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向。
2009/03/31回复



2009/03/31回复

“我以前住在大学校园里,常听人说,在广州上大学,毕业后工作通常第一年都会比在外地上大学的做的好,但第二年别人就赶上来了,因为相比之下外地大学的学生勤奋些,学的东西扎实些.当外地的大学生适应了还境,自我调节好后就超过了. ”这只能说个别,不可能绝对吧!
[ 本帖最后由 小龙仔妈 于 2009-4-9 17:04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小龙仔妈 于 2009-4-9 17:04 编辑 ]
2009/03/31回复

九月微凉:
知识是这些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向。
查看原文这些孩子纯粹就变成读书的机器了,我说句不怕得罪大家的话,钢琴啊,阅读啊,跳舞啊,语言艺术啊,估计跟这些真正农村的孩子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了,不过那也比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强太多了。
2009/03/31回复